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采用高精度的新一代ICP-MS分析技术,依据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详细分析研究煎茶岭硫 化镍矿床矿石组分特征及其赋存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成矿作用机制和成因类型。研究认为,煎 茶岭硫化镍矿床矿石主要组分为Ni,Cu,Co,Fe,S,PGE等,其高的Ni/Cu,低的Cu,PGE含量值反映该 矿床为高镁岩浆演化的产物。矿石可分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型和黄铁矿针镍矿辉镍矿型两类,并以 前者为主,表明该矿床的形成至少经历了早期岩浆成矿和晚期热液变质改造成矿两个阶段,应属于岩浆 熔离热液改造成因类型。矿石中的镍主要以镍黄铁矿、紫硫镍铁矿、针镍矿和辉镍矿等独立镍矿物存 在;镍有3种赋存形式,以硫化镍为主,硅酸镍、硫酸镍少量。在煎茶岭超基性岩上升侵位过程中,随着 岩浆的演化分异先于新元古代在岩体边缘或内部形成镍矿床,而后于印支—燕山期在岩体接触带形成 金矿床,它们是在统一的与幔源超基性岩有关的成矿系统中形成的具内在成因联系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2.
硫同位素研究在喀拉通克岩体的地壳物质混染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块状和浸染状矿石、斑点状和脉状矿石以及围岩中硫化物进行硫同位素测试,分析了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在硫化物中的富集状态,探讨了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块状矿石的同位素测定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千分偏差δ(34S)为(-1.30~1.84)×10-3,浸染状矿石的δ(34S)为(-2.50~0.85)×10-3,脉状矿石的δ(34S)为(-1.54~3.00)×10-3,围岩中黄铁矿的δ(34S)为(-7.8~-3.3)×10-3;硫同位素在硫化物中的富集从大到小依次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说明硫化物之间基本达到了硫同位素平衡;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的硫主要来自于地幔,只在岩浆熔离作用形成的浸染状矿石和岩浆后期热液阶段形成的脉状矿石以及晚期黄铁矿中有少量或局部地壳硫混染的痕迹;地壳硫的加入没有在岩浆源区发生,可能发生在岩浆上升并发生硫化物就地熔离的局部过程中,几乎不对硫饱和及硫化物的熔离产生影响;岩浆在地壳深部发生的橄榄石、铬铁矿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有可能是促使硫饱和与硫化物熔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广西融水某铜镍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采用光谱半定量分析、化学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等方法,对矿石的物质组成、铜镍在矿石中的赋存形式及黄铜矿、镍黄铁矿的嵌布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铜镍矿石铜的品位为0.83%,硫化铜中的铜占96.02%,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镍的品位为0.52%,硫化镍中的镍占73.08%,主要赋存于镍黄铁矿中,但氧化镍和硅酸镍的存在会影响到镍的回收率,其中氧化镍采用常规的浮选药剂是较难回收的,而硅酸镍是不能回收的,所以实际上25.00%的镍是不能回收的.矿石的结构较复杂,矿石中的镍黄铁矿、黄铜矿的粒度以细粒为主,且镍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之间共生关系密切,多数以非自形晶结构为主,接触边界不规则,给硫化矿物之间的分离带来困难,从而影响铜镍精矿品位.  相似文献   

4.
矿物表面特征和表面反应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矿物表面的化学物理性质及其研究工具 ,并对硫化物矿物的表面氧化、粘土矿物的表面吸附、硅酸盐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的表面溶解等表面反应的研究现状作了概括 .特别报道了黄铁矿表面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 ,包括黄铁矿氧化的反应动力学、黄铁矿表面锖色的指示意义、黄铁矿氧化过程中硫和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及其环境效应 .上述矿物的表面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在环境评价与治理、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5.
为回收铜镍矿工业尾矿的镍金属元素,实现对贫细难选硫化镍矿的高效分选,以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为分选设备,采取二粗三精的浮选工艺流程,入料镍品位为0.234%,得到镍精矿品位为2.615%,镍尾矿品位为0.219%.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检测分选样品的种类及元素含量,采用自动定量分析测试系统MLA检测样品矿物组成和单体解离度,结果表明,损失在尾矿中的镍元素主要是呈细小粒状或脉状嵌布于脉石矿物中的镍黄铁矿、氧化镍以及部分难以用浮选方式回收的微细粒级镍黄铁矿单体,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对<O.043mm矿物回收能力和选择性较强,易选粒级镍黄铁矿单体基本得到回收.  相似文献   

6.
黄铁矿是重要的金属硫化物矿物,在多种矿床中均有产出,其标型特征对矿床成因、矿体空间分布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以扬子板块西缘攀西地区白草矿区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相学、电子探针等分析方法来对比研究浸染状、致密块状、斑杂状、网脉状矿石中黄铁矿的标型元素特征。结果表明:白草矿区黄铁矿Fe、S平均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46.030%、52.815%,介于岩浆成因与热液成因之间,根据矿石特征,黄铁矿以岩浆成因为主,并有少量热液作用参与; 将白草矿区黄铁矿δFe-δS特征与金川等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黄铁矿对比,表明白草矿区黄铁矿为典型的岩浆熔离型; 由于存在钒钛磁铁矿,Co/Ni值多小于5,说明钒钛磁铁矿与硫化物存在共生关系; 岩浆内生成因黄铁矿S/Se值小于15 000,白草矿区黄铁矿S/Se值为812~10 466,显示白草矿区黄铁矿为岩浆内生成因; Se/Te值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显示上述4类矿石黄铁矿结晶顺序为浸染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斑杂状矿石→网脉状矿石; 原始地幔标准化主量、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白草矿区黄铁矿兼具岩浆成因与热液成因。综上所述,攀西地区白草矿区黄铁矿成因主要以岩浆熔离作用为主,并含有少量热液作用。  相似文献   

7.
氧化膜研究对硫化矿床具有普遍意义。紫硫镍铁矿——镍矿床次生硫化富集带的产物。因氧化膜的存在,掩盖其固有的颜色和物理特性,易于造成错觉而影响找矿,同时亦使对硫化镍的浮选剂不起作用,使之变为难选矿石。通过光电能谱、电子探针、离子探针、X光衍射,元素相关曲线等综合测试手段对金川露天矿紫硫镍铁矿氧化膜的研究,初步查明了氧化膜的厚度及分布特征;镍、铁成分的存在形式或状态及部分硫在氧化膜中呈硫酸盐外分布的不均匀性等。给氧化膜成分及性质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利用本文研究成果对金川露天矿镍硫化物进行的小型浮选试验结果证实,明显地提高了原矿回收率。  相似文献   

8.
广东凡口铅锌矿多因复成成矿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分析矿床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特征入手,应用包裹体矿物学、同位素地质学、地质统计学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论述了凡口铅锌矿成矿的多大地构造演化阶段以及多因素控矿、多物质来源、多期次、多成矿作用方式等特点: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分别在120,150,200℃;铅同位素年龄大致分为3组:340—390Ma,260—290Ma,140—190Ma,成矿元素铅有深部来源的特点,并可能在深部铅上升过程中混有部分上地壳物质;主容矿地层黄铁矿δ^34S为 16.5‰,矿石中黄铁矿δ^34S为 13.6‰— 25.8‰,显示硫来源主要是泥盆纪同时代海水硫;矿石矿物中含有少量的高温矿物,围岩蚀变有弱硅化、绿泥石化、白云石化及细脉状黄铁矿化等,说明成矿物质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岩浆源或幔源。认为凡口铅锌矿床属于典型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广西佛子冲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古益和河三矿区)中硫化物矿石的矿相学和矿物化学特征,利用硫化物矿物化学中记录的成矿作用信息探讨矿床的成矿环境和成因类型。古益矿区发育有3个成矿阶段的硫化物组合:早成矿阶段的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组合;中期成矿阶段的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组合;晚成矿阶段的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组合。而在相邻的河三矿区,硫化物的成矿阶段相对单一,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组合。研究表明:(1)在佛子冲矿床的硫化物中,磁黄铁矿的Fe原子百分数为46.09% ~48.00%,闪锌矿的Zn/Cd值为58.91~134.51、Ga/In值为0.23~1.00、w(Fe)为1.98% ~12.52%,这些信息综合指示了佛子冲矿床的成矿环境温度经历了从中高温(280~400℃)到中低温(150~300℃)的演化;(2)黄铁矿中S/Fe为1.84~1.99和Co/Ni≥1,闪锌矿中伴生微量元素的具多样性(含Fe、Mn、In、Ga、Ge等)、Zn/Fe(平均9.96)、Zn/Mn(平均404.73)和Zn/Cd(平均79.94)值,方铅矿中Ag、Ga、Ge、In含量整体偏高、Pb/Ag值(平均514.23)等信息,综合指示了佛子冲矿床硫化物的发育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佛子冲矿床是一个岩浆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0.
贵州遵义松林钼镍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松林钼镍矿是近几年发现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钼镍等多元素矿床.该矿床产于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中,赋矿层位于下寒武统牛蹄组.通过总结该地区钼镍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组成以及控矿因素,归纳出了遵义松林地区钼镍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 Banach 代数中的行列式理论.给出了具有单位元的迹 Banach 代数具有行列式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非织造布滤料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介绍了内部结构的研究及表征、过滤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过滤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指出进一步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单面约束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与运动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单面约束力学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和运动方程。方法利用D'Alembert原理建立D'Alembert-Lagrange原理.Jourdain原理和Gauss原理,结果与结论得到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和带乘子的Euler-Lagrange形式,Nielsen形式和Appell形式的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14.
q 是一个正整数,所谓 q-树的图是递归定义的:最小的 q-树是完全图 Kq,一个 n+1阶的 q-树是通过在 n 阶 q-树上加上一个新点并连接这点与 n 阶 q-树中任意 q 个互相邻接的点而获得,其中 n≥q.1-树我们通常称为树.在本文中,证明了对任意正整数 q,q-树是可重构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以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分离了药物扑尔敏的光学对映体.考察了在不同背景电解质 pH 值尤其是较低 pH 值下环糊精浓度对对映体表观淌度差的影响,并研究了有机改性剂尿素在分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层状球形夹杂在无限大基体中的局部化关系及平均应力场理论,给出了一种方法来分析含 n 种层状球形夹杂所构成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对于文献给出的空心玻璃球和高分子基构成的复合材料,该理论的预测与实验吻合很好.当表层稍失时,该理论退化为传统的 Mori-Tanaka平均应力场理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Java环境下的可视化Web开发。以高校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为例,探索Sun Java Creator的数据源配置、可视化Web组件、行集、Session Bean等在Java Web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指标公式定义的数据结构及存储结构 ,描述了对指标公式进行计算的原理及工作流程 ,给出了在PHP下实现了的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19.
以松节油中的α-蒎烯为原料,SeO2为氧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在回流温度下反应5h生成桃金娘烯醛,产率为61%,在430℃60kPa下通过黄铜丝床层0.3-0.5s异构化反应生成紫苏醛,采用亚硫酸氢钠法,提纯紫苏醛后用盐酸羟胺进行肟化反应生成紫苏糖,总得率大约20%。  相似文献   

20.
在弱碱性介质中,Pb^2+,Bi^3+,F3^2+,Mn^2+与PAR显色剂形成水溶性有配合物,其吸收光谱严重重叠。本采用均匀设计与PLS方法结合,对这4种且分的混合体系进行分析,实现了不经分离而直接同时测定Pb^2+,Bi^3+,Fe^3_,Mn^3+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