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究儿童恒磨牙早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联,为促进儿童口腔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整群选取蚌埠市2所小学861名9~12岁儿童,开展父母问卷采集社会人口统计学信息,检查并记录第二恒磨牙萌出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边际效应命令分别探讨体重状态及BMI与第二恒磨牙早萌风险的关联。  结果  第二恒磨牙早萌检出率为26.5%(228名),其中男童检出率为27.5%,女童为2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P=0.39)。肥胖组儿童第二恒磨牙早萌检出率(39.0%)高于正常体重组(21.5%)(χ2=21.85,P < 0.01)。肥胖与第二恒磨牙早萌风险呈正相关(OR=3.55,95%CI=2.14~5.87,P < 0.01);超重与第二恒磨牙早萌风险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OR=1.64,95%CI=0.95~2.81,P=0.07)。女童较同年龄男童第二恒磨牙早萌发生风险更高(OR=2.19,95%CI=1.42~3.39,P < 0.01)。  结论  肥胖儿童恒磨牙早萌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同年龄女童第二恒磨牙早萌较男童常见。  相似文献   

2.
了解银川市7~18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儿童营养改善及肥胖干预提供有效数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银川市随机选取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各年级选取1~2个班,选取经家长知情同意参加研究的2 122名7~18岁儿童,测量身高、体重并采取血样,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儿童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样本血清中的25-(OH)-D3的含量.结果 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7.2%,肥胖检出率为11.3%.儿童血清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51.46 nmol/L,男生为51.36 nmol/L,女生为51.51 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6,P=0.72),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5.85,P<0.01).维生素D缺乏率与不足率分别为33.9%,14.3%,且维生素D的缺乏率和不足率均在12岁时最高.随着体重的增加,儿童维生素D水平逐渐下降,肥胖组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32.8%,高于超重组与正常组的18.4%和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控制年龄与性别后,儿童维生素D含量与超重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3.
探讨苏州市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和腰高比与血压偏高的关系,为制定适宜的儿童青少年血压综合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9-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苏州市3 150名7~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计算BMI和腰高比,分析血压偏高与各项肥胖指标的关系.结果 苏州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率为11.3%,超重肥胖率为28.5%,采用腰围、腰高比标准筛查的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20.6%和23.7%.不同BMI、腰围和腰高比分组的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7.80,105.87,124.17,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超重肥胖组罹患血压偏高的可能性较大(OR=3.89,95%CI=3.09~4.90);与正常腰围或正常腰高比组相比,中心性肥胖组罹患血压偏高的可能性较大(腰围:OR=3.05,95%CI=2.41~3.86;腰高比:OR=3.35,95%CI=2.67~4.21).与BMI和腰围均正常者相比,同时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者罹患血压偏高的可能性最大(OR=4.28,95%CI=3.31~5.53).结论 BMI、腰围和腰高比均与血压偏高存在相关,BMI与腰围或腰高比存在联合作用,保持正常体重和正常腰围/腰高比可能利于控制血压偏高.  相似文献   

4.
了解中日两国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与体能指数(PFI)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提高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 在中国和日本共测试9 594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能项目,采用随机个案法抽取其中4 800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中日两国不同肥胖程度儿童青少年体能指数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不同BMI-Z分与PFI之间的关系.结果 中国男生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分组的PFI均值分别为-1.17,-0.03,0.04和0.26,日本男生分别为-2.59,-0.34,-1.46和-2.44,超重和肥胖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中国不同BMI分组女生的PFI均值分别为-1.18,-0.08,0.01和1.03,日本女生分别为-1.21,0.51,0.11和-1.30,中国正常BMI女生PFI低于日本,肥胖女生则高于日本(P值均<0.05).中国男生、总体和日本男生、女生、总体方面不同BMI-Z值的P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89,3.05,4.81,2.33,5.34,P值均<0.01).结论 中日儿童青少年BMI-Z分与PFI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随着BMI-Z分升高中国男生PFI的下降幅度较日本男生更为显著.应结合中国实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9年宁夏6~18岁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情况,为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宁夏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6 076名6~18岁儿童青少年,测量体重、身高、身体素质指标(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分析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情况,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距,用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状况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结果  2019年宁夏地区6~18岁儿童青少年消瘦率为6.9%、超重率为12.6%、肥胖率为8.7%;坐位体前屈、50 m跑、立定跳远的不及格率分别为10.0%,8.6%,26.7%,及格率分别为63.5%,63.7%,55.5%,良好率分别为14.7%,11.7%,12.3%,优秀率分别为11.8%,16.0%,5.5%;消瘦组坐位体前屈、50 m跑、立定跳远及格及以上率低于体重正常组;超重组50 m跑、立定跳远及格及以上率低于体重正常组;肥胖组坐位体前屈、50 m跑、立定跳远及格及以上率低于体重正常组(OR值分别为0.75,0.72,0.77;0.79,0.52;0.73,0.52,0.32,P值均 < 0.05)。  结论  2019年宁夏儿童青少年存在消瘦和超重肥胖的双重负担,身体素质与营养状况存在相关性,可以通过控制消瘦和超重肥胖来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秦剑杰  张璇  毕鑫  郑旭彤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2):1881-1884
  目的  了解河北省3~6岁幼儿肥胖的流行特征以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并执行幼儿肥胖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11个地市共6 034名3~6岁幼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  结果  河北省3~6岁男、女幼儿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00%和1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1,P<0.01);乡村和少数民族幼儿的肥胖检出率(20.06%,21.68%)分别高于城镇和汉族幼儿(19.97%,20.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1,0.78,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1.45)、出生时体重≥4 000 g(OR=2.80)、每周吃高油脂食品≥3次(OR=1.64)、每周喝碳酸饮料≥3次(OR=4.71)、不喜欢吃水果蔬菜(OR=1.22)、每天进行身体活动<2 h(OR=1.82)、母亲肥胖(OR=2.00)、父亲不参加体育锻炼(OR=1.95)均与河北省幼儿肥胖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0.01)。  结论  河北省3~6岁幼儿的肥胖检出率处在较高水平,遗传、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幼儿肥胖的相关因素。需要加大对健康知识和幼儿肥胖危害的宣传力度,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7.
探讨6~17岁正常体重儿童和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对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的非线性效应,为控制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排除肥胖、超重和信息不完整者之后,共有522 646名苏州地区2017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者被纳入分析.根据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分年龄和性别的结果计算BMI标准分.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根据近期针对6~17岁正常体重儿童和青少年确立的血压参考标准进行确定.BMI对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的非线性效应根据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进行分析,采用立方样条Logistic回归估计发生风险,并且根据年龄、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与BMI得分为0相比,BMI得分为-2.0,-1.5,-1.O,-0.5,0.5,0.8和1.O相对应的高血压前期的OR值(OR值95%CI)分别为0.58(0.56~0.61),0.67(0.65~0.69),0.77(0.75 ~ 0.78),0.88(0.87~0.89),1.12(1.11~1.13),1.20(1.18~ 1.22)和1.26(1.23~ 1.28),相对应的高血压的OR值(OR值95%CI)分别为0.51(0.49~0.53),0.60(0.59~0.62),0.72(0.70~0.73),0.85(0.84~0.86),1.17(1.16~1.18),1.29(1.27~ 1.31)和1.37(1.34~ 1.40).结论 正常体重儿童和青少年BMI对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的效应为非线性.相对超重和肥胖者,血压控制在正常体重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仍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国9个省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00,2006,2011,2015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7~17岁5746名有完整数据的儿童青少年为调查对象.应用方差分析和x2检验对不同特征儿童青少年的体质量指数(BMI)和营养不良进行分析.应用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9.
了解膳食因素对中学生体质量指数的影响,为开展中学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唐山市南北两区各1所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并根据年级分层抽取研究对象,共1 583名学生,进行有关生长发育和饮食行为因素调查、膳食摄入调查及体格测量,建立数据库后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9.7%和10.7%,女生分别为12.5%和7.6%.13岁男生超重率为23.8%,肥胖率为12.7%;女生超重率为14.8%,肥胖率为9.8%.14岁和15岁男女生间BMI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119,6.298,P值均<0.05).能量、加餐、肉禽类、脂肪是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044,1.751,1.598,1.081,P值均<0.05);蔬菜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O.711,P<0.05).结论 膳食行为和膳食摄入食物种类对中学生体质量指数的增高均有影响,需要进行调整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6~18岁儿童青少年脊柱问题筛查结果及其发生脊柱侧弯的影响因素,为儿童青少年脊柱问题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十堰市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脊柱侧弯患病情况筛查,并对受试者或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发生脊柱侧弯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对1 674名儿童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检出脊柱侧弯113例,检出率6.75%,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发生脊柱侧弯的概率分别为1.92%(13/678)、5.35%(28/523)、17.76%(72/473),随学段增加脊柱侧弯检出率逐渐升高(趋势χ2=5.272,P<0.05);脊柱侧弯组女性(65.49%)、营养不良(25.66%)、坐位姿势不端正(52.21%)、每日坐位学习时间>12 h(63.72%)、每日电子产品使用时间>2h(67.26%)、过去7 d高体力活动>1次/d(42.48%)、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 h(62.83%)占比均高于无脊柱侧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11.
分析2000-2014年15年间云南傣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为提出改善傣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现状的建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随机抽取2个县15所中小学7~18岁傣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HO-2006标准和中国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WOGC标准),比较2000-2014年15年间历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学生生长迟缓、消瘦、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0,2005,2010和2014年7~18岁男生生长迟缓率分别为44.16%,33.85%,24.60%和15.25%,消瘦率分别为14.26%,20.09%,17.06%和14.49%;7~18岁女生生长迟缓率分别为33.87%,25.77%,20.19%和12.52%,消瘦率分别为11.09%,12.96%,12.63%和9.86%.2000,2005,2010和2014年傣族男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03%,1.78%,8.10%和7.36%;女生为1.02%,1.15%,4.60%和5.84%.结论 傣族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率全面下降,但超重肥胖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12.
分析四川省羌族儿童青少年7~18岁学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国家教育部官方公布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抽取羌族7~18岁学生身高、体重数据指标,选取2017年分层抽取羌族7~18岁儿童青少年的样本,运用LMS法拟合儿童青少年BMI相对应的百分位数,观察32年间BMI增长率的整体发展趋势.结果 7~18岁BMI均值男生>女生;BMI正态分布系数L男、女生分别在-2.84~-1.79,-1.85-1.39区间,BMI中位数M男、女生分别在16.08 ~ 20.79,15.55~ 20.35 kg/m2,BMI变异系数男、女生分别在0.10~0.14,0.11~0.14区间;1985-1995年男生7~11岁增长率位于-42.94~-21.33区间,女生负增长趋势不一,其他3个大区间男生7~12岁增长均大于5,男、女生17~ 18岁负增长均小于-7.13.结论 四川省7~18岁羌族儿童青少年BMI增长率呈现出低年龄段(7~11岁)持续上升,中年龄段(12~16岁)突增,高年龄段(17~18岁)增长值急剧下降的特征,整体增长值曲线呈现出锯齿状.  相似文献   

13.
分析1985-2010年25 a间广西汉族儿童青少年血压变化趋势,为探索从儿童青少年时期预防和控制成人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85-2010年广西6次学生体质调研中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血压、身高、体重等结果进行趋势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25 a间,广西汉族城乡男女生收缩压均呈下降趋势(F值为5.418 ~430.680,P值均<0.01),平均减少4.0 mmHg;舒张压均呈上升趋势(F值为18.651 ~ 75.257,P值均<0.01),平均增加10.7 mmHg,幅度大于收缩压;总体脉压呈下降趋势(F=3 640.650,P<0.01),平均减少13.8 mmHg;2005和2010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与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广西汉族儿童青少年的心脏功能下降形势严峻.应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活动水平,从儿童期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分析1980-2010年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BMI和腰围的变化趋势,为科学评价现阶段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形势提供参考.方法 在数据库Pubmed、Cochrane、Elsevier、Google Scholar、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全文、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选择研究时间在1980-2010年间的关于儿童青少年BMI和腰围长期变化趋势的研究,计算BMI和腰围的年均增长率,并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其合并年均增长率.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其中描述BMI变化趋势的研究18篇,描述腰围变化趋势的文章8篇.1980-2010年30 a间,世界范围内男女生BMI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34%(95% CI=0.33%~ 0.35%)和0.31%(95%CI=0.30%~0.32%),男、女生腰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44%(95% CI=0.43%~ 0.46%)和0.84% (95%CI=0.83% ~0.86%).结论 1980-2010年30 a间,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BMI和腰围指标继续增长,儿童青少年肥胖状况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在城市青少年人群中的适用性,为开展青春期发育现场调查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2593人,实际调查2562人;采用体格检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Tanner分期)和问卷调查(采用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的方法评价个体的青春期发育水平,分析两种方法间的一致性与相关性,以及影响自评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2562名男女生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分数与性器官和第二性征视诊Tanner分期复合指数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22和0.814.基于自评量表的青春发育分期与视诊Tanner分期复合指数间的Kappa值、符合率、Kendall's等级相关系数在男生中分别是0.217、35.24%和0.713,在女生中分别是0.333、51.42%和0.685.年龄越大、相对发育水平越高、自感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个体越容易低估自身发育水平,男生比女生、超重或肥胖者比正常体重者更容易低估.结论 当调查现场不允许进行性征发育的实际测量时,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可以较为便捷地获取个体青春期发育水平的必要信息,可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贵州苗族儿童青少年1985-2010年生长迟缓和消瘦检出率变化情况,为少数民族地区制定适龄人群的营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WHO-2006标准,对1985-2010年间历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贵州省苗族7 ~18岁学生进行筛查.结果 2010年男、女生生长迟缓率分别为37.7%和39.0%,消瘦率分别为3.3%和1.3%.和1985年相比,生长迟缓率仅小幅下降.将年龄阶段分“儿童”“少年”两阶段分析1985-2010的变化趋势,7~12岁儿童期生长迟缓率逐渐降低,而13 ~18岁少年期生长迟缓率逐渐上升.结论 苗族学生营养状况和体格发育处于不完全性长期趋势.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全面兼顾苗族儿童青少年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沈阳市大东区7~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为开展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有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沈阳市大东区1981,1991,2001和2008年4次学生健康体检的身高、体重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1981-2008年学生身高、体重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7~16岁男生1991-2001年、2001-2008年的身高增幅都小于1981-1991年,增长趋势出现减缓;身高快速增长年龄提前,女生提前趋势明显,2008年较1981年提前2岁。男、女生身高体重2次交叉的后交叉年龄逐渐提前。结论大东区男女生身高、体重呈现明显增加的长期趋势,青春发动的时间也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营养状况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依照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六大行政区(华东、西北、华北、华中、西南和华南),分别采用分层随机整体抽样法抽取22所学校426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采用"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评价问卷"进行体力活动调查.采用x2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描述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探讨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差异,为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青春期发育与心理社会发展问卷"对510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青春期发育及心理社会发展状况。结果:生理方面,男孩得分为(12.5±3.57)分,女孩得分为(11.4±2.90)分,随年龄增长生理得分渐增并趋于稳定;青春期分期方面,80.4%的男孩处于青春期中期和晚期,83.4%的女孩处于青春期晚期,女孩性发育早于男孩;心理社会方面,男孩得分为(76.2±37.42)分,女孩得分为(69.0±32.85)分,男女得分差异明显,随年级增长,心理得分呈现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高一得分最高,男孩心理状况较女孩差;身心发展趋势方面,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呈轻度负向相关关系。结论:青春期青少年身心发展遵循一定规律,教育者及健康工作人员应遵循规律做好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关注身心剧烈变化时期。  相似文献   

20.
分析日本儿童青少年1900-2016年的生长长期趋势,为进一步揭示中国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科学借鉴.方法 采用《学校保健统计调查》中1900-2016年6~17岁日本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数据,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时期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BMI)增长率和增长幅度进行差异检验,运用队列分析法对身高、体重和BMI进行纵向关联分析.结果 1900-2016年,日本6~17岁男女生身高增幅为9.5~19.9 cm和10.8~18.9 cm,体重增幅为4.0~15.9 kg和3.9~14.2 kg,男生高于女生.日本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的峰值出现在1950-1960年,男生平均增幅为4.8cm和2.7 kg,女生为3.9cm和2.4 kg.而在1939-1950年,日本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均呈负增长趋势,男生平均增幅-1.8 cm和-1.2 kg,女生为-0.8 cm和-0.4 kg.2000-2016年,日本各年龄段男、女身高增长率分别为每10年平均增幅-0.2~0 cm和-0.2~-0.1 cm.结论 “二战”前后,日本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长期趋势降幅明显;本世纪初,日本儿童青少年长期趋势呈缓慢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