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医疗机构对于医疗器械耗材的管理水平是影响医院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医疗器械耗材管理的现状,阐述了医疗器械耗材管理不善所带来的影响,针对目前医疗器械耗材管理的一些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加强医疗器械耗材管理的建议,希望能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县级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规范管理的模式。方法通过我院实际工作中对临床医疗器械规范化管理采取的措施及方式方法进行总结。结果三级医院的医疗器械在当今政策规定中,越来越趋于规范化,我院作为县级中的三级医疗机构,如何对院内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进行总结以供同仁参考指正。结论医疗机构中的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特别是高值一次性使用的耗材,既要按规范执行的同时,也要根据本院的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加以改进,既要保证临床的保障供应,也要确保采购、验收、领用、使用的流程规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医疗机构的视角出发,提出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的对策建议。方法以企业管理的风险管理基础理论作为分析方法,结合医疗机构目前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基本体系和工作流程。结果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体系和严谨的管理流程,能够提高医院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水平。结论做好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工作,能够从最大程度上保障广大人民的医疗用械安全,对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医疗机构的视角出发,提出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的对策建议。方法以企业管理的风险管理基础理论作为分析方法,结合医疗机构目前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基本体系和工作流程。结果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体系和严谨的管理流程,能够提高医院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水平。结论做好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工作,能够从最大程度上保障广大人民的医疗用械安全,对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5省市106所医疗机构在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管理的现况分析,阐述了调研医疗机构在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完善和细化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信息追溯系统的基本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风险医疗器械是植入人体或用于支持、维持生命或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的医疗器械产品,目前二级医疗机构中使用较多的为骨科钢板、螺钉、人工骰骨头、人工晶体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等,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病人生命安危。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高风险医疗器械在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体系化管理涉及医疗机构工作的方方面面,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可使各项工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海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存在问题,开发医院医疗器械使用管理系统,以计算机应用软件为载体,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思想、要求融入在这套系统内,应用该系统对医院使用医疗器械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UDI)在医疗机构或企业的落地应用,助力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利用国家UDI数据库的DI数据资源和国药集团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标准化医疗器械大数据库,通过建立"UDI公共服务平台"的计算机系统,对医疗机构或企业的数据进行DI的对码及不规范数据的规范化转换。同时,增加或改造医疗机构或企业数据字典的字段内容。结果实现医疗机构或企业数据字典的DI数据对应,确保医用耗材数据唯一性,并规范医疗机构或企业现有数据字典内容,为医用耗材的供应链精细化合规管理打下数据基础。结论UDI公共服务平台的模型探索,有助于推进UDI在医疗机构的导入与深度应用,为我国各类型医疗机构导入UDI提供有效助力,也为监管机构更好地服务医疗机构,提供示范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植入型医疗器械的应用及高尖、复杂的新型手术器械在临床上的租借使用已较为普遍,随之而来的器械管理、清洗、消毒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租借的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型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监控与管理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飞  吴寅  李宁  刘福臣  王琳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481-1482
目的针对医疗器械护理临床实践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设计医疗器械护理管理安全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和管理屏障),确保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方法成立医疗器械管理小组,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确定医疗器械重点管理对象,调查、分析医疗器械不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险因素,设计医疗器械标识屏障、管理屏障,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使用,同时加强对护士医疗器械相关安全知识培训,建立并重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安全屏障前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器械护理管理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多层屏障可有效避免医疗器械护理临床实践中不安全事件发生,使医疗器械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安全性明显提高,有效提升医疗器械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山市人民医院通过建立云计算虚拟应用服务平台结合通信运营商3G或4G网络实现远程移动医疗(办公)工作站,在移动终端上调用各种应用系统,在院内或院外都可以对医疗文书(含医学影像)进行查询和编辑,方便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时处理事务。让“无处不网络”变成了“无处不应用”,实现网络可达,应用可达。移动医疗建设成本更经济,维护成本更低,应用范围更大、更灵活。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加强医院管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通过设立应急医疗团队机制,采取有效的应急对策,实现了快速反应,宏观调控,统一管理。2007年-2012年,抢救成功率自86%升至95%,医疗纠纷数自2009年的80起降至50起左右。这种快速会诊、快速诊治、快速抢救的工作模式充分体现出医院应急处置能力及多科室协调合作能力,在提高临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危重患者救治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概念,分析了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及其利益相关者,着重探讨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的风险类型,并结合本院实际,讨论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某医院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知情同意书填写状况的调查,旨在规范植入医疗器械知情同意书填写。方法抽查某医院2012年1月-3月的终末病案,检查植入医疗器械知情同意书的填写情况。结果 2440份植入医疗器械知情同意书中,存在各种缺漏的达529份,其中部分知情同意书存在多项的缺漏。结论正确填写植入医疗器械知情同意书,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并可以在规范耗材使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暴力伤医事件导致医护人员惊愕和恐慌,引起各界的强烈愤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加强缺陷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防范暴力伤医事件;从医疗服务、质量、安全和效率四项重点全面提升,始终坚持聚焦、激励、创新原则,努力开展思想建设,端正医德医风,培养阳光医疗精神;弥补医疗短板,和谐医患关系,保障医患安全,是实现“零缺陷”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杜玮 《中国医疗设备》2013,(11):101-103
本文阐述儿童医院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的重性及特点。我院通过制定和优化相关制度、信息收集上报、分析评价及最终处置等流程,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进行分析和研讨,并通过上述优化体系提高儿童医院医疗器械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UDI)构建流通企业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体系。方法通过升级优化企业现有ERP系统、WMS系统增加UDI条码识别功能,同时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UDI数据库对接,实现医疗器械从供应商到流通企业到下游客户UDI的全流程可追溯。结果实现了对于生产企业已经赋UDI码的医疗器械扫码出入库,并以UDI唯一标识为线索实现ERP、WMS、SPD多个信息系统协同。结论基于UDI的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医疗器械出入库及库房管理效率和精细度,降低了流通企业物流管理成本,为实现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和全流程追溯打下良好的数据基础,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UDI推进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简述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器械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安全的特殊产品。为保障公众的安全与健康,其产品质量保证必须强化监督管理,所以医疗器械企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每个国家都对医疗器械规定了一些法律法规,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其企业生产的首要条件,法律法规将是医疗器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在国际统一的医疗器械贸易市场大环境中,我国的医疗器械监管体制要与其相融,因此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管理经验,汲取精华,有利于启动我国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管理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出口的医疗器械,就必须遵循到岸国家的医疗器械指令,否则产品将不能在当地上市。大多数政府都已针对本国使用的医疗器械制订了相应的法规,以保护民众的安全。因此,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及欧洲这两大市场的医疗器械管理规范,对我国正在逐步制定与实施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做以综述,并在一定程度上予以了解。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医院对医疗设备的应用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分析现实工作内容和要求,设计了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管理系统,主要对设备日常维修、计量检定、计划性维护进行动态管理,借助计算机系统实现医疗设备应用质量控制,从而降低应用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安全事件概率,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