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珠海120急救呼叫电话的时间分布及部分信息进行分析,为科学合理配置急救资源提供依据,以提高急救应对能力。方法:以珠海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调度系统数据为基础,对珠海市2013年1月-12月120急救需求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珠海市三大城区120急救需求量由多到少依次为: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日急救需求量在20:00至22:00最多,在4:00至6:00最少。结论:珠海120院前急救需求具有区域、时间特点,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急救资源配置,将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非公共场所“120”呼救者等待耐性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的研究,了解不同人群个体性差异,制定出更符合病人需求的服务流程及方式。方法把呼救者的年龄、与患者的关系、设置成相应对照组,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呼救者进行电话沟通,疾病指导。结果不同人群心理耐受性在不同的因素下有差异。结论了鳃呼救者的心理及现场具体的情况,才能制定出适合病人的服务流程及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非公共场所"120"呼救者等待耐性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的研究,了解不同人群个体性差异,制定出更符合病人需求的服务流程及方式.方法 把呼救者的年龄、与患者的关系、设置成相应对照组,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呼救者进行电话沟通,疾病指导.结果 不同人群心理耐受性在不同的因素下有差异.结论 了解呼救者的心理及现场具体的情况,才能制定出适合病人的服务流程及方式.  相似文献   

4.
120调度中反拨电话对院前急救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120调度员通过反拨呼救电话,核实患者信息,做好急救指导,确保院前急救及时、准确、高效、有序地进行.方法:统计分析十堰市急救中心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的有效调度量、空诊量、取消派车量以及信息准确率.结果:调度员采用反拨电话保持急救畅通,达到信息准确、救治高效.结论:120调度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反拨呼救电话,使院前急救过程更加畅通、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民“120”医疗呼救号码和急救知识抽样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上海市自1990年12月20日建立“120”医疗急救专用电话后,平均每年接收呼救电话9万次以上,每天平均246次,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平均每年现场急救危重病人2万次,其中转危为安者约3000人。近2年来,有44例摔死者,经现场心肺复苏而成功获救。因此,上海目前院前急救已为1300万市民的健康,提供了十分有效、及时的服务。但是,一个完整的院前急救.还应包括救护车到达前的群众性自救、互救,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救治率。为了解上海市民对“120”呼救号和一般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旨使今后能有的放矢地在市民中宣传,普及有关急救…  相似文献   

6.
非正常院外呼救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处理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众所周知,120电话不仅是沟通院外与院内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还是信息交汇和上传下达的终端和中枢,调度话语事关中心形象,调度工作事关病人生命安危,所以调度岗位非常重要,调度人员责任重大。正常的院外呼救是指通过拔打120电话用汉语普通话或地方方言所进行的与出诊要求有关的通话过程。除了这些按部就班的正常主要工作外,我们还经常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或复杂情况,有些甚至超出了调度工作的职责范围。这些问题有的具有普遍性,有的具有特殊件,处理起来常常使我们感到困惑或棘手。如何妥善应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本人根据所见所闻和亲身体会,就以下问题阐述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从成立“120”以来,工作量逐年增加,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出车8972次,救治患者9067例,其中危重患者达2000例,抢救成功率97%。为了更好地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质量,现将我在现场急救、途中监护各个环节的院前急救工作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宜都市120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们结合县市级医院实际,设计实施了120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研究项目,对出诊的1614例详细急救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年内拨打120出诊的全部患者。1.2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东莞市120网络急救站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状况,为全市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方式,对急救模式、现场处置、人员培训、有关急救技能规范的掌握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院前急救模式为指挥型,现场处置率为75.6%,80.5%医院能对急救人员进行常态急救技能培训,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有关急救技能规范的掌握良好率53.1%显著低于二级以上医院的74.5%(P<0.01).结论:东莞市院前急救采用指挥型模式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各级医疗单位的资源,但院前急救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应加强各级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和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贡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时间分布特征,为科学调配院前急救资源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007~2009年自贡市急救中心出诊的院前急救数据库中国际疾病分类(ICD-10)诊断排名前六位疾病,以及院前急救疾数的时间分布,包括周、时刻、月份以及季节分布特征.结果 院前急救周分布无高峰点及高峰段(P>0.05);院前急救分布高峰点为15点42分,损伤中毒、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疾病高峰点与全年分布情况类似,精神和行为障碍高峰点为:05分,前急救月份分布高峰点为12月6日,损伤中毒、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精神和行为障碍等各类疾病高峰全年分布情况相似,神经系统疾病高峰点为9月25日;院前急救季节分布以冬季较多(P<0.05),其中损伤中毒和外因些其他后果、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与全年季节分布情况基本一致,神经系统疾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本地院前急救时间分布规律可以妥善安排人力、物力,做到院前资源合理化、科学化、人性化,充分发挥院前急救功能.  相似文献   

11.
回顾我院2004年~12月院前急救的2530例救护病人中,分析各病种发生率,找出院前急救中5个特点,针对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总结出院前急救工作中的护理对策,确保绿色生命通道的畅通和病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徐平  曹灵红  章成 《华西医学》2011,(11):1649-1652
目的研究自贡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度自贡市急救中心出诊的院前急救数据,研究院前急救疾病谱及性别、年龄构成,并分析时刻及季节分布特点,描述院前急救转归。结果 2009年度自贡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共4 588例,排前6位疾病依次为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45.6%),循环系统疾病(15.0%),呼吸系统疾病(6.3%),神经系统疾病(6.0%),精神和行为障碍(5.6%),消化系统疾病(4.9%);性别构成男性多于女性(P〈0.05);年龄构成以中老年较多,青少年儿童较少(P〈0.05);时刻分布规律高峰点为15点40分(P〈0.05),季节分布以冬季较多(P〈0.05);患者转归以住院、留院观察为主,院前死亡人数占比例为3.8%。结论根据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规律,可以合理配置急诊资源,增强应急救援能力,满足民众不断增加的医疗需求。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院前急救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结合发达国家院前救护的先进经验,对我国近年来院前急救模式、急救知识培训及普及、通讯设备等方面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汪绪伦  欧兵  林锎 《临床急诊杂志》2012,(5):335-336,339
目的:探讨标准化院前急救程序在呼救"晕厥"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提高院前急救效率,规避院前急救风险。方法:对256例呼救"晕厥"的院前急救患者随机采取不同的院前急救程序急救,其中130例采取非标准化院前急救,126例进行标准化的院前急救。统计病种并对患者或家属进行院前急救满意度调查。结果:呼救"晕厥"患者病种复杂,心跳骤停占7.0%,昏迷占14.8%,晕厥占19.1%,癫痫状态占17.6%,死亡占23.8%,其他占17.6%。出车响应时间满意度评分非标准化组45.8%,标准化组87.3%;现场急救满意度非标准化组76.3%,标准化组85.1%;安全转运满意度非标准化组85.2%,标准化组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救"晕厥"患者采取标准化的院前急救程序可以缩短出车响应时间,提高现场急救和转运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5.
结合发达国家院前救护的先进经验,对我国近年来院前急救模式、急救知识培训及普及、通讯设备等方面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6.
“120”是绿色通道,生命的守护神。我院自开通“120”以来已院前救治了许多急、危重病人。如:我院2004年1月至2004年6月半年的时间共院前急救严重多发伤病例152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院前急救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王咏春  尹丽荣 《急诊医学》1998,7(4):268-270
  相似文献   

18.
夏秋江 《护理研究》2005,19(4):732-733
我市地处川东鄂西,傍依举世闻名的三峡坝区。城区近60万人口,面积448平方公里。120急救中心成立于1999年3月,隶属于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依托模式。自成立以来,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为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在市民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现将急救护理工作的建设与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分析“120”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性质,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及服务质量水平。方法总结本院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经验,探索不断加强与完善急救服务水平的方法。结果加强“120”院前急救的工作,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及服务质量水平。结论善于总结与体会工作经验,改善不足并不断寻求进步是做好“120”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及时总结120中心震灾救援的快速反应效果与作用.方法 收集5.12当天全市120网络等各家医院震灾救援的出诊信息,查阅120中心调度指令的派车记录,复听震灾呼救120特号的全部录音,结合120中心应急反应的具体行动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震后58 s,第一个受灾呼救从崇州九龙沟打入成都120中心;震后2 min,呼救120的灾情范围已增至4个不同市县;震后3 min,120中心启动应急预案;至15:00,中心已接呼419个;中心指挥车于15:35抵达都江堰;成都120救护车于震后50 min到达崇州、震后1 h到达彭州.12日当天,中心调度指挥113家医院252辆救护车及750余名医护人员,共救治转运受灾伤员2172人入院.结论 120中心在大震灾紧急救援中凸显应急优势,应加大120中心的基础建设与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