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和急性肾衰竭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急性肾衰竭是其主要死亡原因,其中又以少尿期为多见。我地区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高发地,在少尿期除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外,应用前列地尔静脉注射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可明显缩短少尿期,降低血肌酐,减少死亡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症出血热,为自然免疫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恢复期.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热(EPidemic haemorrhagic fever简称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血压下降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为临床主要特征。临床过程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根据出血热的临床及病理上的损害特点,可分为有肾损综合征型和无肾损综合征型两种类型。流行性出血热即为有肾损综合征型;我国新疆地区所发现的出血热则为无肾损综合征型,也称新疆出血热、由蜱传播,国内已分离出病毒。  相似文献   

4.
王仓辉 《吉林医学》2012,33(22):4920
<正>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较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我科于2011年12月收治1例孕30周合并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治愈出院。后期随访,顺产男婴1名,无发热、充血、出血等症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少尿期为本病极期,患者经过发热,低血压休克期后,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之肾损害已达高峰,故此时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容量综合征、出血、继发感染、高血钾等.因此,认真做好该期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防治肾衰及其并发症是此期治疗关键.现将我院治疗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充血、出血、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7.
马玉秋  张云洁 《吉林医学》2007,28(14):1581-1582
目的:总结10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0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认真做好出院指导。结果:108例无并发症发生,能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结论:细心病情观察及护理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肾损害等为主要特征.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主要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主.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害,临床上的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肾损害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EHF)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回顾1992年至1999年我们采用大剂量病毒唑加联合抗过敏疗法对50例流行性出血热(HER)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属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由于EHFV对人体呈泛嗜性感染,因而能引起多器官损害。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移行阶段都可并发肺损害,其发生率在60%左右一,本文对8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作观察,以便明确HFRS患者肺功能损害的形成原因、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0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0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认真做好出院指导。结果:105例无并发症发生,能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结论:细心病情观察及护理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护士长:今天查房的内容是有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急救知识和护理。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急性起病,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为主要特征,常见并发症是心衰和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腔道出血和继发感染,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是能治愈的。下面请责任护士报告病历。  相似文献   

15.
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出血、肾脏损害。典型病例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三早一就"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抗病毒治疗,把好休克、出血、肾功能衰竭和感染“四关”。  相似文献   

16.
肾综合征出血热起病急 ,病情凶险 ,近年来抗病毒治疗对缩短病程、减轻脏器损害 ,减少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自 1997~ 2 0 0 1年应用干扰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98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9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均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早期的住院患者。诊断依据符合 1996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分为治疗组 49例 ,对照组 49例。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无论是治疗组、对照组均按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变化 ,按每期的治疗原则给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入院后给予干扰素 …  相似文献   

17.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各病期血电解质变化及原因分析熊良仕赵仕弟王进梅小平常茂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科637007)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我国常见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典型病例临床上经过发热、休克、少尿、多尿以及恢复五期,而各病期电解质变化情况较为...  相似文献   

18.
袁保荣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58-159
流行性出血热(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我院于2008年10月收治1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入院即出现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对症、  相似文献   

19.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我国又称为流行性出血热(EHF),是汉坦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的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衰竭为主要表现,广泛流行,我国疫情最重[1].  相似文献   

20.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 tan virus)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典型病例临床上可分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近年来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在我们确山每年还有死于出血热少尿期病人,现将我院2002~2004年10月收治的出血热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