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故障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变电设备状态评估及其智能检修方法;首先,根据变电设备关键性能的状态评估需求,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的架构;其次,基于多元时间序列建立变电设备的关键参数体系,对采集到的原始大数据采用关联模式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将高维随机矩阵用于变电设备状态大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实现监测状态参量之间的关联模式识别,以及不同类型输变电设备典型故障类型与状态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试验表明,该研究方案准确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
漂浮物识别是智能视频监控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针对实际河道环境复杂、漂浮物多种多样等问题,文中通过对神经网络的研究分析,结合边端和云端设备的不同特点,设计了一种边云结合的漂浮物检测识别方法:边端设备,针对其算力有限但点位众多的特点,部署小型神经网络对视频进行初筛,得到疑似漂浮物信息及画面回传给云端;云端设备,利用其算...  相似文献   

3.
变电运行状态监测受不同监测位置、复杂监测线路以及相似度较高数据影响,通信受阻导致监测数据受损,研究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变电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组成的智能监测架构,以树状拓扑为核心,将原有的单通道通信结构优化为多通道通信,为蒙特卡洛模拟技术的应用提供数据传输保障。蒙特卡洛模拟技术采集变电运行数据并进行评估,根据四项可靠性评估指标定位有用信息,以此增强监测图像细节,实现对变电运行状态的跟踪监测。测试结果表明:优化通信的监测系统在混合组网不同的通信条件下,时延抖动较小且稳定,致使获取的数据可靠性指标更高,在得到可视化数据后,可以根据曲线实时变化状态,准确监测不同变电设备的温度等指标。  相似文献   

4.
设备健康状态的监测、诊断以及维护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有效的设备预防性维护过程,可在设备健康状况发生恶化之前制定合理的维护决策,杜绝设备的安全隐患。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带来的设备健康状态感知、高速数据传输、分布式计算和诊断分析等先进技术进行了调研,并研究了以设备故障监测、诊断、预防性维护为手段,基于物联网和运行大数据的设备健康状态监测诊断模式。在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3层系统框架下,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设备运行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建立专家知识库,获得与故障有关的诊断规则,实现了集设备健康状态在线监测、远程监控、远程诊断、故障匹配识别为一体的智能、高效监测诊断模式。该模式对于设备运行维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变电站二次设备防误操作问题,用技术手段实现二次设备检修安全管控,本文探索基于物联网的二次设备防误操作技术。研究的技术方案是将系统数据存储在云端,通过手机APP授权智能钥匙的方式来实现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时的安全管控。系统包括二次设备检修安全管理软件、手机APP、智能钥匙、机械解锁钥匙、智能安全锁具、闭锁附件和安全警示牌等。当有检修任务时,运行人员根据工作票内容,通过手机授权智能钥匙,对检修面的二次设备关键点进行上锁,同时挂牌警示,防止误操作二次设备引发检修事故。检修过程中或检修结束需要开启锁具均需要手机授权,整个操作过程储存在云端,可查询和管控。该方案解决了二次设备防误技术硬件闭锁问题,实现了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管控。  相似文献   

6.
针对变电设备周期状态管控难、运检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数字孪生理论,构建基于真实变电设备运维的数字化模型及系统。首先,在信息层建立能反映变电设备换流变、调相机、GIS(Gas Insulated Substation)这3类设备真实状态的数字孪生体;其次,基于换流变、调相机、GIS历史大数据,通过数字孪生体的变电站设备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采集的实时数据、运维数据来预测变电站设备下一时刻的状态,使变电设备实现实际变电站内物理层与信息层数据的融合;最后,以变电站设备运维为对象,采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进行运维数据的集成和同步,形成最终变电设备运维数字孪生框架系统。相关研究表明,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对变电设备运维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和对变电站整体智能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雷达故障信息的诊断效率,节约执行故障诊断指令所需消耗的数据成本,设计基于多维高斯贝叶斯算法的雷达故障信息诊断系统;利用完整的框架结构设计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联合服务器与信息查询模块,实现雷达故障信息诊断系统的体系结构搭建;在此基础上,计算故障信息的松弛度数值,通过判定迭代门限的方式,实现对多维系数信号的处理,完成基于多维高斯贝叶斯算法的雷达故障信息感知;联合已嵌入的雷达故障信息,连接Access数据库,实现诊断系统的接口技术研究;综合上述所有理论依据,设计基于多维高斯贝叶斯算法的雷达故障信息诊断系统;借助Windows平台,分别连接上述系统与远程故障诊断原型系统,在雷达故障信息诊断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得出,基于多维高斯贝叶斯算法雷达故障信息诊断系统的诊断效率最大值为45%,RSR指标最大值为16.7%,指令执行消耗的数据成本较低,表明所设计系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介绍了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系统的设计方案,将牵引电机检修子系统等功能程序集成在服务器中,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来自前端传感器设备所提供的大前端维修数据,实现云端数据分析,进而形成一套传感器和Web服务器技术的轨道交通车辆智能检修系统.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风电设备状态监测技术进步。文章通过风电设备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平台建设实践,从系统功能、平台建设、故障分析等层面,论述了如何基于大数据实现对风机故障预诊断,提升风力发电机组监控与管理水平。通过对机组运行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利用系统内智能数据报警策略准确筛选机组异常,借助于人工智能分析诊断系统和远程专家的综合分析评价,滚动预测故障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用户优化风机维护检修工作,减少停机损失,降低维护成本,提高风机利用率。在集控中心预检测平台建立大数据存储、处理、分析、诊断服务器,收集风场各项数据后与专业厂家存储的数据资源整合,建立各种类型风机故障模型,集控中心培训诊断分析师可通过对比找出故障曲线特点和规律,对实时数据经诊断分析后提出整改措施,提前预防风机故障的扩大,开发相关监视及报警系统,联合风机传统监控系统提高监控中心的设备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智能化建筑数量的剧增与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建筑智能设备状态感知成为了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方面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建筑设备感知系统大多基于服务器集中计算架构,存在存储数据量大、通信带宽要求高、节点自主性不够等问题,往往容易造成建筑设备感知实时性不足、网络成本高的问题。由此,提出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建筑设备状态感知模型,设计了边缘状态感知与缓存算法,建立了一组边缘通信与状态感知协议,形成了边缘隐私数据信任与安全机制,同时,引入基于边缘数据的智能决策技术,从而不仅缓解了中心服务器的计算与存储压力,而且有效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自主感知能力、安全性与健壮性。最后,依托该模型实现了一个运维示范系统,在S城市管理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继电保护设备台账多端维护及信息与现场不一致、巡检记录繁琐易出错、人工定值校核工作量大且易漏核、智能变电站光纤回路及信号无法可视化展示等运维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多维度业务数据融合的继电保护移动运维系统,与统计分析系统融合实现台账数据单端维护、多系统共享;与状态检修系统融合实现巡检内容标准化、报告整理智能化;与二次设备在线监视系统及OMS定值整定系统融合实现定值校核智能化,提高校核效率;与SCD管控系统融合实现智能设备虚回路、虚端子及回路关系图形化直观展示。通过上述分析本系统实现变电站继电保护信息自动采集、智能整理、交互融合和网络共享,在降低运维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继电保护设备及二次回路现场运行、检修的作业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变电运维工作中所获得的大量设备数据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本文在搭建变电站云平台已成为可能的条件下,主要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对运行人员从现场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包括设备压力、泄漏电流、动作次数、以及设备台账等,可以用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行业务决策,避免形成数据孤岛,提高变电运维的智能化水平。一是利用了趋势外推法进行数据拟合来指导设备巡视维护工作,二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设备状态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缺陷预测和故障诊断,三是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进行电网停电承载力分析。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推动变电站向集约化管控、专业化运维方向转变,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变电运维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从而优化人力配置,使工作更精准高效。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变电站运检现场工作智能化等业务的需求,开发了一套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变电站智能运检辅助系统。该系统基于智能穿戴设备HoloLens,提供了变电站智能辅助运检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系统包括电力设备识别与虚拟拆装、设备运行状态实时三维可视化、远程专家视频辅助等模块。该系统在国内某110kV变电站进行了部署,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切实优化了传统运检现场工作方式,提升了运检效率,在行业内具备实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智能设备的大量使用且缺乏根据监测大数据进行故障自动分析、判断与处理的问题,研究了基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边云协同技术的智能设备预测性维护框架和模式.提出针对非智能设备安装传感器实现设备智能化的方法.指出边缘计算负责设备工况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可快速甄别设备故障并实时报警;云计算聚焦同类设备运行海量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形成故障自动预测分析和诊断模式并下载至智能边缘设备.在研究了模型驱动、数据驱动、概率统计驱动、数字孪生和概率数字孪生驱动等故障预测模式后,提出了采用数据驱动的多层级数据融合模式,为制定企业性智能设备维保方案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变电站告警信息的规范化、大数据分析在设备监控中应用的深入,使得利用监控大数据及智能化预测分析方法解决电网连锁故障的识别问题成为可能。针对电网连锁故障识别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连锁故障状态因果链的电网故障诊断、故障演化预测及电网脆弱性评估的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有限状态机模型故障因果链的单元件诊断方法、连锁故障诊断方法,然后叙述了基于智能状态因果链构建的电网故障风险评估系统,最后以实际电网为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不断扩大的电网规模及愈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加,为此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的设备状态监测方法.运用成熟的数据挖掘技术,基于当前大量的数据积累开展数据价值的挖掘分析,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的设备状态评价模型、基于D-S证据论的故障预警模型等,以云计算为支撑,以“互联、共享、智能”为理念...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payment market, the data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business forms such as mobile Internet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and intelligent cloud data center is the general trend of development in the current indus- try.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 and system design for dynamic scheduling of cloud resources based on busi- ness prediction. The resource availability of daily physical machines has changed over time, and it is necessary to reintegrate the re- sources in order to save energy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ervice. In the early stage of large-scale marketing, capacity analysis is combined to make prediction in advance, and intelligent multi-dimensional capacity decision expansion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 gence and machine self-learning is adopted. The dynamic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method of virtual machines in cloud data centers with high energy efficiency provides a new solution for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of cloud computing data centers, ensuring sys- tem reliability and reducing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of cloud data centers.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IED与SCD进行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仿真系统可视化设计.通过智能变电站仿真系统,帮助培训对象充分认知了解变电站技术框架、设施设备、运行机制等,以构建完善的变电站系统框架.基于IED仿真与SCD文件进行了二次设备仿真系统可视化设计,可更加真实地模拟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且通过多媒体视角实现设备可视化设计,还可为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