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老年期焦虑与抑郁共病患者的睡眠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年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 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情绪的 严重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对37例老年期焦虑与抑郁共病、22例老年期焦虑症和 23例老年期抑郁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共病组入睡时间、催眠药物、 PSQI总分明显高于抑郁组(F值分别18.23,14.56,16.33,P<0.00);而睡眠障碍得分高于焦虑组(F= 2.127,P<0.05)。比较共病组病期、SDS、SAS与PSQI各成分间的相关性发现,病期与入睡时间、总分呈 负相关关系(P<0.05),SAS与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和PSQI总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老 年期焦虑抑郁共病比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更突出,其焦虑情绪与入睡困难和药物的使用 情况更为密切,提示在老年期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需改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慢性双相障碍及慢性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差异,及其与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515例病程大于10年的精神分裂症(192例)、双相障碍(157例)及重性抑郁障碍(166例)患者,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如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使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9-itempatienthealthquestionnaire,PHQ-9)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精神病性症状分量表分别评估所有患者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症状。结果 相较于重性抑郁障碍组,精神分裂症组和双相障碍组的TSH和FT4水平更高(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症状、伴发焦虑和抑郁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68例为原发性失眠组,选取有睡眠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62例为继发性失眠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Athens失眠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原发性失眠组Athens失眠量表总分和分项中入睡困难、早醒、总睡眠时间减少、总睡眠质量差的分值显著高于继发性失眠组(P〈0.01)。原发性失眠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与Athens失眠量表总分和睡眠维持困难、早醒、总睡眠质量差、白天躯体症状分项密切相关;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与Athens失眠量表总分和早醒、总睡眠时间减少、总睡眠质量差、白天情绪改变、白天躯体症状分项密切相关。结论: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入睡困难、早醒、总睡眠时间减少和总睡眠质量差是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4.
金睿  徐理  杨玥 《四川精神卫生》2016,29(4):323-326
目的探讨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症状与血清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相关性,为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抽取5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诊断标准的首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总甲状腺素(T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各项及TSH水平与SAS、SDS评分均无相关性(P均0.05);TT_4水平与SCL-90的躯体化因子评分呈负相关;FT_4水平与SCL-90中的其他因子评分呈负相关。结论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症状水平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躯体化症状、睡眠及饮食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干眼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并分析其与患者眼表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干眼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焦虑和抑郁状态,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估眼表症状,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泪膜破裂时间(FBUT)、角膜染色评分(CFS)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并分析眼表状态指标与PSQI、SAS、SD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OSDI评分、CF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BUT、SI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OSDI、CFS评分与PSQI、SAS、SD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FBUT、SIT值与PSQI、SAS、SD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干眼症患者眼表状态与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状态存在相关性,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降低和角膜损伤等可能加重患者睡眠障碍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医学院校一年级新生的焦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 年 6 月采用横 断面研究,对 1 050 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一年级新生进行了焦虑自评量表(SAS)、贝克抑郁问卷 (BD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手机依赖问卷(MPIQ)以及社会人口学资料的评估调查。回收有效 问卷 944 份,有效回收率为 89.9%。结果 医学院校一年级新生的焦虑情绪检出率为 13.8%(130/944)。 按 SAS 将学生分成非焦虑组(SAS < 50 分)与焦虑组(SAS ≥ 50 分),两组比较发现,焦虑组的吸烟和饮酒 比例较高,健康状况较差,学习压力偏高,学习兴趣低,且 PSQI、BDI 及 MPIQ 得分显著升高。Logistic 回 归分析显示,饮酒(β=0.448,95%CI=1.016~2.410)、PSQI 评分(β=0.140,95%CI=1.025~1.292)、BDI 评 分(β=0.159,95%CI=1.138~1.208)及 MPIQ 评分(β=-0.030,95%CI=0.945~0.995)与焦虑情绪相关。 结论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年级新生焦虑情绪检出率在国内属于中等水平,饮酒、睡眠质量差、抑 郁情绪及手机依赖性使用是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8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80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生活质量与其焦虑、抑郁情绪作相关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与SAS及SDS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其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改善脑外伤并发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脑外伤并发失眠患者8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按护理方式不同分别为:常规护理组(n=40)心理护理组(n=40),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及焦虑情绪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PSQI总分以及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等分量表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更有效改善脑外伤并发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接诊的86例ICU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纳入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纳入43例,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评价组间健康调查简表(SF-36)、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干预前,组间SF-36、SDS、SAS、APACHE Ⅱ、CD-RISC、PSQI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CD-RISC评分更高,SDS、SAS、APACHE Ⅱ、PSQI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负性情绪及心理弹性水平,减轻睡眠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麻醉方式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时采用的麻醉方法,将6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局麻组(34例)和全麻组(34例),前者在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术,后者在全麻下行钻孔引流术。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两组患者对术前1d和术后3dSAS评分、SD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术前1d,两组SAH评分和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d,局麻组SAH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全麻组(P〈0.01)。结论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会使患者产生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临床建议尽量在全麻下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放松护理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4周,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心理放松护理4周。两组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估,并进行护理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上述量表各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SDS、VAS及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放松护理能显著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136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或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后分为焦虑、抑郁组64例(SDS或SAS≥50分)和对照组72例(SDS或SAS〈50分);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后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SDS、SAS评分比较。结果:虽经胰岛素系统治疗,但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糖尿病患者的FBG、2hBG及hsC-RP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胰岛素用量更多,血糖控制更难达标。结论: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糖尿病的治疗与转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阶段性心理护理应用在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改善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接诊的300例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纳入150例,提供阶段性心理护理)、对照组(纳入150例,提供常规护理),评价组间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手术配合度。结果 (1)护理前,组间SAS、SDS、PSQI、SS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PSQI、SS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2)在手术配合度方面,观察组(97.33%)优于对照组(92.00%),P<0.05。结论 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性心理护理,可以减轻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手术配合度及社会支持度,值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围手术麻醉期患者的睡眠状况对心理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80例围手术麻醉期患者及50例健康人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行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评定(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上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PSQI 评分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PSQI总分方面,P值分别为0.001、0.012、0.04、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SAS和SDS量表对比分析中,各项子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睡眠状况与心理的相关性分析中显示睡眠状况与心理呈负相关.结论 围手术麻醉期患者存在睡眠紊乱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应用正念减压疗法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变化。方法将我院89例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心理治疗,观察组45例增加正念减压疗法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变,和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PSQI、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有效缓解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63例和162名正常对照,患者按是否伴有抑郁症状分为单纯焦虑组以及焦虑-抑郁共存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等分别评定受试者的情绪症状、睡眠和生活质量,采用SPSS18.0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46.6%(76/163)的焦虑障碍患者伴有抑郁症状.焦虑-抑郁共存组的SAS标准分、PSQI总分均高于单纯焦虑组(P<0.01),WHOQOL-BREF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 (47.92±8.52 )、(10.17±2.64)、(11.12±2.55)、(11.29±2.27)、(10.69±2.65)],而单纯焦虑组和健康对照组相应得分分别为[(57.88±9.43)、(13.02±2.61)、(13.08±2.29)、(13.44±2.41)、(12.47±2.63)和(65.14±9.42)、(14.99±2.41)、(11.12±2.55)、(11.29±2.27)、(10.69±2.65)],前者各得分均分别高于后两者(P均小于0.01).结论 焦虑障碍患者常伴发抑郁症状,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更低.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患者主观睡眠质量与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主观睡眠质量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63例抑郁症患者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量表(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生活事件量表(LES) 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评定,并分析PSQI与另6个评定量表结果的关系。结果抑郁症患者有睡眠紊乱占总数77.8%。PSQI 总分和因子与SCL-90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总均分有显著相关性(P<0.05)。PSQI与SAS、STAI中的SAI呈正相关(P< 0.01),但与STAI中的TAI无相关关系(P>0.05)。SDS的躯体化障碍因子与除睡眠持续性因子外的PSQI因子和总分有明显相关性 (P<0.05)。PSQI中日间功能紊乱因子与社会支持总分显著相关(P<0.05);PSQI中睡眠持续性因子与支持利用度显著相关(P< 0.05)。而PSQI与LES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与躯体症状有较密切的关系,睡眠质量差患者的焦虑 程度重,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对改善躯体化症状及焦虑状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和心理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文拉法辛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及血钙(Ca)、碱性磷酸酶(AKP)和磷(P)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和PSQI评分较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a、P较前升高、AKP较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拉法辛可有效缓解OVCF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骨代谢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癫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进行自我管理训练效果评估。方法将112例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自我管理训练,内容包括:建立健康档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制定自我管理教育处方;学习采用集体授课方式。两组患者出院1年末进行治疗效果比较;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训练前后情绪障碍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癫痫患者存在较高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自我管理训练可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天津市北辰区社区居民睡眠质量与心理躯体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 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天津市北辰区集贤街10个社区中共抽取18岁以上的调查对象3 000人。调查问 卷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测健康评定量表1.0版(SRHMS V1.0)、 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研究以PSQI总分>7分为低睡眠质量。结果 回收问卷2 806份, 应答率为93.5%,剔除不完整问卷后取得有效问卷2 764份。正常睡眠者较低睡眠质量者SRHMS总分 及因子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低睡眠质量者SDS和SAS评分更高,且SAS评分组间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559,95%CI=1.164~2.088)、年龄越 大(OR=1.023,95%CI=1.013~1.034)、SAS评分增高(OR=1.077,95%CI=1.060~1.095)为低睡眠质量的危 险因素。SRHMS中生理健康因子分评分高(OR=0.992,95%CI=0.984~1.000)、社会健康因子分评分高 (OR=0.979,95%CI=0.971~0.986)为低睡眠质量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天津市北辰区社区居民低睡眠质 量者的自评健康状态不佳。女性、年龄大以及较高的焦虑水平可能是低质量睡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