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英  梁世凯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1901-1903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骨质疏松与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的关系。 方法 选择绍兴市中医院肾内科2012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93例,非骨质疏松组10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患者的跟骨骨密度及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水平。 结果 骨质疏松组患者男性比例(33.3%)低于非骨质疏松组(62.6%)(P<0.05),骨质疏松组≥60岁患者比例(63.4%)高于非骨质疏松组(29.9%)(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体重、身高、体重指数[(59.34±10.27) kg、(1.62±0.08) m、(20.89±1.34) kg/m2]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组[(67.35±12.63) kg、(1.67±0.06) m、(22.14±2.54) kg/m2](P<0.05)。骨质疏松组血磷和甲状旁腺素水平(1.91±0.57) mmol/L、(381.34±77.36) ng/L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1.64±0.52) mmol/L、(243.64±64.35) ng/L (P<0.05),2组血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血磷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女性、高龄、血磷升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值与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女性、高龄、高磷血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密度与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孙晓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8):28-28,73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为防治慢性肾性骨病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12年5~12月份维持性血液透析108例患者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的资料。根据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指南标准(KDIGO),分析患者的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控制达标率。结果: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分别为64.8%、15.7%、62%。结论: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未能较好控制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其中以血清磷控制达标率最低,其次为甲状旁腺激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水平和PTH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HHD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CHD组行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钙、磷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HHD组透析后血磷、i PTH下降较CHD明显(P0.05和P0.01),6个月后HHD组患者血清钙水平较前稳定,血磷和i PTH水平下降且比CHD组低(P0.01);CHD组血清钙、血磷和i PTH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有效降低血磷、血清PTH水平,稳定血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观察组接受血液净化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甲状旁腺素及血清磷、钙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甲状旁腺素及血磷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钙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甲状旁腺素及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血液净化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可有效提升血钙水平,降低甲状旁腺素及血磷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4,(8):1032-1034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技术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及对其钙磷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血液透析患者186例,随机分为3组:HP+HD、HDF、HD,治疗前及治疗后2月取血测定血清甲状旁腺素及钙磷浓度。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HP+HD组甲状旁腺素、血磷均显著下降(P〈0.01,P〈0.05),血钙变化无差异;HDF组甲状旁腺素显著下降(P〈0.01),血磷、血钙变化无差异;HD组甲状旁腺素、血磷、血钙变化均无差异。结论HP+HD、HDF均可降低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而单纯HD对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无明显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25例患者。按照不同透析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普通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甲状旁腺素、血清磷、血清钙、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皮肤瘙痒、骨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甲状旁腺素、血清磷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钙、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肤瘙痒和骨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明显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应用活性维生素D冲击治疗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浓度为1.25mmol/L低钙透析液,观察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在活性维生素D冲击治疗中应用低钙透析6个月的血清钙、磷、钙磷乘积、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血钙水平维持正常水平,血磷下降明显,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下降明显,透析过程中出现肌痉挛1例,经处理后缓解。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在低钙透析时应用活性维生素D是安全有效的。低钙透析提高了对活性维生素D和碳酸钙治疗的耐受性,避免了高钙血症和转移性钙化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通量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钙磷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低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钙、磷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组内、组间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治疗后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钙、血清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的影响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血液透析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血钙和血磷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磷和甲状旁腺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清除率和甲状旁腺素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够有效地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甲状旁腺素,降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低钙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抽取6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患者入组后随机编号1~60,研究设计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纳入奇数编号以及偶数编号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钙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钙磷代谢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结果 血钙、血磷水平治疗前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观察组3.33%(2/30)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8/30)(P<0.05)。结论 针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将血液透析方式调整为低钙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钙磷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及其联合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水平和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85维持性血透患者信息,按照透析方式的不同进行划分为高通量组(51例)、低通量组(42例)、高通量+在线组(46例)、低通量+在线组(46例),并对治疗前后血清钙磷水平以及PTH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组透析前血清钙磷水平、PTH水平、透后8个月血清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透析治疗8个月后血清磷水平,高通量+在线组患者<低通量+在线组<高通量组<低通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透析8个月后PTH水平,高通量+在线组<低通量+在线组<高通量组<低通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毒素清除率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其通过联合在线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够有效纠正患者钙磷紊乱,降低甲状旁腺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并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2个星期的治疗后,其血清甲状旁腺激素以及血磷的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而血钙的水平则比治疗前有明显上升;而观察组在经过治疗后,其血清甲状旁腺激素以及血磷的水平的下降幅度,血钙上升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有效清除慢性肾功患者体内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迅速纠正钙磷失衡,对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给予碳酸镧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总结该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1例患者给予骨化三醇胶丸口服,治疗组31例患者给予骨化三醇胶丸+碳酸镧咀嚼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均监测血清钙、血清磷、血甲状旁腺激素(immunoreactive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的血磷、血iPTH于治疗后3个月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给予碳酸镧结合骨化三醇治疗可显著降低血磷、血iPTH水平,从而有效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肾移植前后甲状旁腺功能和钙磷代谢的变化。方法:测定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肾移植前后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钙和磷的值。结果:血透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和血磷在肾移植术前均高于正常值。术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均恢复至正常。部分患者血磷仍高于正常。结论:肾移植后,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情况得到纠正,但骨代谢紊乱仍持续。  相似文献   

15.
王娜 《黑龙江医学》2021,45(17):1810-1811
目的:探究高通量透析与低钙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胱抑素C(CysC)、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和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2月于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4例,剔除中途退出病例,有效病例为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低通量透析与高钙透析液透析,研究组采用高通量透析与低钙透析液透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ysC、β2-MG、甲状旁腺激素及钙磷代谢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CysC水平β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为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血磷、血钙、钙磷乘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通量透析与低钙透析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有效清除机体毒素,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甲状旁腺激素抑制及钙磷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影响及临床应用适应症。方法 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给予低钙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对照组给予常规钙透液(钙离子浓度为1.5mmol/L),疗程6个月,观察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血清钙、钙磷乘积降低,iPT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为(2.96±0.61)mg/L;对照组hsCRP为(6.56±0.91)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钙透析液能降低血清高钙负荷,改善被过度抑制的甲状旁腺功能,具有更好的达标率,适用于iPTH正常或偏低而透析前无严重低钙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体积增大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1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彩色多普勒测量其甲状旁腺体积,并同时检测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钙、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等骨代谢指标。结果1)根据血清iPTH结果1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高iPTH组(血清iPTH>300ng/L)84例(47.7%),正常iPTH组(血清iPTH150~300ng/L)32例(18.2%),低iPTH组(血清iPTH<150ng/L)60例(34.1%)。2)1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60例伴有甲状旁腺体积增大(34.1%),其中高iPTH组有48例(57.1%)、正常iPTH组4例(12.5%)、低iPTH组8例(13.3%)。高iPTH组患者甲状旁腺体积增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iPTH组和低iPTH组(P<0.05)。高PTH组甲状旁腺体积增大的程度亦明显高于正常PTH组和低PTH组(P<0.05)。3)甲状旁腺体积增大与透析龄≥5年、不规律服用活性维生素D3制剂的比例、血磷和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液滤过次数<2次/月和血钙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体积增大的发生率较高,多发生于甲状旁腺激素高分泌组。透析龄、不规律服用活性维生素D3制剂、血iPTH是甲状旁腺体积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有平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6):591-591,595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低钙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将20例SHPT患者分为轻度(ipTH300~600ng/L)组和中度(iPTH601~1000ng/L)组,各10例。在低钙透析(透析液钙浓度为1.25l/L)的基础上,轻度组予骨化三醇1g,中度组予骨化三醇2g,均于透析后当日20:00~22:00口服,连续20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磷、钙磷乘积、iPTH及血清白蛋白(SAB)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完成疗程。20例患者治疗期间的血钙和SA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磷乘积、iPT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0.01)。结论骨化三醇联合低钙透析可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SHPT,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分析常用血液透析方法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选取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82例.采用随机分配法,将82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血液透析对肾病患者进行甲状旁腺素的清除,观察组患者采用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对肾病患者进行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所有患者的治疗期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的浓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浓度为(157.29±54.85)pg/mL,对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常用血液透析方法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选取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82例.采用随机分配法,将82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血液透析对肾病患者进行甲状旁腺素的清除,观察组患者采用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对肾病患者进行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所有患者的治疗期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的浓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浓度为(157.29±54.85)pg/mL,对照组为(251.83±69.46)pg/mL.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浓度显著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共6例,发生概率14.6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58%(P<0.05).结论 采用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良好,能够显著降低肾病患者甲状旁腺素的浓度,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普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通过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串联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服用活性vitD3时高血磷、高血清甲状旁腺素(iPTH)等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2例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按血液净化方法分为:HD组,予以HD治疗,共20例;HD+HP组,予以HD和HP串联治疗,共22例。治疗疗程为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钙、血磷及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结果 HD组血磷水平和治疗前比有所升高,但未有统计学意义;血iPTH下降,和治疗前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血磷和血iPTH水平均下降,和治疗前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钙水平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组合型人工肾(HD+HP)更能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磷负荷,改善代谢紊乱,可有效避免使用活性vitD3时的高磷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