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慧  李秀颖  孙芹  王宇  盛志  李丹  李旭  胥维昌 《农药》2015,(3):183-184
[目的]为降低氟吗啉的使用剂量,提高药效,降低抗药性风险,研究4种生物活性物质壳寡糖、鼠李糖脂、菌株SY-FX-69发酵液、菌株YD-14发酵液对氟吗啉的增效作用。[方法]通过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试,确定该4种活性物质对氟吗啉的增效效果。[结果]供试活性物质中的壳寡糖、菌株SY-FX-69发酵液、菌株YD-14发酵液对氟吗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以活性菌种YD-14及SY-FX-69发酵液增效作用最为明显。[结论]YD-14及SY-FX-69发酵液同氟吗啉共同使用能增加氟吗啉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并能促进黄瓜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沈澄英 《安徽化工》2008,34(3):41-42
环氧树脂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异性能.介绍了YD-128树脂的合成方法,剖析了生产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偶联剂和稀释剂分别对AG-80/YD-8115环氧树脂体系进行改性,考察了环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YD-8115)∶m(AG-80)=1.57∶1时,w(甲氧基聚乙二醇)=17%、w(偶联剂)=3%、w(1,4-环己烷二甲醇缩水甘油醚)=2%(相对于固化剂和环氧树脂总质量而言),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14.3 MPa,力学性能、耐热和耐水性能都有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4.
高温气冷堆一回路管道内石墨粉尘沉积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温气冷堆自身运行的特点,研究了一回路中石墨粉尘-氦气气溶胶的物理特性以及沉积表面的几何特性,通过对影响石墨粉尘沉积行为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揭示高温气冷堆石墨粉尘在一回路管道表面沉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气冷堆一回路石墨沉积以紊流沉积和热泳沉积为主,由于高温气冷堆一回路管道布置包含了水平管道、垂直管道以及弯曲管道,重力和离心力对石墨粉尘在不同沉积表面上的沉积有很大影响.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考虑包含沉积主要影响因素的计算颗粒沉积速度的半经验公式模型来研究高温气冷堆石墨粉尘在一回路管道表面的沉积.计算沉积速度的半经验公式模型可用于工程上预测高温气冷堆一回路不同管道表面沉积.  相似文献   

5.
在钛基体上利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二氧化铅电极,研究了溶液组成与电沉积工艺参数对电极制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加速电解寿命测试研究了二氧化铅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稳定性,试验表明电极寿命可达35h.用该电极对100mg/L甲基橙的模拟废水处理1h,脱色率可达到95.3%.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沉积方解石的产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沉积法制备碳酸钙,其单位体积产率是重要指标之一.选取培养基浓度、底物浓度、细菌接种量和成核剂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以提高微生物沉积碳酸钙的沉积量和单位体积产率.研究表明:底物浓度对碳酸钙沉积量和单位体积产率的影响最大.优选其它影响因素最佳水平,当底物浓度达到8%时,100 mL液相中CaCO3沉积量和单位体积产率最大可达到15.46 g和28.7%.  相似文献   

7.
齐维龙 《聚酯工业》2011,24(4):45-47,54
燕通YD-325是一种热稳定性、耐热性能、抗污染性强的国产导热油。介绍了锦州石化苯乙烯装置导热油工艺流程和生产状况,燕通YD-325导热油的更换及应用效果。该导热油在苯乙烯装置上成功应用,达到节能降耗,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主剂、助剂和杀菌剂等的选择及其含量对油气田H_2S气体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硫化氢脱除剂YD-005的配方组成为:主剂三嗪MR 60.0%,助溶剂AR17.5%、稳定剂SR13.0%、杀菌剂GR18%,自来水21.5%。硫化氢脱除剂YD-005在硫化氢含量5 000~8 000 mg/L油井上应用,加药量45~60 L,4 h后,硫化氢含量降至200 mg/L以下,硫化氢脱除率达到97.5%,药效可持续28 h。  相似文献   

9.
水热沉积电压对C-AlPO_4涂层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方石英型磷酸铝(C-A1PO4)粉体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碘为荷电介质,采用水热电泳沉积方法在涂有SiC涂层的碳纤维增强碳(C/C-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C-A1PO4外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了涂层的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研究了沉积电压对C-A1PO4涂层显微结构的影响,并测试了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180~220V范围内,水热沉积电压对涂层的显微结构有较大的影响,220V时制备的涂层致密均匀.涂层的沉积量以及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随着沉积电压的升高而增加;单位面积沉积量与时间的二次方根之间符合线性关系.与包埋法制备的SiC涂层相比,水热电泳沉积法制备的C-A1PO4涂层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涂层样品在1500℃的空气中氧化37h后质量损失仅为0.53%.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5):988-990
考察了主剂、助剂和杀菌剂等的选择及其含量对油气田H_2S气体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硫化氢脱除剂YD-005的配方组成为:主剂三嗪MR 60.0%,助溶剂AR17.5%、稳定剂SR13.0%、杀菌剂GR18%,自来水21.5%。硫化氢脱除剂YD-005在硫化氢含量5 0008 000 mg/L油井上应用,加药量458 000 mg/L油井上应用,加药量4560 L,4 h后,硫化氢含量降至200 mg/L以下,硫化氢脱除率达到97.5%,药效可持续28 h。  相似文献   

11.
Ni-Fe合金电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回顾了Ni-Fe合金电镀的发展进程。总结了Ni-Fe合金电镀工艺的优点。介绍了其镀液类型、各种电沉积方法的特点、常用体系(柠檬酸体系、BNF体系、Nylon工艺、葡萄糖体系和抗坏血酸体系)的实用工艺配方。综述了Ni-Fe合金电沉积机理、晶体结构及其电沉积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电沉积Ni-Fe合金工艺及镀层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Ni-Fe合金镀层,对其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所制备的Ni-Fe合金镀层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5%硫酸溶液以及3.5%氯化钠溶液中,w(Fe)为19.23%的Ni-Fe合金镀层耐蚀性最好,在5%氢氧化钠溶液中w(Fe)为28.16%的Ni-Fe合金镀层的耐蚀性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镍网为基底,通过一步电沉积方法成功制备出用于碱性水电解的多孔镍铁合金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电极.镍铁的沉积伴随强烈的析氢,此条件下构筑出的多级孔结构成为电极用于OER反应时液相中传质与气泡释放的适宜传递通道.在析氧反应中,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的过电位仅为21...  相似文献   

14.
研制出一种可用于电脑硬盘磁头晶片功能性镍-铁合金的电镀工艺。介绍了其工艺流程,对主盐、添加剂、镀液温度、pH、电流密度、搅拌、合金成分等因素进行了筛选,并对所得镍-铁合金镀层的磁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此镀层性能达到了磁头质量要求。该镍-铁合金电镀工艺已成功应用于电脑硬盘磁头晶片保护层加工中。  相似文献   

15.
镍铁合金的微观结构及其在3.5%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腐蚀失重等方法,研究了含铁50%(质量分数)以下的镍铁舍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所研究的镍铁合金均出现钝化行为.随着镀层中铁含量的增加,镍铁合金的耐蚀性能先减弱后增强.含铁36%的镍铁合金具有最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6.
用铁取代部分镍的刷镀Ni-Fe合金,具有成本低、刷镀层质量好等特点.分析了利用可溶性阳极刷镀Ni-Fe合金,镀液主要成分对刷镀工艺及刷镀层性能(镀层形貌、裂纹分布、韧性、硬度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循环伏安曲线、电化学阻抗谱、计时电流曲线等方法对柠檬酸钠体系中Ni-Fe合金的电沉积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钠体系中Ni-Fe合金电沉积是一个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随着电位的增大,电沉积依次经历了电化学活化阶段、电结晶成核阶段、动力学-扩散混合控制阶段和扩散控制阶段。阴极附近未被及时消耗的FeOH+会覆盖在电极表面,阻碍金属离子扩散到电极表面放电,使电化学阻抗谱低频端存在阻挡层扩散阻抗特征。随着电位的增大,Ni-Fe合金的成核速率逐渐加快。Ni-Fe合金的成核机制在低电位下表现为连续成核,在高电位下表现为瞬时成核。  相似文献   

18.
稀土镧对镍-铁合金镀层铁含量及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在以柠檬酸钠为稳定剂的电镀溶液中加入稀土镧添加剂电镀Ni-Fe合金镀层。通过改变镀液中FeSO_4浓度、控制电流密度及在镀液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稀土添加剂,可得到铁含量不同的Ni-Fe合金镀层。实验结果表明,在Ni-Fe合金镀液中加入稀土添加剂,可使合金镀层的耐蚀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铝合金上电沉积Ni-Fe合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铝合金电镀前碱腐蚀、酸洗出光、浸锌、活化的槽液配方和操作要点,研究了6063、2024铝合金电镀Ni-Fe的镀液和镀层性能。  相似文献   

20.
袁里 《电镀与涂饰》2006,25(12):23-25
研制出一种滚镀镍铁合金新工艺。提出了几项镍铁合金电镀中阻止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的措施。对该工艺的特点、工艺规范、镀液配制、添加剂的作用及控制以及生产维护(包括稳定二价铁离子、镀层含铁量的控制、镀液pH和温度的控制等)分别进行了介绍。该工艺克服了滚筒的转动将空气带入镀液中氧化二价铁离子的问题,不但节约了昂贵的金属镍,同时具有镀液稳定、维护容易,镀层洁白光亮、结合力优良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