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薛垂义  王雪晗 《宽厚板》2004,10(3):36-39
本文介绍了支承式测力传感器与附着式测力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实际应用,并对两种类型的传感器从实用性、经济性及方便性角度进行了阐述,确认附着式测力传感器对轧制力进行在线监测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并能有效地与轧机工况监测系统结合。  相似文献   

2.
中厚板轧机液压AGC的工作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以测压仪或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轧制力信号和液压缸位置传感器所监测到的液压缸位置信号作为主反馈量;以轧机出口侧的测厚仪所检测到的钢板厚度偏差作为监控反馈量,对轧机辊缝进行修正的控制方式,对中厚板轧机液压AGC的工作原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改造和新建了一批中厚板轧机,代表了国际中厚板轧机的发展方向。本文从七个方面介绍这些中厚板轧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液压AGC具有动态响应快、控制精度高、过载保护简单和易于实现直线运动等技术优点 ,是中厚板轧机提高产品纵向尺寸精度和实现按规程自动轧钢的核心技术装备。位移传感器是液压AGC系统油缸位移检测的关键元件 ,其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油缸位移的定位精度。在中厚板轧制过程中 ,由于环境温度高、灰尘多、水汽大以及轧机本身冲击振动大等恶劣的工作环境 ,因此对位移传感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这种工作环境 ,武钢 30 0 0mm中板轧机液压AGC系统采用了感应位移传感器。感应位移传感器由两个矩形平面绕组的定尺和滑尺组成。工作时 ,如果在…  相似文献   

5.
周建男 《山东冶金》2009,31(3):4-6,10
介绍了我国常规中厚板轧机、中厚板炉卷轧机的生产工艺流程、轧机类型、轧机布置、轧辊宽度选择以及采用的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厚板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我国近年自主建设的中厚板轧机,介绍了我国在中厚板生产设备、工艺技术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开发工作和取得的重要进展.中厚板的核心轧制技术,即强力中厚板轧机、轧后控制冷却系统、中厚板轧制的TMCP技术、尺寸精度自动控制、组织性能预测与控制技术、中厚板轧机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我国自行开发的中厚板生产线上,表明我国已经具备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的中厚板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技术,我国正在变为中厚板生产强国.  相似文献   

7.
国产3000中厚板轧机概述及技术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我国中厚板轧机技术现状,对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3000中厚板轧机成套设备技术进行展望,并对我国中厚板成套设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凌钢中宽带热连轧机是引进德国二手设备,整个轧线除R2粗轧机装有测力压头外,其余均未安装。为了满足轧线自动化的要求,轧机经改造后全部安装了加拿大KELK公司的测力压头及ROLLMAX全数字式测量系统,使整个轧线的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1 系统构成及特点11 测力压头测力压头是采用KELK公司的应变式圆型测力压头。它是专为在轧机上安装、测量大力值所设计的受压型应变式传感器。此种压头的敏感元件是电阻应变片,应变片粘贴在一块经过锻造的圆钢上。这种几何形状的压头能显著地降低滞后,同时多组应变片均匀、…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 由冶金部自动化所研制的HYC-环形压磁传感器,性能稳定、坚固耐用,该传感器1984年已在柳州钢厂中板轧机上应用。运行正常,效果良好。1985年10月通过冶金部技术鉴定。用于轧机测力,稳定可靠,保用两年,水淋油浸,绝缘不变。由于高度低,体积小,能较好地适  相似文献   

10.
《冶金信息导刊》2006,(6):I0003-I0004
一、中厚板的发展方向 我国中厚板生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高强度级别的钢板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如高压锅炉板、大型工程机械用高强度钢板以及长距离输气及输油的大口径(Ф1.02-1.44m)直缝焊管用中板(宽3.2—4.52m),国内尚不具备生产条件。目前我国有中厚板轧机26套,其中宽厚板轧机3套,中厚板轧机23套。“十五”期间正在建设的中厚板厂有:宝钢5000mm宽厚板轧机、首钢3500mm中厚板轧机,安阳和南钢中板卷轧机(主要生产4mm以上的中厚板和中板卷),同时柳钢、舞阳等中板厂将进行双机架改造,这些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加上宽带钢轧机生产的中厚板,在数量上基本可以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肖宏  任忠凯  刘晓  余超  顾勇飞 《钢铁》2017,52(1):38-42
 极薄带在轧制及平整过程中,工作辊的弹性压扁对轧制压力的分布有很大影响,传统的轧制力模型已经不再适用。为了在极薄带板形板厚控制过程中得到准确的轧制力,Fleck提出了新的轧辊压扁模型。针对Fleck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同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试验过程中使用合金工具钢轧辊,轧制不同厚度的轧件,通过显微镜测量变形区各部位的厚度,得到变形区轧辊的近似轮廓形状。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轧件厚度的减小,变形区出现了明显的中性区,但是很难出现Fleck模型中提到的弹性卸载区,因此计算极薄带轧制力时可以忽略中性区内的弹性卸载区以简化轧制力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检测轧机轧制力的特殊仪表,其传感器由整块力敏磁性合金材料加工而成,过载能力强。文中还介绍了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铅试样在1:10相似比,轧辊直径130 mm,辊身长度265mm,最大轧制压力150 kN,电机功率5.5kW的实验轧机上对轧辊直径1200mm,辊身长度2200 mm,最大轧制力25000 kN,轧机功率1 000 kW的钢厂轧机进行孔型轧制模拟试验,研究0.1~0.5 mm压下量,轧辊直径97.72~107.65 mm,以及轧制润滑系数0.21~0.45对轧件宽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的型钢宽展随压下量增大,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加;将复杂非对称面进分部研究后合并影响的模式研究复杂断面型钢的宽展是可行的;获得的切深孔型宽展计算模型经实验室轧制变形测量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电测法实验,运用Bland-Ford公式,对铝板冷轧过程的摩擦系数进行了研究测定,建立了摩擦系数的数学模型.实践证明,模型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传统的中厚板轧制力计算模型结构简单,并且要测量模型中的一些参数较困难,即使采用一定自适应技术,也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中厚板尺寸精度的要求。为了提高中厚板轧机的轧制力预设定精度,笔者采用基于模糊理论计算轧制力参数算法,利用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优于传统数学模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基本限制在±6%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中厚板轧制压力计算模型,分别采用简单轧制情况和考虑轧辊弹性压扁情况下轧件与轧辊接触面积计算模型来预报轧制压力,分析轧辊弹性压扁对中厚板轧制力预报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厚板轧制过程中考虑轧辊弹性压扁的情况下,当预报轧制压力小于实测值时,轧制压力的预报精度提高;当预报轧制压力大于实测值时,轧制压力的预报精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二辊周期式双回转双送进冷轧管机轧制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冷轧管机的轧制力为正确地确定变形参数和主传动电机功率提供理论依据 ,对双回转双送进冷轧管机孔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以不锈钢和紫铜为例 ,计算了一个轧制周期中正、返行程的轧制力 ,并分析了轧制力与变形程度、轧制力与送进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斜轧锚杆的轧制过程中,工艺参数与轧制力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对斜轧锚杆进行有限元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斜轧锚杆轧制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并综合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轧制力影响的主次。  相似文献   

19.
孙静娜  陈驰  黄华贵  张彩云  王硕 《钢铁》2017,52(11):37-42
 纵向变厚度LP板是钢铁减量化轧制中的典型产品。轧制力模型是变厚度轧制过程关键模型,直接决定产品尺寸精度。通过引入剪切摩擦与奥洛万平衡微分方程,建立变厚度轧制LP板中各个变形区的应力表达式。改变轧制参数以观察变形区内轧制力变化规律,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轧制变形区轧件出口位置由楔形角决定,入口位置及轧制力峰值则与压下量有关;同一压下量下趋厚轧制力峰值小于普通轧制,趋薄轧制力峰值大于普通轧制。  相似文献   

20.
2030冷轧平整机轧制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冷轧平整控制模型的过程中发现 ,带钢延伸率变化与其轧制力密切相关。L2级计算机的轧制力预设值对保持延伸率稳定是一个主要因素。通过研究找出了用轧制力控制延伸率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