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株结核分支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薇  周华  张铭  陈璞  杨早  潘建敏 《贵州医药》2006,30(2):168-169
高耐药率和耐多药菌株的不断扩散,正日益成为全球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解结核分支杆菌的药敏情况,探讨耐药性的发展趋势, 我们调查了12个结核病控制项目县和本所门诊肺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是严重危及人民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回升,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例数明显增多。耐药结核病已经成为我国结核病防控的一大难题,若不能有效遏制耐药结核杆菌播散和流行,将会有更多人受到感染并形成新的传染源,导致结核病治疗、管理的难度加大,对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有效实施构成严重威胁。耐多药结核病(MDR-TB)乃是指结核分枝杆菌通过体外试验被证实至少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2种及以上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薇  周华  张铭 《贵州医药》2005,29(12):1113-1114
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结核分支杆菌耐多药率为10.7%.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给结核病控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28例耐多药肺结核病病人的耐药情况和临床资料,就耐药产生的原因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儿童耐药结核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全球结核耐药性控制>的报告显示,全球耐多药结核(MDR-TB)的发病率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WHO的2008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将中国列为22个高负担结核的第二位,耐多药的平均比例为9.3%,而从全球来讲,耐多药平均比例仅为4.8%,中国耐多药结核病比例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2006年我国有13万新发耐药结核病,占全球新发耐药结核的28%,复治率为20%,而国际上平均复治率为11%.  相似文献   

5.
江强 《河北医药》2011,33(21):3312-3313
耐药结核病的产生和流行日趋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前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全球结核病耐药患者中,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所占比例较大、疫情较为严重,几乎全球各国均已出现耐多药病例。MDR-TB具有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差、传染性强等特点,因此也被认为是影响结核病监控和治疗的难题12j。MDR.TB是耐药结核的一种特定形式,指结核菌对至少2种最强有力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soniazid,INH,H)和利福平(rifampiein,RFP,R)具有耐药性时,产生MDR—TB。MDR-TB既可是原发性,又可是获得性耐药。  相似文献   

6.
陆强  王枢传 《天津药学》2002,14(1):18-19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患者有关标本(主要为痰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至少对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产生耐药者;或凡已耐除氨硫脲(TB)以外的5种基本抗结核药物中的2种或以上者.MDR-TB具有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病死率高的特点.WHO估计全球目前已有5000万以上受MDR-TB感染[1].MDR-TB在20世纪90年代前鲜有报道,但从1 990~1992年间美国纽约、迈阿密及新泽西洲等地发生多起伴HIV感染爆发流行以来已受到了世界范围广泛重视.MDR-TB的不断扩散,有可能使目前控制结核菌的化疗方法失去应有作用,对结核病的流行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它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就它的流行情况、发生机制及处理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徐西琳  杨宇  傅祖红 《医药导报》2010,29(3):301-303
[摘要]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 TB)已成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严重挑战,如何有效控制已成为全球结核病控制面临的紧迫任务。随着MDR TB的增多,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也不断出现,对这些患者即便采用有效的抗结核化学治疗(化疗)有时也难以控制其进展,为此以化疗为中心的,辅以免疫制剂、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的综合治疗已成为治疗MDR TB的重要策略。由于耐药结核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规律治疗、不合理用药等人为因素所致,故大部分耐药结核是可预防的,关键是如何对治疗进行规范化实施与管理,如何更好地贯彻全程督导化疗(DOTS)和DOTS Plus。  相似文献   

8.
兰箭 《中国药业》2000,9(8):53-54
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治疗发生了划时代的改变。据估计[1],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了结核分支杆菌,每年有800万新患者出现,300万人死于结核病,约5000万人携带结核分支杆菌耐药菌株。结核菌耐药已成为当今结核病控制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迫切需要抗结核新药的出现。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结核分支杆菌的作用引入瞩目,成为新药开发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方向,其中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已用于临床结核治疗,现综述如下。l 作用机制    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旋转酶(拓…  相似文献   

9.
张廷梅  陈静  骆科文 《贵州医药》2012,36(2):148-149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耐药结核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结核病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及社会问题,对结核病的有效治疗和控制已成为世界性难题.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良好的药动学性质,1996年WHO推出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及美国消灭结核病咨询委员会明确把氟喹诺酮药物作为二线抗结核药物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及不能耐受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患者[1],因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及分支杆菌均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已成为治疗细菌性腹泻、泌尿系感染的重要药物,此外也被临床广泛用于呼吸道感染、外伤感染等疾病.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自从有了抗结核病的化学药物以后,结核病的治疗已经不是困难的问题。特别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下,能使95%以上的肺结核患者获得治疗的成功。但是,加世纪90年代初,在全球范围内又出现结核病流行的大回升,而耐药结核、耐多药结核及超级耐药结核有可能成为一种不治之症,甚至比癌症更可怕。形势的严峻及耐药结核的产生给我们敲响警钟。现将导致结核病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结核病仍是威胁人类健康重要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其中约有5000万人感染耐药结核菌。导致结核病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就是耐药结核杆菌尤其是耐多药结核杆菌(MDR-TB)的出现和传播。我国不仅是全球结核病的第二大重灾区,也是WHO确定耐多药结核病的高发地区。因此对结核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核菌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药物作用靶基因突变所致。结核病控制的最好方法即是治疗,目前化学药物仍是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主要武器。本文就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最新治疗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统计,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tuberculosis, TB)高负担国家之一,也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B, MDR-TB)高负担国家之一。耐药结核病(drug resistant TB, DR-TB)是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三大挑战之一,如若耐药结核病的流行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影响我国“2035年终止结核病流行目标”的顺利实现。结核病耐药性监测对于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耐药监测是评估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效果的有效指标。1994年,WHO和国际防痨及肺部疾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Tuberculosis and Lung Disease, UNION)共同开展了一项全球性的结核病耐药性监测项目,我国除参与该项目外,同时积极开展了多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并成功开展了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为制定科学防治结核病的策略措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造成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结核病防治的难题,治疗难度大。为探讨门诊及住院MDR-TB患者的耐多药情况,指导临床选择有效的药物治疗。本文对996例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初步观察其主要抗痨一线药利福平(RFP )与异烟肼(IN H )的耐药情况。现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门诊及住院结核患者996例分枝杆菌核酸提取阳性标本进行RFP与IN H 耐药基因检测分析,以便探讨基因芯片法对 MDR-TB 快速诊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两种结核抗体检测方法临床应用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以下简称为TB)引起的呼吸道慢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全球现约有1/3的人感染结核杆菌,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结核病是成人最主要的传染病杀手,是单病因所致感染性疾病中死亡人数最高的疾病。近10多年来,随着人口大量流动,艾滋病和多重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等多种原因,使结核病卷土重来,结核病再次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增加、结核病(TB)控制措施薄弱和HIV/AIDS的流行使耐药结核,特别是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TB日益增加,其流行与传播已引起全球医学界的高度关注。MDR-TB具有传染性强、复发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昂贵、临床治疗困难等特点,给TB的防治带来困难,同时也成为当今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报道1例MDR-TB治愈病例。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世界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每年新增800~10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300万[1]。我国结核病例数居世界第二位。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其中脊柱结核占50%[2],而且耐药结核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耐多药结核(指对几乎所有的抗结核一线和二线药物都产生耐药性[3])患者约占全球的1/5以上。我们对脊柱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菌种鉴定及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希望能对脊柱结核的流行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作出初步探索,为临床  相似文献   

17.
《沈阳部队医药》2007,20(3):166-166
据2007—03—20卫生部结核病防治专题新闻发布会提供的信息,我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50万;每年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45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65万;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全国结核病耐药率高达28%,我国耐多药结核病人数占全球的1/4至1/3。  相似文献   

18.
刘瑛 《北方药学》2014,(4):99-99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结核病在全球出现“死灰复燃”趋势,曾一度被乐观认为即将被消灭的结核病再度猖狂。其中,耐药肺结核的出现是最主要的原因。随着抗结核化疗在全球广泛推广,不合理、不规律化疗导致结核菌耐药菌株逐渐增加。据估计,现症结核病患者中有三分之二有发生耐多药的危险[1]。2007~2008年全国结核菌耐药性基线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率8.3%。耐多药肺结核(MDR-TB)具有痰菌转阴慢、传染期长,诊断、治疗、管理技术复杂,治疗费用高,不良反应多,治愈率低,仅达56%[2],病死率高等特点。耐药性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已成为当今全球结核病防治中的一个难题。现就我科室2008年6月~2011年6月对38例住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左延才  龙凤娟 《安徽医药》2019,40(12):1339-1342
目的 分析铜陵市初治与复治结核病耐药现状和特点,掌握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谱,为铜陵市结核病疫情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2018年铜陵市耐药监测点的888例初治与复治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进行萋尼氏抗酸染色、结核分支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菌群鉴定。采用比例法对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888例初治与复治结核病患者样本中,319例为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其中初治结核病患者262例,复治结核病患者57例。总耐药率为19.75%(63/319),初治结核病患者耐药率为15.65%(41/262),复治结核病患者耐药率为38.60%(22/57)。总耐多药率为10.66%(34/319),初治结核病患者耐多药率为6.11%(16/262),复治结核病患者耐多药率为31.58%(18/57)。8种抗结核药耐药率顺位依次为异烟肼(10.34%)、链霉素(7.52%)、利福平(6.90%)、卷曲霉素(6.90%)、对氨基水杨酸钠(4.70%)、氧氟沙星(3.76%)、卡那霉素(2.82%)、乙胺丁醇(2.19%)。结论 铜陵市初治和复治结核病耐药疫情依然严重,仍需要采取更加有效、全面、及时的干预管理办法,减少结核病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20.
结核病是一种较严重的传染病,高耐药性结核病的疫情呈上升趋,已经成为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的难点。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公认的结核分支杆菌培养方法有两种,即液体培养基快速检测法、罗氏固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特点是结果报告时间短。缺点是价格昂贵,需特殊仪器。罗氏固体培养法是我国普及通用的方法,但缺点是时间长。针对二方法的优缺点我们研究出结核分支杆菌固液双向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