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手术室的工作目标为最大限度满足患者手术的需求,保证手术能够安全、高效和顺利进行[1]。为加强接台手术的安全、无缝衔接,手术间护士高质量做好手术病人的管理和配合,缩短手术接台时间,2012年以来,我院手术室设立协调护士,协助接台手术尽早开台及各项物资的准备供应工作,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6台器官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开展6台器官移植手术时,手术室的管理制度、措施及各项工作细则。术前抓好护士业务培训,术中合理调配手术台上及台下护士,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门诊分诊台是密切医患关系的枢纽,更是体现医院精神风貌、管理质量的重要窗口。到医院就诊的患首先接触到的是分诊台护士,分诊台护士的一言一行无疑会给患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第一印象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的就诊情绪、就诊信心以及就医安全感。因此,门诊患候诊中的护理工作就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西安市急诊分诊护士核心能力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完善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1—3月,采取方便抽样选取西安市10所三级医院的240名急诊分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星形式发放急诊分诊护士核心能力自评问卷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36份,有效率为98%,急诊分诊护士核心能力自评问卷总分为(209.33±31.20)分,不同维度条目平均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专业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预检分诊能力、管理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分诊台工作时长的急诊分诊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P=0.014)与分诊台工作时长(P=0.007)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西安市三级医院急诊分诊护士的核心能力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专业发展能力稍显薄弱。该职位需合理安排高年资及有一定分诊台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从事预检分诊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急诊护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5.
手术覆盖单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覆盖单是用于覆盖无菌器械台,洗手护士准备好无菌器械台后为避免无菌物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或被其它非无菌物品污染,用已灭菌的覆盖单将整个器械台覆盖,各边下垂40~50cm,覆盖整个器械台及下垂的内包布。在使用前由巡回护士按无菌操作要求掀开覆盖单。我院手术室对这块取下的覆盖单行再次利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移动护士工作站系统(PDA)是以医院现有的HIS系统为支撑平台,以掌上电脑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技术为网络平台,将信息查询和采集延伸到床旁,实现了护理工作的实时、量化管理。根据病区工作量的大小,每个病区配发3~5台掌上电脑,护士上班期间,主要班次手持一台。实践一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移动护士工作站主要有三大功能:床旁操作系统、护理部统计报表、短信功能。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如戏剧院,手术过程则如演绎一出戏曲剧本,医生和护士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主刀医生为主角,手术器械护士为配角,手术巡回护士是舞台总监,通过协作和配合,共同出色完成一台手术。通过理解一出戏曲的成功演出,可帮助我们清楚认识作为“配角”的手术护士的职责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门诊预检台的设置及导医护士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患就医的针对性,根据门诊患具有诊治时间短,流动量大,病种复杂,对医院环境和就医程序比较陌生的特点,在门诊部设置预检台,实施护士导医服务.符合现代护理学概念和就医患的心理需求,也是护理管理的发展方向。作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详细介绍了设置门诊预检台的依据及导医护士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护理训练是培养新护士完成一台手术对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井然有序的行为操作的训练,使新护士快速适应手术室紧张繁忙而有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黄丽  罗群  韩颖  贾舒媛  汪顶玉 《护理研究》2023,(12):2144-2150
目的:探讨在满足医院手术要求下考虑护士疲劳均衡的排班方法。方法:首先构建基于作业分解和JACK软件仿真的护士疲劳量化模型,然后在疲劳量化基础上,构建满足医院手术量需求下的手术护士疲劳负荷均衡的排台模型,并采用Lingo软件求解。结果:采用构建的疲劳量化模型可计算出手术护士中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完成各项作业的疲劳负荷率,再汇总得到护士各台手术的疲劳累计值,得到考虑疲劳负荷均衡的手术排台表。结论:应用考虑疲劳负荷均衡的手术护士排台方法,有助于手术护士健康水平的改善和手术系统稳健性的提高,为手术护士分配手术台及其疲劳风险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206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行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药班护士、配台护士的术中护理工作等。认为介入护士扎实的专业理论、高超的专业技能、细致的护理配合及术中人文关怀护理,是实现规范、高效的介入护理配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始,我院应用"移动护士工作站",每个病区配发5台信息录入设备(EDA),护士上班期间,主要班次手持1台,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外来器械及外来器械护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外来器械及外来跟台手术器械护士的管理办法,确保手术安全。方法:通过近2年多来对我院外来器械及外来跟台手术器械护士参加手术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发现外来器械及其跟台手术器械护士对手术室安全管理有较大的影响。结果: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得到了保证,完善了外来器械的清点、登记等管理措施,各相关科室基本上能按要求把好外来器械验收质量关;外来器械护士的手术室管理及院感管理知识得到了提高。结论:加强对外来器械及外来跟台手术器械护士的管理,是减少手术室安全隐患、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张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3696-3696
在外科开腹手术中,医生从患者体内取下的病理标本一般都由器械护士用无菌方式传递给供应护士,再由供应护士将病理标本装入标本袋内,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科别和标本名称。但对于一台手术病理标本较多部位、名称较复杂的小型标本器械护士就不能反复传递给供应护士,加大了无菌手术台及器械的污染概率。为解决这一问题,特意将麻醉废弃的小药瓶代替为手术台上的小型病理标本容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品管圈对降低手术室巡回护士外出频次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手术室手术41台,确定圈名为“守护圈”,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巡回护士平均进出手术室次数,并针对巡回护士外出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巡回护士平均进出手术室次数显著少于活动前,活动前平均8.09次/台,活动后平均4.06次/台。结论:圈活动后,我院手术期间巡回护士平均进出手术室次数显著减少,术前用物准备相对完善,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手术跟台护士的安排现状,分析其与手术分级及麻醉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现代手术麻醉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推广病例报告表对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的9 579例手术进行调查。[结果]9 579例手术共安排手术跟台护士18 351人次,安排的洗手护士的职称以护士居多,占40.82%,年龄以30岁以下居多,占88.06%,层级以N1护士居多,占78.11%;安排的巡回护士的职称以护师居多,占65.09%,年龄分布较均匀,层级以N3居多,占43.03%;洗手护士的层级、职称与手术分级和麻醉分级呈正相关(P0.05),巡回护士的职称、年龄、层级与手术分级和麻醉分级呈正相关(P0.01)。[结论]手术跟台护士的安排与手术分级和麻醉分级具有相关性,管理者可以根据手术分级和麻醉分级安排手术跟台护士。  相似文献   

17.
护理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作设施之一是护理治疗工作台。护士的输液、打针等护理基础操作都离不开它,现有的护理治疗工作台虽能用,但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清洁难度大等缺点。笔者总结多年护理工作的经验,自行设计了一种组合式护理治疗工作台,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ICU病房内各种仪器设备多,工作人员多,占用空间较大,再加上患者病情重,除了中央监护站外还需要设置床旁监护台,为了节省ICU的空间,我科特制作了一种方便护士在监护危重患者时记录各种医疗护理文书的实用型床边护理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有菊 《全科护理》2009,(28):2592-2593
介绍门诊导诊护士的管理措施,包括导诊台的设置、导诊护士的选择和管理、护理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20.
苗文  古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2):1465-1465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外科手术使用显微镜较常见。我院每年显微手术量达100多台,为满足临床需要,科室引进2台高端显微镜。仪器先进线路较多,在使用过程中连接线的摆放给护士带来很多困扰。笔者设计了显微镜连接线装置袋的使用。方法简单,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