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虾稻连作结合人畜化疗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虾稻连作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在湖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各选择自然环境和流行程度相接近的3个行政村,2个村实施虾稻连作治理措施,另1个村实施一般综合治理措施,比较其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实施虾稻连作的2个村,3年后人群感染率下降51.11%,耕牛感染率下降60.74%;钉螺面积下降51.23%。活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77.71%和52.94%;农业产值和人均收入分别增加14倍与3.5倍。对照区人和耕牛感染率下降幅度较小。结论虾稻连作措施在短期内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化疗效果观察点的纵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洞庭湖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1987年以来采用大范围人畜化疗,到化疗第三年本地居民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从17.2%下降到6.5%,下降率为62.2%;到化疗第七年,在第三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32.3%,居民平均感染率为4.4%。其中以洪道区15个观察点疫情较轻,从化疗第三年起居民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即可稳定在5%以下。  相似文献   

3.
在洱源县血吸虫病重疫区以村为单位随机分为A、B两组2000人进行基线调查。结果表明:A组血防知识及格率为48.2%,化疗覆盖率67.6%,人群感染率16%。B组血防知识及格率为54.2%,化疗覆盖率64.4%,人群感染率15.48%。在A组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健康教育干预,B组按项目的基本要求执行,不实施健康教育干预。两年后进行效果评估,发现A组人群血防知识及格率93.37%,化疗覆盖率93.35%,人群血吸虫感染率5.18%。B组血防知识及格率55.83%,化疗覆盖率66.73%,人群感染率10.84%。A组人群感染率较B组下降52.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选择性化疗为主的防制措施控制日本血吸虫病感染的效果。方法利用2000-2002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资料,采用Meta分析中的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化疗控制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效果。结果经化疗后1年,居民感染率在10%以上的观察村,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患者和人群感染度均明显下降,分别下降20.15%、22.91%和33.93%,其95%的可信区间(CI)分别为6.95-31.48、14.69-30 34和11.69-50.68;居民感染率在6%-10%之间的观察村,化疗仍可以明显降低血吸虫感染率,下降了24.50%,其95%CI为5.35-39.83,但感染率<6%的观察村,感染率不再明显下降;患者和人群感染度在居民感染率≤10%的观察村,均维持在原有的水平。结论 以选择性化疗为主的防制措施仍能有效降低中国血吸虫病的病情,并将其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很难达到阻断血吸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洲滩地区控制血吸虫病的防治对策,1992~1995年选择两个相似的外滩以不同防治对策进行了现场观察,结果在实施人畜扩大化疗+健康教育+滩地治理防治的洲滩,人、畜感染率,感染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93.1%、72.6%、66.7%和77.3%,而实施人畜化疗+易感地带灭螺防治的洲滩人畜感染率分别下降25.0%、18.6%,感染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上升12.5%和19.4%;人群感染率每下降1%所需的实际费用,前者高于后者,但相对效果前者为0.64元优于后者0元.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准确掌握我市血吸虫病流行现状,考核评价近几年来的防治效果,并为今后血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我市于2002年9~11月开展血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由上年的调查的1.59%降为零,下降率为100%;钉螺密度由3.54只/0.1lm^2下降至0.12只/0.1lm^2,钉螺自然感染率为零。  相似文献   

7.
2006年西洞庭湖血吸虫病流行区重点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洞庭湖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动态特点,为评价和制定该类型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血凝法(IHA)筛查观察村人群,对其中阳性者再作kato-katz法-粪三片检查。耕牛查病采用顶管孵化法。统计分析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和急性与晚期血吸虫病的发病情况,并以机械抽样和环境抽样法查明钉螺分布、钉螺密度与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村应检居民910人,IHA受检898人,阳性者90人,阳性率为10.02%;粪检88人,阳性42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为4.78%。男性居民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渔民感染率达32.15%,农民为8.2%,其它职业感染率较低。全村5头耕牛查出阳性牛2头。本年未发生急性感染病人,现有晚血病例3人。活螺密度0.53只/0.11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58只/0.11m^2。结论采取以化疗为主消除传染源的防治对策,观察村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25.40%逐步降至本年度的4.78%,说明以化疗为主消除传染源的防治对策可使洞庭湖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1992—1995年在东至县七里湖稠林长江外滩根据滩地高程、植被和感染螺分布特征,对滩地划分单元,采取因地制宜、结合生产整治滩地,同时进行人畜化疗的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结果表明,4年中居民感染率由治理前10.5%降至1.4%,下降86.4%,急性感染得到控制;耕牛感染率由64.8%下降到9.5%,下降了85.3%;钉螺感染率和感染螺密度显著下降。经过治理,江外滩滩貌明显改观,结合生产整治滩涂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血吸虫病重度流行村两种化疗策略费用与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民化疗和择群化疗降低重度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村居民感染率和发病率的效果。比较其费用效果的优劣。方法 在洞庭湖区抽取社会经济因素和人群感染率相近的6个行政村,3个村全民化疗,3个村择群化疗(有疫水史者),用Kato-Katz、询检、B超等方法考核效果并进行费用对比分析。结果 化疗对降低重流行区人群感染率、感染度、减轻人群血吸虫病症状、体征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疫水史和粪检阳性符合率平均为20.61%,粪检阳性疫水史漏查率平均为4.06%;两种化疗策略的效果相近,择群化疗组费用略低于全民化疗组。结论 疫水史人群占总人群78%以上的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择群化疗策略与全民化疗策略效果相近,但费用略低于全民化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血吸虫病人畜同步扩大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湖治渠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对感染率较高的9个行政村进行了3年的人畜同步扩大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后,人群粪检阳性率下降76.63%,急性血吸虫病人数下降95%,耕牛粪检阳性率下降45.9%。易地带钉蚴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朝阳区2009年游泳池水卫生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宝  张海霞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25-1626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游泳池水卫生状况。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随机采集游泳池水样。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18204-2000)对游泳池水进行检验;根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进行水质评价。结果 2009年共检测游泳池水样3548份,其中2842件样品合格,总合格率为80.10%。其中游泳池水游离性余氯指标合格率最低,仅为33.99%,其次为尿素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和pH值指标的合格率较高,合格率分别为99.65%、100%和100%。游泳池水游离性余氯指标全年各个月份合格率都较低,尿素指标在6、7和8月合格率都较低。结论该区游泳池水的卫生质量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对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东莞市人工游泳池水质的卫生状况。方法对东莞市131家持卫生许可证的游泳场所进行采样检测,按照《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进行评价,利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131家人工游泳池合格35家,合格率为26.72%;共检测262份泳池水,各项指标均合格的有86份,合格率为32.82%。单项指标中,浑浊度、尿素、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PH值的合格率依次为100%、54.96%、82.06%、86.64%、98.09%和96.56%。经Bivariate分析,游泳池水样尿素浓度与细菌总数存在线性相关(r=0.556,p〈0.01)。结论东莞市人工游泳池合格率低,尿素、游离余氯及细菌总数的合格率比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北京市顺义区游泳池的水质卫生状况进行监测,为卫生监管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泳池水的浑浊度、pH值、游离性余氯、尿素、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作监测,并对2009--2013年水质监测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共检测北京市顺义区游泳池水样612件,所有检测指标均合格的有446件,合格率为72.9%。各单项合格率:浑浊度为100%,pH值为97.7%,游离性余氯为92.2%,尿素为85.3%,大肠菌群为100%,菌落总数为93.8%。结论顺义区泳池水卫生状况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清远市区人工游泳池的水质卫生状况和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加强游泳场所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清远市区游泳池水水质按照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pH值、游离性余氯、尿素等项目进行检验。并对2008—2010年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水样530份,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162份,合格率为29.45%,其中合格率最低的项目主要为尿素(39.82%)、游离性余氯(80.18%),其次为大肠菌群(99.27%)和细菌总数(96.91%);公共泳池水质合格率(55.17%)高于住宅小区(35.07%)和酒店内游泳场所(20.36%),游泳旺季合格率(24.01%)低于游泳淡季(36.18%)。结论近年清远市区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不佳,市卫生监督部门要重点加强酒店内泳池和住宅小区内泳池的监管,提高水质卫生质量,保障游泳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李伟  赵岩  李霖  王睿  王洋  赵亮  冯宝佳  符刚 《职业与健康》2013,(21):2839-2841
目的收集天津市4年来游泳池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游泳池水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提出应对的方法。方法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18204—2000)进行检测,按《游泳池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进行评价。结果2009--2012年天津市游泳池水质,其中余氯、尿素合格率较低。游离性余氯合格率仅为35%~55%,尿素合格率为70%~81%,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9%一93%,大肠菌群合格率95%~99%。余氯含量越高,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越高。结论该市游泳池水质存在2个主要问题:池水游离性余氯忽高忽低,说明水质处理人员不能按池水量和游泳人数科学投药;尿素含量过高,说明不能及时补充合格新水。尽管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合格率偏高,这是因为一些游泳池过量的加入消毒药所致,过量的加入消毒剂也会给游泳者带来一定的潜在危害,应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for schistosomiasis infection was carried out among 1170 military recruits in Alexandria. Data on prevalence-intensity of infection-subjective symptoms and history of antischistosomal chemotherapy administration were collected from participants.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endemicity of S. mansoni and the low prevalence of S. haematobium infection in Delta region (33.1% and 1.1%) respectively. Previous antischistosomal chemotherapy administr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geometric mean egg count inspite the increase in prevalenc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mass chemotherapy with praziquantel of this young active adult group would be of beneficial effect in decreasing schistosomiasis morbidity among an important large section of the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7.
江阴市游泳场所水质卫生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江阴市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方法:对全市7家游泳场所的水质和卫生设施进行监测和调查,结果:游泳池水pH值,浑浊度,尿素均符合卫生要求,合格率分别为93.9%,98.5%和98.5%,水温和余氯合格率较低(3.0%和19.7%),浑浊度和尿素浓度与开业时间呈正相关(P<0.05),室内游泳池水浑浊度显著低于室外,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显著高于室外(P<0.05),结论:江阴市游泳场所池水卫生消毒仍需强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游泳场馆泳池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状况,为防控游泳池水传播的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要求,对2012--2013年广州市荔湾区内游泳场馆游泳池水质进行检测,在国家标准规定的6项指标基础上,增加了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项目。结果从46家游泳场馆共计285份泳池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水样27份,阳性率为9.47%。尿素和游离余氯含量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与否有关系。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不合格更容易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泳池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游泳池水质监测和由游泳池水传播疾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汪云  杨博  闫云峥  赵晓艳  苏领彦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16-2817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游泳池水质的卫生状况,为加强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某区游泳池水的水温、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检验,并对2009—2011年游泳池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游泳池水样186份,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为120份,合格率为64.5%。样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游离余氯与细菌总数。结论北京市某区游泳池水质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仍需加强游离余氯的监控制度,保障游泳池水质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