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硫酸工业》2013,(3):56-57
2013013国家环保部发布《硫酸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近日国家环保部发布《硫酸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了防治硫酸工业污染可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包括清洁生产、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研发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技术政策提出合理控制总规模,提高硫资源自给率;对于硫磺制酸和硫铁矿制酸,倡导酸肥一体化布局。推行“源头削减、过程控制、余热回收利用、废物资源化利用、防止二次污染”的技术路线。政策鼓励从含二氧化硫的烟气中回收硫资源生产硫酸,优先利用有色金属冶炼烟气生产硫酸;鼓励采用低含砷量的高品位硫铁矿(硫精砂)作为硫铁矿制酸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173 kt/a锌冶炼烟气制酸装置配套低温位余热回收工艺原理、生产工艺和主要设备。利用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回收锌冶炼烟气制酸系统富余热能,1 t硫酸[以w(H_2SO_4) 100%计]产生蒸汽0.42~0.45 t。低温位余热回收在锌冶炼烟气制酸装置中的应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为同行业装置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1 生产情况 1.1 产量 △1991年硫酸产量为13315.2kt,其中硫铁矿制酸11053.1kt、冶炼烟气制酸2021.3kt、硫磺制酸162kt、石膏制酸78.2kt。在硫酸产量中,硫铁矿制酸占83.02%;烟气制酸占15.18%;硫磺制酸占1.21%;石膏制酸占0.59%。1991年硫铁矿生产量为14099kt。  相似文献   

4.
1 生产情况 1.1 产量 △ 1992年硫酸产量为14062.6kt,其中硫铁矿制酸11674.8kt、冶炼烟气制酸2115.2kt、硫磺制酸165.1kt、石膏制酸81.4kt。在硫酸产量中,硫铁矿制酸占83.02%;烟气制酸占15.04%;硫磺制酸占1.17%;石膏制酸占0.57%。1992年硫磺生产量为307.26kt。1992年硫铁矿运出量为14872.74kt。  相似文献   

5.
介绍我国近年硫酸的生产、消费、贸易等情况。提出硫酸工业的发展要继续加强冶炼烟气的回收和利用;积极稳妥地发展硫磺制酸;稳定硫铁矿制酸;提高废热利用率;大力加强三废治理等。  相似文献   

6.
受到系统水平衡和产汽压力的影响,硫铁矿和冶炼烟气制酸装置配套的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的产汽率会有所下降,据此开发了酸酸换热器,充分利用低温余热回收系统外串酸的热量,提高来自干燥和吸收系统的低温低浓度硫酸,以提高综合热能回收率.介绍了酸酸换热器的开发应用背景和应用实况,并总结了配置酸酸换热器的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六十年代以来,波兰的硫酸生产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不仅在国内外承建硫磺制酸厂,也承建硫铁矿和冶炼烟气制酸厂。波兰承建硫铁矿制酸装置的CHWMA-DEX公司在苏联承建的第一套硫铁矿制酸装置于1973年投入生产,规模为年产硫酸36万吨。到目前为止,这家公司在苏联承建的  相似文献   

8.
张超林 《化工进展》2007,26(10):1363-1368
介绍了2004年至今中国硫酸产量位居世界首位,2006年中国硫酸产量达50.43 Mt,逐渐形成了以硫磺、硫铁矿和冶炼烟气为主的原料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硫酸行业的产业集约化程度大幅提高,单系列硫酸装置的最大规模分别为硫铁矿制酸400 kt/a、硫磺制酸1000 kt/a、冶炼烟气制酸600 kt/a。还指出今后中国硫酸工业的发展趋势是:装置进一步大型化,产业集约化程度继续提高,全方位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废热回收利用率,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工程有限公司在硫酸、磷肥及磷化工方面的技术进展。介绍硫酸生产的技术成就,包括硫铁矿制酸技术、硫黄制酸技术、冶炼烟气制酸技术、磷石膏制硫酸装置技术、硫化氢干法制酸技术、硫酸低温热回收技术、含硫废气湿法制酸技术、废硫酸制酸技术、含硫废液制酸技术、脱硫尾气制酸技术。未来,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工程有限公司将不改初心,继续为我国磷硫行业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用于化肥生产的硫酸消费量约占其总消费量的70%左右。我国硫酸产量在2003年首次超过美国后。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国内硫酸产量已能满足化肥、化工、轻工、钢铁、纺织等各工业领域生产的需求。目前我国硫酸产业在原料结构上已形成了硫铁矿制酸、硫磺制酸、冶炼烟气制酸“三分天下”的格局。近年来由于国际硫磺价格大幅度降低,以及国内从原油加工、天然气净化和煤化工生产中回收硫磺的数量逐年增加,硫磺制酸在硫酸生产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相应提高到45%左右,目前国内已建成投产的30万t/a以上大型硫磺制酸装置有近20套,与硫铁矿制酸相比。  相似文献   

11.
浅谈华东地区的硫酸市场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黎 《硫酸工业》2001,(4):44-46
概述当前华东地区的硫酸生产和销售情况,预测今后几年的硫酸市场,分析硫酸工业存在的问题。目前华东地区的市场销售以冶炼烟气制酸为主,价格以硫磺制酸定位,进口硫酸具有很大的冲击力。预计硫磺制酸比例还会扩大但原料成本将缓慢上升,冶炼烟气制酸仍会快速发展。建议减缓硫磺制酸的发展速度,保护硫铁矿生产企业;以规避国际硫磺价格上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针对硫铁矿及烟气制酸具有负荷波动大、干吸所需水分基本来自干燥塔进口烟气带入水分、干吸酸浓调节及水平衡依靠干燥与吸收之间大量串酸、干燥酸中溶解的SO2串入吸收酸循环槽后会发生解吸等特点,建设低温余热回收装置时不能简单套用硫磺制酸低温余热回收工艺流程和设备,通过预干燥或预干燥再浓缩等措施优化工艺流程,解决干吸水平衡后热回收效率提高1.5~2.5倍。通过优化热回收塔2级分酸器使热回收塔具有较大的操作弹性,能适应硫铁矿及烟气制酸装置的大幅度负荷波动。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 ,高浓度磷复肥是化肥工业的发展重点。随着磷肥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硫酸工业也必然得到较快发展。“十五”期间 ,硫酸工业将继续加快产业结构、原料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 ,推动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发展大中型冶炼烟气制酸和硫磺制酸装置 ,逐步淘汰一批消耗高、余热利用差、“三废”污染严重的小型硫铁矿制酸装置。1.加强有色和黄金冶炼烟气制酸和有色金属伴生硫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到“十五”末期 ,十大有色冶炼厂硫酸生产能力将超过 5 0 0万t/a ,冶炼烟气制酸产…  相似文献   

14.
生产硫酸的含硫资源有硫磺、硫铁矿、冶炼烟气、电厂烟气、硫化氢、石膏、工业废酸,硫磺滤饼、硫酸亚铁、明矾等十余种,但是以硫磺、冶炼烟气和硫铁矿为最普遍。硫磺制酸在上述各种原料中具有投资少、占地省、无污水、无废渣、用人少、生产过程简单等优点。用硫磺生产硫酸,在有  相似文献   

15.
论文题目中国硫酸原料路线状况和展望谈硫磺与我国硫酸工业抓住机遇科学发展—从当前硫铁矿、硫磺制酸成本看我国硫铁矿制酸的发展机遇冶炼烟气制酸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大冶转炉烟气制酸工程介绍6(X)k『a硫磺制酸装置建设及试生产情况阳极保护不锈钢管道在高温浓硫酸中的应用 作者魏而宏沙业汪张龙银奖励等级二等奖二等奖二等奖 董四禄曹龙文,杨斌,左宏宜 施永辉,李崇贵 吴新民,汪卫东三等奖三等奖三等奖三等奖2004年全国硫酸工业技术交流会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16.
单位:万t产量(能力)1995199619971998硫铁矿产量1765.01713.01730.01660.0硫酸生产能力硫酸产量其中:硫铁矿制酸烟气制酸硫磺制酸石膏制酸硫磺产量其中:回收硫磺2104.01777.01450.0288.025.05...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中国硫酸工业现状,指出硫铁矿后备资源不足将制约我国磷肥工业的发展。探讨中国硫酸工业的原料路线,认为应在坚持以硫铁矿制酸为主,充分发挥冶炼烟气制酸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结合国情,可大力发展磷石膏、天然石膏制酸,同时应积极稳妥地采用硫磺制酸。并对硫铁矿制酸、硫磺制酸和我国今后的硫酸工业原料路线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4年2月22日,由南京海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并承建的我国首套硫铁矿制酸低温热回收装置在山东明瑞化工集团一次开车成功。该硫铁矿制酸装置生产能力为540 t/d,其中发烟硫酸生产能力约为180 t/d,配套的低温热回收装置设计能力为360 t/d。投产以来系统对单独产w(H2SO4)93%或98%硫酸,同时产w(H2SO4)93%和105%发烟硫酸,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2月22日,由南京海陆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承建的我国首套硫铁矿制酸低温废热回收系统在山东明瑞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顺利投产。该硫酸装置设计产能为120 kt/a,生产w(H2SO4)为93%或98%硫酸。目前低温废热回收系统运行稳定,每小时回收的热量相当于7 t左右0.8 MPa低压蒸汽,热能利用率显著提高,经济效益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硫酸装置炉气露点对余热回收系统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硫酸装置中影响露点腐蚀的主要因素,以硫磺制酸、硫铁矿制酸和硫化氢湿法制酸项目提供的工艺参数为例,分别计算了通过余热回收系统设备的炉气露点,并从余热回收系统设备设计的角度提出防止露点腐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