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筋外洗颗粒熏洗结合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舒筋外洗颗粒熏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关节活动度(PORM)、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UCLA)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6个月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个月治疗组患者UCLA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外洗颗粒熏洗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可明显减轻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关节粘连及疼痛,提高肩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徒手治疗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治疗的32例慢性肩袖损伤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物理方法如电疗、针灸等,观察组则给予徒手治疗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慢性肩袖损伤治疗总有效率;损伤修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肿胀、疼痛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慢性肩袖损伤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损伤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胀、疼痛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治疗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和活动度,加速关节功能和活动度达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肩袖损伤经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肩袖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并比较小、中、大型撕裂组的手术疗效。结果:手术前后各项评定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及关节活动功能,针对不同撕裂程度的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治疗肩袖损伤的有效修复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方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筋活血方熏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 (CMS)疼痛(P)、日常生活能力(ADL)、关节活动(ROM)、肌力(MMT)评分及总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治疗前,2组肩关节功能P、ADL、ROM、MMT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活血方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膏摩配合功能锻炼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关节科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70例,皆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功能锻炼)和治疗组(35例,采用常规功能锻炼加中药膏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UCLA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VAS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组间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周、2周、6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10周时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膏摩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能减少患者疼痛,方法简便,易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解剖列车"理论指导下,观察浮针再灌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对肩袖损伤术后康复的疗效,探索提高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收集64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浮针再灌注疗法结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每组治疗均隔日1次,6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高岸直人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评定标准(JOA)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及3个月后随访,VAS评分均明显下降,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上升(P 0.01);观察组治疗后及3个月后随访,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浮针再灌注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对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关节松动术,而且近期及远期疗效均可观,安全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神经肌肉控制训练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福建省福清市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60例≥60岁慢性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先运用电针治疗,再根据疼痛VAS评分划分轻度、中度、重度三个阶段进行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对照组采取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物理因子治疗及常规医疗体操训练。两组患者连续接受2个疗程康复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治疗后第4、8周观察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视觉疼痛量表(VAS)和关节活动度(ROM)变化。结果: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第4、8周患者肩关节疼痛、ADL、活动度、肌力和Constant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8周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8周两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外展、体侧外旋活动度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神经肌肉控制训练治疗老年肩袖损伤可缓解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红花化瘀汤辅助肩关节镜手术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4),2组均进行肩关节镜下肩袖重建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2周内采用红花化瘀汤熏洗患处,熏洗4周。术后6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手术前后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结果:术后6周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8. 24%,高于对照组的63. 64%(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4~6周2组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主动向前屈曲活动、前屈力量、主观满意度评分均升高(均P 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6周2组患者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各角度均显著增加(均P 0. 05),且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2~6周2组患者肩关节VA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P 0. 05),且术后4、6周观察组肩关节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红花化瘀汤辅助肩关节镜手术可显著改善肩袖损伤患者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疗效明显优于术后冰敷消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联合针刀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北京市隆福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肩袖损伤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纳入研究组(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联合针刀)与对照组(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的洛杉矶加州大学关节功能评分(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外展、内收、上举、后伸、前屈度、肩袖撕裂再发生率。[结果]研究组ASES评分、UCLA评分、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活动度优于治疗前。[结论]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给予针刀治疗,可有有效缓解患者术后关节活动障碍及疼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肩袖撕裂损伤的效果。方法:依据是否联合PRP治疗将68例肩袖撕裂损伤患者(诊治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研究组(35例)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联合PRP治疗。测定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统计愈合率及再撕裂率。结果:末次随访时两组肩关节活动范围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次随访时研究组前屈、中立位外旋、外展90°内旋、外展90°外旋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明显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次随访时研究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及改良UCLA评分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次随访时研究组Constant-Murley评分及改良UCLA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撕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袖撕裂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与PRP联合治疗,可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降低再撕裂率,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11.
邓伟华  李长秀  肖宁  陈斌 《河南中医》2023,(12):1873-1877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宁都县中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在关节镜下进行肩袖修补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范围、上肢肌力)、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范围、上肢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前屈、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有效率为75.76%,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肩袖损伤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治疗肩袖损伤后肩关节疼痛的提高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120例肩袖损伤后肩关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40例。电针组仅采用电针治疗,穴位取患侧肩贞、肩髎、肩髃、天宗、肩前、臂臑,其中肩髎与肩髃、肩贞与天宗连接韩氏电针仪;康复组仅采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包括肩胛骨松动、静态关节松动及动态关节松动;针康组采用电针配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各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通过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评定、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肩关节活动度(ROM)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VAS评分均有下降、UCLA评分均有上升、ROM均有提高(均P0.05);针康组治疗后VAS评分、UCLA评分、ROM较电针组和康复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在VAS、UCLA评分改善方面,电针组治疗后优于康复组(均P0.05);在ROM改善方面,康复组治疗后优于电针组(均P0.05)。各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电针配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能改善肩袖损伤后肩关节疼痛,优于单纯电针及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复方蛇蚁喷雾剂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冻结肩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中药定向透药治疗仪的中频理疗,观察组予以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复方蛇蚁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与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第1、2、3、4周对照组的Constant-Murley评分与观察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3、4周对照组的VAS评分与观察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冻结肩患者实施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复方蛇蚁喷雾剂治疗,能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改善肩关节活动障碍,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分别采取早期及延迟康复治疗措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早期组(30例,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和延迟组(30例,接受延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时肩关节功能测试(SST)、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效果显著,早期及延迟康复对患者肩关节修复均具有积极影响,且二者效果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按摩结合康复训练对轻中度肩袖损伤患者疼痛症状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轻中度肩袖损伤患者8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0例和41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和按摩治疗,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其疼痛情况,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评估其肩关节功能,比较治疗不同时间段两组VAS评分和ASES评分,治疗前后主被动关节活动度、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结果:①两组治疗第7天、治疗14天和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4天和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治疗第7天、治疗14天和治疗后ASE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4天和治疗后A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后伸、外旋和内旋主动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敷、按摩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减轻轻中度肩袖损伤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其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雷火灸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训练中改善肩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肩袖损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30例。两组均在相应时期给予阶段性规范的康复训练,对照组训练前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患肩,每天2次,连续14天;观察组采用雷火灸替代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连续14天。通过UCLA、Constant-Murley、NRS疼痛评分量表在患者出院当天及出院后3、6个月进行随访和评分,评估两组肩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结果:两组关节UCLA评分、Constant-Murley疼痛评分、NR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和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NR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在基础康复训练中结合雷火灸,能明显减轻疼痛、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的12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UCLA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UCLA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纯关节松动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脂肪浸润程度对肩袖损伤手术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临床上随访2010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治疗的无明显脂肪浸润和明显脂肪浸润的大型全层肩袖损伤患者41例,按脂肪浸润程度分为无明显脂肪浸润组25例、明显脂肪浸润组16例。关节镜下双排重建修复损伤肩袖。记录并比较各组肩关节活动范围(ROM)、疼痛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肩关节简单(SST)评分。结果:41例患者术后获18~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术后ROM、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SST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术后末次随访时ROM、功能评分以及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撕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全层再撕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浸润程度对肩袖损伤手术修复效果有明显影响,在发生脂肪浸润不明显之前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胡莉丽  安忠诚  陈晨  董黎强  张晓平 《新中医》2023,55(16):169-174
目的:观察扶阳罐疗法联合常规镇痛措施对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 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 例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的气滞血瘀型肩袖损伤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意 愿分为对照组44 例和观察组40 例。2 组均采用术后常规镇痛措施,观察组加用扶阳罐疗法治疗。2 组均 治疗2 周。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美国加州大学(UCLA) 肩关节评 分系统评分及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 评分。结果:2 组治疗1 周及治疗2 周的肩关节疼痛VAS 评 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SE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2 组治疗2 周的肩关节疼痛VAS 评分 均较治疗1 周降低(P<0.05),ASES 评分均较治疗1 周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1 周及治疗2 周的肩关 节疼痛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ASE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1 周及治疗2 周 UCLA 肩关节评分系统的疼痛、功能、向前侧屈曲活动、前屈曲力量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治疗2 周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1 周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1 周及治疗2 周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 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 组患者均未出现与手术及扶阳罐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扶阳罐疗法联合 常规镇痛措施可有效缓解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早期肩关节疼痛,有助患者在术后尽早开展功能锻 炼,更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讨全肩关节镜与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的肩袖损伤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肩关节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A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ASES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