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阳利湿化瘀方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早期血清内毒素(ET)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6例HBV-ACLF早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参照指南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阳利湿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ET水平,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中医证候评分、MELD评分和凝血功能的差异性,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LR、IL-6、E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3周的中医证候评分和MEL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5%(P <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阳利湿化瘀方治疗HBV-ACLF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疗效良好,有助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中医证候评分,可能与降低血清内毒素和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解毒化瘀Ⅱ方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将112 例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 解毒化瘀Ⅱ方,2 组疗程均为8 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T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调节性T 细胞(Treg 细胞)、辅助性T 细胞17(Th17)]和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10、IL-17、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的变化,评价治疗前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慢性肝衰竭联盟-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 (CLIF-CACLF)评分。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T 淋巴细胞CD4+、Treg 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升高 (P<0.05),CD8+、Th17 水平和Th17/Treg 比值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CD4+、Treg 细胞水平和CD4+/ CD8+比值高于对照组,CD8+、Th17 水平和Th17/Treg 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IL-2、 IL-17 和TGF-β1 水平降低,IL-10 水平升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IL-2、IL-17 和TGF-β1 低于对照 组,IL-10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两组患者MELD 和CLIF-CACLF 评分均降低(P<0.01),且 治疗后观察组MELD 和CLIF-CACLF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4)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0% (46/51),高于对照组的75.00%(39/52)(χ2=4.125,P<0.05)。结论解毒化瘀Ⅱ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调节 ACLF 患者免疫功能,促进免疫重建,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牛黄清瘟饮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所致胆汁淤积及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犀角组、西药组,各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犀角组加予犀角散口服,观察组加予牛黄清瘟饮,疗程3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胆汁酸(TBA)、谷氨酰转肽酶(GGT...  相似文献   

4.
杨洋  李秀惠 《北京中医药》2019,38(3):207-211
目的探究并筛选出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生化指标中与中医虚实属性相关的指标,评估其预测中医虚实属性趋势的价值,为对HBV-ACLF患者进行中医虚实辨证提供帮助。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HBV-ACLF患者13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瘀热发黄证、湿热发黄证、气虚瘀黄证、阴虚瘀黄证、阳虚瘀黄证5个证型,将湿热发黄证和瘀热发黄证归纳为实证组共90例,气虚瘀黄证、阳虚瘀黄证和阴虚瘀黄证归纳为虚证组共40例。从ALT、AST、TBiL、ALB、γ-GT、ALP、PA、CREA、PTA、INR、TC、TG、HDL-C、LDL-C、AFP、AFU、WBC、Hb及PLT等指标中筛选出中医虚实属性相关性指标,以实证为阳性趋势预测,将统计学差异P<0.1的生化指标纳入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以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ROC)确定相关性指标临界值、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 AFU、PA、HDL-C、LDL-C等指标实证组高于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组与虚证组比较,统计学差异P<0.1的生化指标包括AFU、γ-GT、INR、PA、TC、TG、HDL-C、LDL-C、Hb等,将以上指标纳入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以实证为阳性趋势预测,其中AFU、PA及HDL-C为实证的独立预测因子。AFU水平预测实证趋势的AUROC值为0.706(95%CI 0.583~0.829),临界值为39.20(U/L),高于临界值提示很有可能为实证,敏感性为78.20%,特异性为47.60%;PA水平预测实证趋势的AUROC值为0.706(95%CI 0.587~0.826),临界值为37.60(mg/L),高于临界值提示很有可能为实证,敏感性为74.50%,特异性为42.90%;HDL-C水平预测实证的AUROC值为0.711(95%CI 0.597~0.826),临界值为0.36(mmol/L),高于临界值提示很有可能为实证,敏感性为65.50%,特异性为38.10%。结论 AFU、PA及HDL-C 3个指标对于预测中医虚实属性趋势有较好的敏感性,然而特异性较低,有一定假阳性,尚需扩大样本,多中心共同研究,进一步筛选出预测中医虚实属性趋势更灵敏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灌洗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ACLF)的疗效.方法:将80例HBV ACLF(早期、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结肠灌洗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滴灌法)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血清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龙胆泻肝汤合四逆散内服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湿热蕴结证)患者的疗效。方法 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龙胆泻肝汤合四逆散内服。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肝功能、湿热蕴结证主症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以及湿热蕴结证主症评分明显下降(P <0.01),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1);两组MELD评分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P <0.05)。结论 于西医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龙胆泻肝汤合四逆散内服治疗HBV-ACLF(湿热蕴结证)患者的疗效更优,有助于肝功能、中医证候的好转,以及进一步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阳化浊退黄汤对HBV相关ACLF患者血清IL-32、IL-10水平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2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温阳化浊退黄汤[白附片30 g(先煎)、干姜15 g、茵陈蒿30 g、生大黄6 g、赤芍30 g、虎杖15 g、人参15 g、白术15 g、甘草10 g],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血清IL-3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10水平、CD4+T细胞、CD8+T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化浊退黄汤可降低HBV相关ACLF患者血清促炎因子IL-32水平,升高炎症抑制因子IL-10水平,对免疫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方益气健脾方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HBV-ACLF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内科综合用药(保肝、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益气健脾方,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总胆红素(TBIL)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情况;于治疗前随机取6例患者(治疗组、对照组各3例)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性粒细胞样本,随机分为益气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样本数为3,分别使用浓度为0.1、0.2、0.4 mg/mL的益气健脾方药液和生理盐水培养24 h后,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中性粒细胞中Histone H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7.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94%(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TBIL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解毒凉血健脾方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高风险肝胆湿热、毒邪蕴结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搜集80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高风险肝胆湿热、毒邪蕴结证患者,应用SAS 9.2软件PROC PLAN程序制定随机方案,产生随机分配方案的序列,随机序号和分组方案采用不透光的密封信封隐藏,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0例和西医对照组40例。西医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凉血健脾方,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指标,统计治疗后两组患者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情进展率、治疗的累积有效率以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中西医结合组的累积有效率为70.0%(28/40),高于西医对照组的37.5%(15/40, P<0.05);中西医结合组病情进展率[12.5%(5/40)]低于西医对照组[17.5%(7/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4、6及8周,中西医结合组ALT、AST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01),与同一时间点西医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TBIL自治疗2周后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同期西医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其余时间点,TBIL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治疗1周后,中西医结合组PTA明显升高(P<0.05),但与西医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2周时,中医证候评分及MELD评分较西医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解毒凉血健脾方能够降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高风险患者的病情进展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公培强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876-1877
<正>1病例资料朱某,男性,56岁,因乏力1周入院。患者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余年,一直未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患者入院1周前出现劳累后感乏力,休息后恢复差,大便次数增多,尚成形,否认柏油样大便,曾至某医院就诊,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85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881 U/L,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清黄饮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阳黄患者的短期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80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清黄饮治疗8周,比较两组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2.50%;治疗组胆红素消退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均P <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治疗组同期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 <0.05);且治疗组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 <0.05)。结论 在规范化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清黄饮干预治疗,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黄疸消退作用、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2.
健脾清化方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的评价健脾清化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及可能途径。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观察28例,通过8周临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高分辨血管外彩色多普勒测定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的最大变化率)、血管内皮相关因子(NO、ET-1)、胰岛素抵抗(HOMA2-IR)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肱动脉内径最大变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NO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ET-1浓度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HOMA2-IR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健脾清化方能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降低血浆ET-1浓度、升高血清NO浓度和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胡作为  周燕萍 《陕西中医》2004,25(4):321-322
目的 :观察止哮平喘中药方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疗效 ,方法 :治疗组采用止哮平喘方 (瓜蒌、薤白、法夏、柴胡等 )治疗本病 36例 ,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 ;观察 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 Ig E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 36例总有效率为 88.8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6.67%。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通过降低 CD4 + 细胞 ,升高 CD8+细胞 ,从而降低血清 Ig E水平 ,抑制气道炎症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缓解哮喘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癌性恶病质小鼠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IGF-1水平的影响,以进一步探索四君子汤治疗小鼠癌性恶病质的机理。方法:BALB/C-nu/nu小鼠接种结肠腺癌26细胞株建立一种具有骨骼肌蛋白消耗为特征的癌性恶病质动物模型。随机分成甲孕酮组、"四君子汤"制剂低、中、高剂量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四君子汤制剂灌胃等治疗14 d后,观察记录癌性恶病质小鼠生理状况(体质量、摄食量及活动能力等),收集各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IL-6、IGF-1水平的变化。结果:各治疗组小鼠生理状况改善,体质量及摄食量较生理盐水组增加,TNF-α、IL-1、IL-6水平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IGF-1水平较生理盐水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四君子汤可能通过调节部分细胞因子水平改善癌性恶病质小鼠的营养状况,延缓恶病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对不同饮食喂养的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胃肠道症状,降低血肌酐,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的机制。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造模组72只,应用Platte法切除大鼠肾组织制作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按不同饮食喂养分为7组,喂养8周后处死并采集标本,测定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胃动素、胃泌素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各造模组血肌酐、尿素氮和24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其中高脂饲料模型组和持续高脂饲料模型组的胃动素、胃泌素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0.01)。健脾清化方不仅具有显著降低持续高脂饮食饲料模型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的作用(P<0.01),同时能明显抑制胃动素、胃泌素的分泌(P<0.05)。结论健脾清化方具有明显抑制胃动素、胃泌素,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胃肠道症状和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健脾清化汤对甲硝唑耐药幽门螺杆菌(Hp)体外生长的影响及菌体内甲硝唑含量的变化,探讨健脾清化汤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甲硝唑耐药Hp临床菌株.实验组利用1、1/2、1/4、1/8、1/16、1/32倍健脾清化汤对Hp的生长及活动进行干预,对照组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对比,通过琼脂稀释法及Elisa法观察经2组...  相似文献   

17.
陈明 《北京中医》2006,25(3):135-138
目的 观察健脾清化汤结合西药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耐药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分别给予抗HP标准三联7d后,治疗组改用中药健脾清化汤3周,对照组改用奥美拉唑3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主要症状改善、胃镜变化、耐药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在主要症状改善、耐药HP根除方面,中药加西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健脾清化汤结合西药对耐药HP相关性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陈明 《北京中医药》2006,25(3):135-138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汤结合西药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耐药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分别给予抗HP标准三联7d后,治疗组改用中药健脾清化汤3周,对照组改用奥美拉唑3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主要症状改善、胃镜变化、耐药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在主要症状改善、耐药HP根除方面,中药加西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健脾清化汤结合西药对耐药HP相关性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研究健脾疏肝消瘤汤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在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60 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 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疏肝消瘤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 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红 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 者 CD3+、CD4+、CD8+、CD4+ /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CD3+、CD4+、 CD4+ /CD8+ 水平均升高,CD8+ 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患者 CD3+、CD4+、CD4+ /CD8+ 水平高于对照组,CD8+ 水平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健脾疏肝消瘤汤治疗,可促进肝功能及免疫 功能的恢复,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补肾解毒方和健脾解毒方对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患者在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T淋巴细胞(Ts)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感染科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门诊慢性HBV感染患者40例,据患者不同免疫状态分为清除组和耐受组,另选本院健康职工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大鼠补肾解毒药物血浆和健脾解毒药物血浆进行干预。以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28+分子的表达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水平作为研究指标,判断干预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Ts)功能影响情况。结果:各组健脾组和补肾组血浆在干预后CD3+、CD4+、CD8+、CD28+的表达均显著升高,耐受组中P<0.05,补肾组血浆干预后CD28+及CD8+分子显著高于健脾组,P<0.05;两种药物血浆分别干预后,CD28+分子表达均显著高于清除组同期,P<0.05。结论:健脾解毒法和补肾解毒法均能促进慢性HBV感染患者T细胞功能的恢复,免疫耐受期可能是中医药治疗的一个重要时期,补肾解毒药物效果优于健脾毒药物,需要分子实验和临床实验提供更多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