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欧洲塑料加工协会、欧洲塑料协会和欧洲塑料回收组织三个塑料行业协会共同组织启动了一个新的名为Polyolefin Circular Economy的平台,致力于推动包装回收。欧洲塑料加工协会、欧洲塑料协会和欧洲塑料回收组织共同表示,欲创建一个多方利益相关团体,来保障回收工作的开展,确保市场上能够供应高质量的回收塑料。该团体认为,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55%的塑料包装进行回收和再利用。该团体强调了一系列的政策,重点包括:根据循环  相似文献   

2.
<正>英国塑料联合会(BPF)联同塑料欧洲委员会进行海洋保护协会合作,开展了一项名为"Bincentives"的新式反海洋塑料垃圾运动。Bincentives活动针对英国中学在一系列海报上使用了表情符号信息,以减少乱扔垃圾现象并促进回收。BPF表示,该运动旨在奖励正确处理垃圾的学生。活动规定,表现最好的班级或个人最终将获得由学校提供的奖励。  相似文献   

3.
正据欧洲塑料加工协会(European Plastics Converters, EuPC)的一项调查结果,超过76%的欧洲塑料加工商认为,改善塑料废弃物的收集和分类是提高再生塑料(rPM)质量的最合适方式。EuPC的调查共获得了来自21个欧洲国家的376家公司参与。该调查显示,53%的受访者认为应该采用更好的回收技术,而29%的受访者要求"更好的回收设计"。大约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采取措施提高回收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塑料行业协会的专家谈及,欧盟委员会为使塑料使用更加环保,制定出雄心勃勃的"塑料战略",该战略着眼于整个行业,应该被列入法律。欧洲塑料加工协会(Eu PC)常务董事亚历山大-丹吉斯说道:"该战略的回收目标是,所有塑料包装必须在2030年之前重复使用或使之易于回收,并要求在2025年之前,将1000万吨的再生塑料转化成新产品。为了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行业将需要立法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国外塑料》2014,(10):21-21
<正>最近的一项在线民意调查显示,消费者对哪些塑料可以回收缺乏了解,因而对回收再生率产生了负面影响。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受访者完全搞不清哪些塑料可以再生,哪些不可以。美国废料再生工业协会和Earth911近日发布了该民意调查的结果,表明有37%的受访者认为根据食品污染程度来判是否可回收是最让人困惑的方面。高达65%的受访者不清楚哪些种类的塑料可以回收。另有18%的人最不明白的是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到哪里去进行塑料再生。还有17%的受访者最烦恼的是如何找到树脂识别码,这种编码有时候印在塑料瓶和容器等底部。  相似文献   

6.
<正>Borealis和Ecoplast最近在位于奥地利施第里尔州威尔顿的塑料回收地点庆祝了一项战略投资的成功完成。Ecoplast将来自家庭和工业消费者的塑料废物处理成高质量的回收产品,其现有的生产能力已通过超现代PE薄膜回收生产线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欧洲生物塑料协会表示,全球生物塑料产能有望从2017年的约205万t/年增至2022年时的约244万t/年。聚乳酸(PLA)和聚羟基烷酸酯(PHAs)是全球生物塑料产能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随着世界经济向低碳和循环经济转型,以及对生物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和包装的认知度提高,将继续推动生物塑料需求增加,未  相似文献   

8.
<正>伊士曼公司于2019年4月3日宣布了一项将混合塑料转化为原料的新工艺。伊士曼表示,碳更新技术能够回收复杂的塑料废弃物,包括非聚酯塑料和混合塑料,这些塑料不能用传统的回收技术回收利用。通过这种新的回收技术,软包装和塑料薄膜等材料可以从垃圾填埋场转移。该技术改造了伊士曼的纤维素生产工艺,将塑料废料用作原料,将其转化为分子组分。该工艺将塑料部分氧化并将其转化为某些伊士曼产品的基本原料,包括用于耐用品、包装、纺织品和非织造布最终用途市场  相似文献   

9.
尹浩英 《塑料科技》2020,48(5):137-138
概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探讨塑料材料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塑料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可持续创新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材料选择、优化产品结构、回收利用等方法可减少资源的浪费、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3月,由欧洲塑料制造商协会(Plastics Europe)与英国塑料联合会(British Plastics Federati on)联合组织的关于塑料循环与回收会议IdentiPlast2019在伦敦召开,研讨如何处理环境中塑料(包括海洋垃圾)。在过去几年中,一些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个体公司发起了减少向环境中排放废塑料的倡议,使得塑料回收产业广受关注。专家认为,要实现这些倡议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刘蔚 《国外塑料》2006,24(7):20-23
塑料和塑料制品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和无限的方便。但在制品生产和废弃物回收等方面,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质疑与挑战。在6月15日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举办的“塑料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政府部门的官员,以及欧洲塑料协会、美国塑料协会和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等组织团体的专家、学者,论证了塑料是一种可循环、可再利用的原料这个事实,探讨了塑料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日前宣布,该公司已与英国领先的化工塑料回收公司PLASTICENERGY签署一项谅解备忘录(MoU),为SABIC在欧洲的石化业务运营供应原料。根据协议,SABIC将成为实施废弃塑料回收投资项目的石化产品公司。该投资项目旨在将混合塑料废弃物通过化学回收,转化为原料聚合物。  相似文献   

13.
正土耳其投资7 000万新里拉(约合2 006万欧元)设立一个塑料业研发中心,旨在提供塑料制造业的竞争力,并作为进口塑料的检验机构。近日,土耳其塑料协会正式宣布了此项目,该项目将与国家科技工业技术部共同合作,预计在4年内完成。该总部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协会表示,新研发中心将鼓励加速推动塑料业增长的科学研究和商业化研究。虽然在欧洲市场上,土耳其的塑料制品制造业仅次于德国,位列第二,但是相比其他国家而言,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土耳其塑料制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为每千克  相似文献   

14.
《国外塑料》2007,25(3):96-96
Fixation营销公司从1994年起担任美国塑料工业协会的展会代理机构,为在国际上扩大该协会展览活动的影响力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据悉,海湾石化和化工协会(GPCA)表示,2020年前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的塑料产能将增加25%达到3380万t/a。GPCA指出,当前该地区的塑料工业可以生产13种产品,但是到2020年GCC地区的塑料生产商将可以生产高达29种的产品。GPCA表示,2014年GCC国家的塑料产能增加了6%达到2550万t。沙特是GCC地区最大的塑料生产国,2014年的塑料产能估计为1830万t,占该地区总产能的72%。阿联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Sonoco公司从两年前开始研发塑料罐头,期望能取代传统金属罐。该公司发言人近日表示,其产品将采用TruVue品牌,将和米拉克龙旗下KortecInc业务部的KlearCan塑料罐展开直接竞争。塑料食品罐的最大优势是能让消费者看到食品的状态,尤其是在近年来健康食品连锁店力推健康饮食的趋势下。可应用的食品种类包括:汤、酱、水果、蔬菜等。  相似文献   

17.
《国外塑料》2004,22(6):97-104
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8日在北京中旅大厦举行[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上云集了基内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进行现场报道。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廖正品理事长、上海塑料行业协会刘景芬秘书长、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朱裕伦董事长,以及国内各相关行业协会塑料专业期刊杂志的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这次发布会。  相似文献   

18.
<正>包装膜生产商RPCbpiprotect推出一款叫"X-EnviroShrink"的集束收缩膜。该收缩膜采用30%的再生塑料制作,并且可100%再回收。该公司表示,新产品符合英国政府的塑料包装提议。X-EnviroShrink是采用内部回收聚合物"Sustane"生产,可提供平面版和印刷版,适用于不同产品例如饮料罐、饮料瓶、罐头食物和箱等。  相似文献   

19.
欧洲 总体而言,欧洲塑料回收利用一直走在世界前头,有两组数据: 据欧洲塑料制造商协会(APME)统计,欧盟2005年废旧塑料回收量达到820万吨,约占消费总量的38%.回收料65%再转化成单体用作原料或转化作能源.  相似文献   

20.
2014年9月18日,由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中西部(国际)塑料橡胶展览会答谢暨行业颁奖晚会在重庆海宇温泉酒店泰洋厅举行。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主管部门领导,以及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中国铸造协会、中国机电工业价格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机械汽车展览联合会、全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俄罗斯塑料加工协会、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美国塑料工业协会、意大利塑料橡胶机械设备和模具制造者协会等相关组织嘉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