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彩色图像的玻璃绝缘子缺陷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架空送电线路直升机巡检系统,提高玻璃绝缘子损伤诊断效率的方法。首先采用分块图像的颜色统计识别以及连通域的形状和边缘链码特性,识别出玻璃绝缘子所在区域;然后采用滑动窗口直方图统计及直方图匹配判决的方法,识别出玻璃绝缘子损伤的区域。该方法适用于野外环境中的实时检测,因此可以在一定的光线变化范围和背景复杂度内识别诊断玻璃绝缘子损伤。通过此方法可以在较低的漏检率下快速而准确地检测玻璃绝缘子损伤故障,能在机载系统中具备实时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推导了DS-UWB信道估计中最大比合并(maximum ratio combining)结合滑动窗(sliding window)算法的理论公式,给出DS-UWB系统中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yhood)算法公式并与之比较,经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证明,在没有码间干扰的条件下,MRC-SW算法等价于一阶ML算法,其性能随着输出端采样频率的提高逼近ML算法.在接收端采样频率一定的条件下,本文还提出了一种通过延迟重复发送导频信号等效提高采样频率的方法,可以在不改变接收端硬件电路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数字信号源存在码速率单一不灵活可调的缺点,设计了基于FPGA的码速率连续可调PCM数字信号源。该设计采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提供频率连续可调的时钟信号,使输出数字信号码速率在1bps~10Mbps连续可调,可实现速度快,步进小,频率分辨率高的调控。实验表明,该信号源可实现输出PCM数字信号,输出信号的码速率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利用上位机软件设定。  相似文献   

4.
目前研究步进电动机的损耗及温升问题的文献资料极少见到。本文通过对步进电动机结构特点和运行特点的分析,导出了铜耗及铁耗的计算公式,着重研究了损耗与频率、温升与频率的关系,从而得到了在任意控制频率下定子绕组动态温升的解析表达式。对于已经制成的电机,提出了一套测试方法,通过2~3次试验,就可以测出步进电动机在损耗方面及温升方面的有关全部参数。根据这些参数不但可以计算出任意控制频率下绕组的瞬时温升及隐定温升,也可以计算出相应频率下的铜耗及铁耗。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公式、测试方法及有关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压缩机频率、电子膨胀阀开度和室内负荷变化对变频空调系统性能和EER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电子膨胀阀开度固定时,在变频空调满足制冷负荷的情况下,应使压缩机在尽可能低的频率下运行,可以使系统的制冷能力和EER达到最佳,并达到节能效果。变频空调在一定频率下运行时,随着电子膨胀阀开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系统制冷能力和EER的变化曲线呈抛物线形状。变频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和EER会随着冷却负荷的变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汽轮发电机转子由于线圈和槽楔在不同转速下对转子本体刚度影响不同,使得转速增加时转子扭振频率增加。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得到动态扭振频率,并用试验验证。在1台835MVA-60 Hz发电机上应用该方法对转子结构改进,成功实现了降低扭振频率约8Hz。  相似文献   

7.
带有电子式计数器的电压——频率变换器是一种理想的积分器,如果采用电子技术控制磁通变化速度使感应电压接近常数,那么它就可以在磁测量中用作磁通计。场强利用霍尔探头和带打印机的采样——保持式数字伏特计进行测量,在预先选取的一定的磁通变化间隔之后,此数字伏特计通过预置计数器接受电压——频率变换器的指令。全部二进码数据可直接送入联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某航空设备原理功能的仿真需求,提出一种基于Multisim的双极性串行码信号的仿真电路设计方法。在介绍双极性二进制串行码的定义和信号特点的基础上,使用Multisim软件仿真设计了双极性二进制串行码产生电路,并给出电路原理说明及参数设置方法。在该设计中,直接从文件中读取不同的双极性码,使用方便。同时,还可以对该设计的参数进行设置以生成不同频率和位数的双极性码,满足不同需求。通过在该航空设备仿真系统中的应用表明仿真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某航空设备原理功能的仿真需求,提出一种基于Multisim的双极性串行码信号的仿真电路设计方法.在介绍双极性二进制串行码的定义和信号特点的基础上,使用Multisim软件仿真设计了双极性二进制串行码产生电路,并给出电路原理说明及参数设置方法.在该设计中,直接从文件中读取不同的双极性码,使用方便.同时,还可以对该设计的参数进行设置以生成不同频率和位数的双极性码,满足不同需求.通过在该航空设备仿真系统中的应用表明仿真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丁志东  董旭良 《电工技术》2022,(11):102-104
针对万能式断路器在不同频率(50 Hz和60 Hz)、相同电流下温升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研究了万能式断路器温升与工作频率的关系。通过相关温升试验结果的比对分析,得出了不同频率下温升的补偿系数。试验结果表明补偿系数具有可参考性,可为相关人员进行万能式断路器的温升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频域动态测试法是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高速模数转换器动态参数测试法之一,该方法能快速准确评估高速ADC的性能。利用PC、DSP芯片和FIFO芯片,设计和搭建了一套操作简易的高速ADC动态测试平台,完成了硬件设计以及相关测试软件编程,实现了对高速ADC9480(8位)的频域动态测试。该方法结合了MATLAB和串口通信两者优势,可以方便快捷地对ADC动态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动态测试平台可行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2.
针对ADC在通讯和多媒体技术上的应用需求,研究了基于正弦波点击率的ADC非线性误差测试方法,实现了正弦波点击率技术在ADC非线性误差测试中的应用。向ADC输入正弦波信号,对输出数字码进行标准化处理,补偿正弦波形电压分布的不均匀性,通过点击率算法推算 ADC 的微分非线性误差,并在大规模数模混合测试设备Catalyst-200上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精确地估算 ADC非线性误差,完整地表征了ADC线性度和丢码率,为ADC在通讯和多媒体技术上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数依据,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和市场前景性。  相似文献   

13.
在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监测的仪器仪表领域中,高精度的ADC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介绍了基于高精度ADC AD7734的8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首先介绍了该芯片的基本特点及典型应用,该芯片在转换时间为500μs(2kHz通道转换)时,能够达到16位峰对峰精度,因而非常适用高精度、多通道的应用场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最高1kHz采样率、可并行8通道同时采样的采集系统设计方案。经测试,系统整体噪声约为0.22mV,以1kHz采样速率采样450Hz正弦信号可正确分析其频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在虚拟电声测试过程中所出现的频响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均衡算法来进行校准的方法.通过分析电声测试中信号经过DAC、ADC以及调理电路后的频响曲线,设计出合适的数字均衡器在信号播放与采集的过程中对信号滤波处理,从而对于出现的频响曲线失真进行补偿,使实验信号与标准信号的频响曲线更为接近,以满足电声测试对于实验信号的精度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信号补偿、提高电声测试的信号质量,对于测试结果也有较大的提升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简要的阐述了基于ATE系统的SOC芯片的测试技术,然后重点介绍了SOC芯片中混合信号部分中ADC的测试方法。并对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相关采样定理给出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在实际测试中无法满足定理时的解决方法。通过一款实际的SOC芯片为例,最终给出了实际的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6.
高速高精度ADC技术是电子测量系统渴望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实际的ADC芯片在满足速度指标的前提下,精度往往不能达到要求。应用抖动技术,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减小ADC的误差,提高ADC的精度。本文在分析了抖动原理及实现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它的效能。  相似文献   

17.
超宽带脉冲信号的一种频域采样和接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纳秒级的超宽带脉冲信号进行采样需要设计采样速率高达数十GHz,且必须具有较低功耗的超高速模数变换器,提出了一种频域模数变换的方法,使超宽带脉冲信号通过一个频域滤波器组,并采用一组低速模数变换器在频域对脉冲信号并行采样,大大地降低了接收机对前端模数变换器采样速率的要求。并给出了频域同步、频域信道估计和频域解调的设计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在能够大大降低采样速率的情况下,频域采样超宽带脉冲通信接收机具有和传统时域高速采样接收机相近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了考虑噪声和动态误差时的高速模数转换器(ADC)的动态传输模型。提出了利用双谱分析高速ADC动态偏置误差的方法。同时,指出双谱方法可以明显地减小ADC噪声本底对微小偏置误差测量的影响,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和精度。最后给出的计算机模拟测试结果表明,双谱法比功率法具有更高的检测分辨率和抗噪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针对时间交织模数转换器(time interleaved ADC,TI-ADC)通道间失配误差的基于参考通道的后台校准算法。该算法利用参考通道与同采样时刻TI-ADC子通道ADC输出差值估计待校准子ADC的失配误差,然后从系统输出中减之实现自适应误差补偿;为了克服当TI-ADC系统前端不存在单独输入缓冲器时,参考ADC通过输入网络耦合对TI-ADC产生干扰问题,进一步加入随机化技术,减少残余失配误差产生毛刺;该校准系统可以实现3种主要失配误差的同时有效校准,对输入信号带宽没有限制。应用于12位1 GS/s TI-ADC系统,当输入信号频率为470 MHz时,FPGA验证结果表明,校准后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提升了44.14 dB,达到76.16 dB。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款14位、125MS/s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C)。通过前端采样/保持电路(SHA)消除对输入信号采样的孔径误差,采用4位结构的首级转换电路提高ADC线性性能,设计了带输入缓冲的栅压自举开关以缓解首级转换电路输入采样开关中自举电容对SHA的负载效应,流水线ADC级间通过逐级按比例缩减策略使功耗得到节省。该设计采用0.18μm 1P5MCMOS工艺,ADC版图面积2.3 mm×1.4 mm。Spectre后仿真结果显示,采样频率125 MHz、输入信号在接近Nyquist频率(61MHz)处时信号噪声畸变比(SNDR)和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可分别达到75.7 dB和85.9 dB。在1.8V电源电压下,ADC核心部分功耗为263 m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