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我国标准人经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摄入反式脂肪酸进行风险评价。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运用Crystal Ball软件对食用油脂和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风险商(hazard quotient, HQ)进行分析和风险描述。结果 食用油脂的HQ平均值为1.21E-1, 90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3.07E-1(HQ<1), 95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3.33E-1(HQ<1); 含油脂高的加工食品HQ平均值为5.30E-1, 90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9.59 E-1(HQ<1), 95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1.92E 0(HQ>1)。结论 郑州市居民经食用油脂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风险较低(HQ<1); 摄入含油脂高的加工食品的90百分位的概率下不存在风险(HQ<1), 95百分位暴露水平下存在一定的风险性(HQ>1)。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世界油脂加工技术发展非常迅速,预处理和制炼油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不断出现,正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该文主要从提高油/粕质量、降低能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和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出发,阐述世界油脂加工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油脂加工减控反式脂肪酸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介反式脂肪酸性质、来源、分类、对人体健康主要危害及世界各国管理规定,分析油脂加工过程中反式脂肪酸生成机理、途径及影响其生成工艺技术参数,重点综述阻断或减少油脂加工过程中反式脂肪酸生成途径与方法,并提出减控反式脂肪酸生成技术研究、反式脂肪酸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监督管理措施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氢化油的大量使用,反式脂肪酸的危害逐渐显现。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诱导血栓形成,还能干扰脂肪酸代谢,影响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近年来,公众对反式脂肪酸的担忧越来越强。本文综述了反式脂肪酸的产生、来源及对人体的危害。反式脂肪酸有两个来源,天然存在和油脂加工过程中产生,其危害主要来自油脂氢化、精炼及煎炸过程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因此,本文提出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控制反式脂肪酸:(1)寻找氢化油的替代品:酯交换油脂、酯化产品、油凝胶、棕榈油分提物等;(2)采用油脂提取新技术:水酶法提油、冷榨提油、超临界萃取提油等;(3)减少煎炸。旨在从源头把关,从根本上消除反式脂肪酸可能引起的健康隐患。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食用油脂工业设备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脂工业显出日益重要的地位,油脂机械设备和工艺技术也因而获得不断的进步。本文从油料的清理和预处理。机械压榨和溶剂浸出、油脂精炼和深加工等几个方面,概述国内外主要设备和有关技术的现状和发展。通过自己的研究以及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我国油脂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将逐步向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迈进。  相似文献   

6.
加工助剂对食用油脂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用油脂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通过对油脂加工过程中各种助剂使用情况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助剂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危害食用油脂安全因素,提出进一步统一助剂使用规范,避免因助剂使用不当造成的食用油脂安全危害。  相似文献   

7.
研究显示膳食中过高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的含量,引起各种慢性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来自氢化油脂。为消除或减少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通过工艺的改进,特别是改进氢化技术以及使用酯交换技术,是目前的主要方法。本文总结了加工零/低反式脂肪酸人造塑性油脂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过实验,首次筛选出中草药——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在油脂中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过路黄在我国分布很广,并且价廉、无毒,作为油脂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过路黄的乙醚提取物在菜籽高级烹调油中的抗氧化作用显著高于α-VE 及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BHT 的作用,在猪油中也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研究了增效剂柠檬酸对提取物的增效作用;采用化学显色法初步推断其有效的抗氧成分为酚类、黄酮类及甾醇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过路黄在食用油脂中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过实验,首次筛选出中草药——过路黄在油脂中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过路黄在我国分布很广,并且价廉、无毒,作为油脂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过路黄的乙醚提取物在菜籽高级烹调油中的抗氧化作用显著高于o—V_E及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的作用,在猪油中也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研究了增效剂柠檬酸对提取物的增效作用;采用化学显色法初步推断其有效的抗氧成分为酚类、黄酮类及甾醇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分析食用油脂加工着新进展,提出食用油脂加工存在的加工工艺落后、加工装备简单且能耗高、加工过程不规范等问题,并从食用油脂加工理念、加工工艺、加工装备和开发新型食用油脂等方面探讨了提升我国食用油脂加工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脂加工业的发展,食用油精炼行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毛油和精炼成品油之间的差价越来越小,使得油脂精炼的利润空间变小。同时,市场对食用油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除要符合感官指标(如无臭无味、色泽浅)和具有质量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常温稳定性及货架期)外,还对营养指标如反式脂肪酸、天然维生素、天然抗氧化剂、聚合物的含量,以及外来污染物如重金属、杀虫剂、  相似文献   

12.
食用油脂生产过程对产品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食用油脂加工过程是油脂产品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为了探讨油脂加工过程对产品的影响,分别从溶剂残留、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油脂产品对健康危害的原因,提出了降低油脂产品危害健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雪莲  黄立新  许喜林 《食品科学》2006,27(12):930-933
本文简述了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对我国资源丰富的中草药的抗氧化性的研究成果及潜能做了概述;并针对油脂的氧化过程,分析了中草药抗氧化成分的抗氧化机理,探讨了自由基的清除,同时,概述了评价抗氧化性能的一般指标。  相似文献   

14.
食用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天然食用抗氧化剂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注意了实用性和新颖性。  相似文献   

15.
油脂对油炸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24°棕榈油以及42°棕榈油5种油脂连续油炸薯条、油条和鸡块后,对油炸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从而为油炸食品工艺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5种油脂连续油炸薯条(176℃、2 min、45 s)、油条(176℃、2 min、30 s)和鸡块(176℃,3 min)5 d,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不同油脂对油炸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使用不同种类油脂油炸的薯条、油条和鸡块均产生反式脂肪酸,其中,菜籽油煎炸的薯条和油条中反式脂肪酸最多,为38.74 mg/100 g和37.51 mg/100 g,棕榈油煎炸的油炸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最少,薯条为4.98 mg/100 g、油条为6.01 mg/100 g、鸡块为4.36 mg/100 g。结论:为使食品加工所产生的反式脂肪酸最少,应选用稳定性较好的42°棕榈油。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健康的诉求日益提高,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得到了全球的重点关注和普遍认可。在食品中消除及限制反式脂肪酸的行动已经在世界多国开展起来。2011年11月2日,卫生部发布《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作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之一,强制要求以氢化油为配料的食品营养表中,要标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该通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与此同时,国内外行业各研究人员及油脂食品厂家,竞相改进加工工艺,研究开发低/零反式脂肪酸油脂及其产品的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7.
压榨法制取鳄梨食用油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辉  王梅 《中国油脂》1999,24(1):12-14
分析了两种布隆迪产鳄梨(Nabal,Fuerte)的组成成分,探讨和研究了从鳄梨鲜果肉中制取食用油脂的压榨工艺。结果表明:使用某些固体添加剂能显著提高压榨效果和油脂得率,其中以沙粒(添加30%~40%)的使用效果最佳;而且活性炭与活性土TONSIL复配脱色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植物油脂的安全性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分别从油料中有害物、植物油残留溶剂、各种加工助剂及反式脂肪酸对植物油脂安全性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安全因素的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降低不安全因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提高维生素E抗油脂氧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贵兴 《中国油脂》2002,27(2):29-30
维生素E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是肯定无疑的。然而它的效果与它的同分异构体的含量、添加量以及实验油脂的种类、储存温度等条件密切相关。虽然VE 比合成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差些 ,但VE 是天然抗氧化剂 ,添加在食用油或油脂食品中 ,可解除人们的不安心理。为了在实践中更有效地使用VE,对使用柠檬酸或L -抗坏血酸 (VC)作为增效剂提高VE 抗氧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以柠檬酸作为增效剂 ,添加于猪油中 ,6 0℃烘箱试验 ,VE 的抗氧化性提高了 ,比单独使用VE 效果好 ;以柠檬酸或VC 作增效剂添加于机榨菜籽油中 ,室温储存 ,VE 的抗氧化效果明显提高。两者均比单独使用VE 抗氧化效果好 ;以柠檬酸或VC 作增效剂添加于精炼棉籽油中 ,室温储存 ,对于提高VE 抗氧化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技术在油脂加工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郭孝武 《中国油脂》1996,21(5):36-37
阐述了超声波技术在植物油、动物油加工提取等方面的应用,并讨论了超声波在油脂加工提取方面应用中的物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