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西藏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医学院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寻求适合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对西藏医学院516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6名大学生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0.2%,其中传播途径知晓率为40.1%,预防知识知晓率为38.4%;对待AIDS/H IV感染者正确态度率为27.0%。结论西藏医学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不够,对一些具体日常接触行为不能准确回答,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待AIDS/H IV感染者正确态度率较低;通过电视、录像、报刊杂志、广播等多样化的宣传形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进一步改进高等院校AIDS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吸毒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调查与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水平,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方法:组织戒毒人员观看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展板、宣传资料及听讲座,在教育前后进行1次KABP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吸毒人群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水平有明显提高。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性病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而且有效,应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并长期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患者有关性病和艾滋病健康知识水平,以探讨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模式,为控制性病流行提供较为准确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在2001年3月~9月性病门诊中确诊的新病人,采取自填性病和艾滋病相关健康知识问卷,利用SPSS10.1统计软件包进行卡方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性病患者的文化程度与健康知识水平呈正相关;男、女性病患者,各年龄段性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文化程度较低(高中以下)的人群尤其是女性应加强性病艾滋病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营口理工学院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健康干预效果,为学校健康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学校大一新生989名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健康干预前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结果:健康干预后,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各题目掌握情况均较健康干预前有所提高(P<0.05);健康干预前,学生对蚊虫叮咬可传播性病/艾滋病、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风险的正确掌握率较低,分别为48.62%和58.53%,健康干预后,正确掌握率均有所提高,分别为80.72%和70.41%,但正确掌握率仍低于其他题目;健康干预后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均有明显改变(P<0.05),其中学生愿意参加有关预防性病艾滋病的讲座或宣传活动的比例由33.61%增加到60.10%,而认为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应单独隔离、应受到鄙视等比例明显下降;健康干预后,学生期望通过课堂教育、宣传展板和讲座方式获得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比例分别为60.10%、52.68%和64.02%,较健康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大学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干预有较好的效果,有利大学生正确掌握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5.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对高中生进行艾滋病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教育形式,并下发自制调查问卷获取干预前、后高中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结果:95.4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55.25%的学生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干预后,高中生对艾滋病人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的人数降至16.59%,利用高中生对艾滋病知识需求的特点,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  相似文献   

6.
性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对安全套使用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性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对安全套使用态度的影响,以探讨合理的性病预防措施,控制性病的流行。方法:对在2001年3月~2002年9月性病门诊中确诊的新发病例,采取自填健康知识水平问卷和安全套使用态度问卷。利用统计软件包SPSS10.1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结果:性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与对安全套使用态度成正相关。结论:应加强性病、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宣传,以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降低性病艾滋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为预防和控制该地区艾滋病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的1500名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采取自行设计的艾滋病认知调查表进行对其艾滋病认知度的调查,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相关行为和性行为等情况。结果:男性青少年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为61.5%,女性青少年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为61.1%,两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艾滋病是传染性疾病占58.7%,害怕或者恐惧艾滋病占50.0%,愿意与艾滋病感染患者交往占46.7%,了解艾滋病的病原体占40.0%,知道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哪个系统占26.7%,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占50.0%,愿意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占60.0%。发生性行为占58.7%,性行为时采取保护措施中使用安全套占26.7%,口服避孕药占26.7%,阴道冲洗占6.6%。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中每次使用占13.3%,经常使用占7.3%,偶尔使用占6.0%,不使用占73.3%。结论: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并对艾滋病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应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加强健康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的长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在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有效干预模式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对8所中学进行基线调查,选择其中4所作为实验组实施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另外4所为对照组,对比教育结果.结果:基线调查时,实验组与对照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干预后平均知晓率上升16.51%,对照组二次调查平均知晓率上升5.2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抵御艾滋病的能力,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对于预防艾滋病将有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艾滋病健康教育能否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痛的意识、促进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改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探讨影响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态度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以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展板宣传的形式,在北京15所大学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抽取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800人,运用自编艾滋病认知态度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评定,收回有效问卷776份,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艾滋病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每个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评分,大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和参与艾滋病预防宣教活动的态度评分也有明显改变;②消极应对方式、专业等因素与大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评分有明显相关.结论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积极影响大学生对艾滋病问题的态度,从而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能力,同时,对某些专业和某些习惯于消极应对的大学生应重点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人们通过健康教育获得艾滋病知识后继续发生高危行为的情况,探讨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方法:采用定性访谈的方法,对获得艾滋病基本知识后继续发生高危行为VCT求询者进行访谈。结果:求询者在掌握了艾滋病知识后继续发生高危行为的原因主要有自己或性伴(客人)不愿意用套;爱人感染后,因为很爱对方就继续发生性行为等几方面,不同性别的求询者继续发生高危行为的原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大众进行健康教育依然是预防艾滋病主要方式,但健康教育的内容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改变人们获得知识后继续发生高危行为的状况,降低HI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辽宁某农村地区1所学校392名初一至初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分别有43.4%、36.2%、36.5%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与他人共用针头或注射器静脉吸毒、性交行为和母婴途径传播。分别有25.0%、19.6%、16.8%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并不通过拥抱、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和共餐传播。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自电视、报刊/杂志/书、广播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54.6%)。有76.9%的学生想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结论:调查结果提示我们,要重视农村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并通过受教育的学生,向家庭其他成员和同伴传播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国际航行船舶外籍船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布,为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京塘港口岸入境的294例外籍船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294例外籍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1.97%,低年龄、高级职务、高学历及关注程度高的人群有着较高的知晓水平(P〈0.05)。结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提升高龄、低级船员、低学历及关注度低的外籍船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确保艾滋病知晓率维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对外来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的效果,为开展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成都市3家电子厂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使用相同问卷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前调查770人,传播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22.0%~88.7%,国家政策为25.3%~36.2%,对艾滋病感染者持积极态度者为32.7%、28.8%。干预后调查738人,外来员工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改善,知晓率为69.4%~93.2%。目标人群与商业性服务者或者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变化不显著,但安全套的使用率升高,差异显著。结论:健康教育对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明显,对预防艾滋病及降低其社会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2002年中国CDC性病麻风病技术指导中心在云南开展了以县为单位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的项目。作为项目的基础资料,在项目开展前对当地性病艾滋病流行情况及不同人群的STD/AIDS知识水平等进行了项目前评估。本文为城镇居民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情况的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广泛而迅猛地流行,使84万以上的人感染了艾滋病,对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对艾滋病的传播控制不得力,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实际感染人数有可能突破千万。目前没有预防药物阻断艾滋病的传播,而健康教育则是目前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最有效的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则需要了解目标人群的需求,为此,我们于2003年8月份,对部分城乡结合部的7个集市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以掌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村初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在农村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农村2所学校623名初一、初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分别有61.3%、51.5%、66.0%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与他人共用针头或注射器静脉吸毒、无保护的性交行为和母婴途径传播。分别有21.5%、25.8%、20.4%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并不通过拥抱、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和共餐传播。有53.8%的学生表示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继续做朋友。有3.6%的学生报告曾有过性交行为。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自电视、报刊/杂志/书、广播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62.1%)。有73.7%的学生愿意了解更多的预防艾滋病知识。结论:农村初中学生缺少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要重视农村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并通过受教育的学生,向家庭其他成员和同伴传播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男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重庆市乡镇及城市男性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于2009年11-12月对重庆市4个区(九龙坡区、渝中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共760人进行了艾滋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重庆市乡镇及城市的男性对艾滋病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6.40%,其中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为84.00%,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为68.50%,对"一个看上去健康的人有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吗?"知晓率为70.10%;农民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只有59.80%,低于其他职业的人群,其艾滋病知识的得分也最低(5.98±2.89)。结论重庆市男性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全面,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高年龄组、低文化程度仍然是影响男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皮肤性病门诊患者对性病/艾滋病的了解以及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探讨如何在人群中进行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及干预方式。方法:对皮肤性病患者按就诊科室分为2组,在同一时间可随机调查人群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给予适当的性病预防知识宣传及干预,再对同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人群对性病有一定的认识,尤其是宣传较多的艾滋病及经典性病如梅毒、淋病等,但对性病的预防及传播知识了解不够。结论:加强社会宣传,提高人们对性病预防知识及意识的提高,通过行为干预是预防性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寿光市按整群随机抽样选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一个村中18~50岁的人群作调查分析。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总知晓率提高了28.2%,说明农村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缺乏,需及时、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浅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新医学摸式的转变,护理从最初的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到围绕“人,健康,环境,护理”的整体护理。整体护理要求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消除或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针对艾滋病病人与其他病人比较涉及个人隐私,因此要给予个性化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信任,以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正确认识疾病,重视促进健康并维护健康。坚定病人对身体健康,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实施健康教育语言要通俗易懂,易于执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共同部分: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危害的教育;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教育;自我调护的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能正确认识艾滋病,能积极实施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促进了健康的恢复并维护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