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系统运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文件损坏导致启动的问题,但是在Linux中我们可以利用Linux的新技术让系统每次从内存启动,并且每次启动完后把完整的文件系统解压到内存,避免了系统从损坏的文件系统启动。这不仅使系统能正常启动,而且提高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运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文件损坏导致启动的问题,但是在Linux中我们可以利用Linux的新技术让系统每次从内存启动,并且每次启动完后把完整的文件系统解压到内存,避免了系统从损坏的文件系统启动。这不仅使系统能正常启动,而且提高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实现嵌入式Linux过程中,会遇到文件系统损坏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采用Linux初始化内存盘(INITRD)技术,把系统根目录建立在RAMDISK中,使Linux操作系统对文件系统的读写访问基本上都在内存中进行,降低了文件系统被破坏的可能性;然后又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易破坏区瞬时挂载的方法,对易破坏区的写操作访问仅限制在系统关机时刻,而在操作系统运行期间易破坏区处于不可见状态,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文件系统被破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Compact Flash存储卡(简称CF卡)的特点。根据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自行裁减定制Linux操作系统。讨论了嵌入式Linux的快速启动设置。最后分析了如何利用内存文件系统应用于频繁擦写文件操作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嵌入式设备采用Linux作为其操作系统。Linux支持各种物理文件系统,而不同物理文件系统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了兼容支持不同的文件系统,Linux设计了在系统启动时由系统在内存创建的文件系统,即虚拟文件系统(VirtualFileSystem,VFS)。该文件系统对不同...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嵌入式系统快速启动、低能高效和节省成本的要求,本文将就地执行(execute In Place)技术引进Linux 2.6.12内核.通过分析ARM Linux的启动过程,获得不同内核映像的相互关系和启动过程中的KFT函数调用图,完成基于XIP的Linux 2.6.12内核在XSBase255上的移植,制作合适的根文件系统类型,最后完成系统启动时间及内存使用测试.  相似文献   

7.
Linux系统下的Proc子文件系统以文件读写的方式提供了一种在核外动态访问内核数据结构、堆栈以及各进程空间的手段。本文以Red Had Linux9.0为例介绍了Linux下Proc文件系统的特征和功能上的特殊性。并以Proc文件系统在内存中的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为基础,详细分析了该文件系统的安装和访问过程。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了Linux系统的整体结构,阐明了进程调度与内存管理系统、文件系统和网络接口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了Linux进程调度的原理、策略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软盘的Linux系统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海 《微计算机应用》2004,25(6):700-700,706,710,715
嵌入式Linux系统最少需要三个基本元素:引导程序、Linux微内核(由内存管理、进程管理和事务处理构成)和初始化进程。根据需要,Linux微内核可决定是否支持文件系统、TCP/IP网络功能等,如果要让它有更多的功能且保持小型化,还可加上MINGUI(微图形用户界面)和设计精简的应用程序。基于软盘的Linux系统与一般的基于硬盘的Linux系统结构类似,主要由Linux内核和根文件系统组成,由BIOS引导。  相似文献   

10.
嵌入式Linux快速启动与XIP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快速启动技术是嵌入式Linux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消费类电子领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嵌入式Linux的启动延时分布,比较了多个适合嵌入式Linux的文件系统的特性,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消费类电子领域并支持快速启动的文件系统结构,并结合XIP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嵌入式Linux的快速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的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在基于CotexA8微处理器的S5PV210上的移植.详细叙述包括启动流程、移植分析与移植步骤,并且实现包括内核装载、ysffs2根文件系统加载等功能.最后利用写入U-Boot启动参数自行通过TFTP方式装载内核和NFS方式加载根文件系统,最终启动嵌入式Linux系统,证实了所移植的U-Boot在处理器S5PV210上引导启动Linux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重要环节,它使得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联系起来,对嵌入式系统的后继软件开发十分重要。介绍了当前嵌入式开发中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的引导装载程序U-Boot的特点、移植的过程,并且实现了包括下载内核、yaffs文件系统和启动Linux的功能,利用相应的命令下载内核、yaffs文件系统和启动Linux,证实了所移植的U-Boot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谭勇强 《福建电脑》2005,(12):40-40,37
根据小型系统与嵌入式应用和通用桌面系统的特点的比较.结合Linux系统内核的内存管理、中段机制及系统调用、进程和进程调度、文件系统、进程问通信、设备驱动等机制,讨论如何对内核源代码进行修改.以满足小型系统应用对Linux系统实时性及存储空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Linux操作系统作为嵌入式系统近几年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文件系统是嵌入式Linux的重要组件之一。本文探讨了JFFS2文件系统及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统,并在具体的实验平台上实现了JFFS2格式根文件系统。最后对JFFS2文件系统在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统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了解决和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数据库等后台关键应用在过去并不是Linux所能涉足的地方。但将于今年秋天推出的内核版本为2.6的Linux将改变这一事实。更高的性能、更好的可扩展性、重新设计的内存分配系统和磁盘文件系统……这些都增加了Linux进军后台服务的砝码。事实上,已经有一些用户等不及了。  相似文献   

16.
很多朋友想将WIN NT、WIN98、Linux装在一个硬盘上,使三个操作系统共存,在启动时可以选择启动。我尝试了一下,完全可以做到。 众所周知,操作系统不能访问自己不支持的文件系统。比如说:WINDOWS不能访问Linux的EXT2文件系统。但有一点,Linux可以支持很多种的文件系统,从而使Linux访问WINDOWS下的文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佘磊  赵曦滨  陈渝  施鹤远  韦康 《计算机科学》2017,44(Z11):276-280
轨道交通实时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新一代列车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了列车状态信息与控制命令的交换和传输。实时以太网交换机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系统启动包括BootLoader启动、内核镜像加载、内核启动、用户空间初始化4个部分,其启动耗时直接影响着交换机甚至整个列车通信网络的性能。通过对嵌入式Linux启动过程与JFFS2,UBIFS等文件系统在嵌入式系统上挂载耗时的研究与分析,针对交换机启动过程提出相应的加速策略。采用内核裁剪、调整文件系统类型与优化系统启动参数等优化策略,使交换机的启动性能大幅提升。实验表明,交换机系统的启动时间从原有的26.69s减少至7.15s,启动时间减少了73.2%。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光盘上Linux启动的基本原理,包括了制作引导器、启动配置文件和文件系统的挂载,其中着重说明了Xwindows以及Gcc编译器在光盘上的移植,最后定制一张具有图形界面的Linux启动光盘。  相似文献   

19.
嵌入式Linux系统在ARM平台上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嵌入式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主要研究了如何在ARM平台上构建嵌入式系统,讲述了u-boot的工作原理、启动流程,详细介绍了Linux内核、u-boot的裁剪和编译以及根文件系统的制作过程,最后在SBC2410硬件平台上成功的构建了嵌入式Linux系统。  相似文献   

20.
随着Linux操作系统的日趋完善,用户可以基于虚拟文件系统实现自己的文件系统.本文介绍了Linux文件系统的概况,随后在虚拟文件系统之上给出了一种高效的位图文件系统的详细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