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普外科围手术期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整群选取药师深入普外科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前后的颈胸组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对其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以考查临床药师的工作效果。结果: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前后,抗菌药物应用率由100.00%下降为46.30%(P<0.05);用药频次由1.65次/例下降为0.67次/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由0.00%上升为69.44%(P<0.05);围手术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表现形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988.17元下降为118.50元。结论:药师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有效地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同时为进一步探讨临床药师工作模式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儿童医院普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作用,探讨合适的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对普外科医护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相关培训、参与专科会诊、用药咨询、围术期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促进普外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收集并统计医院普外科2020年9月—12月(临床药师干预前)、2021年1月—8月(临床药师干预后)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值,以及干预前后前5位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值的抗菌药物。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2021年1月—8月)抗菌药物使用率、AUD值均有所下降,即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95%与2020年9月—12月42.82%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5,P>0.05),后者较前者降低了7.87个百分点;临床药师干预后(2021年1月—8月)普外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27.04DDDs/(100人·天)与2020年9月—12月的34.69 DDDs/(100人...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本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普通外科Ⅰ、Ⅱ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病历176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着范围过广、时间过长、起点过高等问题。结论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行干预是临床药师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河池市东兰县人民医院临床药师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1年4月(干预前)普外科出院病例205例,设为非干预组;干预分为2个阶段,2011年5月—2012年4月为干预的第1阶段,收集此阶段普外科出院病例251例;2012年5月—2013年4月为干预的第2阶段,收集此阶段普外科出院病例263例,对干预前后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第一阶段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00%下降为99.6%,疗程由干预前的5~14 d(平均8.39 d,且出院还带口服抗菌药物)下降为1~8 d(平均2.8 d),未用抗菌药物者已有1例,疗程≤24 h、25~48 h的比例从零到明显提升,疗程≤24 h的比例已达40.64%,疗程为3~7 d、>7 d的比例明显下降,用药选择、给药时间、术中用药、用法与用量逐步合理,联合用药、给药途径全部合理;第二阶段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00%下降为5.70%,且后阶段有用药指征的患者也不预防性用药,疗程为0~1 d(平均0.057 d),其余各项也全部合理且切口甲级愈合、无感染。结论:临床药师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显著,全部达到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干预前后我院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普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普外科临床药师深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前后腹股沟疝修补术出院病例,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以考查临床药师的工作效果。结果:干预后腹股沟疝修补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6%(96/100)降至39%(39/100)(P〈0.0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由5%(5/100)升至69%(69/100)(P〈0.05);围术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表现形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平均药费、抗菌药物费用下降显著(P〈0.05)。结论:我院临床药师深入临床,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有效干预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极大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为下一步开展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的药学服务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红  陈龙  官真水 《中国药业》2011,20(13):38-39
目的了解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在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5月9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和2010年6月至10月1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10年6月至10月的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在品种选择、使用时机及时间上更加合理,提示临床药师干预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大有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能够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抗茵药物不合理应用病例进行分析,了解某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临床药师所起的作用。方法:分析2008~2010年临床药师对107例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干预情况。结果:107例药师干预的病例中,有79例(73.83%)被医生采纳。在溶媒选择、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药物及结合患者病理生理状况调整用药方面,医生对干预的接纳率较高;关于联合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及频繁更换药物三方面的建议,医生接纳程度最低。结论:临床药师在促进抗茵药物合理应用方面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仍应加强业务学习,加强与医生的交流,才能真正成为医生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9.
临床药师干预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外科围术期抗菌药预防性应用的效果。方法:分别抽取我院2008年9月288份出院病历(干预前)及2009年9月284份出院病历(干预后),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围术期患者预防用药在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超权限应用抗菌药物、溶媒选择、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给药时机、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禁忌证方面较干预前均明显得到改善;住院药品总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由53.86%降至34.89%,抗菌药物总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由12.43%降至8.79%;总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分别下降1.24 d和1.11 d。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恰当的干预是有效、可行的,对围术期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临床药师干预对门诊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对门诊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 分别抽取干预前(2005年)和干预后(2007年)同时段门诊儿科处方1 000张,比较抗菌药物使用指标,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从84.20%降至77.70%(P<0.01)。一线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增加,从33.26%增加到42.82%,二线、三线用药比例减少,分别从61.70%和5.56%减少到54.44%和2.73%(均P<0.01)。抗菌药物单独使用率从82.50%升高至87.12%(P<0.01),二联用药从16.25%下降到12.74%(P<0.05),三联用药从1.25%降到0.12%(P<0.01)。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药师干预在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6月收治的临床住院呼吸科肺炎患者6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0例。观察组给予药师干预,对照组不进行药师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以及住院费用情况,并且比较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患者的抗菌药物费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儒强  赵同清 《安徽医药》2014,(7):1373-1376
目的了解该院对比干预前、后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估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干预前后2011年1—6月和2013年1—6月该院普外科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手术三类清洁手术出院病例,对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评价干预前后各项数据以验证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00%下降为19.3%,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由0.0%上升为78.0%。结论该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可明显提高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用药水平,但也存在着选择抗菌药物不重视经济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我院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分析,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产科剖宫产手术出院病历.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品种、频率、时间、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43例剖宫产病例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西丁、头孢唑林.用药持续时间≤48 h有203例(83.5%),用药时间49 ~ 72 h有10例(4.1%),用药时间> 72h有30例(12.4%).联合用药主要包括头孢西丁+奥硝唑、头孢唑啉钠+甲硝唑.结论 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按照卫生部于2009年3月发布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38号文件)执行,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处,主要表现在用药持续时间和药物联合用药的选择方面,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围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7~12月手术患者的住院病历420份,对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420份病历中,Ⅰ类切口使用率为62.2%,Ⅱ、Ⅲ类切口使用率为100.0%;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主要是用药的指针把握不准、选药不合理、用药方法不正确、用药疗程不合适及初次给药时间不合适等。结论该院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趋于规范,但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使手术患者的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Ⅰ类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普外科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为后期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6月- 2011年5月324例符合条件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24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100%;在手术前0.5~2h用药者50例(15.4%),手术前2~24 h用药者64例(19.8%),手术后用药者185例(64.8%);持续用药时间≤1d的16例(4.9%),≤3d的80例(24.7%),4~7d的198例(61.1%),>7d的46例(14.2%);手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为1~16d,平均5.3 d.预防用药品种最多为克林霉素磷酸酯169例,其他以青霉素和二、三代头孢菌素为主.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干预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该院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0年5-12月间354例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354例患者病历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100.00%,无适应证用药达88.14%;术前0.5~2h用药者142例占40.11%;术后>48h用者药277例占78.25%;预防用药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存在无指征用药、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机不合理、应用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规范等情况。结论该院清洁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240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07年1-12月随机抽取的240份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5.8%,平均使用时间为4.8d。头孢类抗菌药是临床医师首选的手术感染预防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预防性使用率达36.5%。90%病例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用药时间长、选药档次高、药物种类选择不当等问题,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普外科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0-11月手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1年10-11月手术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组Ⅰ类和Ⅱ类切口预防用药率均为100.0%。2组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时机、频次、术后用药时间、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普外科围术期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从而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