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将63例150颗种植体通过微创拔牙、即刻种植、引导骨再生方法植入拔牙位点,随访1年, 观察种植效果。结果:①本组150颗种植体均符合种植成功标准;②拔牙位点的牙槽嵴高度降低约1 mm,颊舌向间宽度降低约2 mm;③软组织外形对称。结论:微创拔牙、即刻种植、引导骨再生3种方法交叉或结合使用,能达到拔牙位点的保存,是种植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模型间接测量法评价前牙拔牙同期位点保存6个月后牙槽嵴骨量及软组织量的变化。方法 纳入29名患者共32颗符合拔牙适应症的前牙,实验处理组牙拔除术后应用去骨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izedboving bone mineral,DBBM,Bio-Oss?)和可吸收生物膜(海奥)进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对照组行常规拔牙术后未予特殊处理。全部患者拔牙术前取石膏模型,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CBCT并再次取石膏模型,通过CBCT和模型测量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牙槽骨及软组织高度和宽度的变化。结果 通过CBCT测量结果对比,牙槽骨高度在唇侧和腭侧牙槽骨的高度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后实验处理组唇侧和腭侧牙槽骨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16.31± 0.94mm和18.61 ± 1.10mm,牙槽骨宽度在根长的20%、70%测量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4.43 ± 0.32mm和4.79 ± 0.37mm,但在根长50%处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高度在上颌牙龈缘最高点及下颌牙龈缘最低点处对照组(9.26 ± 0.40 mm)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但在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处软组织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前牙拔牙同期进行位点保存术处理,对拔牙后牙槽嵴高度、宽度和牙龈软组织的保存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牙齿缺失后,由于生理性的改建或缺乏生理性的刺激,牙槽骨逐渐萎缩和吸收、牙槽骨高度和宽度降低,最终造成骨量不足,为后期种植和义齿修复增加了难度和风险。虽然研究证实剩余牙槽嵴的吸收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最大限度减少骨组织的吸收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位点保存(site preservation/ridge preservation/socket preservation)指凡是能够达到阻断或减少吸收及龈乳头萎缩的方法,目前有术式改良、自体移植或人工材料应用等各种尝试,但效果优劣尚无定论。本文就目前最常用的拔牙位点保存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牙齿缺失后牙槽骨会发生显著吸收,为后期种植手术和美学修复带来很大困难.位点保存技术是指通过一定手段保存拔牙位点的骨量,减缓牙槽骨吸收.本文综述了拔牙位点保存的原因、概念、方法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拔牙位点保存在种植体植入之前保存拔牙后的牙槽嵴和软组织、预防拔牙后的牙槽嵴吸收,并改善骨和软组织质量的效果。方法:29例前牙和前磨牙单颗牙位点,拔牙后即刻向拔牙窝内植入去蛋白牛骨基质,游离移植腭粘膜瓣覆盖并初期创口关闭。6个月之后植入种植体,4个月之后修复。测量骨的颊舌向厚度和高度变化,以及龈乳头的高度变化。结果:牙槽窝粘膜及骨愈合良好,成功完成最终种植修复。结论:位点保存技术可以成功实现拔牙窝骨愈合,减少因拔牙造成的骨缺损,有利于提高种植的成功率,降低GBR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种植技术的普及应用及其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医师着力探寻可以降低种植治疗的难度及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手术接受度的诊疗策略。牙槽嵴保存技术随之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临床试验也证实牙槽嵴保存技术能有效减缓拔牙术后牙槽嵴的吸收,达到维持牙槽嵴体积形态的目的。目前关于牙槽嵴保存的综述都集中在手术术式、材料应用以及相关程序的选择上。本综述针对非牙周炎患牙与牙周炎患牙牙槽嵴保存技术,从组织学和形态学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以期为临床上处理不同拔牙位点牙槽嵴保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温敏凝胶,探讨其作为拔牙位点保存材料的理化性能。方法:采用原位沉积方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MWNT/ HA简称HAC)复合无机材料,将其分散至壳聚糖温敏凝胶中,制备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CS /MWNT/HA简称CS/HAC)复合温敏凝胶,以成胶时间、孔径、孔隙率、机械强度及降解性能为指标优化配方设计,并表征复合温敏凝胶的微观形貌及理化性能。结果:以10 g/L的HAC作为补强成分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能够在不影响成胶并保证一定孔隙率(84%)的前提下,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抗压强度0.441 MPa),所获复合温敏凝胶具有适宜的临床操作时间(12 min),并具有可控的降解速率。结论:负载HAC的复合温敏凝胶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在拔牙位点保存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开放式牙槽嵴保存术对磨牙拔除位点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因牙周疾病需拔除磨牙的患者,按照给予牙槽嵴保存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6例、单纯骨移植组7例及对照组7例。联合组给予去蛋白牛骨基质Bio-Oss骨粉与双层可吸收天然胶原蛋白膜(Bio-Gide)保存牙槽嵴,单纯骨移植组仅给予Bio-Oss骨粉,对照组自然愈合。采用CBCT扫描对术前、术后6个月牙槽嵴根方1mm、3mm、5mm处水平牙槽嵴宽度,颊侧、舌侧区垂直牙槽嵴高度。结果术后6个月联合组△W5明显高于单纯骨移植组(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W1、△W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Bio-Oss骨粉与双层Bio-Gide进行牙槽嵴保存可有效减少牙槽嵴宽度及高度的吸收程度,利于后续种植修复术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区,未见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长入.结论 本组应用Bio-Oss胶原和ADM保存拔牙创软硬组织,近期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索一种修复组织缺损创面的方法。方法选46只成年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实验组移植表皮细胞悬液,对照组用磷酸盐缓冲液代替移植物,将实验制备的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到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待其血管化后,在其上面移植自体表皮细胞悬液,定期观察表皮的形成,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并行Ⅳ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基底膜的重建。结果血管化的脱细胞真皮基质支持表皮细胞的增殖分化,能促进表皮-真皮连接的形成;表皮细胞移植后,在人为的体内培养环境中能够发育成完整的表皮;创面修复后的皮肤在组织学及外观上与脱毛后的正常皮肤近似,而且耐摩擦,有一定弹性,较接近正常皮肤。结论血管化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结合自体表皮细胞悬液移植可用于修复组织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对Frey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89例腮腺良性肿瘤手术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腮腺切除术后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对照组腮腺切除术后不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分别于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时复查对比两组患者Frey综合征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复查,Frey综合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Frey综合症发生率与腮腺肿块大小无明显相关。结论:近期观察显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降低Frey综合症发生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异体软组织修复材料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异体软组织修复材料(异体脱细胞真皮基住)在口腔颌面外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口腔粘膜组织缺损患者46例,在创面上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并对修复后创面情况和组织病理进行观察。结果 所有口腔粘膜创面愈合良好,无1例出现排斥反应。经4~6月后组织学观察,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处所生成的组织与正常粘膜组织不易区分。结论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以作为口腔粘膜缺损的修复材料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及评估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关闭即刻种植软组织创面的临床效果及组织学特点。方法从2005年7月~2005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中心接受即刻种植的患者10例,共10个种植体区域,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为26~59岁(平均56.3岁)。10例患者均已完成修复12个月以上(24~29个月)。临床观察追踪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愈合情况。Verhoeff氏法染色观察移植的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组织学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中未观察到排异反应及明显的炎症反应,仅1例患者于术后20天时出现软组织伤口裂开,愈合帽暴露,种植体骨结合未受影响,直接安放愈合基台,其余9例均为一期愈合。组织学观察提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可有效的关闭即刻种植软组织创面并直接参与了种植体周软组织的愈合。至最后一次复查,10颗种植体未观察到松动或脱落,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稳定,无炎症发生。结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可有效的关闭即刻种植软组织创面,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修复犬即刻种植软组织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成年杂种犬6只,全麻后拔除双侧下颌第四前磨牙,立即植入12枚BLB种植体。应用ADM修复即刻种植后软组织缺损创面。术后3个月行二期手术,2周后行烤瓷冠修复并功能负荷1个月。术后观察种植体骨结合、ADM修复创面的愈合情况,并制作种植体-牙槽骨-牙龈切磨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所有创面完全封闭愈合,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解剖形态无明显改变;种植体颈部软组织形成了类似天然牙结合上皮的形态。结论:ADM取材广泛,具有良好的即刻种植创面封闭作用,且能增加软组织量,修复美学效果好;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能形成类似天然牙的结合上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羟基磷灰石骨粉复合生物胶原材料进行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拔除前牙的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15例,拔牙同期在拔牙窝内植入羟基磷灰石骨粉,生物胶原材料覆盖表面关闭拔牙窝,临时义齿修复缺失牙并在位点处维持软组织形态;对照组15例,拔牙后常规处理,让拔牙窝内充满自然形成的血凝块。6个月后复诊,观察拔牙窝愈合情况,测量牙槽嵴的高度、宽度和牙间乳头的位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试验组拔牙窝愈合良好,牙槽骨丰满,牙龈乳头形态得以保留,牙龈边缘连续一致;而对照组牙槽嵴吸收、萎缩,高度降低、宽度缩小明显,牙龈乳头萎缩甚至消失。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牙槽嵴高度、宽度和牙间乳头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基磷灰石骨粉复合生物胶原材料起到了保存拔牙后牙槽骨骨量的作用,及时的临时义齿修复很好的维持了软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7例共27颗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颗上前牙牙槽骨宽度约4mm的延期种植先行骨挤压术植入种植体再行GBR术,其余12颗延期即刻种植上前牙及5颗环状骨缺损后牙常规植入种植体后行GBR术。6-8m后观察成骨效果。结果:除一例患者右上侧切牙植体颈部唇侧暴露约1.5mm左右,其余患者植体均被新生骨包绕,成骨效果显著。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在牙种植术中引导骨组织再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口腔组织补片在宽裂隙腭裂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腔组织补片(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在宽裂隙腭裂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宽裂隙先天性腭裂患者,术中采用口腔组织补片覆盖软、硬腭交界处创面和硬腭前部及双侧裸露的创面,对术后并发症、创面黏膜化情况、软腭运动度及腭咽闭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20例患者的口腔组织补片完全成活,无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诊3个月~1a,创面完全黏膜化,无明显瘢痕挛缩,腭咽闭合良好,软腭运动度好。结论:口腔组织补片用于腭裂修复,手术操作简单可行,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