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1例复杂下颌骨骨折病人,采用微型电钻打孔,微型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均能张口进半流质或软食,20例软组织伤口Ⅰ期愈合,1例伤口继发感染。3~6月复查全景片,骨折断端均对位良好,咬He关系恢复正常。结论 微型钛板是治疗下颌骨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手术,术后X线片检查和临床咬合关系的检查.结果:52例患者手术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完全愈合,咬合关系均恢复到伤前的状况.结论:钛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加速了骨段间的愈合速度,减少了颌间栓结时间,早期恢复张口运动,便于患者营养的摄取,利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评估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术,使用小型钛板内固定,保留骨折线上的牙齿。结果:68例患者创口均I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64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仅4例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结论:小型钛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缩短了领间固定的时间,可早期恢复张口运动,对骨折线上牙齿可以保留,是一种较好的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微型钛夹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微型钛夹板坚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微型钛夹板固定下颌骨骨折68例94处,随访3个月~5年。结果 68例中67例术中创口获Ⅰ期愈合,全部病例达到良好复位固定。结论 微型钛夹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不需二次手术和适合基层医院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F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辅以1周颌间弹性牵引,术后X线片检查和临床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检查。结果:38例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咬合关系均恢复到伤前的状况,术后张口度≥37min,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术后辅以1周颌间弹性牵引能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手术方法简单,治疗效果满意,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各类钛板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评价。方法:单纯下颌骨骨折134例,190处分别采用普通接骨板及小型接骨板进行内固定,术后随访平均6个月,复查项目包括临床检查、牙模型分析及X线检查。结果:134例骨折中6例出现术后感染,其中2例取板;术后3个月检查均无骨折错位愈合或不愈合。结论:根据下颌骨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正确的内固定方法,可以使骨折期缩短,减少或避免牙齿损伤,早期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6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其中64例单发骨折者,单纯骨内固定59例,骨内固定辅以颌间牵引5例;42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复位术加颌间牵引。结果 106例下颌骨骨折均获得良好的疗效,恢复正常咬合功能。结论 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单发性骨折大都能达到良好复位作用;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辅以颌间牵引同样能恢复正常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临床总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通过自 1996~ 2 0 0 0年采用纯钛板对 2 0 0例下颌骨骨折内固定 ,在遵循解剖复位 ,坚强固定 ,无创外科 ,早期功能 4项原则下 ,降低了并发症 ,缩短了治疗期 ,早期恢复颌骨功能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性 170例 ,女性 30例 ,年龄 16~ 5 0岁。急诊开放性单纯下颌骨骨折 5 2例 ,闭合性单纯下颌骨骨折 6 0例 ,下颌骨伴复合伤 5 0例 ,陈旧性骨折 38例 ;垂直不利型骨折 6 0例 ,垂直有利型骨折 38例 ,水平不利型骨折 5 2例 ,水平有利型骨折 5 0例 ;单发骨折92例 ,多发骨折 86例 ,粉碎性骨折 2 2例 ;其中骨折固定术中拔牙 1…  相似文献   

9.
下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7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76例下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从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疗效等方面总结钛板内固定的临床应用经验。结果:76例下颌骨骨折经1~6个月随访,摄X线片检查,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良好,开口度正常。结论: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效果确切,是治疗颌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微型钛板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微型钛板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中的效果及可靠性.方法对84例共110处骨折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结果82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二期愈合,术后2周观察70例张口度>30mm,14例<30mm,6例出现轻度咬合不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6月后复查52例张口度均>35mm,.结论下颌骨骨折微型钛板内固定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经口入路避免了面部疤痕,对颞下颌关节影响小,较传统的骨折处理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L/DL-聚乳酸夹板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国产新型L/DL 聚乳酸与DL 聚乳酸接骨装置行骨折内固定的效果 ,并比较两种可吸收材料的性能。方法 用L/DL 聚乳酸及DL 聚乳酸接骨板、螺钉固定 16只狗下颌骨骨折 ,作同体对照研究。采用大体、组织学、X线摄片、骨力学测试及材料理化性能检测等方法 ,观察 2、4、8、2 0周时的内固定效果及材料降解吸收情况。结果 所有狗双侧下颌骨骨折皆在对位良好的情况下愈合。L/DL 聚乳酸夹板固定侧骨力学强度在 4、8周时高于DL 聚乳酸夹板固定侧 (P <0 .0 5 )。L/DL 聚乳酸的降解吸收较DL 聚乳酸慢 ,对机械强度的保持优于DL 聚乳酸。结论 L/DL 聚乳酸及DL 聚乳酸接骨板、螺钉均能保证下颌骨骨折的愈合 ,符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原则。L/DL 聚乳酸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更适合于向小型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固定方法对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旨在探讨固定方法对下颌骨骨折愈合的机制的影响。研究选用家兔15只,分3组,造成人工骨折,进行钢丝缝扎、非加压和加压坚固固定。通过肉眼、组织学观察反抗挠曲愈合强度测定作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坚固固定下,外骨痂体积减小,愈合强度增大,愈合无软骨参与,表现为膜性化骨过程;加压固定下,骨修复成份自初始便具备方向特性,直到骨形成,总体呈现裂隙愈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取钛板原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目的 探讨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取钛板的原因。方法 收集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收治的 5 3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取钛板患者 ,就取板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取板原因中患者要求者 17例 ,感染 8例 ,医生建议 5例 ,钛板外露 4例 ,钛板断裂 4例 ,神经麻木 4例 ,种植障碍 3例 ,其它 (包括颜面畸形二期矫正及影响义齿修复 ) 8例。结论 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取出钛板的适应证 :(1)螺钉松动、钛板断裂 ;(2 )钛板外露或骨折感染持续不愈 ;(3)儿童或种植患者 ;(4 )钛板植入区再次手术或妨碍义齿修复 ;(5 )对金属敏感或患者有强烈要求  相似文献   

14.
腓骨游离瓣重建下颌骨的骨段塑形与固定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腓骨游离瓣同期修复下颌骨缺损过程中骨段的塑形与固定方法。方法:作者自1996年4月以来连续应用腓骨游离瓣修复口腔下颌骨缺损26例。依下颌骨缺损范围,将缺损分为八种类型。根据每类缺损部位及特点,对修复骨瓣进行截开、分段,参照正常下颌骨解剖形态对骨段塑形,分别用微型钛板,修复钛板,记忆合金骑缝钉或20号不锈钢丝进行固定。结果:所有骨瓣及骨皮瓣均存活,成功率100%。26例下颌骨缺损中Ⅰ类缺损4例,Ⅱ类4例,Ⅲ类4例,Ⅳ类5例,Ⅴ类2例,Ⅵ类3例,Ⅶ类3例,Ⅷ类1例。骨瓣截成4段者1例,3段者6例,2段者14例,剩余5例未分段。术后3个月摄片示仅1例分成3段者最短骨段有轻度吸收,其余骨段愈合良好。术后面形恢复优良率达85%(22/26)。结论:腓骨游离瓣可截成2~4段。截骨部位应选择在正中联合,颏体交界处和下颌角处。修复正中联合缺损时以选用小型钛板固定为宜,二段以上的骨瓣或修复升支缺损时,应选用修复钛板进行固定,钢丝结扎仅用于辅助固定,记忆合金骑缝钉适用于骨瓣与髁突的固定  相似文献   

15.
23例髁突骨折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作者对23例髁状突骨折患者保守治疗16人,手术治疗7人,随访1~7年,以观察治疗前后髁状突骨折后成角和恢复情况与远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为髁状突骨折移位角度,行保守和手术治疗者分别平均为26.81°和56.28°;年龄则分别为24.62岁和35.86岁。根据此角度和年龄来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其远期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6.
钛板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近年来 ,颌骨骨折随交通事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 ,如何使骨折复位固定更佳 ,减小患者痛苦、早期恢复口腔功能等 ,是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内容。钛板正被应用于颌骨骨折的复位内固定中 ,由于钛独特的优点 ,弥补了以往颌骨骨折治疗方法中的不足 ,渐受临床医生的欢迎。我科自 1 997年 6月~1 999年 6月采用纯钛夹板对 4 8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 ,均获满意的治疗效果 ,随访 6个月~ 2年 ,成功率 1 0 0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选用上海馀振兴齿科器材厂生产的纯钛多型夹板 ,厚 1 .0~ 2 .0 mm,宽 3 .0~ 6.0 mm,4~ 1…  相似文献   

17.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颌面部创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时既要恢复面部外形,又要恢复各种功能。我科自1998年应用坚强内固定(rigid intenal fixation,RIF)技术治疗24例颌面部不同部位的骨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颌面骨折是最常见的颌面部损伤 ,以往多采用单颌结扎固定 ,颌间牵引固定 ,切开钢丝内固定和小钢板内固定术等治疗方法 ,均收到良好效果 ,但也存在着固定时间长、进食受限、口腔卫生差、固定稳定性差 ,需二次手术取除内固定装置等若干问题 ,作者自 1 997年开始应坚强内固定术 (rigid internal fixa-tion,RIF)治疗颌面部骨折 80例获得满意效果 ,克服了以上弊端 ,现就其方法报告如下 ,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选用西安中邦公司和第四军医大学齿科材料厂联合研制的中邦牌坚强内固定钛板系列。1 .2 器械选用中邦牌坚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采用混旋聚乳酸 /纳米羟基磷灰石 (PDLLA /nano HA)复合板 (以下简称复合板 )固定对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 18只新西兰兔两侧下颌骨体部截骨 ,分别采用复合板和纯PDLLA板固定。术后 2、3、4、6、12、2 4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V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术后 2~ 4周 ,复合板侧骨痂中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骨细胞周围基质中V型胶原高水平表达 ,呈强阳性着色 ,第 4周时达到高峰。 6周时阳性信号明显减弱 ,第 12周、2 4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减少 ,基质呈微弱阳性着色 ,V型胶原基本无表达。PDLLA板侧 2~ 4周时与复合板侧相似 ,着色较浅 ,从第 4~ 2 4周阳性信号逐渐减弱 ,第 12周、2 4周仍可见骨痂改建征象 ,基质弱阳性着色。结论 复合板侧骨痂中V型胶原的表达强弱变化与下颌骨骨折正常愈合过程基本相符 ,复合板对骨痂的形成和改建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As the adaptation of titanium crowns obtained by Rematitan Plus investment, specific for titanium, is not recognized to be suitable,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pecific liquid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old of investments on the internal misfit of crowns cast on commercially pure titanium. Individual dies of epoxy resin were obtained, representing teeth prepared for full-crown restoration with a 6-degree axial surface convergence angle and shoulder (1.0 mm). For the waxing of each crown, a ring-shaped stainless steel matrix (8.0mm internal diameter; 7.5 mm height) was adapted above the individual dies of epoxy resin. The Rematian Plus investment was mixed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using tw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specific liquid: 100%, 75%. Casting was performed in a Discovery Plasma Ar-arc vacuum-pressure casting machine with molds at temperatures of 430°C, 515°C and 600°C. The crowns were cleaned individually in a solution (1% HF + 13% HNO3) for 10 min using a ultrasonic cleaner, with no internal adaptations, and luted with zinc phosphate cement under a 5 kg static load. The crown and die assemblies were embedded in resin and sectioned longitudinally. The area occupied by cement was observed using stereoscopic lens (10X) and measured by the Leica Qwin image analysis system (mm2). The data for each experimental condition (n=8) were analyzed by Kruskal-Wallis non-parametric test (á=0.0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iquid dilution and the increase in mold temperature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levels of internal fit of the cast titanium crowns. The lowest means (±SD) of internal misfit were obtained for the 430°C/100%: (7.25 mm2 ±1.59) and 600°C/100% (8.8 mm2 ±2.25) groups, which presented statistically similar levels of internal misf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