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使用低等级棉生产C 9.7tex纱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确保由429原棉纺出的C 9.7 tex纱的成纱质量,对设备进行了改造,优化了各工序工艺参数,并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清棉工序采用"多松少打、早落少碎"的工艺原则,梳棉工序采用"轻定量、低速度、紧隔距、强分梳、多除杂"的工艺原则,并条工序合理牵伸分配,适当降低前罗拉速度,粗纱捻系数偏大掌握,细纱工序采用"两大两小"的工艺措施,使得成纱质量达到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顺利纺制Pindarl纤维纱,对Pindarl纤维进行预处理,开清棉采用多梳少打,以梳代打的工艺原则;梳棉工序采用较大的隔距,并适当降低分梳速度;并条工序采用配有自调匀整的单道并条机;粗纱工序采用较大的粗纱捻系数和橡胶假捻器;细纱工序采用较大的后区罗拉隔距、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及较低的速度;络筒工序采用低速度、低张力的纺纱工艺,最终保证了Pindarl 14.8 tex纱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3.
针对原棉含杂率高的特点,充分发挥清梳设备效能,加大落棉,加强对杂质和短绒的排除,合理改进开清棉设备,清棉工艺遵循"精细抓取,多梳少打,早落少碎"的工艺原则,提高原棉开松度,降低棉卷含杂率,梳棉工序采取"低速度,紧隔距,强分梳,多除杂"的工艺原则,减少生条结杂,使成纱质量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咖啡炭改性涤纶与粘胶赛络集聚纺的成纱质量,针对咖啡炭纤维较蓬松、易粘卷的特点及混纺组份纤维的性能,进行了充分而有效的混合清花工序,采用"多松少落、减少打击"工艺原则,梳棉工序加强分梳和转移、选用配套针布,优选工艺参数,并条工序采用三道并合顺牵伸工艺,优化配置粗纱、细纱工序,采用"重加压、低速度、大后区隔距、小后区牵伸"和"二大一小"工艺原则,络筒采用"小张力、低速度"工艺原则,合理应用专件、器材,成功纺出满足使用要求的高质量纱线。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大豆蛋白纤维转杯纱的合理工艺,针对大豆蛋白纤维抱合力差,静电较严重的问题,纺前要对大豆蛋白纤维进行给湿加油预处理,开清棉工序采取"轻打、多松、适落、早落"的工艺原则;梳棉工序实施"多梳、少落、强转移"的工艺原则;并条工序采取"顺牵伸少并合、大隔距重加压、轻定量慢速度、光通道"的工艺原则;转杯纺工序采用大纺杯、小张力、刻槽阻捻头等措施,保证了纺纱的顺利进行及成纱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6.
针对远红外涤纶纤维和竹纤维与腈纶纤维的特性,结合生产实践,探讨了提高远红外涤纶与竹纤维和腈纶混纺纱质量所采取的有效措施,试验结果显示:清花工序采用"流程短、以开松混合为主、多松少打、低速度、多混少落"的工艺原则;梳棉工序按照"轻定量、中隔距、中速度、大转移比、多梳少落、小张力牵伸"的工艺原则;并条采用"轻定量、低速度、重加压、顺牵伸、大隔距"的工艺原则;粗纱工序遵循"重加压、慢车速、大隔距、中捻度、小张力"的工艺原则;细纱工序采用"中速度、偏大捻系数、重加压、大隔距、中硬度胶辊、小钳口隔距、车间采用合适的温湿度"的工艺原则,可以使成纱的质量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顺利纺制澳棉18.2 tex普梳纱,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减少棉结,对纺纱各工序工艺参数配置进行了优化。针对澳棉纤维细小杂质不易排除、纤维经多道皮棉清理损伤较严重、短纤维含量相对较高的性能特点,对纺纱各工序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优选了关键器材配件,提高了半制品及成纱的质量水平。清棉工序重视"短流程、多松少打、早落少碎、充分开松";梳棉工序加强"紧隔距、强分梳、多除杂、少损伤、多转移";并条工序头道并条采用5根并合,二道并条采用6根并合;粗纱工序采取大后区罗拉隔距、小后区牵伸倍数、小粗纱定量和大粗纱捻系数;细纱工序采取较小的前区隔距并应用压力棒隔距块。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提高了成纱条干均匀度,减少了棉结、杂质,使澳棉18.2 tex普梳纱的质量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天然彩棉的成纱质量,针对天然彩棉纤维细度较细,马克隆值偏低,含杂略高的特点.在纺纱过程中,通过对各工序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并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总结出在纺天然彩棉时,清棉工序应"勤抓少抓,多梳少打,充分混和",梳棉工序采用低刀小角度、适当降低刺辊速度,精梳工序加大落棉隔距,并条工序在总牵伸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减小后区牵伸倍数,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缩小主牵伸区罗拉隔距、适当减小细纱后区牵伸的工艺原则.从而提高彩棉成纱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水溶性维纶11.8 tex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顺利纺制水溶性维纶11.8 tex纱,针对该纤维的性能特点和用户对成纱异纤的严格要求等条件,开清棉工序采取"小定量、低速度、勤抓取"工艺,以减少纤维损伤,保证成卷质量;梳棉工序采用"慢速度、多梳少打、勤转移"工艺,以减少棉结产生;并条工序采取"短流程、低速度"工艺,防止纤维条过熟;粗纱和细纱工序采用"低速度、小后区牵伸、大后区隔距"的工艺原则;络筒工序掌握"小张力、低速度"的控制原则。同时严格控制各工序温湿度和异纤,最终成功纺制出水溶性维纶11.8 tex纱,其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探讨精梳纯棉细号强捻纱生产工艺。针对细号强捻纱强力低、纺纱难度大的特点,通过选用优质长绒棉、细绒棉;优选工艺配置,清棉采取"多松少打、渐进开松",梳棉采用"轻定量、紧隔距、低速度、强分梳、少损伤、好转移"的工艺原则;采用长绒棉与细绒棉精梳条在并条两道混和,确保混和均匀;设计好细纱后区牵伸、前罗拉速度、锭速等工艺,控制细纱断头;络筒控制筒纱黏连、捻接失误率及捻接头质量。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保证了JC 9.7 tex强捻纱的顺利生产,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铜氨纤维的特性,铜氨纤维与棉纤维混和纺制针织用纱的工艺方案是采用三道并条的工艺。铜氨纤维纺纱在开清棉工序以多松少打、多梳少落为工艺原则,为减少纤维损伤及打手返花,造成过多的棉结,适当降低打手速度,并跳过A036B型豪猪开棉机,减少打击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棉纺设备上加工超细特丙纶纤维纱,根据超细特纤维的特点,在混料时要适当给湿、加油;开清工序要减少纤维损伤;梳棉工序要合理选择针布,采用轻定量、慢速度、大隔距工艺;并条工序采用重加压、大隔距、通道光洁、防缠防堵等措施;粗纱、细纱工序采用大隔距、重加压、小张力、小捻系数的原则,可成功纺制4.92 tex丙纶纱,且成纱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
赵博 《棉纺织技术》2007,35(8):31-33
为了顺利生产牛奶蛋白纤维氨纶包芯纱,对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生产前对牛奶蛋白纤维进行预处理,清梳工序采用低速度、大隔距、多梳少打、均匀混和、快转移、小张力的工艺原则,并条采用顺牵伸,粗纱适当加大捻度、减少后区牵伸倍数,细纱采用重加压、大后区隔距、小后区牵伸、小钳口隔距等技术措施.措施实施后,成纱质量好,条干均匀.  相似文献   

14.
竹纤维精梳棉混纺纱的生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探讨竹纤维/精梳棉60/40 9.8 tex混纺纱的生产工艺.针对竹纤维特性,对竹纤维进行人工开松预处理,并加3%的抗静电剂.提出了各工序选择工艺参数的原则,清棉工序应多梳少打,充分混和,降低各单机的速度;梳棉工序抬高给棉板位置,降低刺辊速度;精梳工序采用轻小卷定量,增大落棉率;细纱工序放大后区罗拉隔距,配置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小钳口隔距.经过不断的试验,提高了成纱质量,确保了满足喷气织机的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玉米纤维与彩色棉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分析了玉米纤维与棕棉纤维的特性,玉米纤维与棕棉纤维混纺纱采用两种纤维分别制条再混和纺纱的工艺流程.玉米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好、含杂少、回潮率低,开清棉工序采用"勤抓少抓、多松少打、轻梳少落"的工艺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低级别配棉转杯纺纱的成纱质量,根据棉纺系统工程工艺学的思路,并结合全面质量管理,针对原料性能特点,在纺纱各工序进行了工艺参数的优化配置.开清工序采取适度降低各部打手速度、合理配置各部隔距,加强开松和转移,减少纤维损伤;梳棉工序采用重定量、中速度,加强纤维梳理和转移;并条工序采取重加压、中定量、低速度、小隔距工艺,加强纤维混和,改善纤维伸直度;转杯纺工序采用中定量、高速度、中张力、中负压工艺.实践表明,优化配置纺纱各工序工艺,严格控制半成品质量,并从设备、工艺、操作及管理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对转杯纱重量不匀、条干不匀及强力不匀三项质量指标进行严格控制,转杯纱的整体质量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顺利纺制竹纤维18.5 tex针织用赛络纱,确保成纱质量,根据竹纤维性能特点,通过纺纱实践,对纺纱各工序进行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清梳工序要充分开松和梳理,减少纤维损伤;并粗工序采用轻定量;细纱工序加强操作,减少断头.竹纤维18.5 tex赛络纱成纱条干、强力、毛羽指标较好,但成纱细节较多,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8.
圣麻涤棉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赵博 《棉纺织技术》2006,34(6):46-48
为了顺利开发圣麻涤棉混纺纱,针对圣麻纤维吸湿透气、抑菌防霉的特点,采用条混的混和方法,在国产A系列纺纱设备上开发了系列混纺纱.主要介绍了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的工艺设置及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认为合理确定工艺参数、优选纺纱配件、保持良好机械状态、保持纺纱通道光洁、提高管理水平是提高混纺纱综合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