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澜沧江流域为对象,采用气候倾向率、MK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1958-2015年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年内分配及演变趋势,揭示径流演变的驱动要素。结果表明:澜沧江流域气温空间分布不均,上游温度低降水少,下游温度高降水多;降水和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秋两季,径流峰值比降水峰值滞后一个月;1958-2015年气温呈上升的趋势,降水和径流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径流出现突变的年份,年径流减少21.5%;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对径流减少有一定贡献;气温与径流的相关性较差,降水径流相关性于2005年之后变差,尤其是夏秋两季。  相似文献   

2.
娘子关泉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泉。也是阳泉市的主要水源。选取降雨量、气温、径流量、泉流量4个指标,分别计算各指标5年滑动平均值.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趋势线。对序列进行Mann—Kendall检验。结果表明:1951~2000年娘子关泉域面平均雨量、径流量和泉流量均存在显著下降趋势,年均气温存在显著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根据台兰水文站1957-2010年降水、气温、径流资料,应用多种数理统计法对各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降水量年际变幅增大,但多年平均值基本稳定,总体呈上升趋势;气温以1980年为分界,以前呈显著降低趋势以后有着显著上升趋势,总体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径流表现出较明显的增多趋势,初步判断得出在春季气温是影响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而在夏秋冬季降水与气温共同影响着径流组成。  相似文献   

4.
邰洪生 《治淮》2007,(9):6-7
一、淮河水灾害的自然原因1、气象水文淮河流域地处长江与黄河之间,春冬干旱少雨,夏秋闷热,处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区,以南属北亚热带区,旱涝、冷暖转变较快。年平均气温11℃~16℃,由北而  相似文献   

5.
1951-2006年北京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浩 《北京水务》2013,(3):36-40
利用北京国家级野外气象观测站历年气温和降水实测资料(1951—2006年),用回归分析、趋势线等方法分析北京近56年来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近56年来,北京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气温线性倾向率为0.41℃/10a,56年中温度增加约为2.3℃。气温季节变化趋势与年际变化一致,都呈上升趋势。四季中,冬季升温趋势最明显,平均0.057℃/a;春季和秋季次之,分别为0.047℃/a和0.036℃/a;夏季最弱,平均为0.028℃/a;(2)近56年来,北京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年降水量线性倾向率为-4.96 mm/10a,56年减少约为27.78 mm,气候变干趋势明显。降水量季节变化存在差异,除春季呈现微弱的增加趋势外,夏季、秋季与冬季的变化趋势与年际变化趋势一致,呈减少趋势。夏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最明显,平均为15 mm/a;秋季和冬季次之,平均为1.5 mm/a和0.2 mm/a。  相似文献   

6.
以位于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的黄河中游左岸支流——山西涑水河流域干旱频繁发生为研究背景,主要应用线性回归、累计距平、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及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等方法进行流域代表性气象站和水文站1960年~2020年水文气象要素年内、年代际变化趋势特征的分析.结果 表明,受气候条件及人为因素等的影响,该流域...  相似文献   

7.
利用清流河流域1961-2012年的降水、气温、蒸发和径流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系统诊断了不同尺度水文气象要素的历史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清流河流域夏季气温呈非显著升高趋势,年与其它季节气温呈显著性升高趋势,在2007年之后,年和季节气温均存在下降的态势。年降水量和夏、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春、秋季节降水量呈非显著性减少趋势。年水面蒸发量和除春季之外的季节水面蒸发量呈减少趋势,在清流河流域蒸发悖论现象突出。径流量的演变趋势与降水的演变特征总体一致,年和季节径流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冬季径流量增加趋势显著;年和季节降水径流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65以上,降水是径流量变化的主要驱动要素,因此,未来气候变化特别是降水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洪泽湖水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实地科学考究和历史水文资料,从水位变化、水量平衡、水量平衡风浪与湖流,以及湖区热学状况等多方面,地洪泽湖进行水文特征分析,从而奠定了进一步开展洪泽湖研究工作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运用不均匀系数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R/S分析、Pettitt变点检测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天然文岩渠流域1970—2009年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年内分配差异较大,水面蒸发量年内分配较为平均。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具有反持续性,在未来将呈增加趋势;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年蒸发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分别于1984年、1994年、1977年发生变异,且都具有长持续性,在未来一段时间都将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0.
骈春萍 《山西水利》2009,25(4):33-34,38
根据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对近45年来昕水河流域径流、泥沙、降水等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可为昕水河流域防汛减灾、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了解黄河源区旱涝变化特征,基于黄河源区1961—2016年水文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Pettitt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法系统分析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年径流量序列的趋势、突变和周期性,并采用克里金插值和空间变差系数研究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降水量上升趋势不明显,没有明显的突变性,在30 a左右周期显著;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在1997年前后存在较强的突变性,无明显周期;年径流量下降趋势明显,在1989年前后存在较强的突变性,在30 a左右周期显著;年降水和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差异明显,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在减小,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不明显。2000年前,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差异比较大,2000年后空间分布比较均匀。研究成果有利于认识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淮河流域干旱 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淮河流域35个气象站点的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Drecipitafion in- dex , SP1)分析了淮河流域近50年(1961 } 2010年)的年度干旱指数,并利用干旱发生频率、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三项干旱指标分析了淮河流域的干旱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淮河流域以轻旱、中旱为主,重旱、特旱相对较少,有干旱发生面积有逐年递减而发生强度呈增强趋势。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淮河流域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研究渭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渭河源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采用坎德尔秩次相关、斯波曼秩次相关、线性趋势回归检验法对渭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趋势进行检验,利用M-K检验法找出各要素的突变年份,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阶段降雨、蒸发量对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近30年来渭河源区年降水量与四季降水量均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年蒸发量与春、夏季蒸发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年径流量与夏季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冬季径流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均在1993年发生显著性突变,年蒸发量在1990年发生显著性突变。分析得出:1981-1993年年径流量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变化影响,1994-2010年径流量变化主要受蒸发量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14.
西安黑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1961—2000年之间黑河流域黑峪口、小王涧、金井、老水磨、板房子5个雨量站的降雨资料以及黑峪口水文站蒸发和径流量资料,运用距平分析法,对流域水文要素的时程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流域降雨、径流、蒸发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之间变化大。降雨集中于6—10月,占全年的70%以上,蒸发集中于5-6月,占全年的32%以上,径流集中于6~10月,占全年的70%以上,降雨与径流90年代后递减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应对中亚敏感的生态系统对我国的影响,促进我国与中亚各国间资源的合作开发利用,以塔吉克斯坦为研究区,借助GIS平台、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该国1980-2010年间的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为该国开展气候变化的监测、诊断、评估、预估影响以及对策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1980-2010年,塔吉克斯坦的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增率为0.30℃/10a,该国气温空间分布为东部高、西部低;该国降水量近31年来总体上呈现平稳态势,但年际间波动较大,其年代变化过程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降水增加,90年代以后除索格特州外其余各行政单元的降水均呈减小趋势;降水变化空间分异显著,经度地带差异性比较明显,大致由东向西递增。  相似文献   

16.
根据魁龙水库历年观测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流域降水量年际年内变化和径流特性,研究了流域洪水水文和泥沙特性,并对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通过对魁龙水库水文特性的分析,为水库防洪调度、兴利调节、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和影响.因此,本文基于鄱阳湖星子水文站1951-2020年的水位数据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分析鄱阳湖湖区的洪水要素趋势和突变情况.研究表明:(1)年最高水位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统计上不...  相似文献   

18.
王希之 《治淮》1996,(6):13-14
淮河水系洪灾较为频繁,1991年大水使安徽、江苏两省许多地区深受水患之害,人们记忆犹新。防洪——历来是治淮的重中之重。现阶段防洪措施不外乎工程性与非工程性两类,前者主要依赖国家投资,取决于国民经济实力,是有限的;后者则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洪水预报、各级领导及水利专家的决策等,这主要受制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本文利用淮河流域多年来的水文资料记载,分析淮河洪水的演变特点,相信这对淮河防洪决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鹤岗市的自然概况及降水、蒸发、径流和水资流等水文特征。  相似文献   

20.
吴恒清 《治淮》1999,(6):41-42
一、问题的提出 淮河正阳关以上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已近十年,系统覆盖豫、皖两省5个地区,范围广而分散,控制面积达5万多平方公里。系统由淮委、安徽和河南省水文局及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4个数据处理中心,驻马店、信阳、潢川、阜阳、六安5个分中心,分中心下辖50个雨量站、34个水位雨量站和27个中继站组成。遥测信息共享部门多,系统拓扑结构复杂。系统计算机网络建设之前,5个分中心(驻马店、信阳、潢川、阜阳、六安)和2个数据处理中心(郑州、合肥)与中心站(蚌埠)之间通过专用通信网信道,采用点对点通信方式进行组网,数据在蚌埠中心站集散,以数据文件形式传输处理遥测数据。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遥测数据高速传输和多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