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关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对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鉴别良、恶性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辅助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呈非肿块样强化的乳腺病变的影像资料,分析病变在DCE-MRI上的特征和定量参数[(病变分布特征、内部强化特点、TIC曲线、最大增强斜率(MSI)]及IVIM-DWI定量参数(f值、D值、D*值)并进行良、恶性组间比较;建立单独应用DCE-MRI及DCE-MRI与IVIM-DWI联合应用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其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病变的分布特征、强化特点及TIC曲线类型在良、恶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SI(恶性组:2.57、1.89;良性组:1.92、1.43)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f值(8.13±2.64)和D*值(6.96±2.89)高于良性组(分别为6.92±2.56和 6.83±2.58),D值低于良性组(恶性组:1.05±0.31;良性组:1.27±0.26),其中D*和D值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回归模型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4%、68.42%、81.13%、79.49%、80.75%及91.18%、73.68%、84.91%、83.35%、85.24%。结论:IVIM-DWI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方法能提高DCE-MRI检查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尤其是诊断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方舒  章伟  蒋政焱  刘敏  柳婷艳  丁茹 《实用放射学杂志》2021,(8):1290-1293,1301
目的 探讨MRI检查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NME)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1例NME患者MRI影像资料,比较良恶性病灶的分布特征、内部强化方式、增强曲线类型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变量二元Logistic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相似文献   

3.
李娜  罗娅红  于韬 《放射学实践》2019,34(11):1242-1245
【摘要】目的:探讨MRI对乳腺成簇环状非肿块强化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簇环状非肿块强化病变患者102例,良性34例,恶性68例。观察比较两组病变的MRI特征。结果:良性组平均年龄38.94岁,低于恶性组(51.37岁)。良性组病变以区域(44.4%)及多区域性(27.8%)分布居多,恶性组以段样(47.1%)及区域性(27.9%)分布居多。DWI图像良性组以高或稍高信号(54.3%)、中心高信号(31.4%)居多;恶性组以高或稍高信号(48.4%)、边缘高信号(48.4%)居多。良性组平均ADC值 (1.12±0.25)×10-3mm2/s高于恶性组(1.00±0.24)×10-3mm2/s。良恶性成簇环状强化病变在年龄、分布、DWI信号、ADC值几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多种成像序列相结合对良恶性成簇环状强化病变术前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近几年在最新技术条件下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网(CNKI)的英文和中文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文献评价采用诊断研究评价工具QUADAS-2.数据分析采用Meta-DiSc1.4软件,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对所有研究进行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汇总灵敏度(Se)、汇总特异度(Sp).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纳入28项研究,共1 707例患者、1 857个病灶.28项研究存在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汇总Se、汇总Sp分别为93%、88%,SROC的AUC为0.96.结论 DWI与DCE-MRI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一种诊断效能较高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乳腺MRI非肿块强化(NME)病变缺乏特征性表现,无论从现有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描述的形态特征、其他表示形态特点的定性或者定量特征(包括纹理特征),还是定量的经典数学模型中提取的动力学参数,临床工作中单一特征类型的应用对这类病变的检出、描述和诊断都极具挑战性,因此需要结合形态学和动力学特征,并寻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RI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在非肿块强化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接受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诊1年以上的203例非肿块强化患者资料,根据BI-RADS分类研究其动态增强形态学特征和时问-信号强度曲线(TIC)、进行分类并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结果 203例患者中共209个非肿块强化病灶,良性病变58个(27.75%),恶性病变151个(72.25%).良性病变中以腺病最多,占25.86%(15/58);恶性病变中浸润性导管癌最多,占47.68%(72/151),且均伴有导管原位癌成分.在形态学上,良恶性病变在局灶性分布、节段性分布、簇状环形强化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3、0.010);良恶性病变在TIC类型Ⅰ型和Ⅲ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18).恶性病变的危险性相关因素包括节段性分布、簇状环形强化、TIC为Ⅲ型(OR值分别为3.5、4.22、2.48).MRI BI-RADS分类对非肿块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04%、55.17%、83.25%.结论 MRI BI-RADS是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非肿块强化病变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验证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探讨其最佳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的诊断价值,比较DCE-MRI定量参数及直方图参数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DCE-MRI检查的151例乳腺病变的患者,共166个病灶,参照病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良性组、恶性组。使用图像后处理软件获得病灶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管容积分数(Vp)值,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DCE-MRI定量参数值的组间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参数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效能。选择诊断效能最佳的参数作直方图分析,提取14个直方图参数,评价组间参数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鉴别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最佳参数,评价其诊断效能。比较常规定量参数与直方图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恶性病变Ktrans、Kep、Vp值大...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多b值双指数模型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对于乳腺非肿块强化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本院乳腺MRI检查拟诊为非肿块强化(NME)的患者,术前均行MRI常规序列成像及IVIM序列扫描,追踪所有手术患者的病理结果,最终入组经病理确诊的乳腺良性NME病变 20例(20个病灶)和恶性NME病变27例(30个病灶)。分别测量良恶性病灶组单指数模型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IVIM相关参数(灌注分数f、假性扩散系数D*和纯扩散系数D),并进行比较;绘制两组ADC 值及IVIM相关参数值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两种不同指数模型诊断乳腺非肿块强化的最佳参数、诊断阈值和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病灶的ADC值和D值[(1.06±0.27)×10-3mm2/s、(0.85±0.24)10-3mm2/s]均小于良性病灶[(1.32±0.23)×10-3mm2/s、(1.31±0.32)×10-3mm2/s],f值[20.10%(13.38%,40.88%)]大于良性病灶[10.45%(6.28%,22.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10),两组间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8)。ROC曲线分析得到D值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08,而ADC和f值的AUC分别为0.794和0.717。当ADC取最佳诊断阈值1.15×10-3mm2/s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9%和76.5%。当D取最佳诊断阈值1.03×10-3mm2/s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0%和73.3%。当f取最佳诊断阈值13.60%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7%和70.0%。结论:多b值双指数模型IVIM DWI参数中D、f值有助于乳腺非肿块强化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其中D值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磁共振成像集合(MAGiC)序列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6例乳腺病变患者,共87个病灶,其中,良性病变32个,恶性病变55个.患者均行常规乳腺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并于增强前和注射对比剂后分别采集MAGiC序列图像.分析病灶的形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分析X线摄影中可疑钙化的形态及分布特点,探讨乳腺MRI非肿块样强化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70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有可疑钙化的非肿块型乳腺病变,分别通过对病变在X线摄影(mammography,MG)及动态增强MR(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 images,DCE-MRI)的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联合MIP及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4例行DCE-MRI及乳腺钼靶X线摄影且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非肿块样强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DCE-MRI特征、MIP图像中的邻近血管征及乳腺钼靶X线摄影表现;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各种检查方法 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非肿块样强化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54例中病理为恶性33例,良性21例。DCE-MRI的诊断敏感度75.8%,特异度76.2%,阳性预测值83.3%,阴性预测值66.7%,总符合率75.9%,约登指数0.52。DCE-MRI+MIP的诊断敏感度84.8%,特异度85.7%,阳性预测值90.3%,阴性预测值78.3%,总符合率85.2%,约登指数0.71。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诊断敏感度30.3%,特异度95.2%,阳性预测值90.9%,阴性预测值46.5%,总符合率55.6%,约登指数0.26。DCE-MRI及MIP联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诊断敏感度96.9%,特异度90.5%,阳性预测值94.1%,阴性预测值95.0%,总符合率94.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RI集合(MAGiC)序列定量图谱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6例乳腺病变(良性病变26例,恶性病变4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乳腺MRI检查.于注射对比剂前后采集MAGiC序列图像.测量病变增强前后的T1、T2和质子密度(PD)值,分别用T1 pre、T2 pre、PDpr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Look-Locker技术在定量动态增强(DCE)MR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搜集本院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患者63例,其中恶性组48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良性组15例.另选择48例双侧正常乳腺为对照组.行3.0 T DCE-MR检查,以Look-Locker序列为基础测量T1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的MRI动态增强扫描强化形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表现。结果:良性病变共22例(纤维腺瘤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乳腺囊肿5例,导管囊状扩张伴慢性炎症1例,囊性乳腺病3例);恶性病变共36例(浸润性导管癌28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导管原位癌2例,浸润性乳头状癌2例,髓样癌1例)。恶性病变多表现为边缘毛刺、分叶征或边缘模糊,环状强化或不规则强化。良性病变多表现为边缘光滑整齐的均匀强化,其中5例囊肿无强化。其中形态学阳性预测值为89.47%,阴性预测值为90.00%,准确率为89.66%。强化表现阳性预测值为89.74%,阴性预测值为94.74%,准确率为91.38%。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22例良性病变,13例(59.09%)表现为Ⅰ型,8例(36.36%)表现为Ⅱ型,1例(4.55%)表现为Ⅲ型;36例恶性病变,1例(2.78%)表现为Ⅰ型,9例(25.00%)表现为Ⅱ型,26例(72.22%)表现为Ⅲ型,阳性预测值为79.55%,阴性预测值为92.86%,准确率为82.76%。结论:乳腺MRI动态增强的形态学表现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相结合,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曲线(TIC)、半定量指标与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56个乳腺病灶的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半定量指标以及ADC数值。分析测定的6个半定量指标包括达峰时间(TTP)、正性增强积分(PEI)、时间最大密度投影(TMIP)、最大上升斜率(MSI)、流入(WI)、流出(WO),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6个半定量参数在良恶性病灶间的分布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联合MRI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半定量参数、ADC值得最佳诊断组合及最佳切值。结果:良性病灶38个,恶性18个。良性病灶多见TIC类型为I型,共29个(76.3%),TTP≥180s(79.4%)、MSI≤1500;恶性病灶多见TIC类型为I型,共14个(77.7%),TTP<180 s(91.79%)、MSI>1500。ADC数值良恶性病灶的分界为1.04×10^3mm^2/s。TIC类型、达峰时间(TTP)、最大上升斜率(MSI)、ADC值联合诊断敏感度98.2%、特异度93.3%。结论:TIC类型、达峰时间(TTP)、最火上升斜率(MSI)、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均有价值。且联合使用使得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术前行双乳MRI检查。分析病灶的形状、边界、强化方式、早期强化率(EER)、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参照Fischer评分标准对影像表现进行评分,根据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第5版(BI-RADS)进行分类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DCE-MRI、DWI、DCE联合DWI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122例中恶性80例,良性42例。DCE-MRI诊断敏感度为87.5%,特异度87.5%,符合率86.9%。以恶性病变ADC值的95%可信区间上限1.225×10-3mm2/s作为鉴别诊断阈值,敏感度为85.7%,特异度78.9%,符合率83.6%。DCE联合DWI的诊断敏感度达93.8%,特异度90.5%,符合率92.6%。DCE联合DW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0.915)高于单独诊断(0.866,0.855)。结论:DCE-MR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较高,DWI可提供辅助诊断信息,DCE与DWI联合诊断能明显提高对乳腺病变的术前定性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乳腺MRI非肿块强化(NME)病变缺乏特征性表现, 无论从现有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描述的形态特征、其他表示形态特点的定性或者定量特征(包括纹理特征), 还是定量的经典数学模型中提取的动力学参数, 临床工作中单一特征类型的应用对这类病变的检出、描述和诊断都极具挑战性, 因此需要结合形态学和动力学特征, 并寻找可靠性、可重复性更高以及定量评估的新工具(如机器学习等)来改善这一现状。鉴于此, 本文就乳腺MRI非肿块病灶分布及内部特征、功能成像特征以及人工智能应用这几方面, 主要对这类病变良性与恶性鉴别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乳腺 X 线摄影、超声及 MRI 对乳腺 MRI 非肿块强化(NME)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123个病灶)患者乳腺 MRI NME 病灶的乳腺 X 线摄影、超声及 MRI 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理结果恶性99例,良性24例,乳腺X 线摄影、超声及 MRI 的敏感度分别为72.73%、65.66%、84.85%,特异度分别为66.67%、79.17%、79.17%,准确度分别为71.54%、68.29%、83.7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92.86%、94.8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7.21%、35.85%、55.88%。MRI 对 NME 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乳腺 X 线摄影和超声(P <0.05)。且 MRI 与 MRI+乳腺 X 线摄影及 MRI+乳腺 X 线摄影+超声结果相近,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 对于乳腺 NME 病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