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N-取代的3,4-二氢-1,3-苯并(口恶)嗪具有生物活性,是潜在的安定剂和镇静剂,还是制备酚醛树脂的潜在中间体[1-3].一般以酚、伯胺和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sh缩合反应来制备[4].本文通过2,4-二叔丁基苯酚、乙二胺和甲醛反应,合成了亚乙基桥联的双(口恶)嗪,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2.
二烯丙基二苯并噁嗪中间体的结构与固化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苯并嗪化合物是以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和甲醛为原料合成的六元杂环.在适当条件下能发生开环聚合反应,生成类似于酚醛树脂结构的材料,固化过程无低分子挥发成份放出,因而作为酚醛树脂高性能化的新途径,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应用[1~3].苯并嗪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以邻烯丙基双酚A、多聚甲醛和烯丙基胺为原料, 采用无溶剂的方法合成了一种不含β-氢的苯并(口恶)嗪(2,2-二(3,8-二烯丙基-3,4-二氢-2H-1,3-苯并(口恶)嗪)-丙烷(B-dbo). GPC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此嗪中间体主要是单量体和二聚体. 用FTIR和 1H NMR对中间体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此苯并(口恶)嗪的分子结构中存在三种反应官能团: (口恶)嗪环、 N-烯丙基、 Ar-烯丙基. 用DSC和FTIR研究三种反应基团在固化时的反应情况. 将双酚A、邻烯丙基双酚A、 TiCl4和PCl5作为催化剂按适量的比例加入B-dbo中, 用DSC研究其固化行为, 并对TiCl4催化试样在不同的固化温度下进行FTIR测试分析, 提出在TiCl4催化下苯并(口恶)嗪环副反应及开环固化机理.  相似文献   

4.
N-取代的3,4-二氢-1,3-苯并噁嗪具有生物活性,是潜在的安定剂和镇静剂,还是制备酚醛树脂的潜在中间体。一般以酚、伯胺和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sh缩合反应来制备。本文通过2,4-二叔丁基苯酚、乙二胺和甲醛反应,合成了亚乙基桥联的双噁嗪,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邻氨基二苯甲酮为原料,经自身缩合环化合成了3种二苯并[1,5]二氮杂芳辛四烯衍生物(1a~1c);以邻苯二甲酸酐和溴苯为原料经傅-克反应制得中间体2-(4-溴苯甲酰溴)苯甲酸(M1);M1经叠氮化后自缩合制得6,12-二(4-溴苯基)二苯并[b,f][1,5]二氮杂环辛四烯(1d);以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自身缩合环化制得中间体二苯并[b,f][1,5]二氮杂环辛四烯-6,12(5H,11H)-二酮(M2);M2经氯化合成6,12-二氯二苯并[b,f][1,5]二氮杂环辛四烯(1e),化合物1a~1e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表征,其中化合物1c为新化合物。利用超临界色谱(SFC)技术对化合物1a~1e实现了手性拆分,获得5对具有高旋光度的光学活性异构体(ee99%)。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16种2,2-二苯并(口恶)唑衍生物,测定了化合物的熔点、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以及荧光量子产率,与1,4-二(苯并(口恶)唑1′,3′-基-2′)苯和1,4-二(苯并(口恶)唑-1′,3′-基-2′)乙烯衍生物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它们之间光谱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苯并噁嗪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禾本科植物中,这类化合物在前药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4].目前已知的合成方法中,大多都是采用邻氨基酚与ClC(R1R2)COCl(氯酰氯)在碱性条件下长时间回流制得的,反应时间较长;除反应原料外,还需要加入其它碱性物质和溶剂[5~7]  相似文献   

8.
大量文献报道了1,3,4-(口恶)二唑的合成及广泛的生物活性[1-3],酰基硫脲类化合物也因其广谱的生物活性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4-5].根据活性因子叠加的原理,本文将一系列1,3,4-(口恶)二唑引入到酰基硫脲中,从对氯苯氧乙酸出发,得到的酰基异硫氰酸酯再与一系列2-氨基-5-芳基-1,3,4-(口恶)二唑反应,合成了10个酰基硫脲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确认.同时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取代苯酚、多聚甲醛和取代苯胺为原料,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Mannich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3,6(8)-二取代-2,4-二氢-1,3-苯并(口恶)嗪类化合物.结果表明,取代苯酚和取代苯胺的取代基为供电子基时,合成产物的产率高于吸电子取代基的.产物的结构用1H NMR、13C NMR、IR和MS等进行了表征.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当浓度为25 mg/L时,化合物4j和4d对菌核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6.1%和81.5%,化合物4i对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81.6%.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对双酚A型苯并(口恶)嗪和两种苯并(口恶)嗪模型化合物热聚合体系固化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表观体积收缩率、密度-固化时间曲线、恒温固化收缩率以及密度-温度曲线几方面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苯并(口恶)嗪在固化过程中是否发生体积膨胀,并着重讨论了不同酚核结构苯并(口恶)嗪开环聚合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苯并(口恶)嗪均呈现出宏观体积膨胀效应,但在恒温固化过程中却均呈现体积收缩,且这种体积变化的大小与苯并(口恶)嗪的分子结构、聚合反应程度和交联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