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氧化法测定食品中没食子酸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氧化测定食品中没食子酸丙酯的方法。测定范围为5μg/mL~30μg/mL,检出限为1.25μg/mL,考察了缓冲溶液的酸度、试剂用量以及温度等实验参数并讨论了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本方法简单、测定快速,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2.
辣根过氧化物酶固定化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根过氧化物酶是一种重要的酶制剂,被广泛地应用在分析检测、有机合成、生物转化和食品工业等领域,本文评述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对外辣根过氧化物酶固定化研究的若干新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作了扼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淀粉浆液对涤棉混纺纱的黏附性和浆膜的力学性能,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乙酰丙酮(ACAC)/过氧化氢(H2O2)引发体系,催化酸解淀粉接枝丙烯酸甲酯。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接枝淀粉进行表征,并分析其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在HRP酶催化作用下丙烯酸甲酯与未糊化酸解淀粉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且对酸解淀粉结晶度影响不大;淀粉接枝改性后浆液黏度增大,黏弹性增加,呈现更具弹性的流体特征;相比于酸解淀粉,含有柔性接枝支链的淀粉浆液对涤/棉黏附性有明显提高,浆膜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均有增加,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测定了其CD谱,并分析了酶的二级结构与酶活力的关系。试验压力为0.1~500MPa,温度为20~60℃,保压时间为10min,酶溶液pH7.0。试验结果表明:(1)在处理温度为40℃、保压时间为10min和酶溶液pH7.0的条件下,压力对酶活力有显著影响;在100MPa附近的低压处理时,酶活力会反常升高;大于400MPa处理时,酶活力下降趋势缓慢。(2)在处理压力为500MPa、保压时间为10min、酶溶液pH7.0条件下,在4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酶的活力下降趋势缓慢:40℃以后,酶活力随温度升高下降迅速。(3)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与β-折叠的含量密切相关;超高压处理将降低酶构象中的β-折叠构象比例,从而使酶失活;温度协同超高压处理将加剧β-折叠的含量的下降,从而加速辣根过氧化物酶活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Hurnmers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通过超声波振荡后得到氧化石墨烯并用水合肼进行还原,制得还原石墨烯,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层间距由原料石墨的0.33 nm增加到0.86 nm,结构上出现了含氧基团,还原后的石墨烯某些含氧基团消失。制备了基于石墨烯修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电极的过氧化氢传感器,该传感器以石墨烯(GR)作为酶的载体,壳聚糖(CS)为粘结剂,硫堇(Th)作为电子传递材料,玻碳电极(GC)为基体,结果显示,石墨烯和硫堇在修饰电极中有协同作用的效果,基于GR-Th-HRP-CS/GC修饰电极的过氧化氢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催化电流与H2O2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0×10-5~1.1×10-3 mol/L,检测限为9.53×10-7 mol/L,表观米氏常数 为6.55×10-5 mol/L,该传感器具有优越的过氧化氢检测性能,可用于过氧化氢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是一类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及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酶。其家族成员众多,但都可以催化以过氧化氢(H2O2)作为底物的氧化反应。现有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利用过氧化物酶的氧化特性,来提高功能食品的质量属性和营养特性。而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过氧化物酶家族的一员,近些年来被大量研究。尤其是在食品研究开发中,有很多都是通过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去催化蛋白质或淀粉等食品分子来改善食品本身的性质或获得更合适的食品胶体,因此值得更深层次的挖掘其应用价值及市场。本文在介绍过氧化物酶的结构、催化机理及影响其催化的关键因素基础上,分析了过氧化物酶催化对食品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过氧化物酶在食品分子及其胶体体系修饰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进行了生物印迹,并对影响印迹酶活性的因素和印迹后酶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印迹酶比游离酶催化活性提高了约6倍,催化效率增加约10倍,Km值减小约3倍。  相似文献   

8.
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生物传感器测定火腿肠中亚硝酸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以电子媒介体聚苯胺和纳米TiO2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H2O2和NaNO2都具有很好的电催化还原性。在含有0.01mg/L~100mol/L的NaNO2(pH=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994 6,检出限为0.001 mg/L。应用于火腿肠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回收率为94%~103%。  相似文献   

9.
从辣根侧根中提取总RNA,以OligodT(18)为引物,通过反转录获得了辣根总mRNA的cDNA。以获得的cDNA为模板,利用设计的一对特异寡核苷酸引物P1和P2进行PCR扩增,得到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EC1.11.1.7)同功酶C2的结构基因(hrpC2)。将hrpC2与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PICZα-A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Xbal双酶切后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表达载体pPICZα-A-hrpC2。将pPICZα-A-hrpC2转化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测序结果显示,pPICZα-A-hrpC2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利用BlastN程序进行DNA序列分析,显示该序列为目的ORF框,无移码突变;与Fujiyama.K,Takemura.H等报道的hrpC2序列[D90115.1]有95%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0.
从辣根侧根中提取总RNA,以OligodT(18)为引物,通过反转录获得了辣根总mRNA的cDNA。以获得的cDNA为模板,利用设计的一对特异寡核苷酸引物P1和P2进行PCR扩增,得到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EC1.11.1.7)同功酶C2的结构基因(hrpC2)。将hrpC2与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PICZα-A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Xbal双酶切后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表达载体pPICZα-A-hrpC2。将pPICZα-A-hrpC2转化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测序结果显示,pPICZα-A-hrpC2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利用BlastN程序进行DNA序列分析,显示该序列为目的ORF框,无移码突变;与Fujiyama.K,Takemura.H等报道的hrpC2序列[D90115.1]有95%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聚酰亚胺纤维一步法生产线流程,对实际生产中出现的成品丝束含水量大的问题,针对涉及的设备装置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更改方案。对卷曲前方案考虑增加烘干定型机组所属橡胶轧辊的气源压力,提高卷曲系统的电加热温度;对卷曲后方案考虑将浸泡式上油改为摩擦式上油,延长丝束热定型时间,达到降低丝束含水量的目的。指出,调节橡胶轧辊的气源压力和增加电加热设备工作温度的方案简单易操作,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聚酰亚胺纤维及其纸基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聚酰亚胺纤维具备优良的性能,已经成为高技术纤维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聚酰亚胺纤维的研究进展以及聚酰亚胺纤维采用湿法造纸工艺抄造纸基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指出当前聚酰亚胺纤维纸的开发难点,并对聚酰亚胺纤维纸及其纸基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用一种新型的壳聚糖(C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合膜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以乙二醛作交联剂,二茂铁(Fc)作媒介体,制备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对该传感器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在H2O2浓度为3.00×10-8~3.00×10-4 mol/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使用SBA-50生物传感分析仪测定啤酒中的H2O2,回收率为97.6%~101.8%。  相似文献   

14.
特种纤维聚酰亚胺耐温等级高、绝缘性能优异、阻燃、耐辐射、高强高模,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的重要基础工程材料,也是当下先进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聚酰亚胺纤维和聚酰亚胺纸基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探讨了聚酰亚胺纸基功能材料在制备方面面临的技术难题,并对聚酰亚胺纤维及其纸基功能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矿物纤维不同的改性方法及其在不同浆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漂白麦草浆,用CPAM改性矿物纤维效果优于CS,其最佳添加量11%,相对于未添加矿物纤维,其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折度、耐破指数分别下降8.8%、11.5%、25.0%、11.9%,透气度提高了281.4%;对于漂白阔叶木浆,同样CPAM改性优于CS,其最佳添加量可达14%,相对于未添加矿物纤维,其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折度、耐破指数分别下降了10.8%、14.1%、32.6%、19.0%,透气度提高了328.2%。添加矿物纤维的效果明显优于滑石粉填料,表明矿物纤维除了起填料作用外还有纤维效应。最后通过不同pH值下的ζ电位分析矿物纤维的改性结果。  相似文献   

16.
对矿物纤维不同的改性方法及其在不同浆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于TMP浆,用CPAM改性矿物纤维效果优于CS,其最佳添加量8%,此时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折度分别下降8.1%、10.3%、20.0%,透气度、伸长率分别提高了200.2%、16.6%;对于BKP浆,同样CPAM改性优于CS,其最佳添加量可达14%,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折度、耐破指数分别下降了10.8%、14.1%、32.6%、19.0%,透气度、伸长率分别提高了328.2%、10.2%。添加矿物纤维的效果也明显优于滑石粉填料,表明矿物纤维除了起填料作用外还有纤维效应。最后通过测定不同pH值下的ζ电位分析矿物纤维的改性结果。  相似文献   

17.
使用氧等离子体并结合亲水剂对聚酯纤维进行处理,探讨氧等离子体处理对聚酯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等离子体对纤维表面形成刻蚀,引入含氧极性基团,提高了纤维的吸湿性,但处理时间超过3 min,纤维表面的极性基团又被溅射掉,纤维的吸湿性下降;聚酯纤维经氧等离子体再施以亲水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其亲水性及亲水的耐久性;氧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使聚酯纤维引入羰基含氧极性基团,且纤维的力学性能、热性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As a high-performance material for preparing composite materials, polyimide fibers suffer from many potential drawbacks, including poor bonding with other substrates, which results in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po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posed a simple and rapid technique for obtaining loose, porous polyimide fiber papers by implementing a wet method using equal amounts of polyimide fiber and polyimide fiber paper as reinforcements, respectively. The polyimide resin-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by hand lay-up and hot press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per-based reinforcement exhibited high porosity and the fibers were arranged with a uniform pore size distribution. The tensile properties, bending performance, and interlaminar shear performance of the paper-based composite improved by 130%, 108%, and 34.5%,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fiber-based counterpar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fiber length, fiber beating or lack thereof, and the basis weight of the paper. The increased uniformity of the polyimide fiber paper changed the ordering of the fibers and resolved drawbacks such as difficult dispersion, uneven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po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related to single fibers in the resin-based composite material.  相似文献   

19.
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成功将氨基苯磺酸、纳米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青霉素抗体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实现了聚氨基苯磺酸/纳米银放大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检测青霉素的电化学分析方法。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还原3,4-二氨基苯甲酸产生电流信号,进行电化学检测,实现蜂蜜中青霉素的定量测定。同时对测定缓冲液的pH、反应温度和时间等进行了优化,最佳条件下,在0.05~6.00μg/L浓度范围内传感器响应电流和青霉素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Δi(10-5A)=-0.7265C+4.1522,相关系数为0.9946,检出限为1.02μg/L。同时利用该传感器对蜂蜜样品中的青霉素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与酶联免疫法进行了对比,可知该法测定青霉素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适用于检测蜂蜜样品中的青霉素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