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Ⅱ型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常见急危重症,随着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进一步发展,易合并肺性脑病,可出现一系列危及患者生命的临床症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抢救措施[1]。纳洛酮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它可以通过有效地拮抗和逆转β-内啡肽抑制中枢性呼吸的作用,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自2007年6月至2011年2月对我院60例Ⅱ型呼吸衰竭并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血气分析结果和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慢阻肺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临床以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94例慢阻肺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组人数均为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面罩通气、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呼吸兴奋剂,对患者用药前后动脉血气改善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呼吸、症状改善率为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观察组治疗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治疗后对照组PaCO2、PaO2指标改善效果较观察组差(P<0.05).结论 慢阻肺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以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恢复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呼吸机治疗的4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治疗组,同期选取未采用呼吸机治疗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经鼻(面)罩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BiPA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8h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性脑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创和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无创及有创通气指征分为无创通气组及有创通气组,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治疗24h后与治疗前的血气指标及心率(HR)、呼吸频率(RR)状况及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气道粘膜损伤及撤机成功率。结果有创组与无创组治疗24h后的pH值分别为[(7.38±0.08)vs(7.23±0.05)],PaO2[(78.92±5.89)mmHgvs(63.45±4.69)mmHgl,PaC02[(61.05±4.31)mmHgvs(69.50±3.2)mmHg],HR[(90.6±3.7)次/minvs(87.9±4.5)次/min],RR[(25.7±0.8)次/minvs(21.9±1.2)次/min];有创组与无创组的住院时间[(23.5±4.0)dvs(19.6±3.4)d]及呼吸及相关肺炎发生率(13.2%vs1.9%)、气道粘膜损伤(7.9%vs0.0%)、撤机成功率(81.6%vs96.2%)两两比较,均P〈0.05。结论有创及无创正压通气均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应首选无创正压通气。  相似文献   

8.
杨丽霞 《河北医药》2013,35(3):413-414
呼吸衰竭是院前急救中的危重病症之一,其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因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的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迅速有效地纠正缺氧,加强患者呼吸,减少并发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无创正压通气(NPPV)作为一种新型通气技术,可短时间内缓解症状,为院内救护治疗赢得宝贵时间,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呼吸衰竭的辅助治疗[2],但NPPV在呼吸衰竭院前急救的相关报道仍相对较少.本研究采用NPPV抢救院前呼吸衰竭患者74例,收到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药实践》2016,(12):916-918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 PAP)联合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 O2,Pa CO2,Sa O2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3例患者病情加重,改为有创通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7%,其中10例患者病情加重,改为有创通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伴有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将110例呼吸衰竭伴有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该院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衰竭伴有意识障碍患者在严密的监测下,可适当、适时选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其治疗效果不亚于有创通气,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及患者痛苦,并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1.
曹霞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120-12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17例COPD伴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24、48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的患者pH、Pa02、PaCo2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COPD肺性脑病疗效确切,正确评估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保证气道通畅是保障通气治疗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无创正压通气同时给予纳洛酮。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8h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8h后pH值、PaO2、PaCO2与对照组显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临床症状,降低气管插管率,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观察我院20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的结果,证明其疗效是满意的,值得推广。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1月间收住呼吸科的患者。观察组20例呼吸衰竭的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43~76岁,平均60.3岁;对照组为20例,男性15例,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探讨无创正压通气与有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34例次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7例次。无创通气组予常规治疗联合使用无创通气,有创通气组予常规治疗联合使用有创通气治疗,动态观察两组病例血气分析,记录医院获得性肺炎、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等的差异。结果 (1)两组均可明显改善血气,有创通气组的入院后2日血气改善明显优于无创通气组(P<0.01);(2)两组均可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有创通气组的入院后2目的APACHEⅡ评分小于无创通气组(P〈0.01);(3)无创通气组的住院费用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低于有创通气组(P<0.01)。结论 无创有创正压通气均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无创通气可减少住院费用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重度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治疗和精心护理,20例患者中有17例血气指标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平稳,3例患者因肺功能极差,意识淡漠,躁动,咳嗽无力,不能与呼吸机节律协调,生命体征变化大,出现病情恶化,效果不理想.结论 在重度呼吸衰竭的救治中,及早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的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药物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经常规治疗后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79.4%,血气分析、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胃肠胀气,1例面部受压充血,经通气参数调整后好转;对照组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控制病情发展,应用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18.
王税霞 《贵州医药》2008,32(8):766-76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易合并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时引起肺性脑病.  相似文献   

19.
1996年6月~2002年12月我们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5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资料 :所选肺性脑病病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治疗组 :56例肺性肺病患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 ,男43例 ,女13例 ,年龄58~86岁。对照组 :为同期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因各种原因无法或不愿使用呼吸机的患者31例 ,男25例 ,女6例 ,年龄60~91岁。1 2方法 :1 2 1两组患者均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常规治疗 ,应用抗生素、解痉祛痰、氧…  相似文献   

20.
张岚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123-124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大同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了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能给与常规的抗感染、解痉祛痰等治疗,并且给予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1.125g加5%的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记录两组治疗后24h血气指标的变化,呼吸、心率变化,意识恢复时间、插管率和住院天数,统计总的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治疗24h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发现,两组pH值、SaO2、PaCO2、PaO2、均比治疗开始时有显著好转、呼吸、心率下降,治疗组的好转更显著,两组治疗后的血气变化、呼吸、心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48h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插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可以缓解呼吸兴奋剂造成的呼吸肌疲劳、加重呼吸困难的发生,使患者肺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较快的缓解,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