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例老年患者无痛胃镜和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人无痛胃镜及无痛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96例老年无痛胃镜组及102例老年无痛肠镜组,同期和同年龄段普通胃镜组90例及普通肠镜组98例,同期90例青中年无痛胃镜及94例青中年无痛肠镜组,在检查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患者感受及不良反应. 结果 普通胃镜和普通肠镜组患者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的例数明显高于相应的无痛胃镜组及无痛肠镜组,尤其原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的患者增高更明显,普通内镜组原有高血压患者检查过程中血压升高者占86.7%~91.3%,而无痛内镜组无1例血压升高;普通内镜组原有冠心病患者检查过程中,心率增快者占90.0%以上,无痛内镜组原有冠心病患者心率增快仅占10%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内镜老年组与无痛内镜青中年组的各项指标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呼吸加快和血氧饱和度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痛胃镜组恶心、呕吐、贲门撕裂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普通胃镜组(P<0.05),呃逆、呛咳等稍高于普通胃镜组(P>0.05),无痛肠镜组的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普通肠镜组(P<0.05),而老年组与青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胃镜及无痛肠镜患者感受明显好于普通组(P<0.05),检查成功率达100%.结论 老年患者在严密监测下行无痛胃镜及无痛肠镜检查安全、舒适、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消化性溃疡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无痛胃镜组和常规胃镜组,各46例,常规胃镜组按照常规胃镜操作方法进行操作,无痛胃镜组则给予无痛胃镜检查。结果无痛胃镜组消化性溃疡检出率为95.65%,常规胃镜组为78.26%,无痛胃镜组明显高于常规胃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胃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常规胃镜组为41.30%,无痛胃镜组明显低于常规胃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胃镜组检查中血压为(139.5±2.8)mm Hg,常规胃镜组为(159.7±3.5)mm Hg,常规胃镜组比无痛胃镜组波动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胃镜组满意度为93.48%,常规胃镜组为76.09%,无痛胃镜组明显高于常规胃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与常规胃镜相比,其病情检出率更高,且安全性更佳,效果较好,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1.本文介绍了用中药无痛油局部麻醉拔除87牙 (69人),7例脓肿切开的初步体会及总结,分离牙龈完全无痛者占98.8%,微痛者占0.2%;拔牙时完全无痛者占89.7%,微痛者占10.3%,痛疼者0%,脓肿(口内)切开无痛率达100%。 2.温习了无痛油三种成分的中药古籍记载及近代药物药理研究资料,并对应用无痛油拔牙等手术方法,无痛油对局部血管,血压的作用,无痛油拔牙的优点等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支持下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对施行无创通气支持下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和同期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各258例进行分析。结果无创通气支持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成功率100%,明显优于常规组(100%对89.4%);术前-术中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明显波动发生率高于无痛组,无痛组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操作无不良记忆,常规组患者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不耐受,术中血压升高、呛咳、呼吸困难、术后不良记忆明显高于无痛组。结论无创通气支持下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明显提高检查成功率,同时改善患者检查时感受、安全、提高诊断率。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在对大于70岁患者,有少数出现低血压、嗜睡及谵妄副作用,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80例胃镜检查患者,根据胃镜模式的差异分为常规组以及无痛组.常规组进行常规胃镜应用和护理,无痛组进行了无痛胃镜应用和护理,比较满意度、胃镜检查时间、胃镜检查中呛咳、恶心和躁动等发生率.结果:无痛组满意度、胃镜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无痛消化内镜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没有无痛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的规范。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讨论通过,从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包括:无痛消化内镜开展的硬件要求,无痛消化内镜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评估、术前准备和术前用药,术中监测及麻醉药物,术后评价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肿瘤高发地区基层医院无痛胃镜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我院5年间无痛胃镜6104例和普通胃镜1442例的对照研究,客观地评估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大多数(80.9%)患者愿意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无痛胃镜具有术前患者无恐惧、术中患者无痛苦、术后患者无不适、检查效率高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无变化即安全性好的优点。结论无痛胃镜值得在肿瘤高发地区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杨俊勇  关文龙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118+2133
目的无痛下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球囊扩张治疗结核性气管狭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2007~2012年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支气管结核致气管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无痛组,对照组(局麻组),手术中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血压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无痛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患者接受再次扩张治疗意愿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无痛下行介入球囊扩张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无痛胃镜检查对老年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检查对老年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了解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无痛胃镜检查是在胃镜检查前先予以芬太尼及丙泊酚静脉麻醉.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并记录无痛胃镜检查前、检查中、苏醒时和休息10min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并记录不良反应(呛咳、呃逆、呼吸抑制等).结果: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无痛消化内镜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没有无痛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的规范。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讨论通过,从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包括:无痛消化内镜开展的硬件要求,无痛消化内镜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评估、术前准备和术前用药,术中监测及麻醉药物,术后评价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氧化二氮(笑气)吸入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岁以上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无痛胃镜检查组和普通胃镜检查组,每组各60例,无痛胃镜检查组在胃镜检查前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并持续吸入笑气后行胃镜检查,普通胃镜检查组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后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中的不适反应情况,以及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无痛胃镜检查组不适反应明显减轻,与普通胃镜检查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普通胃镜以及无痛胃镜组中患者血压、心率在检查中均增加,但与检查前相比普通胃镜组有明显差异(P0.05),而无痛胃镜组与检查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在检查前、中、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笑气吸入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舒适、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引起食管入口下部损伤率、原因及减少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6 040例行胃镜检查者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分为3组:普通胃镜操作组(普通胃镜组2 862例)、无痛胃镜常规方法操作组(无痛常规组1 614例)、无痛胃镜改进方法操作组(无痛改进组1 564例)。统计每组食管入口下部的损伤率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食管入口下部共发生损伤204例,损伤率3.4%(204/6 040)。损伤程度可分为轻度损伤和显著损伤。普通胃镜组损伤率4.1%(117/2 862),其中轻度损伤率3.1%(88/2 862),显著损伤率1.0%(29/2 862);无痛常规组损伤率3.7%(59/1 614),轻度损伤率2.8%(45/1 614),显著损伤率0.9%(14/1 614);无痛改进组损伤率1.8%(28/1 564),轻度损伤率1.6%(25/1 564),显著损伤率0.2%(3/1 564)。无痛改进组损伤率、显著损伤率均低于普通胃镜组、无痛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可引起食管入口下部损伤,其中常规方法操作的损伤率与普通胃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引起关注。通过一些操作方法的改进,可降低无痛胃镜检查引发食管损伤特别是显著损伤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2008年起将笑气吸入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对笑气吸入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旨存为临床寻找一种更安全的无痛胃镜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对大肠腺瘤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进行结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无痛肠镜和普通肠镜对息肉检出率及腺瘤检出率的影响。[结果]无痛肠镜组息肉检出率及腺瘤检出率均高于普通肠镜组(P=0.000)。[结论]开展无痛肠镜有利于提高腺瘤检查率,从而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痛消化内镜在中国各级医院的广泛开展,镇静相关不良事件受到了广大内镜医生及麻醉师的关注。本文从患者及操作相关因素出发,对引起患者镇静相关不良事件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影响无痛内镜操作的相关风险及应对策略,从而更安全有效地进行无痛消化内镜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痛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方法 66例患者分成常规组和无痛组,观察患者气管镜检查前和检查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并于气管镜检查后对患者进行咽痛、舒适度及再次接受气管镜检查意愿进行调查。结果常规组患者检查中心率和呼吸频率较检查前升高(P0.05),无痛组降低,波动幅度,常规组大于无痛组。常规组患者检查中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检查前(P0.05),无痛组则较检查前下降(P0.05)。所有患者术中指端血氧饱和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常规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常规组患者检查中咳嗽、体位变动、恐惧感及不良记忆,高于无痛组(P0.05),咽痛无差异(P0.05),再次接受气管镜检查的意愿无痛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无痛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检查中及检查后的不适反应少,患者愿再次接受气管镜检查,值得临床普及。  相似文献   

17.
无痛内镜检查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接受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在无痛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当需要转换患者体位时,既要保护患者颈腰椎关节及四肢关节不受损伤,又要避免监护连接线路及静脉通路脱落,这给检查者带来了不便。我们通过改进操作方法,探讨始终保持患者左侧卧位完成无痛结肠镜插镜操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背景欧美及日本等国有关老年人消化内镜的指南均不推荐无痛结肠镜检查用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此年龄界限是否适合我国尚无资料可鉴。目的研究无痛结肠镜在65~70岁老年人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28例接受无痛结肠镜诊治(无痛组)和同期119例接受常规结肠镜检查(对照组)的65~70岁老年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程度,检查成功率,不良反应,苏醒时间以及满意度和复检意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痛组操作过程中均可见一过性血压和心率下降,与检查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检查结束后可恢复术前水平。对照组检查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检查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操作过程前、中、后的SpO2无显著性差异。无痛组和对照组的安静率、成功率、满意率、复检意向率分别是94.5%,25.2%;99.2%,92.4%;98.4%,61.3%;98.4%,31.9%;无痛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无痛结肠镜在基本生命体征指标、患者反应,检查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和复检意向率方面均明显优于或等同于常规结肠镜检查,可见适合无痛结肠镜检查的老年人年龄上限可从65岁提高至70岁。  相似文献   

19.
何朝文  刘立义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511-1513
目的评价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在70岁以上老年人中的安全性、舒适性。方法比较无痛组和对照组病例在检查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脉氧饱和度(SpO2),呼吸(RR)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不适反应以及术后患者对支气管镜检查的满意度。结果无痛组与对照组检查中MA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的不适反应程度和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痛组的不适反应程度轻;病人的满意度高,优于普通组。结论对7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有效、舒适性好。  相似文献   

20.
无痛胃镜可减轻胃镜检查时患者的应激反应,伴随各种静脉麻醉药物的更新,无痛胃镜可以做到诱导及苏醒迅速,安全性非常高.但是,无痛胃镜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因为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生理和药代动力学特点,给药需要仔细推敲,既要减轻其胃镜检查时的不适,又要降低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并发症.2012年4~10月,我们将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