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天凤  李红 《浙江医学》2006,28(6):421-422,42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与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72例糖尿病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的二尖瓣血流E峰与A峰,用肌电图仪测定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神经病变)心脏舒张功能较正常人减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糖尿病患者中,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组的心脏舒张功能减退较外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较正常人减退,随着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心脏舒张功能减退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指标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肌电图仪检测无临床神经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组75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记录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同时记录皮肤交感反应(SSR)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糖尿病组中SCV异常率为38.7%~52%,MCV异常率为19%~25%;糖尿病组SCV平均数38.13m/s,MCV平均数45.36m/s;糖尿病组的SSR潜伏期延长,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SCV、MCV、SSR)为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30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璇  陈薇  郭美云 《广东医学》2001,22(1):62-6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改变特征。方法 测定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正中神经及排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远端潜伏期(DP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检测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糖尿病组神经传导速度(NCV)较正常组减慢,异常率为36.6%-83.3%,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SCV异常率高于MCV,尤以腓肠神经最敏感。DPL延长,CMAP波幅减低,两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糖尿病组NCV,DPL与年龄及空腹血糖无明显关系,与病程呈正相关。结论 NCV的检测能提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阳性率,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及其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四肢神经肌电图与临床表现的关系:附1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文Shen  古东海 《广东医学》1997,18(3):158-160
为了解测定神经传导速度(NCV)在诊断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DPN)方面的优势及有关影响因素,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52例糖尿病患者经神经肌电图测定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作了对照。结果显示MCV与临床的符合率为72.9%,SCV的符合率为61.5%、62.8%(上、下肢)。NCV异常率IDDM较NIDDM高,各为78.3%、65.1%(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指标对无临床神经症状糖尿病(DM)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肌电图检测仪检测神经传导速度、经典的H反射和F波,对无临床神经症状DM组患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患者各30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结果]DM组神经传导速度、H反射、F波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H反射异常率为68%,感觉传导速度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高于上肢神经传导速度。[结论]神经电生理是诊断DM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及特异性的检查,其中最敏感的是H反射。  相似文献   

6.
I,II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损害的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肌电图仪对108例糖尿病患者(I型31例,Ⅱ型77例)进行了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NCV)的测定,发现周围神经损害的阳性率69.4%,其中I型83.9%,Ⅱ型63.1%。糖尿病性周围神经NCV测定的特点为:I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改变较Ⅱ型显著,而二者均以下肢尤著。SNCV改变在两型中均以隐神经最为明显。提示隐神经在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检测中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给予α-硫辛酸联合神经妥乐平和神经妥乐平治疗,疗程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进行比较。结果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MCV和S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MCV和SCV传导速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34例,基本有效4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66.25%(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对80例经临床确诊为糖尿病患者进行胫神经H反射及四肢远端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结果显示,70例H反射异常(占87.5%),52例感觉传导速度(SCV)较正常人减慢(占65%),34例运动传导神经SCV异常,异常率下肢高于上肢,SCV高于MCV;且传导速度的改变呈双侧对称性,与病程有关,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9.
吕发强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264-3265
目的:对针药并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口服硫辛酸胶囊和降糖药物(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控制患者的血糖,使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采用静脉滴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临床的总有效率为91.3%,治愈率为43.5%。治疗后患者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腓肠神经SNCV、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腓总神经MNCV及最短F波潜伏期较之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采用口服药物与肌肉注射药物相结合进行治疗,促进了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的改善,从而有效控制了糖尿病引起的一系列慢性并发症,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脑苷肌肽在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方面的作用。方法将45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分为脑苷肌肽治疗组和弥可保对照组,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率及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苷肌肽在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对47名糖尿病患者于入院时和控制血糖后测量空腹血糖和神经传导速度,并根据入院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将4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水平控制不良组,血糖短期水平改善组和血糖控制良好组。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快,血糖控制不良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及其恢复同血糖水平密切相关,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增快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药合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5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中药合剂”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维生素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查。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加快,肌电图自发电位减少,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合剂”能增加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3.
顾爱明  郭如雅 《医学文选》2000,19(6):848-84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膈神经的电生理改变特征。方法 测定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膈神经传导速度(PNC)、波幅(AMP),分析其与血糖、病程、呼吸困难的关系。并选择3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PNC、AM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病程越长,临床伴有呼吸困难者,其PNC、AMP异常率越高,但与血糖无关系。结论 测定膈神经电生理特征有助于了解糖尿病的病情及病程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对9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进行分析。结果神经传导速度(NCV)异常者67例(72.8%),SCV的异常率(64.9%)高于MCV(51.9%);下肢NCV的异常率(61.6%)高于上肢异常率(5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提示周围神经病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关。结论神经电生理的检测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d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神经症状及体征改善的效果和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通心络3粒/次,3次/d,30 d为1个疗程)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40例。治疗前后记录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等。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各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症状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2.5%,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心络可明显改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并能明显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6.
文丹 《中国医疗前沿》2013,(19):36-36,55
目的:探讨甲钴胺与硫辛酸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肌注甲钴胺;治疗组给予甲钴胺+硫辛酸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比较两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 〈0.05),治疗组对神经传导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应用甲钴胺注射液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注射液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0%,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为(47.3±5.2)m/s,运动传导速度为(48.2±5.9)m/s,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为(47.2±4.8)m/s,运动传导速度为(51.5±4.1)m/s;对照组患者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为(41.9±4.1) m/s,运动传导速度为(45.1±6.2)m/s,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为(40.9±5.4)m/s,运动传导速度为(44.9±3.9)m/s。研究组患者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比较61例糖尿病患者和53例对照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NCV)、远端潜伏期、远端波幅3个参数。结果:①糖尿病组NCV、远端波幅值低于对照组,远端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两组3个参数比较,除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糖尿病和正中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相关性。②检测正中神经的NCV、远端潜伏期、远端波幅能较早发现临床患者。  相似文献   

19.
200例糖尿病病人的神经传导速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洁  杨友松  高国勋 《四川医学》2000,21(9):789-790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200例糖尿病人的肌电图,探讨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组(Ⅰ组)及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组(Ⅱ组)的神经传导速度(NCV)。方法 分别对200例糖尿病人,60例正常成人进行NCV测定。结果 Ⅰ组病人中所测的左正中神经、左尺神经、右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左正中神经、左尺神经、右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Ⅲ组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Ⅱ组病人除左正中神经、左尺神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用肌电图测定我院住院的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腓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将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61例)和异常组(145例)。分别就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糠化血红蛋白(HbAle),血脂,血压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有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患者病程,血糖和收缩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