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对27例气管肿瘤阻塞气道50%以上患者在体外循环(CPB)技术支持下行气管肿瘤切除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2例术后出现短暂的呼吸困难,经充分吸痰、吸氧后好转;27例无术后并发症,均临床痊愈出院。23例随访1~2年。3例气管腺样囊腺癌患者术后15个月左右复发,行支架置入术后出院。提示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和各种器械的使用,医护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外科治疗特点及预后,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年2月至2009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8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7~65岁。良性病变2例,腺样囊性癌13例,鳞癌11例,粘液表皮样癌5例,腺癌4例,其他组织类型3例。1例行开胸探查术,33例行肿瘤切除术和气道重建术,根据肿瘤生长特征行气管环形切除术+端端吻合术或气管楔形切除术,1例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行乳头状瘤切除术;另3例未行手术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比较不同气管肿瘤组织类型及行不同术式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行开胸探查术1例患者术后第3d死于呼吸衰竭,围术期病死率2.94%(1/34),余33例术后康复出院。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35.29%(12/34),其中肺部感染6例、肺不张4例及声音嘶哑2例。随访6个月~15年,随访率97.29%(36/37)。3例未手术患者均在出院后6个月内死亡。33例患者术后1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95%CI(0.77,0.99)]、47%[95%CI(0.29,0.66)]和41%[95%CI(0.21,0.61)]。腺样囊性癌及粘液表皮样癌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鳞癌及其他组织类型(χ2=17.581,P=0.001)。患者行气管楔形切除术与环形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95%CI(0.34,0.91)]和77%[95%CI(0.44,0.9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1,P=0.886)。结论原发性气管肿瘤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远期生存率与肿瘤组织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1例3次气管乳头状瘤术后复发、气管内肿瘤长5.5cm患者行手术治疗。一期局麻下行镍合金网颈部植入术,二期全麻下手术切除6cm含肿瘤的气管并行人工气管植入术。结果患者未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10d出院。随访1年,纤维气管镜示植入人工气管吻合好,气管内径光滑无异物生长,患者能正常工作学习,无呼吸困难发生。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护士熟练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在呼吸道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在呼吸道肿瘤患者中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合理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4年6月,27例气管隆凸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气管肿瘤切除+对端吻合8例;右全肺+隆凸切除,气管与左主支气管对端吻合6例;左全肺+隆凸切除,气管与右主支气管对端吻合3例;右上肺叶+隆凸袖式切除,气管+左主支气管+右中间支气管“品”字吻合2例;隆凸切除,气管+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品”字吻合3例;气管肿瘤及气管壁部分切除或刮除5例,其中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手术2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2例术后早期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系胸腔感染、出血,术后21d死亡。半年以上随访,无死亡,无外科并发症。结论隆凸及气管手术比较复杂,手术难度大,选择合理的术式及麻醉方法,必要时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气管疾病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16例气管创伤或气管疾病患者施行气管手术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7例;年龄7~65岁.气管创伤6例,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5例,原发性气管肿瘤4例,甲状腺癌侵犯气管1例.因16例患者的病因不同,分别行气管外伤直接缝合或病变段气管环形切除+对端吻合术. 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5例,随访时间3~12个月,患者呼吸情况良好.随访期间9例行病变段气管环形切除、对端吻合的患者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裂开.1例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患者手术后继续行放化疗治疗,3个月后失访.结论 气管外科手术依其病因不同分别有其各自的手术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6.
对56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实施肿瘤切除术,术后2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复张性肺水肿4例、重症肌无力6例、呼吸衰竭2例、大出血2例、上腔静脉综合征4例、心律失常8例,重点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予以心理支持和对症处理,结果死亡1例,其余均康复出院.巨大纵隔肿瘤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积极有效的护理手段可以防治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22例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22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2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其中良性肿瘤4例,恶性肿瘤18例。行气管对端吻合14例,隆凸重建4例,纤维支气管镜下摘除肿瘤1例,局部搔刮2例,气管修补1例。气管切除长度2.0~5.2cm,平均3.8cm。结果22例中确诊前有17例在门诊误诊,误诊率77.3%,大多数患者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术后30d内死亡1例,死于急性呼吸衰竭。发生并发症7例(31.8%),分别为肺部感染4例,吻合口瘘1例,乳糜胸2例;远期并发症吻合口狭窄3例,经再次手术治疗,狭窄改善。随访20例,随访时间1个月~8年。4例良性肿瘤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瘤生存;16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满5年以上生存6例,因肿瘤脑、肝和骨远处转移死亡3例。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气管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气管节段切除是治疗气管恶性肿瘤的主要术式,良性肿瘤可以考虑保守术式,降低手术并发症是取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掌握气管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气管及其隆突部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6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的32例气管及其隆突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14~63岁,中位年龄48岁.32例患者中气管肿瘤切除+端端吻合10例;全肺隆突切除+气管与主支气管端端吻合8例(右侧6例,左侧2例);右上肺隆突袖式切除重建术4例;隆突切除重建术4例;气管开窗行肿瘤及气管壁部分切除6例,其中2例因气管壁切除范围过大,以涤纶布内衬修补.结果 32例中鳞状细胞癌19例,腺样囊腺癌8例,腺癌2例,类癌1例,平滑肌肉瘤1例,腺瘤1例.手术并发症包括术后1例胸腔感染,3例出现心律失常.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随访时间5个月~3年,随访率100%.Kaplan-Meier法计算1、2和3年生存率为93.7%、59.4%和50.0%.结论 鳞状细胞癌和腺样囊性癌是气管及其隆突部肿瘤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术前气管镜和CT可帮助诊断,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价值,为难治性胸部肿瘤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胸部肿瘤患者(右肺中心性肺癌1例、左肺中心性肺癌1例、气管肿瘤2例、食管癌1例、纵隔肿瘤1例)采用不同的体外循环方法进行麻醉或手术切除,行右全肺切除+部分心包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1例,气管肿瘤切除、端端吻合2例,食管癌切除+胸降主动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修补1例,左全肺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1例,纵隔肿瘤切除先Gor Tex16mm人工血管施行左无名静脉-右心耳吻合+Gor Tex12mm人工血管施行右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吻合1例。结果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5年,1例肺癌患者术后10个月死于肺部转移,其余患者生存良好,生活质量高,采用胸部X线片、胸部CT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均无复发。结论对侵及部分肺血管和心脏的胸部肿瘤患者,以及气管肿瘤不能常规进行麻醉的患者,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几率,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口腔咽喉肿瘤患者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35例口腔咽喉肿瘤患者行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术前加强多学科联合查体评估、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体位护理、气道护理、吞咽功能评估及康复训练、咽痛护理、伤口护理、饮食护理.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4h;术中平均出血量50.0 mL.术后1例出现伤口出血导致误吸,立即行气管切开;4例术前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其余均未行气管切开.34例术后鼻饲管留置时间为2~14 d,平均8.2 d;1例因伤口出血术后30 d拔除鼻饲管.患者术后恢复经口进食时间1~30 d,平均8.4d.住院时间8~34 d,平均18.7 d.术后随访4~24个月,1例全喉术后需要语言功能重建外,其余均发音正常;无一例转移和复发.结论 对口腔咽喉肿瘤患者行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微创、精准,创伤小、恢复快.加强围术期气道护理、伤口护理、口腔护理、吞咽评估及疼痛管理等,可保障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