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angmuir-Blodgett(简称LB)法作为分子水平的成膜技术,能制备纳米级几乎无缺陷的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膜,在微电子学,分子器件,磁性有序材料,生物膜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四硫富瓦烯类衍生物作为导电LB膜材料的研究,引起人们极大的兴  相似文献   

2.
LB膜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成膜分子的结构。铜酞菁衍生物具有大π键电子共轭体系,有明显的光电特性,成膜性好,很适于作LB膜气敏材料。我们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为探明气敏特性与化合物结构间的关系,设计并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对其LB膜的气敏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Langmuir-Blodgett膜(LB膜)具有特殊的功能和生物活性,在现代高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1]。本文合成了一个长链炔酸-8,10-二炔二十五碳酸,并研究其LB膜的聚合。  相似文献   

4.
利用LB技术制备了2-十八烷基-7,7,8,8-四氰基对醌二甲烷(C18TCNQ)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的电荷转移配合物(CT comp lex)薄膜,即TMB.C18TCNQ LB膜.利用红外(IR)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UV-V is-NIR)光谱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TMB.C18TCNQ在LB膜中的分子取向、结构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配合物为混合堆积类型,LB膜中电子给体TMB和电子受体C18TCNQ的环面分别垂直于固体基板表面,而且给体和受体以面对面的方式堆积.5层TMB.C18TCNQ LB膜的AFM照片显示,其表面形貌是由许多堆积在一起的六边形片状微晶组成的,微晶的宽度约为180 nm.与通过LB技术和掺杂技术制备的TMB.C18TCNQ掺杂膜比较,TMB.C18TCNQ LB膜具有明显不同的结构,其长的脂肪烃链有向垂直于基板表面方向变化的趋势,LB膜与掺杂膜的表面形貌也有明显不同.这表明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影响薄膜的结构和形貌.  相似文献   

5.
张人杰  杨孔章 《化学学报》2000,58(7):748-752
研究了一系列非典型双亲性β-二酮稀土配合物LB膜在紫外光激发下两种不同条件时的荧光稳定性:(1)每40s检测一次;(2)每周检测一次。第一种条件下,稀土配合物LB膜的荧光强度以直线关系缓慢衰减,30次后变化约4%。第二种条件下荧光强度呈单指数关系衰减。荧光强度衰减至原始值的1/e时间τ约为10周{如n[Eu·(TTA~3)Phen]:n(AA)=1:1LB的τ为11.4周}。相同激发次数(大于1次)时,第二种条件比第一种条件下LB膜荧光强度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受紫外光激发后,LB膜中稀土配合物的吸光度降低且随时间延长吸光度进一步降低,导致荧光发射强度减小。放置半年后LB膜的光强度仍可被检测到。低角度X衍射结果表明,LB膜具有良好的周期性层状结构且层状结构可长时间稳定存在,有利于提高稀土配合物LB膜的荧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正> LB(Langmuir-Blodgett)技术是人为排列分子的一项技术。由LB技术制备的LB膜高度规整又极薄,有望在微电子学(分子电子器件)和集成光学(非线性光学器件)等高技术领域中得到应用。本文利用LB技术制备了端头不具备亲水基团的双(对甲苯磺酸)-2,4-己二炔-1,6-二醇酯(TS)的沉积薄膜,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TS及其聚合物PTS沉积薄膜的分子排列情况。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两亲性卟啉5,10,15,20-四-(4-N,N,N-二甲基十六烷基氨基苯基)卟啉(TDMC16PP)在气/液界面上的成膜性能,制备了其多层LB膜。用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偏振UV-Vis吸收光谱和小角X射线衍射对LB膜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两亲性卟啉TDMC16PP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其LB膜性质稳定,有较好的结构均匀性和周期性。在LB膜内,脂肪链并不是直立的,卟啉大环平面与基片平面成42.5°排列。  相似文献   

8.
8-羟基喹啉两亲配合物的LB膜及其电致发光器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备了两亲配体N-十六烷基-8-羟基-2-喹啉甲酰胺(HL)十个配合物的LB膜。采用π-A等温线和小角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这些LB膜的性质和结构。两亲配合物的单分子占有面积为(1.25±0.06)nm^2和(0.75±0.06)nm^2,分别对应于两亲分子中两个喹啉环平躺和环与环之间以一定的角度倾斜于气/水界面。LB膜内分子排列是二维有序的超晶格结构,双层高度(5.0±0.1)nm;LB膜具有导电各向异性,其平面和垂直直流电导率分别为10^-^5S.m^-^1和10^-^9S.m^-^1;LB膜的高荧光性质使之可以用作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材料。以LaL~2(H~2O)~4Cl的LB膜为发光层的单层电致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为9V,发光亮度330cd/m^2,为黄绿色发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制备了两亲性卟啉-紫精化合物的LB膜材料, 用π-A等温曲线、吸收光谱、小角和低角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隧道电镜(STM)等方法研究了LB膜的结构。结果表明, LB膜内分子排列是二维有序的超晶格结构, 卟啉环在基片上的排列呈"站立"状态。单个分子占有面积为1.15nm^2, 单层高度为2.35nm, 相邻裂间的距离为1.07nm。这种规则有序的两亲性卟啉-紫精化合物呈现出良好的光量子收率和光电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LB膜在功能器件中(如光电子器件,微型电池、低维半导体、热释电探测器等)显示出了令人兴奋的应用前景,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LB膜的研究工作.其中对LB膜的成膜质量的评价,特别是LB膜的分子取向问题,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此外,对于碳原子数大于20,熔点小于45℃的系列双炔酸(R—C≡C—C≡C—R′)可以利用LB技术制备多层膜.这类LB膜在紫外光或电子束的作用下可以迅速发生聚合.利  相似文献   

11.
8,10-二炔廿五碳酸LB膜的周期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8,10-二炔廿五碳酸,在玻璃片、石英片和镀金片上沉积了它的LB膜,X-射线衍射研究了LB膜的周期结构和聚合对它的影响。在2θ=1°—15°范围内观察到了多达7个布拉格衍射峰。由此计算了等同周期和分子在基片上的倾斜角。用分子模型计算了衍射峰强度,得到了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的衍射峰强度奇偶起伏现象。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链长的2-烷基-苯并咪唑衍生物(BzCn,烷基链长从C5到C15)在硝酸银亚相上的成膜行为及形成的LB膜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表面压-面积曲线的结果表明,短链(C5~C9)的2-烷基-苯并咪唑可在银离子亚相上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而长链(C13和C15)衍生物则形成多层膜.利用LB技术可将上述Langmuir膜转移到固体基板上形成LB膜,其吸收光谱的结果说明了苯并咪唑和银离子配位.利用AFM、XRD及FT-IR等技术研究了烷基链长对LB膜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除了BzC15,其余的衍生物都可形成规整的层状结构.短链衍生物的单层LB膜具有均一、平整的形貌;而对于BzC15,观察到多层结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利用LB技术制备电活性的有机超薄膜受到广泛的关注.导电LB膜的膜材料主要是含有受体化合物7,7’,8,8’-四氰基二亚甲基苯醌(TCNQ)的电荷转移复合物[1~3]以及给体分子[4,5],特别是四硫代富瓦烯(TTF)衍生物[6~8].尽管LB膜多由带长链的两亲性分子组装而成,但是对非两亲性TTF衍生物LB膜的研究[9~11]结果表明,引入长链烷基并非制备TTF类电荷转移复合物LB膜的先决条件.该结果极大地拓展了LB膜材料的研究范围.本文报道非两亲性TTF衍生物与花生酸混合导电LB膜的制备、结构表征与导电性能研究.1实验部分利用亚磷…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个非典型两亲性分子,2-(1-萘基偶氮)-咪唑(2-NDIM),对它在气/液界面上的组装和LB膜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NDIM不能在水相表面形成Langmuir膜,在Ag NO3水溶液亚相中能形成稳定、均匀的配位聚合物单分子膜,组装的LB膜为J-聚集体,最大吸收波长为403nm,归属于反式-N=N-双键的π-π*电子跃迁,光激发LB膜中偶氮基团的反-顺异构化作用不明显,具有较低的反-顺光异构化量子产率。  相似文献   

15.
以含有共轭大π键的2,5-双(乙炔基二茂铁)噻吩(BFET)和二甲基双十八烷基铵(DMDOA)与Keggin结构和Dawson结构钨磷杂多酸做成膜材料, 用LB技术组装了两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LB膜. 用π-A曲线、UV-vis吸收光谱、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荧光光谱和表面光电压谱(SPS)对标题LB膜的成膜性能、结构及光电性质进行了研究, 发现标题杂化LB膜的粒子具有纳米尺寸, 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光电压响应, 在电压为±2.0 V时, 隧道电流值达到±100 nA.  相似文献   

16.
倒浮萍聚合物ES-3LB膜掠角反射-吸收红外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掠角反射-吸收光谱技术对ES-3LB膜的取向和相变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表面上制备的ES-3LB膜中烷基链基本垂直于基面.相转变行为的研究表明,ES-3LB膜有3个相变点,分别在65,105和140℃.第一个相变过程表现为LB膜从一种有序状态到另一种有序状态的转变;第二个相变过程表现为LB膜中烷基链的有序-无序转变;第三个相变过程是LB膜的层状结构坍塌转变为各向同性熔融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利用Langmuir单层膜模拟生物矿化过程或者是利用LB膜技术构筑层状固体模板来制备与组装纳米材料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1,2]),因为通过变换成膜材料及制备条件,可以调控生成材料的性质.Langmuir单分子膜的成膜性能直接决定着LB膜的沉积质量、结构和性能~([3,4]).  相似文献   

18.
以具有不同层数的两亲配合物二[2-(N-十六烷基氨基甲酰基)-8-羟基喹啉]合镧[La(HQ)2Cl]的LB膜为发光层,PBD为电子传输层,制备了双层结构的电致发光(EL)器件:ITO/LB膜/PBD/Al.器件产生黄绿色注入式发光.LB膜的层数和沉积压对器件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16V激发电压下,5,11和21层LB膜双层EL器件的电流密度分别为48,29和16.4mA/cm2,启亮电压阀值为7.5,8.5和9.5V.器件的亮度随电流密度和驱动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偏压下,21层LB膜EL器件的亮度大于5和11层LB膜的器件.在25mN/m沉积的LB膜制备的EL器件具有较高的亮度(1219cd/m2)和击穿电压.  相似文献   

19.
郑华靖  蒋亚东  徐建华  杨亚杰 《化学学报》2010,68(16):1661-1667
采用修饰Langmuir-Blodget(LB)膜法以二十烷酸(AA) LB膜为模板, 通过3,4-乙烯二氧噻吩(EDOT)单体在LB膜亲水基团间聚合, 制备了AA/PEDOT复合LB膜. 实验分析表明薄膜具有较好的层状有序结构, 并进一步研究发现EDOT在AA多层膜中的聚合破坏了原有LB膜的有序性, 这与聚合过程对层状结构产生的破坏作用有关; 研究了薄膜导电性能, 发现AA/PEDOT多层膜的电导率随处理时间的变化产生突变, 这与多层膜中导电通道的“渝渗”有关, 在有效导电网络连通后电导率发生了突变. 测试结果还表明AA/PEDOT膜导电性明显优于PEDOT旋涂膜和十八胺-硬脂酸/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ODA-SA/PEDOT-PSS)复合膜.  相似文献   

20.
有机光学非线性材料在光计算和光通讯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1,2].非中心对称结构是二阶非线性光学器件的基本要求之一,对于有机两亲光学活性分子而言,使用能够在分子尺度上实现有序组装的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可以制备具有稳定而非中心对称结构的多层膜.一般说来,Y型结构的多层膜比X型或Z型更稳定.然而,由单一材料组成的Y型LB多层膜只能形成中心对称结构,因而对宏观二阶非线性极化率X(2)没有贡献.为了解决稳定性与非中心对称性的矛盾,我们可以将光学非线性活性材料(如半花菁染料)与非活性隔层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