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氟西汀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氟西汀(百忧解)对血管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血管性抑顾症患,随机分为氟西汀组(n=38)和对照组(n=30)。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HAMD评分减分率较高(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可显改善血管性抑郁症患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
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总体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总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在脑卒中后2周137例患者中检测出抑郁症6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氟西汀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我们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氟西汀治疗组加服氟西汀20mg/d,每日1次,总共治疗8周.在氟西汀治疗前、治疗1周末、4周末和8周末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脑血管病后神经功能的改良斯堪的纳维亚(S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氟西汀治疗组治疗4、8周末HAMD评分、SDS抑郁量表评分、斯堪的纳维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评分相比病情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4、8周末评分下降,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评分相比也有明显好转(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8周末氟西汀治疗组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安全有效,能加快脑血管病后神经功能恢复,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氟伏沙明和氟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分为氟伏沙明组(n=30)和氟西汀组(n=30),分别给予氟伏沙明和氟西汀治疗8周.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2、4、8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种药物的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氟伏沙明组和氟西汀组治疗的有效率、显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伏沙明组治疗后第1周末和第2周末HAMD得分显著低于氟西汀组;氟伏沙明组HAMD中焦虑因子得分在第1周末显著低于氟西汀组(P<0.05);氟伏沙明组恶心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氟伏沙明和氟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相当,但前者起效更快,对焦虑症状的疗效更好,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阿米替林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2版(CCMD-Ⅱ-R)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112例,在分别使用盐酸氟西汀(n=56)、阿米替林(n=56)治疗3个月期间,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患者的抑郁症状,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盐酸氟西汀在改善抑郁情绪方面与阿米替林相当;治疗3个月前后相比,盐酸氟西汀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维度得分明显高于阿米替林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盐酸氟西汀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用盐酸氟西汀或盐酸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02例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51例(rTMS联合盐酸氟西汀)和对照组(单用盐酸氟西汀)51例,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以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分别在基线、治疗后2、4、8周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HAMA、HAMD评分时间主效应、组间主效应及TE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联合rTMS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用盐酸氟西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唑酮联合氟西汀分散片治疗卒中后抑郁合并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2例卒中后抑郁伴失眠患者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0)。对照组使用氟西汀分散片,治疗组使用曲唑酮联合氟西汀分散片。常规治疗12周,随访6~12个月。入组前及治疗后4,8,12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自评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总分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对照组有效率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65,P0.05);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治疗组有2例反复(2例脱失),而对照组有反复(1例脱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3,P0.05)。治疗12周后2组SDS,PQSI,HAMD量表评分下降幅度和ADL评分上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曲唑酮联合氟西汀分散片治疗卒中后抑郁合并失眠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联合利培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负面情绪与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PSQI评分、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PSQ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与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采用盐酸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程度,提高睡眠质量与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氟西汀对脑出血伴抑郁症状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65例脑出血伴发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氟西汀20mg,口服,1次/d。疗效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状态评分(ADL)及汉密顿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氟西汀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氟西汀能有效治疗脑出血患者抑郁症状,对患者的预后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氟西汀合并MECT治疗,共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周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定,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给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评定。结果:治疗后第1周起,观察组HAMD、SIOSS评分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治疗后第2周起,对照组HAMD、SIOSS评分才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第1、2、3、4周HAMD、SIO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周末,观察组和对照组WSCT评分评分均好于治疗前(P<0.05),但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MECT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起效快,疗效确切,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优于单用氟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220-222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醒脑开窍针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7、14、21和第28d治疗组较对照组HAMD的评分下降明显;治疗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和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氟西汀治疗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PSD)的效果。方法:66例P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给予r TMS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氟西汀治疗,r TMS每日1次,氟西汀每晨1次,共治疗2周。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肝气郁滞型证候评分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2组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HAMD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抑郁症状改善程度、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程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副反应事件出现率比较,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r TMS早期可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和中医证候,恢复缺损的神经功能,与氟西汀联合应用能降低氟西汀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盐酸氟西汀、阿米替林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丽娟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0):4156-4156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阿米替林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2版(CCMD-Ⅱ-R)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112例,在分别使用盐酸氟西汀(n=56)、阿米替林(n=56)治疗3个月期间,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患者的抑郁症状,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盐酸氟西汀在改善抑郁情绪方面与阿米替林相当;治疗3个月前后相比,盐酸氟西汀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维度得分明显高于阿米替林组,均有显著差异(P&;lt;0.01)。结论 盐酸氟西汀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慢性非器质性疼痛的关系及盐酸氟西汀(百优解)对慢性疼痛合并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8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筛选出具有抑郁状态者,在疼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氟西汀,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①HAMD评定17项≥18分者71例,所占比例为44.9%。②71例中进入治疗研究的患者治疗后,盐酸氟西汀组及对照组HAMD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2,4,6周盐酸氟西汀组HAMD及VAS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疼痛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对其中具有抑郁情绪的患者使用抗抑郁剂治疗能显著改善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596-3598
研究分析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中,选取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观察组(n=36),给予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双号作为对照组(n=36),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与对照组的8.3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有利于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中的疗效。方法 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G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HAMD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显著低于对照组23.91%(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于抑郁症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氟西汀合并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氟西汀合并阿立哌唑组(研究组)和氟西汀组(对照组)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病情严重程度(CGIS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2、4、6周末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者起效快,两者不良反应相仿。【结论】氟西汀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是安全有效的,其主要优点为起效早,症状缓解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卒中后抑郁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加心理疏导)和观察组(44例,加用氟西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结果治疗4、8周后,观察组HAMD、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及GQOL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应用氟西汀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及精神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黛力新联合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在扬州市五台山医院确诊并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黛力新,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4、1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4、12周后两组患者HAMD、ADL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MD、ADL评分治疗后各个时间点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7.1%(16/3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3.5%(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6,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P0.05)。结论与单独采用氟西汀治疗相比,黛力新联合氟西汀用于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屈洪源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193-1194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对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1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患者的抑郁症状,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患者的副反应严重程度,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氟西汀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临床选取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氟西汀)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前后分别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量表(MESS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BI)进行评分,评定氟西汀的治疗作用.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HAMD、MESSS和MBI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6周两组间HAMD、MESSS和MBI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氟西汀能缓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