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WHO(2006年)宫颈癌综合防治实践指南指出,2005年有超过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约26万妇女死于宫颈癌。《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  相似文献   

2.
张钰  刘秋红  朱振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181-3183
<正>宫颈癌(cancer of cervix,CaCx)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乃居第1位〔1〕。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新增病例45.9万,其中我国13.15万,占28.7%,居首位〔2〕,且发病率有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向〔3〕,所以加强对宫颈癌的防治迫在眉睫。宫颈细胞学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北京地区2000—2008年375162名出入境人员HIV感染情况、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开展疾病监测和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75162名出入境人员的HI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HIV-1抗体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检出HIV感染者共95例,年均感染率25.32/10万,其中出境人员HIV感染者18例,感染率7.52/10万;入境人员HIV感染者77例,感染率56.53/10万。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30~39岁年龄组人员感染率最高,占感染者总数的45.26%;男性感染者64人,占感染者总数的67.37%;女性感染者31人,占感染者总数的32.63%。〔结论〕加强重点人群的监管工作,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艾滋病传播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温州市洞头区女性宫颈癌筛查结果,为女性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04—2016年纳入洞头区20~64岁已婚女性为筛查对象,结合妇科检查、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检查等方法筛查宫颈癌。结果 2004—2016年共筛查67 807人,检出宫颈癌45例,检出率为66.37/10万;检出癌前病变66例,检出率为97.34/10万。职业女性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36.50/10万和48.66/10万,农村女性分别为75.92/10万和112.91/10万。各乡镇/街道女性均有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检出,检出率以北岙街道相对较高,以大门镇相对较低。检出的癌前病变以CIN II级为主,占63.64%;宫颈癌以原位癌为主,占55.56%。结论洞头区女性宫颈癌检出率较高,尤其是农村女性,应加大宫颈癌筛查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5.
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北京地区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探讨导致梅毒发病增加的因素。〔方法〕对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1~2006年236081名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出梅毒感染者共290人次,年平均感染率122.84/10万,其中出境人员梅毒感染者174人次,感染率111.76/10万;入境人员梅毒感染者116人次,感染率144.30/10万。梅毒感染者中以30~3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为34.14%;20~29岁次之,为25.52%。男性占64.14%,明显高于女性。传染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文化程度大学以上和初中以下居多,分别为38.62%和27.93%。〔结论〕2001~2006年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性健康教育,做好梅毒监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女性两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2014—2018年收集的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的粗率、中标发病(死亡)率、年龄别率,以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4—2018年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3.95/10万、15.95/10万,中标发病率分别为16.80/10万、11.22/10万;平均死亡率分别为6.43/10万、5.51/10万,中标死亡率分别为4.19/10万、3.54/10万。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宫颈癌城乡差别不大。5年期间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水平相对稳定,趋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P均>0.05),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5.38%和3.83%(P均<0.05)。结论 四川省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水平相对稳定,而宫颈癌呈上升趋势,女性乳腺癌城市地区明显高于农村,宫颈癌城乡差别不大,中老年...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高危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顾晓梅  张玉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5073-5075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据WHO报道,世界每年新发生的宫颈癌患者44万多人,其中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5万人,占28.7%。20世纪90年代全国1/10人口死因回顾调查表明,宫颈癌死亡率3.25/10万,与20世纪70年代9.98/10万相比有大幅度下降〔1〕。在男女两性癌症中居第5位  相似文献   

8.
<正>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40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但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了与常见宫颈癌相区别,习惯将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称为年轻女性宫颈癌〔1〕。近年来年轻女性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及治疗又有了新  相似文献   

9.
肺癌发病增长趋势对探讨肺癌病因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几十年来 ,世界各国肺癌均出现上升趋势 ,美国从 1930年男性肺癌发病率 4 / 10万到 1989年上升为74 / 10万 ,女性从 3/ 10万上升到 2 7/ 10万 ,分别上升了 18 5倍和 9倍。从 50年代起 ,肺癌在美国男性中占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一位 ,自 1987年女性肺癌也跃居美国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一位〔1〕。其男性肺癌占恶性肿瘤死因的 33% ,女性肺癌占恶性肿瘤死因的 2 4 %(1995年资料 )。在英国 ,肺癌占男性全死因的 8 5% ,占女性全死因的 3 9% 〔2〕,占 6 5岁以下肿瘤死因的2 0 % (1992年资料 )。WHO年鉴表明 :近几年 ,肺癌以欧美国家高发 ,在据统计的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宁波市2013年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发病和死亡数据资料来源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用1982年全国普查人口和Segi's世界人口构成进行标化率计算.根据浙江省监测区地区划分标准将宁波市划分为城市、一类农村和二类农村,并比较三个地区间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2013年宁波市宫颈癌报告发病503例,粗发病率为17.33/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为8.94/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为10.81/10万;宫颈癌报告死亡123例,粗死亡率为4.24/10万,中标率为1.90/10万,世标率为2.40/10万.随年龄组增高,宫颈癌的发病率基本呈倒“U型”分布,30~69岁人群均处于较高发病水平;死亡率随年龄组增高基本呈上升趋势(x2趋势=87.13,P<0.01).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以二类农村居高.结论 宁波市宫颈癌发病和死亡处于较高水平,需加强对青年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的宫颈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05-2007年兰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兰州市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及趋势,分析癌谱结构,确定重点防治人群.方法 收集兰州市5区2005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常住人口中所有新发和死亡的恶性肿瘤病例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统计分析发病率及其相关指标.结果 2005 -2007年兰州市5区登记报告恶性肿瘤10 594例,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04.39/10万,其中,男性为229.29/10万,女性为177.52/10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为164.98/10万,男性为191.51/10万,女性为138.51/10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出女性29.16%.发病率居前10位的肿瘤,男性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膀胱癌、胰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和淋巴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2.12%;女性依次是乳腺癌、肺癌、宫颈癌、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肝癌、卵巢癌、子宫体癌和脑及神经系统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5.57%.5区中,城关区恶性肿瘤病例数最多,占兰州市的50.39%;西固区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为225.03/10万.3年间,兰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2.84,P=0.005).男性发病率上升趋势显著(x2趋势=2.37,P=0.018).结论 兰州市居民恶性肿瘤以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及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为主,严重威胁居民健康.西固区是重点防治地区,男性和老年人群是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2.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而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不同的国家差异较大〔1〕。近年来,宫颈癌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与性意识开放、不安全性行为明显增加有关〔2〕。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愈的疾病〔3〕,所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1996~2005年中国女性宫颈癌死亡水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我国近10年女性宫颈癌死亡状况的变化趋势,发现宫颈癌死亡的高危人群,为制订预防宫颈癌死亡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2001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和2002~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中的女性死亡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1996~2005年我国城市女性宫颈癌死亡率在2/10万至4/10万之间波动,农村女性宫颈癌死亡率在0/10万至7/10万之间波动;(2)我国城乡女性宫颈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3)城市30~49岁、农村30~59岁女性宫颈癌死亡在同年龄组女性恶性肿瘤死亡所占比重最高;(4)2005年城乡20~24岁组女性宫颈癌死亡在同年龄组的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中均占第4位死因。[结论]中国城市女性宫颈癌死亡率呈平稳状态,农村女性宫颈癌死亡率波动性大。应提高对年轻女性宫颈癌死亡的警惕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9日,在广州市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举办的女性义诊活动上获悉,预防宫颈癌疫苗,国内目前正进行准入临床评估,广州番禺为试验区之一,预计最快2年内可在国内上市。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我国宫颈癌年调整死亡率为4.3/10万,甘肃和山西部分高发地区可达36.0/10万,全国每年有10万例新发病例,每年有3万例妇女死于此病。除了发病率逐年增加外,由于初次性生活提前(16岁之前)等原因,宫颈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目的分析小金县1958-2007年麻风病流行特点,为今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历年麻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58-2007年,新发现麻风病402例,其中男性315例,女性87例;麻风病患病率由1958年48/10万下降至2007年的0.5/10万;发现率由1958年52/10万下降至2007年的0.2/10万。结论小金县麻风病患病率及发现率均已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辽宁口岸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情况,明确辽宁口岸出入境人员中的常见传染病和需要重点监测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2月辽宁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辽宁口岸2004—2009年检出传染病病例1746例,总检出率为331.02/10万(0.331%),其中病毒性肝炎、梅毒、开放性肺结核、艾滋病等4种传染病的检出率分别为166.84/10万、113.94/10万、32.23/10万、11.00/10万。登革热、疟疾等传染病的检出率较低。31~50岁年龄组患病人数最多为1 052例,占传染病检出人数的60.25%。1746例病例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8.83%为中国籍。梅毒、HIV/AIDS、病毒性肝炎检出率最高的职业是驾驶员,开放性肺结核检出率最高的是涉外婚姻人员。〔结论〕辽宁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重点应为病毒性肝炎、梅毒、开放性肺结核、艾滋病,重点监测年龄为31~50岁人群,中国、韩国、朝鲜籍人员应被列为重点监测对象,重点监测职业为驾驶员。此外,登革热、疟疾传染病的监测工作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5—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女性乳腺癌及宫颈癌、子宫体癌、卵巢癌3种生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为女性恶性肿瘤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导出2005—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女性乳腺癌、宫颈癌、子宫体癌、卵巢癌死亡病例数据,计算4种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中标率)、累积死亡率(0~74岁)(累积率)、截缩死亡率(35~64岁)(截缩率)和过早死亡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应用JoinPoint软件分析4种恶性肿瘤死亡率和YLL变化趋势,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PC)。结果 2005—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女性乳腺癌死亡559例,死亡率为9.84/10万,中标率为7.11/10万,累积率为0.60%,截缩率为12.12%;宫颈癌死亡139例,死亡率为2.45/10万,中标率为1.89/10万,累积率为0.15%,截缩率为3.25%;子宫体癌死亡129例,死亡率为2.27/10万,中标率为1.56/10万,累积率为0.14%,截缩率为2....  相似文献   

18.
妇女病普查工作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7月~2004年7月,由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妇产医院及新疆策勒县人民政府合作,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卫生厅的支持下,对8 020例策勒县已婚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现将妇女病普查工作的体会介绍如下。1妇女病普查的意义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通过普查可以有效降低妇女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宫颈癌高发区江西省靖安县自1974年开始连续每2年1次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宫颈癌患病率从1974年的1 020·8/10万下降至1985年的519·5/10万;北京市1959年普查宫颈癌患病率为646/10万,经妇女病普查普治,1971~1988年平均患病率由142·42/10万降至2·54/10万〔…  相似文献   

19.
<正>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中更常见,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根据数据统计,我国女性宫颈癌世界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7/10万和5.3/10万,2022年,我国约有11万例宫颈癌新发病例和6万例死亡病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诱发宫颈癌的最主要因素,在宫颈癌的进展中,HPV感染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和细胞凋亡调控过程异常,进而诱发一系列分子标记物的改变。大部分宫颈癌患者携带有HPV,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这部分患者的日常物品是否会被感染HPV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和分析南宁口岸1990 ̄2005年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为加强口岸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等方法对出入境人员进行HIV感染初筛,对初筛阳性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确认,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检测出入境人员100 945人次,检出HIV感染者43例,HIV感染率为4.26/万;2001年以后保持比较高的检出率,2004年高达9.34/万。HIV感染者中,外籍人员18例,占41.86%;中国大陆人员25例,占58.14%;男性38例,占88.37%,女性5例,占11.63%;20 ̄49人员占94.34%,40 ̄49岁年龄组的比例有所上升。3种传播途径均已出现,性接触传播占67.43%。〔结论〕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者的检出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在口岸地区应加强艾滋病的综合监测,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