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聪聪今年6岁,常常出现偏头痛,家长很不理解,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也会偏头痛呢? 其实,儿童偏头痛并不罕见,这是一种反复发作性头痛。头痛从一侧开始,常伴有恶心、厌食等,其疼痛程度、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差异很大,多数有家族史。有资料显示,在6~12岁的儿童中,偏头痛的患病率约为2%-5%,其中18%~34%的息儿在6岁前发病。  相似文献   

2.
乔华 《健康大视野》2007,15(6):61-61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以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常有家族史。笔者近年来自拟活血通络止痛汤治疗偏头痛属中医瘀血头痛证者2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长寿》2007,(9):37-37
专家:头痛可能每个,人都经历过,而偏头痛又是最常见的,这种病以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特征,反复发作,治疗上十分棘手,很难治愈。如何预防成为医生和病人共同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国外的研究发现某些食物可能导致偏头痛的发作,而另一些食物能够治疗和预防偏头痛。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有多痛苦,大概只有经历过偏头痛的人才知道。它听起来不是什么大病但它发作起来真的令人生不如死。大多数偏头痛难觅原因偏头痛非常常见,最常见的是原发性头痛。最主要的症状是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如额头和太阳穴的搏动性疼痛,多为偏侧,也可能是两侧;一般会持续4~72小时;疼痛剧烈、逐渐加重,会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常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发作时常不能正常学习工作。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     
一、临床特点:反复发作性头痛,通常限于一侧,偶尔双侧交替,性质是搏动性疼痛,头痛同时可并发恶心、呕吐。头痛发作频度各人不一,60%病人每周不超过一次,少数病人每周可达3~4次,除丛集性偏头痛可能每天发作,一般偏头痛很少每天发作。典型偏头痛有先兆,以视觉先兆为主。多数有家族偏头痛史,阳性家族史约占60%。偏头痛多起病于儿童或青春期,少数始于30岁后,至更年期倾向缓解。两性中,女性多见,约2:1,月经前后可能频发。二、临床分型:偏头痛除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其主要症状外,可能并发其它神经、躯体  相似文献   

6.
《健康生活》2006,(1):32-32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关统计显示,全球约有10—15%的入患有偏头痛。偏头痛发作时头痛剧烈.有的还严重地呕吐,令患痛苦,也令医生“头痛”,为什么呢?北京医院神经内科罗盛副教授指出.这是因为偏头痛的治疗比较棘手。不过,对偏头痛患来说,补充维生素吼(又称核黄素)和镁剂是一个较为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蔡晓刚 《现代养生》2013,(19):27-27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管性头痛,是神经——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的、以反复发作性的一侧或双侧头部暴发性剧烈痛疼为主症,伴有恶心呕吐、羞明,或延及患侧面肌拘急麻木,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后可自行缓解。根据头痛发作前有无先兆症状,将其分为有先兆的偏头痛(典型偏头痛)和没有先兆的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或单纯性偏头痛)两种,另外尚有一类临床较少见的特殊类型偏头痛,也称为复杂型偏头痛,  相似文献   

8.
焦辉 《家庭健康》2009,(2):24-24
偏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以弥漫性或单侧发作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欧美国家为10%~15%,中国为0.06%。患病年龄以20~45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国外为1:2~1:3,国内为1:4。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健身资讯     
[运动可有效抑制偏头痛发作]经常出现偏头痛的人都有过这种体验:难以抑制的疼痛和视觉障碍。长期以来,运动一直是减少偏头痛诱因的一种潜在方法,运动对抑制头痛的诱因(如压力、抑郁和睡眠障碍)特别有效。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选取.了4600多名被诊断为偏头痛的患者。大约75%的患者每个月有15次以上的偏头痛发作,其余25%的人每个月发作次数低于15次。  相似文献   

10.
让偏头痛少些偏爱你 偏头痛是指颅内外局部血管发作性的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搏动样头痛(间歇期完全正常)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防治药物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是一种以单侧为主的反复性的血管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头痛之一。国际头痛协会将其定义为间歇性的头痛发作,并伴有自主神经失调,有或无先兆。流行病学调查约有6%的男性和18%的女性患有偏头痛,多发年龄为25~35岁。有报道,美国1992年年发病率250/10万,患病率为2000/10万;我国1983年6大城市调查偏头痛年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健身资讯     
[运动可有效抑制偏头痛发作]经常出现偏头痛的人都有过这种体验:难以抑制的疼痛和视觉障碍。长期以来,运动一直是减少偏头痛诱因的一种潜在方法,运动对抑制头痛的诱因(如压力、抑郁和睡眠障碍)特别有效。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选取.了4600多名被诊断为偏头痛的患者。大约75%的患者每个月有15次以上的偏头痛发作,其余25%的人每个月发作次数低于15次。  相似文献   

13.
认识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间歇性反复发作的头痛,发作时以搏动性头痛为特征,为常见的多发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000万~3,000万人患偏头痛.  相似文献   

14.
治疗偏头痛:速效救心丸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川芎有祛风止痛、活血化瘀之功,又秉升散之性,为治头痛之要药冰片辛香走窜,有通窍醒神定痛之功。用药方法疼痛发作时每次服药15~20粒头痛缓解时坚持服药,每次8粒,每日2次:有发作先兆者,即时服药8粒。一般服药后5分钟内疼痛即可缓解,10分钟后疼痛消除。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各国报道的年患病率,女性为3.3%~32.6%,男性为0.7%~16.1%,而偏头痛等位发作则不常见,很容易引起误诊,为提高本病认识我们收集了我院2008年8月~2010年12月的70例门诊急病和住院病人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又称原发性血管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病,约占门诊病人1%~2%,常反复发作。笔者从医三十多年来用四物汤化裁治疗偏头痛8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 ,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 ,常为一侧。除晚发型偏头痛可于45岁以后发病外 ,大多数偏头痛多在儿童和青年期发病 ,女性多于男性。偏头痛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遗传 :据遗传流行病学和分离研究证实 ,约60%偏头痛病人有头痛家族史 ,其亲属中出现偏头痛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3~6倍。家族偏瘫型偏头痛和基底动脉型头痛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②内分泌因素 :偏头痛发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在女性病人中 ,月经前期、月经来潮时易出现偏头痛发作 ,而妊娠期或绝经后妇女偏头痛发作减少或停止。另外偏…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俗称偏头风,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多见于青年女性,头痛多在单侧,往往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通常认为偏头痛与遗传、内分泌和精神情绪因素有关。近年研究发现,不良的饮食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偏头痛发病的诱因。  相似文献   

19.
王京 《健康文摘》2010,(6):20-20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寒冷、炎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不良习惯都可能诱发头痛。特别是在夏季,偏头痛患者经常往返于烈日下的炎热和空调房间里的凉爽之间,稍不注意。就会诱发偏头痛。  相似文献   

20.
董宁 《智慧健康》2022,(24):101-105
目的探析偏头痛急性期发作采用尼莫地平及天麻素的疗效。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从吉林省前卫医院2018年7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偏头痛急性期发作患者中选取。经筛选且未在研究过程中失访的10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照组以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以尼莫地平+天麻素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组间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更低。治疗前后两组组内的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统计学对比结果为P<0.05,治疗后更低。治疗后组间ACA平均血流速度、MCA平均血流速度统计学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更低。治疗前后组内的ACA平均血流速度、MCA平均血流速度统计学对比结果为P<0.05,治疗后更低。治疗后,两组组间PF评分、RP评分、BP评分、GH评分、VT评分、SF评分、RE评分、MH评分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更高。治疗前后两组组内的PF评分、RP评分、BP评分、GH评分、VT评分、SF评分、RE评分、MH评分统计学对比结果为P<0.05,治疗后更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学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偏头痛急性期发作采用尼莫地平及天麻素治疗在缓解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方面疗效明确,而且在改善头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生存质量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