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激酶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健  王自豪  陈玉华 《河北医药》2005,27(6):432-433
目的探讨尿激酶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时间窗。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治疗组)和降纤酶组(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研究,治疗组用尿激酶5×10U+0.9%生理盐水(NS)100ml静脉滴注,30min滴完;6h后用低分子肝素4100U腹壁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用7d。对照组则用降纤酶10U+NS100ml静脉滴注,隔日1次,共用3次。结果两组治疗30d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2.50%(3740),对照组80.00%(3240),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超过6h溶栓者,无致死性出血并发症。结论尿激酶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治疗时间窗可酌情延长至病后24h。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1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治疗,治疗组给予尿激酶10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快速静脉滴注30min滴完,用量为一次.溶栓后其它治疗同对照组,治疗15d.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其它治疗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高富源  赵玉君 《医药导报》2002,21(3):166-167
目的:观察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40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脑梗死发病6 h内进行溶栓者28例,发病6~12 h者12例,用UK 150~20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 mL中,静脉滴注,溶栓后立即给予20%甘露醇250 mL,视病情每日2或3次,一般3~7 d逐步停用.结果:6 h以内溶栓治疗者明显优于6~12 h溶栓治疗者.结论: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时间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尿激酶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动脉溶栓的优点。方法: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动脉组50例和静脉组50例,动脉组采用尿激酶30~50万U加入氯化钠注射液30 ml颈动脉推注;静脉组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尿激酶(100~150万U)在30 min内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于12 h后复查凝血象和血小板,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次,2次/d皮下注射,24h后复查头CT,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次,1次/d口服,共3 d,3 d后改为100mg/d口服,同时常规给予静滴灯盏花和胞磷胆碱等药物治疗。结果:动脉组总有效率76%,静脉组总有效率6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经颈动脉直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陈卫朝 《医药导报》2010,29(4):487-488
目的 探讨尿激酶(UK)对急性脑梗死早期(发病6 h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 治疗组给予尿激酶150万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30 min. 两组患者均应用一般血管扩张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必要时甘露醇脱水降颅压. 采用欧州卒中量表(E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 结果 两组溶栓后2,6 h及1,2,3,7,14,30,90 d后ESS评分迅速增加,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后90 d,治疗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率56.7%,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两组颅内出血各1例,死亡各1例,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尿激酶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发病6 h内)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胡敏  孙玮  徐武平  张媚 《医药导报》2004,23(6):0400-0401
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基础药物为右旋糖酐40注射液,每日500 mL,静脉滴注,连续用药14 d。治疗组同时加用巴曲酶,首剂10 U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点滴,其后5 U隔日静脉滴注,共用3次,总剂量20 U。评价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3.3%和46.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尿激酶120~15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30min滴完,停药后治疗同对照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静脉溶栓治疗后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内颅内出血2例(6.7%),皮肤黏膜出血6例(20.0%).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操作简便、快速,价格相对低廉,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发病6h以内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50万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0 min后症状无改善可追加30万U,仍无效可继续追加20万U,共用100万U.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将依达拉奉30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4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NDS评分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97.5%)亦较对照组(70.8%)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尿激酶治疗发病6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比单用尿激酶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张经传  张经良 《医药导报》2004,23(10):0753-0755
目的:比较巴曲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入选病例82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复方丹参、吡拉西坦等药物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巴曲酶20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qd,连用5 d后改为巴曲酶5 U,连用5~10 d;对照组给予尿激酶5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qd,连用5 d,后改为尿激酶10万U,连用5~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0%,两组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与尿激酶疗效相当,但巴曲酶更经济实惠,建议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5例,在病情发作6 h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加尿激酶150万U,iv,溶栓后立即给予20%甘露醇溶液250 mL,随后给予500 mL右旋糖酐 40加川芎嗪160 mg, 静脉滴注,qd,共14 d.溶栓6 h后给予水溶性阿司匹林300 mg,qd,po,共10 d,以后改为维持量200 mg,qd,共80 d.结果:5例患者无一例发生脑出血和急跳现象,而肌力、语言功能在短期内进一步降低.结论:尿激酶静脉推注溶栓治疗脑梗死是安全的,但疗效及方法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尿激酶1500000U+0.9%氯化钠溶液100ml30min静脉滴注完毕。结果:72例溶栓治疗患者中50例达梗死相关动脉再通标准,再通率为69.44%。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可靠,价格便宜,操作方便,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超早期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细胞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溶栓治疗,溶栓药物选择尿激酶,药物总量50~150万 U,先给予50万 U 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 静脉滴注,15min 滴完,如临床症状缓解不再增加尿激酶用量;如无改善则再给予50万 U,30min 滴完;如有改善不再增加尿激酶;如无改善则再给予50万 U,60min 滴完。溶栓后立即给予20%甘露醇125ml 快速静脉滴注。2周后观察2组患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管完全再通率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P <0.05);2组 NIHSS 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常规用药,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尿激酶 30万 U溶于 0 .9%氯化钠溶液15 0 m 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连用 3d,同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总有效率、显效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7月之间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174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活血化瘀中药、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措施治疗,对照组87例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4000U腹壁皮下注射,1次/12h、疗程7d;治疗组87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尿激酶30万U+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7d。14d后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据以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显效35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为86.2%,对照组分别为14、19、28、26例和7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例发病6 h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给予尿激酶150万U加于0.9%氯化钠溶液200 mL中静脉滴注.结果:3例患者溶栓治疗2 h内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2例在2 h后症状继续好转,1例患者肌力恢复2 h后发生同一肢体再次瘫痪.溶栓后3个月时评定临床治愈2例,有效1例.3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出现血尿.结论: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2次/日,30min内滴完,联合丹参多酚酸盐200mg+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1次/日。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2次/日,30min内滴完,患者疗程14d。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NIHSS评分以及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且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5万组和50万组.25万组给予尿激酶25万U加人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50万组给予尿激酶50万单位加人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对2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14 d进行四肢肌力分级.结果 治疗后24 h,2组四肢肌力之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万组明显高于25万组.且2组均无出血病例.结论 50万U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8.
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卓  文学  林涛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8):948-949
目的 观察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 7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6例 )与对照组 (36例 ) ,两组除常规治疗外 ,治疗组加用尿激酶 (UK) 2 0~ 5 0万U静脉滴注 ,连用 5d。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5d、90d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缺损程度及生活状态评分。结果 治疗组近期和远期显效率分别为 5 2 78%和 4 7 2 2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0 5 5 %及 33 33% (P<0 0 5 )。结论 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效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9.
王伟平  王刚  牛国忠 《医药导报》2007,26(2):162-163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即给予丹参注射液 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胞二磷胆碱0.5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qd;阿司匹林100 mg口服,qd;根据病情使用降血压药、降血糖药和脱水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80 mg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46.9%和27.7% , 总有效率分别为 85.9%和70.8 %, 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两组梗死后出血无明显差异。结论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神经节苷脂钠100 mg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共14d。对照组加用吡拉西坦4 g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共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