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我国青海气田的大量测试资料,对多点测试法和单点测试法确定气井产能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新场气田气井产能和无阻流量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新场气田的压力恢复试井解释成果,经理论计算求取气井的产能方程和气井的无阻流量,求得Vogel方程的系数α及新场气田计算无阻流量的一点法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产能方程对比表明,该公式比较适合新场气田的实际,计算精度比常用的一点法公式高。  相似文献   

3.
布海低渗透砂岩气田开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油气田》2004,9(1):44-47
  相似文献   

4.
用不稳定试井资料确定气井产能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确定油、气井产能的主要方法是稳定试井方法,若能用不稳定试井资料确定气井产能,则极大地提高了确定气井产能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研究用不稳定试井资料确定气井产能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气井井底流动方程和气井产能试井对测试井井底压降率精度的要求,推导出了计算稳定时间的基本公式,由此便可计算出相应的井底稳定流动压力,进而建立气井的产能方程和确定气井产能,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530井区八道湾组J1b1油藏位于克拉玛依油田白碱滩地区,1983年正式投入开发,目前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在对该油气藏基本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开发地质学以及油藏工程方法详细研究了该油藏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存在的潜力进行了分析,为下步开发调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川南、川中过渡带荷包场-界石场地区的须家河组砂岩储层是一套典型的低压致密储集层。由于储层具有低压、低渗、高束缚水饱和度的特点,其渗流机理不同于常规储层。气井在低渗、低压力系数的储层开发过程中表现为低自然产能,有些井受到钻井污染,基本没有产量。通常水力加砂压裂是经济高效开发此类气藏的必要手段,但由于常规低渗透储层试井方法及油气测试手段对低产甚至无产量气井的测试、评价受到限制,使得压裂前储层物性和气井产能无法确定,无法对气井压裂效果做出客观正确地评价。为此,基于脉冲试井不稳定渗流原理,开展了低压致密气藏气井微型注入测试技术研究,提出了确定低压致密气藏储层物性和气井产能识别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低渗致密气藏储层渗流物性,确定气井生产潜力,并为低丰度、低压渗致密气藏储层效益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油田开发后期开采层的重复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玉梅  张德芳等 《河南石油》2002,16(6):29-30,42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潜力主要分布在流动单元内部及其间的岩性段中,具有“薄,散,小,差,低”的特征,当采用常规的补孔,卡封,压裂,酸化,堵水等措施不能再经济有效地挖掘井筒周围的剩余油潜力之后。接下来可考虑开采层的重复利用,文中以双河油田为例。探讨了油田开发后期开采层重复利用的必要性,实现途径有机械卡封层释封,已堵水层的解堵和重射,大段封堵层选择性射孔等。  相似文献   

8.
陕17井区是靖边气田最早开发的主力区块,井区储层物性好,单井产量高,目前已进入增压开采阶段,为评价增压开采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增压生产动态,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预测增压开采阶段稳产期、地层压力、累计产出气量和递减率等关键指标,评价井区增压开采效果,及时调整增压参数和管理制度,实现区决的高效增压开采。  相似文献   

9.
扼要叙述了北高点长二气藏的生产情况,从近五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了该气藏的开采动态特征,着重提出了生产套管和集输管线的防腐问题,对气藏的递减进行了预测,并就今后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双河油田437块经过近23年的开发,目前含水已高达96%。从高含水期油藏的渗流特点出发,充分利用试井技术能求取地层径向渗流参数的特点,结合油藏工程学有关原理,从含油饱和度研究入手,对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搞清了437块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情况,获得了对于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的规律性的认识,对老油田调整挖潜和三次采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苏里格气田气井可以划分为三类气井:连续平稳生产井、自然间喷生产井和间歇生产井。根据三类气井分别选取积液井,进行泡排试验,从而对不同产气量气井的泡沫排水采气效果取得了一定认识,对苏里格气田的泡沫排水采气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是高含硫气藏,单井测试产量高,传统的产能评价方法需足够的放空测试时间,不利于安全环保,为此,在二项式产能方程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长兴组气藏9口井的系统试井资料总结得到经验公式,即一点法产能快速评价公式,可用于快速评价元坝长兴组气藏的产能,提高了评价效率,同时也减轻了环保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欧M1井煤层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与中外成功开发的低煤阶煤田的储层特征进行对比,评价了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的煤层气开发潜力。欧M1井具有含气饱和度高且含气量偏高的优点,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埋藏深、地层压力与临界解析压力之差过大又给煤层气开发带来很多困难。针对欧M1井的储层特性及目前开发现状,对其煤层气开发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欧利坨子地区煤层气开发提出了降低开发成本、减少储层污染以及改变储层改造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气井稳定产能二项式方程是根据均质地层中稳定渗流理论推导而来,在非均质地层中不能简单地进行套用,有必要对稳定产能方程在非均质地层中适用性进行分析.根据试井渗流理论中的叠加原理对复合地层中气井的稳定产能方程进行推导,得到了两个不同渗透区域的稳定产能方程和无阻流量计算公式.理论和实例分析证实:无论复合地层中内外区渗透性如何改变,生产范围为内区得到的无阻流量始终比外区的大.外环渗透性变得越好,后期与初期得到的无阻流量越接近;外环渗透性越差,后期较初期得到的无阻流量减少得越多,则气井产量降得也快.通过分析证明,稳定产能方法适用于外区渗透性高于内区渗透率的复合地层中气井产能评价,而对于外区渗透性变差的气井,用稳定产能方法很难指导现场气井生产.  相似文献   

15.
王四凤  杨杰  邓春晓  谈锦锋 《钻采工艺》2001,24(1):27-29,23
文中对影响气井产量递减的因素进行分析,在不同类型递减气藏中选出一批井,根据油气井递减基本规律,进行产量回归研究,得到一些新的认识,即四川气田大多数气井产量递减不仅符合指数递减,同时也符合双曲线递减;在产气量预测中,双曲线预测结果好的井几乎为气水同产井,指数式预测结果好的井几乎为纯气井,这将为四川气田气井以后的产能预测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低渗透气藏资源丰富,是今后天然气开发的重要领域。然而,低渗透气藏在开发中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影响气藏的产能建设,因此,认清应力敏感性对低渗透气藏产能的影响是开发的基础。文中在对低渗透气藏岩心进行应力敏感伤害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气藏含气饱和度为100%和不同含水饱和度的情况,模拟分析了在低渗透气藏开发过程中应力敏感性所产生的渗透率变化规律,从而得出在不同应力敏感系数和不同渗透率情况下应力敏感性对气井产能的影响程度,为低渗透气藏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页岩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室内实验为基础,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页岩储层性质和压裂后裂缝性质对页岩气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各影响因素与页岩气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单翼裂缝并不能达到页岩气增产的目的,页岩气压裂后改造体积的大小是影响产能的关键,压裂过程中支裂缝条数越多,改造体积越大,增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碳酸盐岩气藏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复杂,无阻流量与地质、工程参数相关性差,单一统计方法不能有效评价水平井产能的主控因素.为此,文中提出一种新的产能主控因素评价方法,即在气井动态分类上,用Pearson,Spearman相关系数和决策树评分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打分和排序,选择更具代表性的产能评价指标,逐类逐井评价.将新方法应...  相似文献   

19.
在低渗、特低渗气藏开发过程中,裂缝对气井的产能和稳产能力起着主导作用。选取了某低渗气田在不同沉积微相下的含有裂缝的岩心进行了专门的实验研究。详细分析了半充填缝、未充填缝的应力敏感,评价了裂缝宽度随有效应力的变化以及其对产能的贡献差异。实验研究表明:未充填缝的应力敏感性较强,对气井初期产能贡献较大;半充填缝的应力敏感性较弱,对气井中后期产能起主导作用;特低渗气藏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充填缝与充填缝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气井产能预测是气田开发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和任务。目前,气井产能预测的方法有多种,但稳定渗流理论依然是气井产能预测重要的理论基础。首次以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对各种气井产能预测的新理论、新方法进行了较全面地论述、评价和讨论。特别是对二次三项式、三次三项式的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例表明,应用二次三项式,既可确定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又可以获得气井临界产量这个重要参数,用该参数确定气井的工作制度更合理。对高压高产气井应用三次三项式确定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文中分别对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滑脱效应及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滑脱效应的气井产能公式、变形介质气藏气井和水平气井产能公式等新的理论公式进行了扼要论述、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