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目的研究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探讨骨科创伤患者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天津医院收治的新鲜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患者的骨折类型、受伤机制、肿胀程度、既往DVT病史、手术及治疗方法等资料进行统计,并以3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为诊断依据。需要手术的患者入院24h内进行第1次静脉多普勒检查,第2次和第3次检查分别在术前2d及术后7d;非手术患者3次检查分别在入院后24h、第5及14天。将需要分析的数据输入临床报告系统数据库1.1版,进行统计学分析及DVT发生率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统计的547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39.6岁,DVT发生率为12.4%。以股骨干骨折DVT发生率为最高达30.6%,其次为髋部骨折15.7%,膝关节周围骨折14.5%,胫腓骨骨折10.8%。3个部位以上的多部位骨折患者DVT发生率为50%,单部位骨折患者DVT的发生率低于10%。超过半数的DVT(56.7%)发生于受伤3d之内。随着年龄增加DVT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年龄超过60岁患者的发病风险为184%。吸烟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几乎是非吸烟患者的2倍。结论DVT在骨科创伤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发生率,其年龄、病史、骨折部位、多发骨折及受伤距手术时间等均与DVT发生相关,须引起骨科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解剖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解剖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5月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经下肢静脉造影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27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全膝关节置换组110例,全髋关节置换组162例.观察静脉造影中两种术式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及其差异.结果 全膝关节置换组中,中心型血栓10例、周围型血栓94例、混合型血栓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中,中心型血栓3例、周围型血栓140例、混合型血栓19例.两组血栓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96,P=0.007).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最易累及部位依次为肌间静脉193例(71.0%,193/272)、胫后静脉98例(36.0%,98/272)、腓静脉85例(31.3%,85/272)、胫前静脉24例(8.8%,24/272)、腘静脉24例(8.8%,24/272)、髂股静脉20例(7.4%,20/272).周围型血栓中,全膝关节置换组比全髋关节置换组更容易累及多支静脉,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12,P=0.000).在孤立性血栓中,无胫前静脉血栓形成.在多支静脉血栓中,两组均以累及胫后静脉、腓静脉、肌间静脉血栓中的两支或三支常见.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解剖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在骨创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应用和提高滤器取出率的途径。方法对2007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6例骨创伤合并下肢DVT(均经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于骨科手术前均置入可回收滤器,以预防围手术期发生致命性肺梗塞(PE)。采用圈套器联合导丝牵拉法处理倾斜滤器;对滤器内大块血栓置管溶栓治疗。结果 486例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均置入成功。围手术期无症状性PE发生。滤器在体内的留置时间为(18.4±4.3)d,其中152例捕获到血栓。447例患者进行了滤器取出操作,共取出滤器441个,技术成功率为98.7%,6例取出失败。总的滤器取出率为90.7%。结论可回收滤器用于骨创伤合并下肢DVT患者可有效预防PE。完善的患者信息登记和随访、妥善处理滤器内血栓和滤器倾斜,有助于提高滤器取出率,更好地发挥可回收滤器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独采用功能锻炼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将98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DVT发生率观察组为8.2%,对照组为24.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患肢肿胀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功能锻炼能明显减少髋部骨折术后患者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 ,早在 19世纪魏尔啸就提出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经近百年来医学界的验证 ,以上三大因素被公认。根据本病的发病原因 ,广大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与创伤、手术、骨折、产后、癌肿等密切相关。1 创伤、骨折长期以来 ,根据文献报道及临床观察 ,认为魏尔啸提出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往往同时存在 ,互相作用。创伤及骨折的患者 ,既有血管壁的损伤 ,又涉及到卧床制动、血流滞缓、以及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情况. 方法 2007年1月至9月收治175例Garden Ⅲ、Ⅳ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拟行关节置换术,其中男51例,女124例;年龄60~90岁,平均73.5岁.术前不同时间接受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以筛查DVT.彩超检查时探头的压迫不能使静脉管腔塌陷是诊断DVT的主要标准. 结果除去6例明显延迟就诊(>2周)患者外,其余169例患者骨折发生至超声检查的等待时间平均为4.6 d(3~6d).本组DVT的总发生率为18.3%(32/175).骨折后第3~6天检测的DVT发生率分别为13.3%(4/30)、20.4%(10/49)、19.6%(10/51)、17.9%(7/39),6 d后的DVT发生率为16.7%(1/6).男性组DVT发生率为17.6%(9/51),女性组为18.5%(23/124).60~69岁组DVT发生率为15.7%(8/51),70~79岁组为18.7%(17/91),≥80岁组为21.2%(7/33).以骨折发生至超声检查时间、性别、患者年龄为分组依据分别进行比较,各组间DVT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50、0.889、0.807). 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等待关节置换手术期间有较高的DVT发生率,超过48 h的患者应常规术前筛查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相似文献   

9.
功能锻炼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单独采用功能锻炼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98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DVT发生率观察组为8.2%,对照组为24.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患肢肿胀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能明显减少髋部骨折术后患者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的危险因素。方法2003年8月~2006年8月收治的350例骨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LDVT者38例,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项单因素相关分析中有9项有显著性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为: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阳性,4周内有手术史以及有外伤史。结论对上述危险因素存在的骨科住院患者,应警惕LDVT发生,如有D-二聚体测定阳性等危险因素应予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1.
创伤患者凝血及血栓前状态实验诊断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血栓形成前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等多种因素改变的综合作用,寻找特异、敏感的指标识别血栓前状态。方法 将创伤骨折患者40例,DVT患者10例及40例正常人血浆标本按对照、创伤手术后、DVT及同一组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分组,用放免、酶免及ACL血凝仪分别测定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烷(TXB_2)、6-酮-前列腺素_(1α)、凝血酶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元时间(APTT)、纤维蛋白元(FIB)、D-二聚体(D-D)等指标。结果 创伤组、DVT组与对照组比较GMP-140、TXB_2、FIB、D-二聚体有显著增高,6-Keto-PGF_(1α)有显著下降;APTT、PT的变化不明显。创伤后同一组患者手术前后比较,GMP-140、TXB_2、D-二聚体三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它几项指标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GMP-140、TXB_2、D-二聚体三项指标对不同骨折患者检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创伤会造成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监测GMP-140、TXB_2、6-酮-前列腺素_(1α)等指标可以对血栓前状态(高凝状态)生理性防御反映阶段进行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2.
13.
新鲜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程度评分量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初步尝试建立新鲜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程度评分量表,用于院内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程度的客观判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治疗的新鲜下肢骨折患者资料,依据排除标准剔除病例后共纳入分析1 705例.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879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OR值赋分的方法产生新鲜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程度评分量表,检验组(826例)对评分表进行验证.结果 纳入患者中男性1 106例,女性599例;平均年龄(50±18)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可以预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包括年龄、待术时间、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心脑血管疾病史以及D-二聚体(D-Dimer)检测值.根据回归OR值得出的分值分别是:年龄≤35岁为1分,>35 ~ <65岁为4分,≥65岁为6分;待术时间<8d为1分,≥8d为2分;受伤原因低能量为1分,高能量为3分;受伤部位中,足踝损伤为1分,小腿骨折为3分,膝关节周围骨折为5分,股骨中上段为7分,骨盆髋臼为4分,多发骨折为6分;无心脑血管疾病史为1分,有心脑血管疾病史为2分;D-Dimer< 600 μg/L为1分,≥600μg/L为3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临界点15.5分,总体数据临界点灵敏度为77.00%,特异度为68.17%.结论 新鲜下肢骨折术前血栓危险程度评分量表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但是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诊治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基因功能集群分析方法筛选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键基因,探讨这些基因在创伤性DVT发生中的意义. 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10只)和模型组(B组,20只),通过定量打击方法建立创伤性DVT的动物模型.模型组造模后5 d根据血栓形成情况再分为2个亚组(每组10只):血栓形成组(B1组)和无血栓形成组(B2组).采用Genechip Rat Genome 430 2.0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DVT发生、发展过程中创伤局部静脉内基因差异表达的变化.采用基因功能集群分析方法对B1组与B2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重点分析,寻找其中导致血栓形成的生物学状态最显著、最集中的基因功能. 结果血栓形成组与无血栓形成组主要涉及补体激活、细胞发生、生长、运动及代谢等功能,筛选出的关键基因主要有B因子、补体4结合蛋白α、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剂受体等.血栓形成组上述关键基因的丰度表达值分别为1.6、-0.2、2.1、5.1,无血栓形成组其丰度表达值分别为-0.5、-1.4、2.7、3.3. 结论在创伤性DVT的演化过程中,B因子、补体4结合蛋白α、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剂受体等基因是影响血栓形成与否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与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根据病例人选标准选择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患者126例,分成2组。其中抗凝预防组64例,联合采用基本预防、物理预防与药物预防;对照组62例,除采用基本预防措施外,未用物理预防与药物预防。观察指标:(1)围手术期患者出血量;(2)术后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3)脑出血、硬膜外血肿出现的神经症状;(4)术前及术后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5)双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结果抗凝预防组DVT共8例(12.50%),对照组DVT共2l例(33.87%),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及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高(33.87%),联合应用LMWH和IPC能有效降低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DVT发生率,并发症少,在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DVT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ICU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 thrombosis,DVT)的高发人群,在DVT 的发生、预防和处理诸方面有着明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571例股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079例,女1492例;年龄为14~96岁,平均67.1岁。骨折部位:股骨颈骨折115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51例,股骨干骨折309例,股骨髁骨折153例。241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57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每周,非手术患者入院48 h内及住院期间每周均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断DVT的发生情况。记录股骨不同部位骨折后DVT的发生率及发生位置。结果股骨骨折患者DVT发生率为35.5%(913/2571),近端DVT发生率为5.3%(135/2571),远端DVT发生率为30.3%(778/2571)。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髁骨折患者DVT的发生率分别为28.8%(334/1158)、44.7%(425/951)、30.7%(95/309)、38.6%(59/153),近端DVT发生率分别为2.7%(31/1158)、5.6%(53/951)、9.7%(30/309)、13.7%(21/153),远端DVT发生率分别为26.2%(303/1158)、39.1%(372/951)、21.0%(65/309)、24.8%(38/153)。股骨骨折患者股静脉及以上部位、腘静脉、胫腓静脉、肌间静脉DVT发生率依次2.3%(60/2571)、2.9%(75/2571)、6.4%(165/2571)、23.8%(613/2571)。结论股骨骨折患者DVT发生率较高,而且发生肺栓塞风险性大的近端DVT更易发生于股骨髁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护理干预,观察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89%;对照组发生率为1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P<0.05)。结论加强护理能较好的预防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具有高病发率、高致残率和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表现较隐匿,其疾病本身及并发症都能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经济负担,同时增加社会医疗风险及消耗,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抗凝和手术取栓等,目的是控制病情、延缓其进展和促进深静脉管腔的再通。DVT发病机制复杂,其病理与治疗机制尚有许多未明之处,尤其是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还需通过建立具有针对性的DVT动物模型来找出答案。用于DVT造模的动物和方法众多,各有优缺点,需进行综合比较,以便针对不同研究目的时选择最合适的动物模型和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