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进处方质量的措施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用药安全。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的1246张不合格门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处方前记不合格有336张(26.97%),处方正文不合格862张(69.18%),处方后记不合格48张(3.85%)。结论处方正义和处方前Z不合格比例较大,医院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本院实施《处方管理办法》后,门诊及病区处方质量情况,以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8--2009年两年中我院门诊及病区每月各随机抽取800张处方进行质量统计分析。结果抽取的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处方率、注射剂处方率、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率及平均处方用药品种数分别为40.32%、30.26%、26.96%、3.65种,不合格处方2740张(占7.13%),主要表现为给药途径不当、剂量不合理、书写不规范等。结论医院需进一步加大处方质量管理,完善处方评价制度,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门急诊处方及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一12月门急诊处方120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药品说明书进行分类和分析,统计各种不规范处方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不合格处方530张(4.42%),其中男性患者261张(49.2%),女性患者269张(50.8%),男女患者处方数基本相当;年龄〉50岁的患者处方数最多,为236张,结构比为44.5%,;不规范项目最多为用法用量输入错误,共170张(32.1%);临床诊断分布情况中,仅有1种诊断者比例最高,为365张,占68.9%;小儿内科不规范处方最多,为125张,占23.6%。结论:该院门急诊处方书写欠规范,合理用药有待提高。定期开展处方分析,对提高药学人员审方能力,保证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4590张门急诊处方书写及用药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本院在执行新的《处方管理办法》过程中的门急诊处方质量。方法随机抽查分析2007年5—10月本院门急诊处方4590张。结果我院处方合格率为90.9%,其中书写不合格处方占不合格处方90.43%,不合理用药处方占不合格处方9.57%。结论本院门急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组织全院医生认真学习《处方管理办法》,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门诊每月各科室处方数张,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为标准,结合药品说明书和公开出版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处方16710张,其中不合格处方249张,不合格率为1.49%。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为书写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等。结论处方书写及合理用药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处方审核过程中干预并登记的不合格处方,以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门诊儿科药房2012年1月-12月药师审核处方过程中干预并登记的不合格处方。结果不合格处方共368张,其中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有58张,占15.76%;用法用量不适宜的有98张,占26.63%;重复给药的有77张,占20.92%: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有77张,占20.92%;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有39张.占10.6%。结论医院应加强临床用药处方的监控与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合格率,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对我院2012年1月-7月3 50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抽查处方合格率为95%,发现问题处方175张(占5%).结论 本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应进一步加强处方的监管力度,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杨永华 《现代保健》2009,(31):172-173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查阅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西药房2008年3、6、9月全部处方,从中筛选出抗生素药物处方5013张(占17.26%),调查抗生素的种类及品种,并结合处方诊断、患者年龄,分析抗生素的用法、用量、疗程及联用情况。结果共应用7类抗生素药物,涉及39个品种;给药途径以注射居多,占40.28%;剂量及给药次数95%以上符合要求,疗程以3~7d居多,占85.8%;药物以单用为主,占85%,二联用药占14.16%,三联用药仅占0.84%。结论笔者所在医院应用抗生素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
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格的处方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保证,为了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本文对医院2004年6-12月的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查,在抽到的6 000张处方中,完全合格5 620张,合格率为93.67%,不合格380张,占  相似文献   

10.
黄玉琼 《医疗保健器具》2012,19(7):1196-1197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处方质量的情况,促进合理用药及提高处方的书写质量。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11年10月至12月门诊西药处方3000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合格处方2796张(93.2%),不合格处方204张(6.8%),其中处方前记错误率为53.5%,处方正文错误率为46.5%。结论本院门诊处方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医师与药师共同努力,强化合理用药概念,保证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规范门诊处方书写,强化合理用药。方法抽查2009年6~12月门诊医保处方10000张。结果不合格处方主要包括书写不规范和不合理用药2类。结论通过整改,不合格处方数量明显降低,说明规范门诊处方书写的对策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2010-2011年我院门急诊电子处方点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门、急诊处方用药存在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每月抽取一天的门、急诊处方,再随机抽取其中100张,按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金额等要求进行评价。结果抽取的1800张处方中,用药品种数为3.11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09%,注射剂使用率为35.34%,基本药物使用率为22.83%,处方金额为293.61元,处方合格率为85.3%。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用药各项指标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尚有一点差距,不合格处方比例较高,我院需要加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苗鸿颖  黄晓静 《职业与健康》2013,(22):3043-3046
目的分析天津市某医院静脉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促进静脉用药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选取该院静脉调配中心2012年1—8月的静脉用药医嘱共计527189张,根据药品法定说明书和相关药典知识审核医嘱分析不合理情况。结果发现不合理处方409张,不合格率为0.078%。不合理用药有配伍禁忌9.54%、超剂量用药(13.20%)、溶媒错误(24.45%)、药物浓度错误(37.65%)、用药频次错误(8.31%)、给药途径错误(1.22%)、医生笔误(5.62%)。结论审核处方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整个工作的核心部分,通过审核静脉用药医嘱,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修改医嘱,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本院门诊处方点评中的应用。方法:基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法,对处方点评工作采取过程管理,按《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的项目和方法统计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处方合格率由改进前的85%、87%、86%提高到改进后的89%、90%、92%、95%、96%、98%。结论:在门诊处方点评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提高了门诊处方的质量,促进了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王庆贤 《现代保健》2014,(15):92-94
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用药分析,探讨其对医院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门诊处方共计12 000张,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确定的不合理处方为1020张,占总处方数的8.5%(1020/12000)。处方合格率不断上升,处方不合格率不断下降由1月的8.56%降至12月的3.54%。结论:通过对门诊处方的点评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门诊处方的合格率,降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集中配置情况,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医嘱审核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作用,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针对医院PIVAS为内科病房开展工作,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分别抽取2013年7~12月(A组)及2014年1~6月(B组)的住院用药医嘱中各抽取4000份,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A组不合格医嘱有377份(占医嘱9.43%),B组住院用药医嘱中,不合格医嘱有94份(占医嘱2.35%)。结论:通过医嘱审核,临床药师在PIVAS的工作中,将控制不合理用药关口前移,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了医院的现代化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峰恩  王华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238-2239
目的调查新乡市某医院门、急诊处方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根据统计学方法,随机抽取门、急诊处方,根据药理学知识、医学文献、药品使用说明书等,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分析。结果随机抽取门、急诊处方5565张,占全年总处方量的13.71%,使用抗生素处方1530张,占总处方量的27.49%;不合理抗生素使用处方257张,占抗生素使用处方的16.8%。结论目前该院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一定问题,有多种抗生素联用、滥用现象,主要表现在给药方案不合理,配伍不合理,选药不合理,重复使用等。  相似文献   

18.
3年抗菌药物整治活动管理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开展抗菌药物整治活动3年以来不同等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持续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对5个地州市5所三级医院和5所二级医院各抽取检查日之前3个月内的门急诊处方和出院病历(其中100例Ⅰ类切口手术),调查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情况。结果10所医院各抽取门诊处方200张,急诊处方100张,出院病历200份。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7.40%和18.00%,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1.60%和40.1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分别为28.13±8.04和49.67±11.63,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1.30%和56.20%。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送检率分别为45.70%和22.70%,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病原送检率分别为61.50%和27.40%;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0.00%和40.40%;品种合理率分别为94.60%和59.20%,时机合理率分别为95.20%和48.20%;联合用药率分别为8.80%和36.60%;疗程合理率分别为84.00%和52.80%。结论开展抗菌药物整治活动3年,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已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要求,检查指标整体达标且优于二级医院,应加强二级医院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