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街区更新4+1工作法是以学院路街道街区规划为案例,结合地区实践经验总结出来,对于城市建成区在中微观尺度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规划与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以帮助参与者更好地解决城市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入探讨人与空间的关系,面对有限的空间资源和多元复杂的社会诉求,通过建立有效的社会网络,凝聚社会信任,重构社会规则,撬动良性社会资本,最终实现搭建平台、促成对话、寻求共识,直到共创价值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雷诚  申磊  王玲  张颖  张靓 《华中建筑》2023,(11):54-58
目前慢性疾病、亚健康等越来越成为威胁居民身心健康的核心问题,疗愈健康导向的规划与设计日益获得广泛关注,成为实现城市街区更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文基于疗愈相关理念的归纳梳理,阐释了疗愈街区的一般内涵,提出疗愈健康导向下的街区更新设计框架。针对城市居民心理、生理、社会三大健康发展需求,提出建立自然街区、慢行街区、互动街区、积极街区四大街区更新策略,并结合苏纶场街区更新展开实践应用探讨。通过系统阐释疗愈健康街区更新策略与方法,探索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环境品质改造与社会活力提升的新途径,以期为我国街区更新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蒋楠  杨红波 《建筑与文化》2011,(11):120-121
基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理念的解读,以海安东大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为例,探讨了历史街区整体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并从街区、建筑、环境等方面提出有机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5.
肖洵彦  陈伟 《城市建筑》2012,(17):20-2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老城改造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范围不断拓展,众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文物资源在老城更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流失。本文以台儿庄顺河街规划设计为例,阐述了在顺河街的改造更新中,通过对现有历史遗存的分类保护,分析梳理传统空间及城市肌理,依照传统特色确定建筑形式形态,创造整体生态景观特色的思路与方法,达到在更新老街区的同时重塑传统空间场所气氛的目的,使城市得以遵循特有的文脉与精神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6.
高德宏  李唯琳 《城市建筑》2021,(15):69-71,79
海岛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有其特殊属性,不能将大陆一般建设方法直接移植.较晚的开发历史,使海岛城镇的历史街区尤为珍贵.本文以小长山岛老县府街为例,对当地历史建筑与旅游产业功能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造策略,并进行了完整的规划设计,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性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微改造更新强调景观尺度和细节的变化,有助于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展现城市风貌,从而塑造城市文化特色,释放城市内涵和原动力。基于此,文章对微改造更新进行了概述,以沈阳中街商业步行街为例,分析了中街微改造的目标及要求,探究了中街微改造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发展阶段,城市品质与形象的提升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新热点,特色街区作为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成熟街区评价因子的权重分析,提出了识别特色街区的六大基本属性,即地域文化内涵、街区风貌特色、主导功能、功能复合、非线形平面空间和空间集聚;明确了特色街区的概念和分类方法,并从文化、空间、功能、风貌和交通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最后以芜湖市为例,将特色街区规划设计策略付诸实践,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特色街区规划的框架构建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参与沙市历史街区保护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其基本思路是正确的,但原文中有一些提法比较新奇。经与作者协商,我们选登了原文的部分章节,并进行了一些文字修改,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历史街区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但在城市建设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文章以沈阳市204街区为例,在分析街区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共生理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旨在保护和重塑历史街区,实现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的有机融合与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街景改造对街道步行环境的影响为主要视角,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对政府与艺术团体联合发起的重庆市黄桷坪"涂鸦街"街景改造的意义、力度、手法与效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肯定旧城街道改造必要性的同时分析了改造中的优点与不足。认为街景改造应以"微观个人"的使用及心理需求出发,从改善街道步行空间载体、步行功能支撑、步行视觉景观与步行设施4个方面入手,促进市民步行的安全、通畅、便捷与舒适。  相似文献   

12.
刘俊杰  刘振威  吴志勇 《规划师》2012,28(10):46-49
当前我国各城市的街道整治规划普遍存在街道风貌识别性差、文化内涵缺乏、整治效果不佳等问题。研究据此提出了基于文化特色传承与创新的街道整治规划思路,结合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的街道整治规划案例,提出具体的文化策略,包括街道特色定位、功能分区与风貌分区、节点设计、建筑立面整治及环境设施整治五方面内容,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在街道整治规划中对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成果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旧建筑整治是街道景观整治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措施。本文以迎接重庆2005年亚太城市市长峰会所进行的街景整治规划中建筑单体的整治为例,对从前期调研分析到制定措施编码再到编码选择的整个过程进行了介绍,通过对相关设计策略的总结分析,希望对以后的旧建筑整治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邯郸市学院北路中华南大街与南环路段2000m部分的建筑外观改造和景观设计。对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建筑屋顶造型、建筑色彩、规范广告位、规整空调机位等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对邯郸市学院北路既有建筑外观改造和景观设计提升了城市建设水平和建筑艺术品位,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城市街道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街道景观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选择雨水管理、透水铺装和街道植物三类要素阐述生态街道的设计方向。结合绿色街道的相关文献,从缩小街道宽度和设置生物滞留池两方面补充了生态街道的设计方法。以厦门市环岛路为例,分析其街道生态设计的现状,提出完善环岛路及其步道范围的生态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北京垂杨柳中南街的改造更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现代城市大批使用周期中的街区严重老化现象,北京市提出“示范亮丽工程”;笔者结合垂杨柳中南街改造项目设计,提出“有机更新”理论对示范亮丽工程的指导意义;并对居民生活行为,街区特色保护,绿化景观设计几个方面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建筑》2016,(1)
进入新世纪后,街道的价值逐渐被国际社会重新认识。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大街进行了20世纪以来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改造,将长期被机动车占据的街道空间归还给行人与自行车,从而营造出连续而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整个项目采取渐进方式展开,在营造公共性、提升安全性和改善交通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最近,这个改造成功的项目因后继产生的社会治安问题而在公共空间发展上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观是一种具有多感官价值的社会公共资源,但因其视觉等维度的公平性难以量化,景观公平性研究多集中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居民可达性等方向。尝试通过街道景观对路权冲突的补偿作用,来衡量其视觉公平性。研究将街道环境使用者在遭遇路权冲突时引发的情绪反应作为表征,量化街景补偿作用,从而建立街景元素、视觉补偿以及路权冲突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与情景模拟的方法识别上海市研究范围内的街景,呈现出两类明显不同的补偿作用:正向补偿与负向补偿。其中,在正向补偿型街景中,天空、绿植等街景元素与开阔度、一致性等景观特性对于缓解因路权冲突引起的愤怒情绪具有显著作用。此外,还发现上海市不同区域低等级街道的街景补偿作用在不同使用者群体之间具有偏向性。因此,提出从街景补偿角度对城市低等级街道进行分类,以街景补偿对使用者情绪的影响,缓解使用者之间固有的不公平性,减少冲突,改善街道使用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保证街道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很多矿区城市面临着“矿竭城衰”的局面.如何摆脱困境、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恢复和调整城市区域功能,是现阶段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以河南省义马市南部矿区为例,在矿区生态涵养修复的基础上,利用景观设计的技术手段,以实际治理效果为规划目的,对规划区进行整体生态景观设计,提出在技术层面可行的设计方法.同时,规划始终把人与自然相互的协调关系作为出发点,对社会层面、经济层面、自然层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对矿区的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