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昌东  方勇  喻建华  李海军 《规划师》2012,28(11):85-90
研究从武汉市镇域总体规划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一编制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两规"在基础数据、用地分类、城镇边界和空间管制分区等核心问题上的对接思路,并从试点选取、标准制定和规划衔接等方面对武汉市乡镇总体规划实践进行了总结。武汉市探索编制的"两规合一"的乡镇总体规划,实现了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在实施层面的充分融合,为后续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合一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规划用地分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梳理了已有的城市用地分类相关研究,比较了国标中的用地分类方案。根据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城市规划管理的客观要求,从城乡统筹的视角对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有覆盖全市域、强化建设空间管制、突出城乡差异特征的分类体系,为新形势下我国的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2003年1月1日,韩国开始实施统筹城乡规划管理为核心的新规划法。剖析其主要内容有城乡规划全覆盖、统一城乡用地分类及管理部门、多元化规划控制、农村建设用地自由流转等特点。借鉴韩国的统筹城乡规划管理制度,我国应重视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全覆盖、城乡用地一体化管理、农村建设用地自由流转等3个方面的改革与完善,同时需要相关体制与法律联动跟进,才能真正建立统筹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镇用地分类是科学编制镇规划,有效指导镇建设的重要基础。落实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要求、满足小城镇现实的发展诉求、适应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是本次镇用地分类的主要出发点。本文通过梳理镇现状用地特征和地方导则的相关内容,明确镇用地分类的编制目标、编制重点和具体的编制思路,为建构"城乡一体化""落实多规合一"的城乡用地分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在城乡规划"全域管控"和"多规合一"背景的要求下,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如何在明确保护风景名胜区土地资源的同时,综合考虑其与城乡用地分类和土地利用分类的衔接,是保障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调整应着眼于风景资源保护的根本目的和实际管理面临的困难,加强风景游赏用地的适用性和游览服务设施用地的对应性,协调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用地分类,从而切实提高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对土地管理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王凯  张菁  徐泽  徐颖 《城市规划》2012,(4):42-48,92
1990年颁布施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是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是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支撑。为适应我国城乡发展宏观背景的变化,落实《城乡规划法》和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4月正式启动了对这一标准的修订,新标准2010年12月获得批准,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基于对原标准的客观评价,本文细述新标准修订的由来、指导思想和工作过程,进而对标准中的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主要创新做了具体介绍,并对标准修订和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做了后续思考。  相似文献   

7.
宋博 《规划师》2012,28(2):23-28
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拓展的背景下,近年来对"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关注趋多;其强调生态环境优先、统筹城乡发展等理念值得肯定,但其规划内涵较为"模糊"。梳理既有研究成果,可知"非城市建设用地"本身难以成为一个真实的规划对象,或者说"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提出有悖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初衷。城乡规划体系的本来目标就是统筹各方发展诉求、合理配置土地使用功能,故应当对"城乡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进行统筹布局和管控,优化用地分类,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和空间管制体系,建构城乡统筹的完整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8.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村镇规划标准》(G850188—93)自20世纪90年代颁布以来.对我国城市规划的规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两个标准相互分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城乡建设分割的局面。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第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要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城乡之间迫切需要一个连续、系统的用地分类体系。从传统城乡用地分类的困境出发.针对都市区这一类特殊空间单元.文章提出以“都市组团”、“都市绿郊“为都市区发展的目标空间.以“城镇用地”.“乡村用地”和“城乡一体化用地”表征都市区空间用地发展的区域角色.以此为基础形成‘6大类,33中类’的都市区城乡用地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当前开展的"多规合一"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梳理,提出研究"多规合一"规划中城乡用地分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当前的各类用地分类标准进行分析后,结合当前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由"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区域设施空间"组成的"3+1"空间分类框架,并将其应用在四川省中江县城乡规划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当前"多规合一"中区域用地分类理论研究增添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日本自1919年首部《都市计划法》颁布至今,近百年来逐渐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多目标导向、多维度管理的复合用地分类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本文在梳理日本规划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其土地使用分类的构成特征和运行机制,进而基于中日两国城乡规划管理的共同出发点,提出对我国城乡用地分类体系调整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分析了我国现行用地分类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美国用地分类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提出了构建我国多维用地分类体系的思路。"多维"包含了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狭义角度是从描述的角度对土地利用属性进行细分,从而构建逻辑清晰的平行结构的用地分类标准;广义角度是把土地利用模式分为经验的模式、评价的模式和规范的模式,根据不同模式的特点,把用地分类可能出现的各种形态与城乡规划运行的各个阶段相结合,梳理出城乡规划的基本方法。该多维用地分类体系的构建将为我国规划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消除不同行业对用地分类侧重方向不一致、缺乏统一用地分类等问题,黑龙江省特编制了《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文章总结了《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编制的主要思路和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空间用地分类标准与"三区三线"的关系、地域特色的考虑、用地分类的整合,以及与现有地类的衔接等,确定了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的定位、分类框架和其他细节,以期给全国和各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编制单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单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一、立项背景2008年1月颁布实施的《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了城乡规划工作中"城乡统筹"的新要求和"依据标准规范合理规划"的原则。为有效推进《城乡规划法》的实施,科学制定城乡规划,住建部于2008年启动修订"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属于其中的基础标准,是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强制性标准。为此,住建部下发"关于加快进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修订的函"建规城[2008]008号,推动新国标尽快修订完善。1990年颁布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相似文献   

14.
绿色空间是维持城市系统安全和健康的环境基石,国内规划实践中形成了多种与之相关的法定和非法定规划类型。分类体系是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基础,然而当前绿色空间规划缺乏统一的分类逻辑框架。通过理清规划诉求的关键问题,借鉴相关法规标准的分类经验,衔接现行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整合相关部门管理意图,笔者提出"双层多级分类体系"作为一种可行分类思路,以包融多功能复合价值、涵盖规划连续过程、整合多部门管理意图,并促进绿色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对“非城市建设用地”及其规划管控问题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相关研究和实践倾向于将“非城市建设用地”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对象进行考察,但“非城市建设用地”这一概念难以界定,相关规划工作的内涵实质、管理操作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厘清相关概念产生的背景及其语境后,梳理当前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分析其中的问题或悖论.进而从3个方面探讨“城乡非建设类用地”所涉及的规划管控问题,即:完善现有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在空间规划体系中进一步落实城乡空间管制;在空间管制政策分区基础上,基于统一的用地分类体系,施行统一的城乡土地用途管理.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颁布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跟进"城乡统筹"时代要求充分对接的良好契机。该文通过研究新标准指导思想对绿地系统规划的引导,探讨其与绿地规划相关标准的协调与矛盾,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对策略,即绿地系统规划需要改变规划视角,对接城乡规划体系,新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范》,提高绿地建设指标等。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是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核心工具,对其进行修订不仅仅是对城市规划技术的优化与完善,更是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的复杂过程。在反思历版深圳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剖析城市用地分类的作用、地位、内涵和体系的基础上,深圳首次构建了"规划用地分类+开发控制规则"的城市用地分类体系。深圳用地分类由单一标准向标准体系、技术分类向制度体系逐步转型,有利于促进用地的合理开发、建设、使用及用途变更,保障城市规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规划师》2017,(11)
中国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在不断演进中趋于完善,但在指导城乡建设用地的实践中仍然呈现出二元特性。文章以未来城镇化主导地区——中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历史演进并剖析其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城乡人口与用地的互动关系进行辨析,在县域范围内探寻一种既能够体现"城乡一体"的规划思想,又能够与当前规划编制体系相衔接的可操作的城乡建设用地联动规划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建立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的平衡流转机制,实现人口与用地同步城镇化。随着城乡统筹思想的深入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从一体化角度对城乡建设用地实行统一管控应当成为完善规划编制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是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是城乡规划实践中的重要技术工具.该标准自1990年实施以来,我国的城乡规划领域的建设实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这一背景,于2008年正式启动了对这一标准的修订,2010年12月新版标准获得批准,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现回溯该标准的修订过程,阐述修订的缘由和主要思路,进而对新标准中的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等新规定做了具体介绍.最后讨论标准制定和实施中有待进一步斟酌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0.
《规划师》2017,(4)
文章对当前开展的"多规合一"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梳理,提出研究"多规合一"规划中城乡用地分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当前的各类用地分类标准进行分析后,结合当前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由"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区域设施空间"组成的"3+1"空间分类框架,并将其应用在四川省中江县城乡规划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当前"多规合一"中区域用地分类理论研究增添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