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导刊》2004,(4):45-45
报纸上的消息退化具体表现在一是体裁失衡;二是可读性差;三是消息的时效性差。这种消息危机,一日“夺主”,消息的主体地位有被其他主体侵蚀挤掉的趋势;二日“膨化”,很多消息被毫无意义地拉长;三日“变异”,出现了“新八股”,充斥着官话、套话、大话、空话、废话。  相似文献   

2.
向贤彪 《军事记者》2002,(11):59-60
读《刘墉文集》,看到“三个筛子”的故事,原文照录———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还应该是善意的”。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并…  相似文献   

3.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从报道版面上我们可以看出,消息不仅数量上大幅度减少了,质量也比以前降低了。有人认为,消息已经走过了它作为报纸主要文体的黄金时代,逐步走向衰微。但笔者认为,从行业报发展的角度来看,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对策,消息弱项一定可以强起来。本文拟从消息弱化的原因、行业报强化消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强化消息弱项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获奖消息赏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彭朝丞的又一本力作。该书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经销。《获奖消息赏析》是一本以精选自1979年至1999年间,在全国性评奖中有代表性各类获奖消息74件作品为借鉴,着力阐述消息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探讨各类消息写作技法与技巧,形式新颖的新闻学专著。该书分为七编,即:第一编简讯·快讯;第二编动态消息;第三编综合消息;第四编述评消息;第五编人物消息;第六编社会新闻;第七编现场短新闻(特写性消息)。每编编前有该类消息的界定及应把握的要点的概述,编尾有…  相似文献   

5.
让消息唱主角也有个导向问题周新民当前,大多数报纸上刊登的消息数量,我看也不少,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唱主角。主要表现为:一是在重要的位置上刊登消息还太少;二是在重要事件、重大典型的报道体裁上运用消息还太少;三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报道中消息还不多;四是能...  相似文献   

6.
记的字素养的体现 (一)消息需要干净、精短的字。有的记认为,消息几百个字还不是手到擒拿?这是误解。其实,消息的篇幅从长到短,材料从杂至精,不是简化,而是净化;不是单纯求量少,而是求质精。而要做到这一点,记的综合提炼能力和字素养非常关键。我国名记李普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消息字要短,段落要短,句子要短,叫做“三短”。这是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市报人》2006,(11):39-39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在2006年第3期《今传媒》发表文章《消息要七分骨三分肉》。消息,天生是叙事为主的文体,要丰满、生动,骨肉之比至少要三七开。什么是消息的骨?就是稿件中理性的东西,如丁作思路、文件引语、背景交代、专业术语、作者旁白分析等。什么是消息的肉?就是构成新闻的事实。包括事实的过程、情节、结果、时间、场景、人物、语言、数据等。  相似文献   

8.
《新闻导刊》2006年第1期发表庄金玉的文章《剖析消息写作的“三度反复”》。 文章说,作为“新闻报道主角”的消息,其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但不论细节如何变化,都是围绕最基本的叙述方式——“三度反复”展开的。从标题至导语,再到主体,三次重复,叙述同一新闻事件。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道新闻事实,起索引作用;导语第二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主体第三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在目前全国各家电视台黄金档的新闻栏目中,消息的比重均占总长度的90%以上。电视新闻消息长不过二、三分钟,短则几十秒钟,记者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它,但真的要把它运用好,还有许多讲究。本文所要探究的是从消息的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出发,如何淡化新闻从业者主观倾向的问题,以便尽可能去掉它的“说教味儿”,更好地发挥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从而达到宣传动机和效果完美统一的目的。一、电视消息中的同期声应弱化记者的存在一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同期声采访,其长度可占总长度的二分之一以上,但消息由于受到长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浙江日报》2001年12月8日头版上的《义乌外来务工人员首次当选人大代表》一稿,荣获消息二等奖。这篇消息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指导意义。从采写技巧上来看,它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晓方 《新闻前哨》2009,(8):93-93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古典文学修养的讨论及媒体报道不少,上半年有三条消息引起笔者兴趣——  相似文献   

12.
第一,三种错误现象 (一)电头标注不规范。宁夏某企业报和宁夏某政协报2005年1月31日头版头条报道自治区政协八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的消息,电头分别是“本报讯宁夏日报记者某某某报道”,“本报讯(宁夏日报记者某某)”:宁夏某党报2005年2月19日,3月11日分别在头版刊发了消息《求真务实/不尚空谈/我区大兴开短会之风》,  相似文献   

13.
这里要谈的新闻“三式”,特指报纸上三种新闻体裁写作上的变式,即:消息写作散式、通讯写作特写式、言论(新闻言论)写作杂式。  相似文献   

14.
应聘角逐     
明新公司招聘销售部经理和两名员工的消息公布后,前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经过层层筛选,有三名青年脱颖而出,进入最后的考试。  相似文献   

15.
消息是报纸的主角,消息活则报纸活,消息死则报纸难活。目前,死板的消息仍大量地存在于报纸的版面上。具体分析,在死板的消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经济类消息,因此,研究如何写活经济类消息就成了重点。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认为,要想让经济类消息活起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消息前面加"本报讯"三个字不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有三个:第一,表明文体,告知读者这是一条消息;第二,表明消息来源,声明这是本报记者或通讯员采访来的;第三,表明权利和义务,是表示本报对这条消息拥有产权,并对这条消息的真实性以及报道后果负责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7,(4)
《羊城晚报》何以“发迹”文/李建宁去年1月16日,《羊城晚报》在一版报眼位置刊出一条十分醒目的消息称:本报发行量上升至全国第三位,日发行量连续15年超过百万份,在广州地区报业市场占有量继续居于首位,不但覆盖全国,而且远销82个国家和地区。这条消息无疑...  相似文献   

18.
消息是报纸的主角,消息活则报纸活,消息死则报纸难活。因此,多少年来,报纸同仁们一直为让消息活而不懈地努力着,什么散式写法呀,什么让消息软下来呀,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想让消息活起来。尽管如此,目前,死板的消息仍大量地存在于报纸的版面上。具体分析,在死板的消息中,有相当一部分,或说主要是经济类消息,因此,研究如何写活经济类消息就成了重点。笔根据多年的实践觉得,要想让经济类消息活起来,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9.
刊登在《武汉晚报》2002年8月10日上的消息《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类最高奖1等奖。这篇582个字的短新闻给我们采写新闻佳作提供了如下三点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报纸是新闻纸,报纸上的新闻体裁理应消息唱主角。然而就目前来说,新闻界显然对消息的现状不甚满意。一是一般化的消息多,生动可读的消息少;二是长的消息多,短的消息少;三是通讯多,消息少。于是许多新闻单位采取措施,提倡写消息、写短消息,实际上是在呼唤消息主体地位的回归。由此可见,写好消息、写短消息并非轻而易举,否则就用不着大力提倡了。消息主要在于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