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脓毒症时TNF—α与肝细胞调亡的关系以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致脓毒症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脓毒症组。分别于术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处死动物,测定肝组织和血浆TNF-α和Bcl-2蛋白的含量,并检测肝细胞凋亡的情况。同时测定肝脏的功能。结果:CLP后肝组织和血浆中TNF-α持续升高(P〈0.01),但30分钟与60分钟的变化不明显(P〉0.05),Bcl-2变化则与此相反。肝组织细胞凋亡数目呈进行性增加(P〈0.01)。同时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也呈现异常改变,肝脏功能恶性发展(P〈0.01)。结论:CLP后肝脏产生大量TNF-α,与肝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使肝功能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脓毒症时核因子-kB(NF-kB)在肾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探讨脓毒症时肾功能降低的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6只作为对照组,另外24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模型,以术后2h、3h,4h,5h时限分为4组作为实验组。各组均测定肾脏组织NF-kB蛋白及肾细胞凋亡的情况,同时测定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CLP术后肾组织NF-kB蛋白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h组NF-kB的含量达高峰,3h组相对较弱。CLP术后肾细胞凋亡数目与肾组织NF-kB蛋白表达相反。CLP术后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LP所致的脓毒症过程中,NF-kB蛋白表达升高,其活性增强可抑制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泊酚及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丙泊酚组(P组)。制作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与Bax蛋白表达量,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Sham组比较,各组肝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凋亡指数均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P、P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和AI减少(P〈0.05);与IP组比较,P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和AI减少(P〈0、05)。结论:丙泊酚及缺血预处理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使肝细胞凋亡减轻,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肝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肿瘤坏死因子a(TNF a)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致脓毒症大鼠模型,分别于术后30、60、120、180min(CLP术后30、60、120、180 min组)处死动物,测定肝组织和血浆TNF a水平,并检测肝细胞凋亡的情况,同时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CL)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正常对照组麻醉后不行CLP术,其余同实验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LP术后30、60、120、180 min组肝细胞凋亡数、血清TNF-α、AL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有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LP术后120、180 min组血清AST含量明显升高(P<0.01);CLP术后大鼠肝组织、TNF-α表达强度随时间延长而有增强的趋势。结论: CLP后大鼠肝脏产生大量TNF-α,与肝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肝功能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祛湿化瘀方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除正常对照组5只外,Wistar雄性大鼠30只运用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皮下注射联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自造模2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祛湿化瘀方组和甘乐(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组,每组10只,分别予祛湿化瘀方和甘乐10ml/kg灌胃。用药2周后取材,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Q(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肝组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并分析其指标间的相关性。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组织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磷酸化kB抑制蛋白(phospho-inhibitor kappa B,P—IkB)和TNF—α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中Ctsb表达。结果:祛湿化瘀方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TG(P〈0.05)、FFA(P〈0.01)含量和血清ALT活性(P〈0.05),而对照药物甘乐只显示有降低ALT活性(P〈0.05)作用;模型组肝组织Ctsb、p-IKB、TNF-α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上升;而祛湿化瘀方组的上述蛋白表达则低于模型组。肝组织TG与FFA含量、血清ALT活性呈正相关;血清TNF-α与肝组织FFA含量、血清ALT活性呈正相关。结论:祛湿化瘀方抑制肝脏脂肪沉积和炎症作用可能与其抑制FFA以减轻其下游“FFA—Ctsb—TNF—α”肝脂毒性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Bcl-2蛋白与caspase-3基因表达在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FHF)中对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制备FHF小鼠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内Bcl-2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内ccqspcqse-3基因表达;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用药后2h Bcl-2有较多表达,4h表达最多,以后逐渐减少,4h与2h比较差别显著(P〈0.05),与8h、12h比较差别十分显著(P〈0.01)。模型组用药后2h caspase-3开始少量表达,8h达最高峰,并出现典型的肝细胞凋亡改变。12h表达下降,且同时存在肝细胞凋亡和坏死。Bcl-2与caspase-3表达及肝细胞凋亡均呈负相关。结论:在FHF中,肝细胞凋亡与caspase-3的激活有关;Bcl-2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而抑制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丁宁  程勇前  卿松  王建军  闫涛  潘静  靳雪源  赵平 《广西医学》2013,(11):1502-1504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两组,实验组30只按体重15g/kg给予浓度为47.5%的酒精一次性灌胃。对照组30只按体重15g/kg给予生理盐水一次性灌胃。灌胃后48h取肝组织,观察两组大鼠的肝脏大体形态并检测ALT、AST、肿瘤坏死因子一α(TNF-α)及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大鼠肝组织呈现片状坏死,且ALT、AST、TNF—α及MD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时可发生肝细胞凋亡,可能与ALT、AST、TNF—α及MDA等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Bax/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Bax/Bcl-2表达的影响及外源性IL-10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及可能机制。方法47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6只)和CCl4组(Z组,41只)。至造模第9周,Z组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9只),自然恢复组(R组,9只)和IL-10治疗组(T组,9只);于12周末处死各组动物。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Bax/Bcl-2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T组肝细胞变性及坏死程度较M组减轻;R组肝脏炎症活动度较M组有所缓解,但肝纤维化程度未见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提示,Bax主要表达在肝细胞质内,Bcl-2主要表达在汇管区及纤维间隔区。组织蛋白及mRNA表达检测均显示,M组Bax较N组增高(P〈0.01),Bcl-2表达亦显著增高;R组Bax表达较M组降低(P〈0.01),但Bcl-2表达则较M组显著升高;T组Bax/Bcl-2均较R组显著降低。结论肝纤维化过程肝脏Bax/Bcl-2表达增强.外源性IL-10可以减轻CCl4诱导的肝脏纤维化,IL-10抗纤维化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肝细胞表达Bax、抑制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表达Bcl-2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祛湿化瘀方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除正常对照组5只外,Wistar雄性大鼠30只运用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皮下注射联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自造模2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祛湿化瘀方组和甘乐(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组,每组10只,分别予祛湿化瘀方和甘乐10ml/kg灌胃。用药2周后取材,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Q(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肝组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并分析其指标间的相关性。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组织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磷酸化kB抑制蛋白(phospho-inhibitor kappa B,P—IkB)和TNF—α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中Ctsb表达。结果:祛湿化瘀方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TG(P〈0.05)、FFA(P〈0.01)含量和血清ALT活性(P〈0.05),而对照药物甘乐只显示有降低ALT活性(P〈0.05)作用;模型组肝组织Ctsb、p-IKB、TNF-α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上升;而祛湿化瘀方组的上述蛋白表达则低于模型组。肝组织TG与FFA含量、血清ALT活性呈正相关;血清TNF-α与肝组织FFA含量、血清ALT活性呈正相关。结论:祛湿化瘀方抑制肝脏脂肪沉积和炎症作用可能与其抑制FFA以减轻其下游“FFA—Ctsb—TNF—α”肝脂毒性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时Fas L、Caspase 3、NF κB在肝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3 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 2 4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 (CLP)致脓毒症模型 ,以术后 2h、3h、4h、5h时限分为 4组 ,对照组 6只 ,不行CLP术。各组均测定肝脏组织Fas L、Caspase 3、NF κB蛋白表达及肝细胞凋亡的情况 ,同时测定肝脏功能的变化。结果 CLP术后肝组织Fas L、Caspase 3、NF κB蛋白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3h组的Fas L、Caspase 3的含量达高峰 ,4h组的NF κB的含量达高峰 ;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 (ALT)、乳酸脱氢酶 (LDH)呈异常改变 ,CLP术后血浆中ALT、LDH增加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ALT呈进行性增加 ,LDH以 4h组最显著。肝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呈进行性增加。结论 由CLP所致的脓毒症过程中 ,肝组织Fas L、Caspase 3蛋白表达升高 ,激活促细胞凋亡的程序 ;NF κB蛋白表达亦升高 ,NF κB活性增强 ,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