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场址的选择鸡场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采光充足、隔离条件好的地方。鸡场要求距离其他养殖场、公路干线和居民点至少1千米以上,距离大型工矿、化工厂3千米以上。鸡场不应建在饮用水源和食品厂的上游。提倡分散建场,不宜搞密集小区养殖。2.场区的布局鸡场要根据地势从高到低以及主导风的方向,严格按照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排污区顺序排列。各场区之间要有隔离带,各场区和各鸡舍间的距离应符合防疫要求,鸡舍间的距离一般为鸡舍高度的3~5倍。鸡场要有排污道和发酵池,场区及周边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3.生物安全措施及防疫制度(1)鸡场门口要设消毒池,所有进出鸡场的车辆和人员必须经过消毒池,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生产区。鸡舍门口同样设消毒池,供工作人员消毒。消毒液可选用2%~5%的漂白粉澄清溶液或2%~4%的氢氧化钠溶液,消毒液要定期更换。(2)肉鸡饲养一般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每批鸡出栏后,鸡舍应彻底打扫清理,并选用符合《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53)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消毒剂对鸡舍实施消毒。鸡舍清理完毕到进下一批鸡前至少空舍2周,并防止鸟类和鼠类等进入鸡舍。(3)根据当地鸡病的流行情况,制  相似文献   

2.
鸡场的防疫包括卫生防疫和免疫两大方面,这里仅提出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见解。1 建立实用的防疫制度 制订实用的防疫制度是防疫措施得以落实的前提。在进入鸡场生产区前,必须设一道防疫门卫,以拒绝外人进入和监督生产人员进出时衣服、鞋帽的更换和消毒。生产区出入口设一个长5m的消毒池,消毒液要经常更换。每栋鸡舍入口处都要设一个无法跨越的脚踏消毒池。禁止饲养员串栋,各种用具分栋编号,不得混用。饲料运输车进入生产区前要经过喷雾消毒。培养鸡场全体工作人员的防疫意识是防疫措施得以落实的关键。鸡场制订的防疫制度必须经常组织学习,…  相似文献   

3.
1加强兽医卫生措施鸡场大门口、生产区门口和各栋鸡舍的门口都应该设立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池、消毒洗手盆。有条件的鸡场可以建立喷雾消毒室、更衣室、沐浴室。鸡场的大门和生产区大门设立门卫,严格实行隔离制度和消毒制度。谢绝参观,不准闲杂人员、车辆、各种动物进场,经允许入场指定位置的车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疾病是养鸡业中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对鸡危害极大,严重阻碍养鸡业的发展。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可减少或避免鸡传染病的发生、蔓延,减少经济损失。1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卫生和消毒制度1.1设施消毒鸡场的大门和生产区大门设立门卫,鸡场大门口、生产区门口和各栋鸡舍的门口设立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池、消毒洗手盆,有条件的鸡场可以建立喷雾消毒室、更  相似文献   

5.
1隔离消毒规模化猪场的建设应选在远离村庄的地方,如有条件的话,最好周围有2千米左右的天然隔离带。生产区与办公区应有一定的距离且生产区在上风区,这样可以减少空气传播疾病的机会。场区与外界严格隔离,凡进入场区的车辆及用具应严格消毒。可在大门口设消毒池,消毒池内消毒液的深度以浸过轮胎为好,池内消毒液要保持一定的浓度且适时更换。车上货物及猪栏等要喷雾消毒,如车辆用具等进入生产区应进行二次消毒,重点对车底盘进行严格地冲洗消毒;进入生产区的接触过其他猪群的人,应隔离至少两天,再经过紫外线消毒、淋浴、换工作服后,经消毒池进…  相似文献   

6.
鸡舍带鸡消毒是指鸡从进舍到出栏整个过程中,定期使用有效消毒药,对鸡舍内环境和鸡体喷雾消毒,及时、有效地净化空气,杀灭或减少病原微生物,达到防控疾病的目的.鸡舍带鸡消毒是当今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尤其对隔离条件差、不同批次的鸡在同一鸡场或小区饲养以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为保证鸡舍带鸡消毒效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消毒是传染病综合性防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杀灭一切病原微生物,达到控制和消灭疫病。由于消毒的对象不同,所采取的方法也不一样。对鸡场来说,除了鸡场出入口的消毒之外,鸡舍、孵化室、种蛋、蛋盘等是消毒的主要对象,而这些地方的消毒彻底与否关系到鸡场防疫工作的成功与失败。鸡舍、孵化室等场所的消毒,虽有很多化学药品都能达到消毒目的,但一般常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生猪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渐显露出来,如:经营者防疫意识淡薄,滥用疫苗,忽略场内消毒工作等。笔者现将多年来所采取的消毒、驱虫、免疫以及无害化处理的相关技术报告如下,以供参考。1消毒1.1猪场设场门、生产区门、猪舍门三道消毒防线。生产区设消毒室,装置外消毒灯。场门、生产区门设消毒池,内置2%~3%的苛性钠溶液或其他消毒液,水深10~20cm;猪舍门消毒池用浸泡过消  相似文献   

9.
带鸡消毒就是对有鸡的鸡舍内的一切物品及鸡体用消毒液喷雾消毒。它是当代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对那些隔离条件差、不同日龄的鸡群在同一鸡场饲养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1交通管制措施 交通管制措施是防止外部病原微生物侵入鸡场内的一项严格的隔离措施。第一,鸡场周围应设隔离区,并设围墙、篱笆或防护隔栏等,设置大门与门卫。大门应上锁,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和污染物的直接吹入。第二,严格消毒。鸡场和鸡舍的进出口都要设消毒池,池内放置生石灰、烧碱、0.5%次氯酸钠液等消毒药物。鸡舍、场地、用具等,都要定期消毒。生产区内消毒池的消毒液,一般1-2天更换1次。  相似文献   

11.
要使一个大型鸡场立于不败之地,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极其重要。现提一些意见,以供参考。一、搞好鸡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1.生产区定期消毒。鸡舍周围10米内每月清扫消毒一次,整个生产区每年消毒一次,鸡舍房顶  相似文献   

12.
鸡的健康与生产性能与所处环境状态密不可分,特别是规模化养鸡的快速发展,对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必须做好如下工作,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1选好场址,合理布局 鸡场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利于排涝、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用电方便,离交通要道、河流、村镇居民区、其他畜禽场至少500m以外的上风向处(最好把育雏和产蛋舍分开独立建场). 兽医隔离室、治疗室设在距鸡舍200m外的下风向处;粪场一定要设在场外的下风向处;鸡场周围筑围墙、修排水沟;大门及各栋鸡舍入口处设消毒池(槽);生产区人口处还应设更衣消毒室;禁止闲人或动物进入;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并有适当距离(500m).  相似文献   

13.
1奶牛场的卫生防疫 1.1疫病控制措施 牛场应建围墙或防疫沟;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应装紫外线灯、洗手用消毒池(或消毒器),消毒池内放置2.0%~3.0%氢氧化钠或0.2%~0.5%过氧乙酸等溶液,药液定期更换以保持有效浓度。应设醒目的防疫须知标志。  相似文献   

14.
带鸡消毒,是指对有鸡的鸡舍内的所用物品和鸡体用消毒药进行喷雾消毒的一项管理技术,是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防止鸡舍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对那些隔离条件差,不同日龄的鸡群在同一鸡场饲养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一、带鸡消毒的作用通过消毒药液接触皮肤和被吸入而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可有效地防止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甘保罗病、白痢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和葡萄球菌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减少鸡舍尘埃,净化鸡舍环境,抑制氮气产生。二、带鸡消毒的程序和方法1.清除污物。由于…  相似文献   

15.
1隔离隔离包括场舍的隔离、人员的隔离、设施的隔离和操作的隔离,使外界病原不能进入鸡场内部,进而确保鸡场的生物安全。鸡场内部要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区与区之间需设消毒设施。鸡舍门口设有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淋浴消毒室,所有进出场人员必须淋浴消毒。鸡场谢绝参观,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鸡场。  相似文献   

16.
1饲养管理问题1.1鸡场环境控制鸡场环境及周边的兽医防疫条件的好坏是影响鸡场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鸡场应远离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远离中小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远离重工业区、化工厂,以防止不良环境对鸡体本身造成的污染等;鸡场应具备良好的水源、电源、交通等条件,如鸡场应将生产区、行政管理区和职工生活区严格分开。另外,应借助通风系统可以排出鸡舍内污秽的气体和水汽,这些气体和水汽中夹杂着饲料粉尘和微粒,如果鸡舍中发生了疫情,病原菌常常通过排出的微小颗粒而被携带出来,威胁着相邻鸡舍的鸡群。因此为防止鸡舍排出的粉尘和微粒…  相似文献   

17.
一、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畜禽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并在消毒池内进行消毒,场门口设消毒池,用2%~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3天更换一次。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猪场应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为防止重大传染病在猪场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须作好如下的防疫工作: 1 猪舍的卫生管理措施 (1)猪场生产区只能有一个出入口,禁止非生产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猪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更衣室。 (2)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都要更换已消毒的工作衣裤和胶靴,工作服在场内清洗并定期消毒。  相似文献   

19.
1消毒 建场时做到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净、污道分开,鸡舍间距符合卫生防疫要求,如育雏室布置于上风向,产蛋鸡舍布置于偏下风向,舍间距为舍高的3~5倍,有条件的应建立防疫隔离带。严控传染源,实行全进全出,做好空舍的清理、消毒和管理工作,不混养其他畜禽,禁止携带家禽及家禽产品进入场区。各鸡场要按本场实际情况制定生活区、生产区内外环境、鸡舍、孵化厅、饲养车间、进舍人员、饲养工具、饮水、种蛋、车辆等的消毒制度,要科学合理地控制温度、湿度、风速、粉尘、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含量等,确保病死禽、粪便和其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以来,我们审查规模养猪场动物防疫条件时,发现消毒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问题1.1消毒布局不合理在对申办的210个规模猪场的现场审查中,只有7个大型养猪场有消毒池,12个场有更衣消毒室,其设置也不规范;场区大门没有消毒池,消毒池只设置在生产区入口处,更衣消毒室设置在场区门口,每栋猪舍门口也没有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