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钢帘线生产对碳偏析程度的要求,通过对72A帘线钢小方坯进行热扩散试验,摸索了加热参数对中心最大碳偏析度的影响规律,以期指导钢坯加热工艺的制定.结果表明,72A帘线钢连铸小方坯的最大碳偏析均出现在其几何中心区域;延长热扩散时间和提高保温温度,均有助于中心碳偏析的改善;采用1060 ℃保温10 h与1160 ℃保温6 h,中心碳偏析的热扩散效果相当,基本都可以满足钢帘线生产需要;1060 ℃保温时的热扩散回归方程显示,试验钢条件下,通过热扩散彻底消除中心碳偏析,几乎不可能也不现实,只能作为改善中心碳偏析的弥补手段.  相似文献   

2.
3.
连铸工艺对铸坯碳偏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认为铸坯凝固过程碳的不均匀分布是导致铸坯低倍偏析的主要原因,碳分布不均匀程度基本与钢种碳含量成正比,由此将不同钢种的碳分布标准偏差和极差修正成20CrMoH钢碳分布偏析后统一研究。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将浇注过热度控制在15~25℃范围、二冷比水量在0.35L/kg、结晶器和末端电磁搅拌扭矩分别为18cN.cm和15cN.cm对铸坯碳偏析改善有利。采用组合参数进行生产实践检验,连铸坯修正碳偏析标准偏差和修正碳偏析极差降到了0.015%和0.025%以下。  相似文献   

4.
冷却工艺对普碳线材氧化铁皮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燕 《轧钢》1990,(5):21-25
1.前言在首钢二线材厂高速线材轧机试车初期,线材在风冷运输链上冷却时,常有大量氧化铁皮脱落,不仅劳动条件恶劣,而且氧化铁皮脱落后的线材表面继续氧化,致使氧化铁皮量增加。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工作,找出了氧化铁皮脱落的原因,并初步解决了氧化铁皮大量脱落问题。 2.试验条件试验采用普碳钢φ6.5mm线材,盘重1t,  相似文献   

5.
SWRH72BCr钢连铸坯表面常常发现有异常振痕的部位表层有网状渗碳体。研究了网状渗碳体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保护渣液渣层偏薄且厚度不均匀、结晶器振动装置偏振量大是连铸坯表层形成异常振痕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保护渣成分,将保护渣加渣间隔时间从30 s调整为23 s,结晶器偏振量从0.25 mm减小到0.10 mm,表面有异常振痕的SWRH72BCr钢连铸坯的百分率从7.24%降低到了0.15%,表层有网状渗碳体的连铸坯百分率从1.31%降低到了0.10%。  相似文献   

6.
佟倩  孙齐松  陈涛  王立峰 《连铸》2014,33(4):37-42
研究了ER50-6焊线钢连铸小方坯的枝晶偏析及其在加热过程中的扩散动力学。应用电子探针观测和分析了ER50-6钢连铸坯断面边部和中心位置的枝晶偏析形貌,并通过高温加热试验分析了C、Mn元素的热扩散行为;最后借助扩散动力学方程讨论了高温加热制度对枝晶偏析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凝固条件下,ER50-6连铸坯中的C、Mn元素分布不均匀,锰元素在枝晶间富集,偏析现象明显;1 100 ℃保温36 min可以使C元素基本扩散均匀,但只能略微减轻锰元素的偏析,说明依靠连铸坯加热来减轻锰元素的偏析在实际生产中不可行。  相似文献   

7.
对网状碳化物评价标准GB/T 18254—2016、SEP 1520-1998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评级放大倍数、评级图片谱系以及评级原则等差异对质量判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与GB/T 18254—2016标准相比,SEP 1520-1998标准的图谱设置、检测及评价方法更全面反映整体实物水平、更具有可操作性.大型轴承零件...  相似文献   

8.
以Fe-C-Ce合金为对象,建立多元合金溶质分配系数热力学计算模型,并利用FactSage Equilib模块计算不同铈含量下凝固体系中溶质碳的平衡分配系数,以此研究稀土铈对钢中溶质碳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铈对体系的凝固相转变影响较大。钸的添加可促使奥氏体的转变,使L+γ固-液共存区扩大,从而使碳的平均平衡分配系数增大,起到减小钢中碳偏析的作用。改善钢中碳偏析的最适宜铈添加量与碳含量有关,Fe-0.1%C-x%Ce(质量分数,下同)体系最适宜的稀土铈添加量为0.047%~0.057%,Fe-0.25%C-x%Ce体系最适宜的稀土钸添加量为0.03%~0.04%。  相似文献   

9.
高温均质化对高碳Cr合金钢锭组织和元素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分析了含铬合金钢锭铸态及均质化后的显微组织和元素偏析规律,旨在确定钢锭的高温均质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160℃、1210℃和1260℃分别进行6h和12h的均质化处理后,含铬合金钢锭的元素偏析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1260℃保温12h的均质化处理效果最为理想,而1210℃保温6h的均质化最为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0.
11.
用金相法分析了高碳钢盘条脆断机理.结果表明,高碳钢盘条脆断主要因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和磨擦,使盘条表面发生马氏体相变,使盘条脆断.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轧制工艺对高碳钢线材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德信 《轧钢》2004,21(5):55-58
研究了高碳钢线材轧制过程中终轧温度、吐丝温度和冷却速度对线材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数值优化方法建立了性能预测模型,其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高碳钢82B线材的质量改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张翔 《轧钢》2001,18(4):20-23
为了解决用连铸坯直接轧制的大规格高碳线材易脆断,性能偏低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验,硬度测试等方式,分析了影响线材质量的原因,并在生产中采取了相应措施,使武钢率先采用连铸坯一火成材工艺生产大规格Φ12.5mm82B线材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廖琳琳 《轧钢》2022,39(3):57-65
针对中碳钢盘条的高温氧化问题,利用热重分析仪对45钢和40Cr钢盘条的高温氧化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场发射电子探针表征了氧化铁皮厚度及截面微观形貌,对氧化铁皮形貌演变规律以及合金元素在氧化铁皮与基体界面处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45钢和40Cr钢盘条的氧化增重曲线在1 050~1 250 ℃范围内遵循抛物线规律,当氧化条件相同时,相比于常规低碳钢,其氧化激活能较高,抗氧化性能更好;氧化铁皮呈典型的3层结构,从外到里分别为Fe2O3、Fe3O4及FeO,并且在氧化铁皮与基体界面处存在合金元素富集层;45钢盘条在高温氧化时,Cr元素分布不明显,Si元素在氧化铁皮与基体界面处有少量富集,Mn元素在氧化铁皮中均匀分布;40Cr钢盘条在氧化铁皮与基体界面处不仅有富Si层,还明显存在一层均匀完整的富Cr层,由于合金元素富集层阻碍了Fe2+向外扩散,提高了盘条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程四华  周德  孔祥涛  孙齐松 《轧钢》2017,34(3):7-11
研究了Nb微合金化对高碳钢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碳钢中添加Nb后优化了材料的组织结构,一个奥氏体晶粒内部被分成若干个不同取向的索氏体团,索氏体团得到细化,索氏体团大小平均在10 μm左右,组织均匀性提高;片层间距减小,从150 nm减少到120 nm。同时,Nb的加入使得高碳钢线材的强度和塑性均得到提高,强度提高25 MPa,面缩率提高4%,断丝率明显降低,满足了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贺萌  鲍思前  赵刚  张帆  瞿熙  黄芳玉 《金属热处理》2020,45(11):144-147
对冷拔钢丝进行多个温度的退火试验,研究不同温度下钢丝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变化情况。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退火前后钢丝横截面微观组织和位错密度进行观察,并进行了拉伸性能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一定的条件下,钢丝的抗拉强度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伸长率则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上升;当退火时间为30 min时,退火温度越高,钢丝抗拉强度越低。微观组织观察得到,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钢丝中渗碳体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位错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吐丝温度及控制冷却制度对72LXA盘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冷却制度下,提高吐丝温度,组织中索氏体化率增加和先析铁素体含量减少,材料强度提高,先析铁素体和索氏体化率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加大珠光体形成后的冷却能力,可以抑制片层渗碳体的溶解;通过辊道速度和冷却风量的适当配合,可以提高盘条的通条性能。获得了强度高于1050 MPa的盘条,表明确定的热轧工艺可以满足盘条的力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显微镜(OM)对低碳贝氏体高强钢冲击断口形貌和组织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发现冲击吸收能量偏低试样存在较粗大的晶粒,同时在钢板的厚度中心有贯穿试样的珠光体偏析带。用电子探针(EPMA)对试样截面偏析带进行元素面分布分析发现主要为碳和锰的元素偏析。表明在偏析带中Mn元素富集\,从而阻碍了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产生C元素偏析,进而形成了珠光体偏析带,容易引起材料内应力集中从而降低对裂纹扩展的阻碍能力,或成为断裂起\源点,降低冲击吸收能量,导致钢板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9.
Charpy V-notch toughness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four hot-rolled, low carbon steels with different grain sizes and carbon contents between 0.019 and 0.057%. The raw material was wire rod designed for drawing and possible subsequent cold heading operations and manufactured from continuous cast billets.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lloying elements on the ductile-brittle transition behavior has been assessed. A particular emphasis has been given to the influence of boron with contents up to 0.0097%. As a result,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between −29 and +50°C explicated by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examination also shows that th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raises with circa 0.5°C for each added ppm boron most likely as a consequence of an enlargement of the ferrite grain size and the reduction of yield and tensile strength. The highest upper shelf energy and lowest transition temperature can be observed in a steel without boron additions and with maximum contents of carbon, silicon, and mangane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