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健康素养、睡眠质量与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关联,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沈阳某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的775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结果 中学生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总得分为(106.49±19.87)分.初中生和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799,16.487,P值均<0.01).中学生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状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8.3%和20.9%.高中生睡眠障碍检出率(20.3%)高于初中生(14.3%)(x2=4.066,P<0.05);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差者睡眠障碍(27.0%)和抑郁症状(36.5%)的检出率均高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者(x2值分别为6.710,10.195,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素养和睡眠质量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同睡眠质量情况下,健康素养水平越低,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风险越大,呈现剂量一反应关系(P值均<0.05).结论 通过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可有助于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睡眠质量与抑郁症状现况,探讨睡眠质量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于2015年12月—2016年1月,通过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12所中学的3 168名学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儿童抑郁症状障碍自评量表(DSRSC)等进行匿名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PSQI平均得分为(5.41±2.93)分,有22.0%的中学生存在睡眠障碍;调查对象的DSRSC平均得分为(8.39±6.09)分,有17.0%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状;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状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r=0.443,P0.001)。结论深圳市中学生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状,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状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农村中学生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及其交互作用与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的关联,为农村中学生NSSI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徐州市随机抽取4所农村中学,按照学校年级分层、班级随机选取的原则对1 72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纸质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因素、自伤行为评估简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中学生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及其交互作用与NSSI的关联。结果 30.5%的中学生存在NSSI行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生NSSI报告率(33.0%)比男生(27.3%)高,有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状者NSSI报告率更高,分别为46.8%和4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睡眠障碍的学生发生NSSI的风险是无睡眠障碍者的1.80倍(OR值95%CI=1.42~2.28,P<0.01);存在抑郁症状的学生发生NSSI的风险是无抑郁症状者的3.32倍(OR值95%CI=2.60~4.24,P<0.01)。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探讨医学生抑郁在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关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2021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上海、湖南两所高校在校医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得到有效问卷1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1%。采用t检验和ANOVA分析进行单因素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Process插件的Bootstrap框架模块构建结构方程检验评价抑郁在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 198名在校医学生PSQI得分为(7.00±3.30)分,以PSQI得分8分为界值,39.9%的被调查医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在睡眠质量、压力知觉和抑郁方面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之间呈正相关(r=0.381,P<0.001),压力知觉与抑郁之间呈正相关(r=0.673,P<0.001),抑郁与睡眠质量之间呈正相关(r=0.424,P<0.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台州市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及其与学业负担的关系,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9—11月,运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从台州市5个区县的30所中学抽取初一到高三学生共8 128名完成问卷星平台的在线调查。采用青少年学习压力量表(ESSA)测量中学生学习压力情况,儿童抑郁量表(CDI)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分别用于筛查抑郁和焦虑症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中学生学业负担与抑郁和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台州市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9.3%和11.1%。中学生学习压力量表平均得分为(52.8±11.5)分;课外辅导班和兴趣班门数平均<1门,课外班每天平均时长<1 h;人均每天用3.6 h写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家长、补习班布置作业<1 h; 30.0%的学生学习日可自由支配时间≤0.5 h, 28.5%的学生周末可自由支配时间≤2 h, 30.8%的学生认为自己成绩较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一般人口学变量后,学习压力量表得分更高、参与更多课外辅导班和兴趣班、学习日和周末写学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睡眠质量现状和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孕妇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基本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估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870名孕妇的睡眠、焦虑、抑郁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抑郁和焦虑得分与睡眠质量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870名孕妇PSQI总分为(4.68±3.11)分,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17.13%,焦虑和抑郁症状占13.6%、26.8%;孕晚期(OR=2.057,95%CI:1.177~3.594)、本科学历(OR=1.868,95%CI:1.174~2.972)、有保胎史(OR=2.030,95%CI:1.318~3.126)、焦虑(OR=2.855,95%CI:1.744~4.675)和抑郁(OR=3.227,95%CI:2.131~4.886)是妊娠期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结果显示:抑郁和焦虑得分与睡眠质量的关联强度呈“J”形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结论 本地区孕妇睡眠问题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中学生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成都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探究中学生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一般情况调查表,以分层整群随机方法对成都市99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被调查初中、高中和职高学生中,抑郁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49.1%、60.7%和60.3%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健康状况、吸烟经历、学习成绩和学习压力与中学生抑郁产生有关. [结论] 中学生抑郁状况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校间不同.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健康状况、是否尝试吸烟和学业压力.应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增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青少年健康调查问卷、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期虐待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等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6 13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学生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结果 1 241名(20.2%)中学生在过去12个月里有过自杀意念,250名(4.1%)在过去12个月里尝试自杀.中学生自杀意念与女性、不住校、独生子女、吸烟、与教师关系较差、与同学关系较差、存在校园暴力行为、被躯体虐待、性虐待、被情感忽视、有抑郁症状、有睡眠障碍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67,1.64,0.84,0.72,0.67,0.58,2.06,2.45,2.12,1.68,2.82,1.62);尝试自杀与女性、不住校、吸烟、与教师关系较差、与同学关系较差、存在校园暴力行为、被躯体虐待、性虐待、被躯体忽视、有抑郁症状、有睡眠障碍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52,2.25,0.52,0.49,0.47,1.79,2.17,1.97,1.94,3.14,1.66).结论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自杀意念较为普遍,教师和家长应高度重视,早期识别学生的自杀风险,以减少自杀相关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478名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了解在校高中生睡眠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探讨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编问卷对某中学459名在校高中生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有16.78%的高中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高三年级学生的睡眠质量低于其他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文体活动少、多梦、食欲较差的高中生睡眠质量相对较差。结论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文体活动的多少、学业负担的轻重、是否多梦及食欲的好坏等因素直接与睡眠质量相关。培养高中生心理和生理上的良好习惯有助于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社区护士工作压力及其睡眠质量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四川省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医务人员工作压力评定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采用秩相关分析法对压力和睡眠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75份,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8~54岁。社区护士工作压力总分为(58.73±9.00)分,睡眠质量总分为7分,睡眠障碍者70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0.00%。工作压力得分与睡眠质量总分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压力得分与睡眠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s=0.223),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固定合同的护士睡眠障碍的可能性是无固定合同者的3.038倍(OR=3.038)。压力得分越高,睡眠障碍的可能性越大(OR=1.020)。结论四川省社区护士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其工作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长沙市中学生童年期创伤的发生情况,探讨童年期创伤与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在长沙市2所中学抽取1 030名初中生,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儿童抑郁量表(CDI)进行调查和评估,分析童年期创伤与抑郁水平的相关性,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症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江苏省徐州市中学生体力活动及肥胖和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体力活动、肥胖、心理健康三者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获取徐州市区10所中学共5 730名中学生有效问卷和人体测量数据,使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儿童焦虑相关情绪筛查量表(SCARED)和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使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徐州市区中学生肥胖发生率为12.3%,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7.5%,焦虑症状发生率为27.7%,参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大强度体力活动及体力活动缺乏的比例分别为13.6%、32.2%和63.2%;调整人口统计学和视频时间、肥胖变量后,体力活动缺乏增加抑郁症状(OR=1.18,95% CI=1.02 ~ 1.37)和焦虑症状(OR=1.15,95% CI=1.01 ~ 1.30)的发生风险;初中学生中体力活动缺乏增加肥胖和抑郁症状发生的联系(OR=1.50,95% CI=1.11~2.04).结论 徐州市中学生体力活动缺乏、肥胖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相关,初中学生体力活动不足增加了肥胖和抑郁症状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东城区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开展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2所初中、2所高中及1所职业高中的初一至初三、高一至高三共计1 203名中学生,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及全国统一的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中学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东城区中学生CES-D平均得分为(12.47±9.60)分,19.70%的中学生肯定有抑郁症状。住宿生的CES-D得分(13.52±9.76)分明显高于非住宿生(12.17±9.54)分(t=2.033,P=0.042);非正常家庭的学生CES-D得分(15.06±10.79)分明显高于正常家庭(12.07±9.35)分(t=-3.687,P0.01),普通高中生的CES-D得分平均值(14.10±9.74)分明显高于初中生(11.13±9.61)分和职高生(11.90±8.85)分,而男、女生之间的CES-D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家庭(OR=0.65)、每天接触阳光时间1 h(OR=0.52)、睡眠时间8 h(OR=0.48)与肯定有抑郁症状呈负相关,而普通高中生(OR=1.68)、被恶意取笑(OR=3.02)、过去一年曾经打过架(OR=1.67)和现在有过被家长打骂经历(OR=1.69)与肯定有抑郁症状呈正相关。结论东城区中学生肯定有抑郁症状的学生比例较高,学校和家庭应重点关注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尽量保证其睡眠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同时应积极对存在影响因素的学生进行抑郁症状的筛查,及时制定群体及个体的干预措施,降低更严重的抑郁症状或后果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达州市出租车司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社会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出租车司机慢性前列腺炎患病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四川省达州市中西结合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263例出租车男司机进行研究。先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对调查对象前列腺炎样症状进行调查,根据NIH-CPSI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4分者为健康组,≥4分者为慢性前列腺炎组。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抑郁量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系统家庭动力学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出租车司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社会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对比2组不同指标差异,并对出租车司机慢性前列腺炎患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3份,回收有效问卷259份,回收率为98.48%,其中70例(27.03%)经NIH-CPSI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2组患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组患者年龄、驾龄、HAD量表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慢性前列腺炎组(P0.05),IIEF5及系统家庭动力学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慢性前列腺炎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驾龄、焦虑、抑郁、IIEF5及系统家庭动力学量表得分为慢性前列腺炎患病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驾龄、焦虑、抑郁为出租车司机慢性前列腺炎患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系统家庭动力学量表得分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驾龄、焦虑、抑郁为出租车司机慢性前列腺炎患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IEF5及系统家庭动力学量表得分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福州市的工业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抑郁症状状况,分析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对他们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福州市工业企业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抑郁自评量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生活压力问卷等。结果福州市新生代农民工抑郁症状平均得分为(16.37±6.63)分,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5.6%。抑郁症状组在外在付出量表和内在投入量表中的评分均高于无抑郁症状组(P0.01),肯定抑郁症状组和可能抑郁症状组的外在回报量表中评分低于无抑郁症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状组的生活压力得分高于无抑郁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工作压力有6个因素进入方程,生活压力有2个因素进入方程。结论福州市新生代农民工抑郁状况较严重,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可能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存在明显的群体特征,今后需要针对该群体的特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促进社会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化县初、高中学生4 237名,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结果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52.56%,焦虑心理检出率26.95%,有明显心理障碍或精神病性症状者8.95%。SCL-90单因子分析,强迫因子均值(2.23±0.60),人际关系(2.14±0.71),敌对(2.03±0.75),偏执(1.98±0.68)。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社会心理因素有:父母关系差、学习压力、家庭经济贫困、留守儿童、独生子女、不适学习环境等。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较为常见。建议社会、家庭及政府教育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和分析长沙市263名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月长沙市6家养老机构263例老年人,用老年抑郁评定量表(GDS-5)评估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水平,并运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SF-12简明健康调查量表收集与抑郁相关的因素,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长沙市263名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4.98%(92/263),睡眠质量差(OR=1.661,95%CI:1.029~2.683)是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参加智能训练(OR=0.601,95%CI:0.421~0.860)和生活质量高(OR=0.151,95%CI:0.078~0.291)是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水平较高,应加强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评估,鼓励参加智能训练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针对性地预防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影响因素,为失眠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是否退休、睡眠环境、经济压力等,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14项版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24项版本)、围绝经期综合征改良Kupperman评分,对就诊于该院失眠门诊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资料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描述性、相关性及回归性分析。结果失眠的围绝经期妇女焦虑者占69.3%,抑郁者占33.3%,抑郁者均有焦虑症状,焦虑、抑郁、睡眠环境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更年期症状、生活压力对情绪有一定影响。更年期的多种常见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P0.05),更年期症状严重程度与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P0.05)。结论围绝经期失眠妇女的心理状态差,情绪障碍对睡眠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考试焦虑与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安徽省某市普通高级中学高三学生721名,使用自编调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高三学生总考试焦虑检出率为69.5%,应届班和复读班学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三学生自评学习成绩较好、自评学习负担较重、消极应对得分高是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危险因素,积极应对得分越高则是其保护因素(P值均<0.05)。高三学生的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均与考试焦虑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考试焦虑程度越重,抑郁和焦虑症状检出率越高(P值均<0.05)。结论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现象普遍,考试焦虑与学生不良心理病理症状关系密切。应重视高中学生的良好应对方式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不同心理健康状况中学生的睡眠质量状况,为改善中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方法,按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共抽取有代表性学校11所中学生3 975人.采用 Kessler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量表(K10)、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调查表调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睡眠质量的调查.采用疲劳量表-14调查中学生疲劳现况.结果 随着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降低,PSQI各成分的得分均呈现增加的趋势.29.7%中度抑郁心境的中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约51.2%重度抑郁心境者有睡眠质量问题.有自杀意念、自杀行为者PSQI各成分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和无自杀企图者.34.1%有自杀意念和40.5%有自杀行为的中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而有自杀行为的中学生的PSQI各成分得分均高于有自杀意念的中学生.K10得分、自杀意念、自杀行为以及疲劳量表-14得分与PSQI各成份及总分均呈显著相关.结论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之间密切相关.早期治疗失眠、提高睡眠质量对于防治精神障碍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