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2例婴幼儿秋季腹泻住院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9例,观察组253例,在常规补液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腹泻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27例年龄5~24个月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按发病后开始给予喜炎平治疗时间分为两组,发病〈24h组69例和发病≥24h组58例。两组患儿除给予补液及对症治疗外,均给予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每日腹泻次数、止泻时间及退热时间。结果发病〈24h组有效率97.10%(67/69),明显高于发病≥24h组82.76%(4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发病〈24h组患儿每日腹泻次数、止泻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明显少于发病≥24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早期(发病24h以内)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以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及扁桃体消肿时间为考察指标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退热及扁桃体消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患儿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用3~5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便常规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便常规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有一定疗效,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利巴韦林、头孢唑林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喜炎平注射液0.2~0.4mL/(kg·d),用药5d,观察两组患儿体温、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100/100)高于对照组83.8%(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疱疹及溃疡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病例均未见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抗病毒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喜炎平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住院新发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观察组:0.9%氯化钠注射液100毫升加奥扎格雷钠80毫克,每日1次静点,0.9%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加入血栓通0.5毫克静点。低分子肝素钙5000u腹部皮下注射,12小时1次,连用5天,14天后评定疗效。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100毫升加奥扎格雷钠80毫克,每日1次静点,0.9%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加入舒血宁20毫升静点,每日1次静点,治疗14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4天。观察组总有效率89%,显效率6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显效率52%(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喘可治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耍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喘可治注射液、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加吸入用异丙托溴胺溶液雾化吸入。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1),止咳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和肺部哆音消失时间较时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喘可治注射液、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加吸入用异丙托溴胺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消旋卡多曲崩解片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方法将6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口服消旋卡多曲崩解片,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3 d后观察两组患儿疗效及平均止泻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4%和73.3%,平均止泻时间分别为(48.92±3.02)h和(100.23±3.1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与消旋卡多曲崩解片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短波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方法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于2006-10--2008-02,选择72例急性腹泻病患儿分成2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短波辅助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率(78.57%与56.67%)和总有效率(97.62%与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2.74±0.91)d和(3.55±1.21)d与(3.09±0.93)d和(3.72±1.1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满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7 d,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7 d。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39/40)高于对照组84.2%(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辽宁省彰武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大叶性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平喘、止咳、祛痰、吸氧等常规治疗和抗生素静脉滴注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和基础治疗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31/32),优于对照组75.0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大叶性肺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内膜异位种的植能力。方法:EMs组及非内异症(NEMs,宫颈原位癌)组患者各20例,分别取分泌晚期子宫内膜,再分别以0.2g、0.4g、0.6g种植量腹腔注射方法建成EMs小鼠模型,5d后处死,测量病灶大小,进行HE染色检测异位种植率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芳香化酶表达。结果:EMs组病灶数(3.9±0.3)高于NEMs组病灶数(3.2±0.1),P<0.05;0.2gEMs组种植率(60%)高于NEMs组(15%),P<0.01;0.4g的EMs组与NEMs组比较(100%vs85%)及0.6gEMs组与NEMs组比较(100%vs100%)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灶体积:EMs组0.2g(2.3±0.7mm3)、0.4g(11.4±2.1mm3)、0.6g(21.6±3.4mm3)分别大于相应的NEMs组(0.4±0.2mm3、5.8±0.7mm3、12.0±2.5mm3),P<0.05。组内不同内膜种植量种植率比较0.2gvs0.4g,P<0.05;0.4gvs0.6g,P>0.05。光镜下未观察到EMs组与NEMs组人在位内膜有明显的形态学差异,鼠内异位病灶EMs组腺体结构较完整,NEMs组仅见少量残存的腺体细胞。芳香化酶表达EMs组在位内膜(2.10±1.12)及异位病灶(7.71±3.08)均高于NEMs组在位内膜(0)及异位病灶(5.80±3.01),P<0.05。结论:EMs在位内膜种植能力强于正常子宫内膜,芳香化酶能增强在位内膜的种植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剂量密集化疗和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院内化疗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共8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剂量密集组45例和标准方案组44例,2组患者的年龄、病理分型和肿瘤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方案组:紫杉醇180 mg/m2(静脉滴注维持3 h),随后使用卡铂AUC 6(静脉滴注维持1 h,第1天),间隔3周,共6个疗程。剂量密集组:紫杉醇80 mg/m2第1,8,15天+卡铂AUC 6(静脉滴注维持1 h,第1天),每周期间隔3周,共6个疗程。2组进行治疗并随访3年,分别对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剂量密集组总体缓解率高于标准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3年生存率指标的比较,剂量密集组显著高于标准方案组(P<0.01);虽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亦高于标准方案组,但仅Ⅲ~Ⅳ级贫血发生率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剂量密集化疗可有效提高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延缓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纯静脉给药化疗与腹腔灌注化疗2种给药途径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62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滴注组和腹腔灌注组。静脉滴注组方案: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24 h 后顺铂75 mg/m2静脉滴注;腹腔灌注组方案: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24 h 后顺铂100 mg/m2腹腔灌注,第8天给予紫杉醇60 mg/m2腹腔灌注。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对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灌注组肿瘤缓解率较静脉滴注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灌注组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静脉滴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灌注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静脉滴注组,2组贫血、肝功能损害及神经毒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灌注化疗可有效提高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PFS和2年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肪乳替代免疫球蛋白在自然杀伤(NK)细胞升高致复发性流产(RSA)孕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283例排除其他因素确诊是NK细胞升高导致的RSA孕妇,所有患者均按常规进行保胎治疗,在孕4周末确诊为NK细胞升高后按照患者意愿选择添加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IVIG组,n=92),或添加脂肪乳治疗(脂肪乳组,n=103),另有88例不同意使用IVIG或脂肪乳治疗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孕4周末和孕12周的外周血NK细胞比例及临床妊娠率差异。结果:静脉滴注IVIG或脂肪乳后(孕12周),患者静脉外周血NK细胞比例(分别为15.38±3.85%、16.10±4.05%)较对照组(21.30±4.62%)降低,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81.52%、78.64%)较对照组(45.45%)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个添加治疗组间妊娠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VIG和脂肪乳均可降低RSA患者静脉外周血NK细胞比例,提高临床妊娠率,且两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非男性因素不孕IVF失败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于第一周期常规IVF治疗中卵子完全不受精或受精率≤25%,行补救性ICSI的10个周期(补救性ICSI组),以及因前次受精失败而在随后的治疗周期中采取ICSI方法受精的19个周期(后续性ICSI组)的ICSI治疗结局,并以因男方少弱精子症进行第1次ICSI治疗的133个周期为对照组。结果:后续性ICSI组受精率、植入率、妊娠率和分娩率均高于补救性ICSI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性ICSI组优胚率显著高于补救性ICSI组(P<0.05);补救性ICSI组受精率(48.9%)、优质胚胎率(29.2%)、植入率(0%)、妊娠率(0%)、分娩率(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2.1%、46.6%、21.2%、45.1%、39.1%);后续性ICSI组受精率、植入率、妊娠率、分娩率分别为55.4%、8.8%、21.1%、15.8%,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优质胚胎率后续性ICSI组(44.2%)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非男性因素不孕IVF失败患者,ICSI能避免受精失败,但是受精率以及妊娠结局受到卵母细胞隐匿性异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解冻周期移植日血清孕酮(P)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生殖内分泌科自然周期准备内膜的932个解冻周期,其中宫内活胎组348个、未妊娠组(包括生化妊娠)484个、妊娠结局不良组(3个月内流产者)100个。分析患者的移植日血清P水平对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的影响。结果:宫内活胎组和妊娠结局不良组的移植日血清P水平显著高于未妊娠组[(35.4±21.4)ng/ml、(25.6±19.5)ng/ml vs(18.2±17.4)ng/ml,P0.05)]。移植日血清P5ng/ml组和5ng/ml≤P15ng/ml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P≥15ng/ml组(25%、27%vs 42%,P0.05)。P5ng/ml组和5ng/ml≤P15ng/ml组的流产率显著高于P≥15ng/ml组(100%、46%vs 21%,P0.05);P5ng/ml组显著高于5ng/ml≤P15ng/ml组(P0.05)。结论:解冻周期移植日检测血清P水平对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医治疗小儿泄泻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客观规范地评价运脾化湿法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126例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患儿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分配比例为1∶1∶1,分别采用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推拿、蒙脱石散(思密达)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1)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1.16%、65.71%、34.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治疗2d成形便分别为11例、7例、1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的止泻时间分别为(4.30±2.39)d、(4.31±2.79)d、(5.49±2.6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及中药+推拿治疗小儿泄泻在显效率及改善患儿大便性状方面优于思密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肌注黄体酮加HCG治疗复发性流产(RSA)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筛查确诊为RSA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B超证实宫内妊娠者60例为治疗组,未经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RSA妊娠者60患者例为观察组,结果:研究组妊娠成功率88.33%,分娩获活婴39例,15例妊娠中,14例妊娠大于12周,1例小于12周,6例流产。对照组妊娠成功率41.67%(已分娩获活婴14例,15例妊娠中,11例妊娠大于12周,4例小于12周,31例流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肌注黄体酮加HCG治疗复发性流产成功率较高,有较可靠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aCGH-PGS)技术对复发性流产(RM)患者辅助生殖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54例RM患者分为aCGH-PGS组(n=25)与非PGS组(n=29)。aCGH-PGS组胚胎行aCGH筛查,选择染色体整倍性胚胎植入,其临床结局与非PGS组相比较。结果:aCGH-PGS组中染色体整倍性胚胎占26.93%(42/156);平均移植胚胎1.3±0.8个,低于非PGS组2.6±0.6个(P0.01);胚胎着床率(57.58%)与临床妊娠率(61.90%)高于非PGS组(27.03%,P0.01;46.43%,P0.05),早期流产率(7.69%)低于非PGS组(38.46%,P0.01)。结论:经aCGH-PGS,植入1~2个染色体整倍性胚胎,可使RM患者获得更高的胚胎着床率及较低的早期流产率,是RM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