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网络文化及其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逐步兴起并发展,影响深远。它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们带来了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辨析了网络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探讨归纳了网络文化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特征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永泰 《理论界》2005,(6):177-178
突破简单的案例性的描绘,全面而系统地把握网络文化的特征,是深入研究和推动网络文化发展的前提。网络文化在技术支撑、存在方式、时空属性、主体间关系、文化内容、文化结构、表现形式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又彼此关联,共同构成了网络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关于文化消费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消费不同于一般的纯物质产品的消费,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符号表征性、结构层次性、发散泛他性、意义增值性。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局面,但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公益性文化和市场化文化的消费能力,成为当今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4.
宋代市民文化消费主体是宋代社会构成的不同的社会成员,他们钟情于市民文化,是由于他们内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市民文化的消费主体在市民文化消费方面不仅纳入商业运行的轨道,而且进入人们的文化价值认知思维领域,并以此规定市民文化消费主体的消费基础.市民文化消费主体的消费基础的构成涉及市民文化消费的物质基础、市民文化价值意识的定向性基础、市民文化价值解悟的心性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消费社会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红 《学术界》2012,(11):183-190,287
作为审美观照和鉴赏活动的一种商业化精神享受的行为和方式,文化消费在我国当下空前繁荣,它重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拓展了审美领域的界限和空间,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使消费主体审美发生了巨大转向,呈现出文化娱乐消费逐渐强势、消费主体向往"虚拟"、文化审美极度泛化、影视媒介引导快感、媒介遮蔽真实、大众渐失感悟能力等特征。本文试从我国文化消费特征视角,研究消费主体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审美转向,把握文化消费与文化审美转向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6.
7.
文化消费质量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锋 《北方论丛》2008,(3):142-144
从消费结构考察,时下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有限.倡导改变消费结构,增加文化消费,应侧重强调文化消费质量,通过质量的提升促进数量的积累.在告别了经济短缺时代之后,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消费质量,既包括物质消费质量、精神文化消费质量,也包括文化生活质量.故此,在倡导增加文化消费"量"的同时,还应倡导高质量、高层次的文化消费,着力提升文化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开始进入了消费主义时代,文化消费成了消费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的文化消费呈现出多样化、市场化、全球化、大众化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也导致了我们的文化消费存在一些问题,表明我们的文化消费缺乏正确的价值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我们的文化消费,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在文化消费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论文化消费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东生 《东岳论丛》2011,32(5):105-107
我国的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近年来呈现出互动发展的良好趋势。文化消费增长和不断发展,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将助推文化产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为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文化产业将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和趋势;文化产业并购重组不断涌现,将出现一批较大规模的文化类企业引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文化消费的不断升级,文化产业将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等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生态的特征及其建设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文化生态是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文化共融共生、和谐发展的体现,它使网络文化呈现出一种健康、和谐的发展状态。通过对现代传媒及虚拟社会的审视,发现网络文化生态呈现出人本性、多样性、平衡性、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让网络文化生态发展面临多种内生发展障碍。此外,网络文化生态发展还面临一些外在障碍,包括社会主体的非理性、制度建设的缺失等等。目前网络文化生态呈现非健康的状态,内在规律和特征是其本身的特性,很难通过外力解决。对管理者而言,只有不断提高社会主体的意识,建立相关制度,才能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网络文化生态的有效形成。  相似文献   

11.
网络被称为“第五空间”和“网络主权区”。对于网络规范的性质、是否要规制网络以及如何规制,学术界有不同看法。通过对网络、网络法及网络规则的定义的讨论,提出了网络规则的形式及体系建构意义,同时指出了其与网络法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进而对于今后网络规则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提出相关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网络空间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新型的社会场域,其闻的法律必然依据其独有的特性而呈现出与现实社会的法律不同的价值追求.开放、共享、民主是网络空间的法律价值的应有之义,网络空间的法律应遵循其特有的价值追求加以构建.  相似文献   

13.
赛博空间:当代文化定义的困惑与转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因特网在人们的文化视野中已经被建构为决定各群体命运的工具。无疑,它也成为定义当前社会文化的关键。网络世界,似乎具有组织和干涉的"去中心化"(decentered),从而使当代文化定义具有了"不确定性"。那么,随着网络化的计算机的应用与实践,这网络空间文化应该是什么呢?我们必须从历史中寻求关键解答,并将它和早期的媒介形式挂上钩;还必须从对人/机器、主体/客体、身体/心智,时间/空间的解析学中尝试寻找主体的新结构;同时,也必须承认"媒体等同"这一说法的价值所带来的重要后果。——总之,当前对于文化来说,迫在眉睫的话题是研究一个新的经验领域:一个新媒体的领域,一个用一种方式将日常生活解构、又不同于早期工业社会那种"人机关系"的领域话题。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以来中国中产阶层的消费文化变迁与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郁方 《学术研究》2005,(7):13-19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中产阶层的成长壮大与现代化的发展共同演进,并由此形成现代社会相对稳定的三级社会阶层构架,这已经成为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现象。中产阶层在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稳定因素的同时,也担当着形成社会消费动力与消费文化的主流角色。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中产群体正在中国社会浮现。同时,在市场化的取向中,消费社会的特征与消费主义文化影响在中国也越来越明显。把握当代中国的演进及基于经济、社会分层、文化的综合考虑,从百年历史跨度考察中国中产阶层以及他们的消费文化特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以视觉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出现与消费社会的背景密切相关。本文从几种有影响的消费社会理论角度探讨了视觉文化的必然性和内在逻辑,同时强调,中国当代“小康文化”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因此,强调视觉快感,专注于感性的愉悦,使得视觉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通过对消费社会理论的辨析,为分析中国当代视觉文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6.
网络空间: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空间是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社会空间中延伸和分化出来的新的空间形态,社会性是其根本属性。网络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体现了人的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作为一种“虚拟的实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由体现为一种“有限的自由”,网络空间中的交往体现为一种“无中心的交互”,网络空间是一种“流动的质”。在空间归属问题上,不能简单地指认网络空间“是”或者“不是”公共领域,而是要积极发挥网络空间的公共领域之功能,建构良好的整体空间秩序。  相似文献   

17.
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揭示了消费社会从"物"的消费,向"符号消费"的过渡,也揭示了符号、符号消费对消费者的诱导、导向作用.在消费过程中,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能理性地解读符号,各种所谓个个性化消费,实际上已被趋同化、从众化的"隐性"潮流所遮蔽.符号误读是一种对消费文化的误读,是消费文化趋同化、从众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8.
消费行为与消费文化的全球趋同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卓敏 《学术研究》2002,6(6):18-20
经济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在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一种全球趋同的消费文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不再是解释消费行为差异的最重要变量了。  相似文献   

19.
胡宏是南宋初年著名理学家,他冲破理本论的框制,独创出了性本论第三条理学进路。在工夫论(修养方法)上,胡宏主张"居敬穷理"、"察识涵养"、"求放心"。这种工夫论有既流向理本论又有心本论的倾向,表现出了二元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